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2017版课程标准颁布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百家争鸣”一节问题设计及解析,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问题设计 例析
历史问题的设计是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问题式教学的重要内容。问题式教学是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马丘什金、马赫穆托夫等提出的一种发展性教学理论和方法,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时,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式教学的主要教学程序为: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组织教学。既体现教师聪明“剧务”的角色,有体现学生探索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高中历史《百家争鸣》一节问题设计和解析,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问题一:“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多久?当时是否已有确切纪年?这一历史阶段为什么叫“春秋”“战国”?
解析:问题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命题。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多数学生惧怕时间的记忆,本题巧妙地将时间“活化”,便于理解掌握;同时培养“公元前”、“公元后”、“公历纪年”这些概念;积累历史素材,为历史解释打下基础。
问题二:在历史地图上找到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空间方位,并列举其地域内的主要城市、代表人物和主要得思想流派。
解析:问题从时空切入,使时间、空间、人物、思想相联系,形成知识系统,增强知识的饱满度,有利于理解消化;也有利于从时空观念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问题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历史问题。材料一:“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材料二:“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材料三“选择天下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材料四: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请回答:①提炼各材料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主张。②试分析当时出现“非儒即墨”局面的主要原因。
解析:問题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角度命制试题。阅读史料,提炼观点,掌握各派的思想主张。通过儒家和墨家显学地位原因的分析,培养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问题四:法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试分析法家思想产生、并被统治者采纳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角度命题。学生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观点,理解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爱我中华的思想品质。
在2017版新课程标标指导下,通过以上问题设计和解析,我认为高中历史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立德树人是历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第二:充分发挥核心素养指导性的原则。历史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把核心素养的内容具体化、细化,落实到历史问题中,同时也要重视核心素养内容的整体性。
第三:把握问题设计科学性的原则。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是必要前提,主要体现在知识表述的正确性,设问的严谨性,语句成分的完整性,问题指向明确,定位准确没有异议。
第四:落实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原则。学生的历史基础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历史问题的提出既得面向所有的学生又要满足优秀学生,问题的层次性符合教学实际。
第五:坚持巩固和拓展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对历史解释和评述的全面性,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第六:遵循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具有生活性,适用性和趣味性。
新版教材在部分省市已经使用,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变化,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问题教学、主题教学、深度教学、结构-联系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问题设计 例析
历史问题的设计是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问题式教学的重要内容。问题式教学是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马丘什金、马赫穆托夫等提出的一种发展性教学理论和方法,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时,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式教学的主要教学程序为: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组织教学。既体现教师聪明“剧务”的角色,有体现学生探索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高中历史《百家争鸣》一节问题设计和解析,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问题一:“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多久?当时是否已有确切纪年?这一历史阶段为什么叫“春秋”“战国”?
解析:问题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命题。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多数学生惧怕时间的记忆,本题巧妙地将时间“活化”,便于理解掌握;同时培养“公元前”、“公元后”、“公历纪年”这些概念;积累历史素材,为历史解释打下基础。
问题二:在历史地图上找到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空间方位,并列举其地域内的主要城市、代表人物和主要得思想流派。
解析:问题从时空切入,使时间、空间、人物、思想相联系,形成知识系统,增强知识的饱满度,有利于理解消化;也有利于从时空观念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问题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历史问题。材料一:“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材料二:“是故欲人之爱己也,则必先爱人;欲人之敬己也,则必先敬人”。材料三“选择天下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材料四: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请回答:①提炼各材料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主张。②试分析当时出现“非儒即墨”局面的主要原因。
解析:問题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角度命制试题。阅读史料,提炼观点,掌握各派的思想主张。通过儒家和墨家显学地位原因的分析,培养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问题四:法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试分析法家思想产生、并被统治者采纳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角度命题。学生树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观点,理解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爱我中华的思想品质。
在2017版新课程标标指导下,通过以上问题设计和解析,我认为高中历史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立德树人是历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第二:充分发挥核心素养指导性的原则。历史学科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把核心素养的内容具体化、细化,落实到历史问题中,同时也要重视核心素养内容的整体性。
第三:把握问题设计科学性的原则。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是必要前提,主要体现在知识表述的正确性,设问的严谨性,语句成分的完整性,问题指向明确,定位准确没有异议。
第四:落实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原则。学生的历史基础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历史问题的提出既得面向所有的学生又要满足优秀学生,问题的层次性符合教学实际。
第五:坚持巩固和拓展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对历史解释和评述的全面性,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第六:遵循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具有生活性,适用性和趣味性。
新版教材在部分省市已经使用,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变化,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问题教学、主题教学、深度教学、结构-联系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