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粉针剂治疗54例肺心症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ell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54例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盐酸川芎嗪粉针剂80mg(安科新星药业有限公司,每支含川芎嗪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结果:盐酸川芎嗪粉针剂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粉针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4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5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即凡有慢性广泛性肺胸疾病患者,一旦发现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而同时排除了引起右心增大的其他心脏病可能时,即可诊断为本病。
  方法:①治疗组:在解痉、平喘、抗炎、强心利尿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粉针剂,80mg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30~40滴/分,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②对照组:给予原始解痉、平喘、抗炎、强心利尿治疗。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即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发绀消退,心悸、气短及肺部啰音消失,肝脏回缩3cm以上,双下肢浮肿消退,每日尿量增加500ml以上。②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呼吸困难有所减轻,发绀减轻,心悸、气短及肺部啰音减少,肝脏回缩1cm,双下肢浮肿有所减轻,每日尿量增加200ml左右。③无效:心脏功能无明显改善,呼吸困难无缓解,吸氧时间无变化,肝脏无明显回缩,心悸、气短及肺部啰音未减轻,双下肢浮肿未见减轻,尿量无增加。
  统计方法:数据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者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 果
  盐酸川芎嗪粉针剂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心率方面变化的比较,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见表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应用强心剂剂量方面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4。
  


  


  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54例患者均无任何明显不适症状。
  
  讨 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老年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在心脏病中占5%~10%,东北地区比例最高,占15%~35%。多在冬春季节由于呼吸道感染而急性发作,病死率较高,约30%。该病为典型的慢性病,迁延时间长,并发症多,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这些因素决定了该病的治疗过程长,治疗效果显效慢,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以往治疗中主要方法为持续低流量吸氧、抗炎、平喘,辅以强心、利尿治疗。由于病程长,乏氧重,长期应用抗生素,很多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给治疗带来困难。乏氧时应用强心剂,又会造成洋地黄中毒,导致心脏症状的加重,严重者造成死亡。患者长期消耗,加之应用利尿剂,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血容量不足,血液浓缩,加重乏氧,甚至形成血栓。肺源性心脏病主要发病机制是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负荷过重,从而出现右心室功能衰竭,致体循环瘀血的过程。
  多年来,临床医务工作者一直在探求既能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右心室负荷,又不会对机体造成危害的药物。通过临床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此项功能。川芎嗪(LT)是从植物川芎的根茎提取分离,也可人工合成,其成分为四甲基毗嗪。川芎嗪的药理作用为:①具有明显拮抗钙调素激活的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活性,对电位依赖性钙通道的阻滞作用明显强于受体操纵性钙通道,从而扩张肺动脉、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随着肺瘀血减轻而间接改善呼吸功能。②川芎嗪通过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并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重要脏器,尤其是心脏的作用。它可以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还可以扩张肾动脉,使肾脏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减轻浮肿,起到强心、利尿作用。③川芎嗪还能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缩短血栓长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预防肺动脉血栓的形成。④川芎嗪注射液还具有兴奋呼吸中枢,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提高通气功能,阻止免疫复合物形成,抑制病菌生长,促进炎症吸收之功效,故其具有抗炎强心利尿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肺动脉压等多种功效。
  通过上述资料对比可以看出,治疗组的心功能改善率明显提高,心率下降显著,强心、利尿剂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价格低,是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其他文献
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及应用  磺脲类药物:磺脲类主要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上的ATP敏感型钾通道(K+-ATP),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其降血糖作用有赖于机体尚保存的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组织,不依赖血糖浓度。磺脲类的基本结构包括磺酰基和两个辅基,前者决定其降血糖作用,而不同种类的辅基使药物的降血糖强度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磺脲类包括第一代甲苯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及第二代的格列本
期刊
摘 要 HO-1是机体的一种保护因子,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细胞增生的作用。不同个体HO-1的表达量,受HO-1基因启动子处的两个多态性位点控制。能使HO-1表达增多的HO-1基因启动子,对机体是一种保护性因子,能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危险。  关键词 血红素氧化酶-1 基因多头性 氧化应激    HO-1对氧化应激的机体保护作用  哺乳动物细胞HO有三种亚型:HO-1、HO-2和HO-3,而起抗氧化作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失语症的言语矫治效果。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对66例失语症患者进行言语矫治。结果:言语矫治对失语症有效;脑出血较脑梗死造成的失语易于恢复;对命名性失语效果好,运动性失语次之,混合性失语效果差。结论:大脑言语区受损会引起相应的言语功能障碍,经过正规、系统的言语矫治训练,功能恢复是可能的。  关键词 脑卒中 失语症 言语矫治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伤导致丧失口语、文字表达和领悟能
期刊
摘 要 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奥扎格雷钠+低分子肝素治疗10天,总有效率90%。且起效快,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低分子肝素 急性脑梗死    资料与方法  2005年2月~2007年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41~75岁。经CT及MRT证实,18例右基节区梗死,12例左基节区梗死,40例多发性脑梗死,6例丘脑梗死,4例脑干缺血。16例患有冠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微机系统中抗高血压药物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高校教师高血压发病状况及用药特点以及高校医院在保障教师身体健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 应用 分析    资料及方法  原始数据来源于我院微机系统数据库中统计的有效数据。按购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排序后进行对照。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及《新编药物学》(15版)所规定的药物
期刊
我们观察短期应用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PR)水平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防治ACS的机制。    资料与方法  选取ACS患者192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前2个月内未服用任何调脂药物。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63例,男34例,女29例,平均年龄64.3岁;辛伐他汀20mg/日组65例,男4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5年5月至今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发病年龄16~80岁。其中脑血管畸形1例(16岁),并通过脑血管造影证实,血肿穿刺干净后进行了畸形血管栓塞;另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80岁),进行微创术后痊愈。其余18例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病(1~3天)8例,中期(5~7天)11例,晚期(11天)1例。  临床表现:均有高血压病史,间断口服降压药。初入院时半数患者
期刊
资料和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8月收治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86例,经B超或CT检查表现为胸膜粘连、包裹,有多个小房形成,胸膜肥厚,纤维素漂浮。其中男56例,女30例,平均年龄38.6岁,疗程2~14天。所有患者抽液前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规律抗结核治疗。  方法:所用材料为胸腔留置导管及引流管,根据胸部B超定位,行单腔胸导管引流术。部位常选择腋后线及肩胛下角线,常规消毒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桂派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109例,桂派齐特组(56例)给予生理盐水500ml、桂派齐特240mg静滴,另给予常规治疗,疗程15天。对照组(53例)给予生理盐水500ml+三七总皂苷0.6g静滴,其余治疗同桂派齐特组,疗程15天。结果:桂派齐特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79%,两组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桂派齐特注射液是治
期刊
摘 要 57例口服药物继发失效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MSⅡ组,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P<0.01),但CSⅡ组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均优于MSⅡ组(P0.05)。  方法:CSⅡ组,应用美国美敦力712泵及门冬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泵前未使用胰岛素者,每日胰岛素总量(U)等于体重(kg)×0.44;已经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