揭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in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在关系,可以指概念间的同一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也可指命题间的并列关系、承接关系、总分关系、条件关系(含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无条件)、假设关系、因果关系等逻辑关系,但主要指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指一种事物或一些条件的存在导致另一种事物的产生,其中前者是因,后者为果。但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揭示因果关系的难度还在于,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结果本身,而原因则混杂在千条万绪又千变万化的环境之中,或者已经消逝不见。
  所以掌握一些技巧,会有助于我们看清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技法指导】
  1.用辩证唯物的方法分析因果关系。所谓唯物,是指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因果关系;所谓辩证,是指用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联系的而非孤立的、发展的而非静止的眼光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如:安与危相互依存。人们大都追求安宁,厌恶危殆,却不知安宁生于危殆,危殆伏于安宁。安宁与危殆不可须臾分离。陈后主自恃长江之险,日夜笙歌,沉湎酒色,不思整顿兵务,抵御强敌,徒“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如此看来,安宁可转化成危亡。近代中国,列强入侵,征战屡败,中华民族,命悬一线。爱国志士,图强自救,无数先烈,为国捐躯,终于存亡继绝,雄踞东方。此是危亡转化成安全的典例。比萨斜塔,危而不坠;马奇诺墙,安而国亡。富贵险中求,逸豫可亡身。居安思危,不可不慎;居安忘危,大祸不远。
  这段文字较好地分析了安宁与危殆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强调要居安思危。这种思维方式深受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太极图的内涵十分相似。
  2.用历史唯物的方法分析因果关系。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密切,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关。我们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分析相关的历史现象,不能以今解古,不能苛责古人,也不能食古不化,厚古薄今。这种联系具体的历史条件分析历史现象,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分析其动态演进的方法,就是历史唯物的方法。
  3.从人性心理的角度分析因果关系。所有的社会现象都是文化现象,所有的文化现象都与人性、人心相关,所以,从人性和人的心理、社会心理的角度去分析有关现象,才能更深刻地揭示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4.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因果关系。文明的优越性源于文化的优越性,文化的傳承既可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还可以增强民族自信,也是现代人找到精神之根、获得安定、戒除浮躁的不二法门。因此,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因果关系,既能增强说服力,又能增加文化味,体现文艺范儿,实在是一举多得的聪明选择。
  【实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孩子参加的才艺比拼,朋友单位举办的优秀评选,父母参加的老年书画大赛……如今的手机微信朋友圈中经常出现这样五花八门的“求投票”“求点赞”信息,甚至有人将朋友圈戏称为“拉票圈”。有人认为朋友之间在评选之际投票支持是理所应当,举手之劳便可加深友情,何乐而不为?有人对此不胜其烦,认为名目繁多的投票有“友情绑架”之嫌。也有人质疑这种与拉票捆绑的评比,究竟是比实力,还是拼人脉?
  针对上述情况,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其他文献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
期刊
吸入的空气微微发凉。  妈妈搀着一个满口唠叨着“不用搀,我自己能走”的醉汉,气急了便一把放开;只见醉汉两只腿左右绕扭着向前走,身边经过的疾驰汽车带起的风险些让他像飞碟一样旋出去,我们赶紧过去,用了好大力气才把他扶到车上。  代驾问道:“怎么走?”我和妈妈面面相觑,只见醉汉开口了:“上三环,走京承,第一个红绿灯左转,再一个红绿灯右转。”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望着他。  “你谁呀?”醉汉对着驾驶座上的人突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入了上海交大数学
期刊
这个人瘦削,眼睛不大却灵动,除了这双有些许神采的眼睛,这个人从头到脚皆平凡至极,实在没什么值得提及的了。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女孩,在某种意义上讲,又那样的不像一個15岁的女孩。  唉,这个人,怎么就那样不识时务和不会看眼色呢?她因此吃的亏还不够吗?上次考试,她的同桌偷偷作弊,别人也看见了,可人家说什么了?没有!偏她一下子眉头皱起,敲同桌的桌子警告他。他不听,她本该不再管下去了,可她呢,依然眉头紧锁
期刊
自恢复高考以来,现实性始终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主旋律。密切联系现实,扣合时代的节拍,唱响时代的主旋律是高考命题者始终遵循的理念。而自2015年以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更是在原来联系现实的基础上强化了一步。如果说原来的作文命题仅仅是暗含社会现实的话,那么现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则是对现实性赤裸裸的凸显。公民意识显性特征之一就是关注社会现实,参与社会发展。由此可见两者之间是密切相连的关系。  对于考生而言,
期刊
将不动  段国圣  杨文安是个下棋的好手,这在方圆几百里无人不晓。杨文安自鸣得意,在棋室的门楣上挂一块匾额,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将不动。将不动就牛了,扬文安棋盘上的将是用钉子钉着的,意为没人能将到他的军!  一日,一男童跨进门来,要与杨文安对弈一盘,杨文安不屑:小毛孩到外面玩泥巴去,男童不依不饶,杨文安便在棋盘前坐下,几个回合下来,男童突然起身不告而别。杨文安背后骂道: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东西。 
期刊
技法指津  科普文是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原理的说明性文章,具有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的特点。科普文作为实用文体的一种,高考考纲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考查:  一、文章写了什么(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二、文章怎样写的(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三、为什么这样写(鉴赏评价文本某些特色);  四、针对文本你有什么看法(探究)。  从设题的选点看,高考科普类文本阅读主要
期刊
语文教材中的“假”课文,近期引发持续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大众能自觉地检视语文基础教育。其实,“假”课文只是个案,比“假”课文更多的是“水”课文——语文教材中体现的文化含量不足、中华文化精髓不足,让教材有了“白开水”似的观感。  中国一直有着重视经典的教育传统。直至20世纪前期,许多人仍是自幼就阅读中国文化中那些最重要的著作。  历史学家顾颉刚3岁时,他母亲就开始教他读《三字经》《千字文》
期刊
窗外,爆竹声中的盛大祝福晚会,使我不忍再回忆有关祥林嫂的任何事。已是五更天,我打算入眠。可一躺下,我发觉自己并无睡意,莫名的烦躁与不安充斥着我的心,总觉得还有什么事情没有结束,我决定再留一天,也算是多品味一天鲁镇的年味。想到这,我慢慢平静了下来,恍然间也有了一丝睡意。梦境中,我又看到了祥林嫂……  这一夜我睡得相对安稳,无人打搅,醒来时已近晌午,连忙去拜见鲁四老爷。他依旧是一副傲慢的神色,料想前夜
期刊
导语:  水,以一种流动形态存在,是物种的起源,却又是如此简单。它是生命的最初,也是生命的最后。水生育万物,天下没有比水更加包容的物质了。水流淌万里,静守千年。也许会有人觉得再简单不过,可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上善若水呢?人的本性中为何具有如许崇高而美善的德性,原来那本是水的先天稟赋。水构成了我们的生命,自然也成就了我们的灵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