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铜牌得主更开心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获得银牌的选手的成绩肯定比获铜牌选手的更好——第二名当然强过第三名。那么,第二名的选手应该比第三名的选手更加开心吧?研究结果却给出相反的答案:银牌得主往往并不满意。
  阿贝尔·基维特对这种感觉了然于心。基维特参加了1912年斯德哥尔摩夏季奥运会1500米田径比赛,以1/10秒的差距屈居第二。即使在他91岁高龄的时候,错失金牌的痛苦仍未消退。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有时候我醒来,不由得要问自己‘我那时到底是怎么了’,这简直就像一个噩梦。”
  美国西北大学的维多利亚·麦维琪专门研究了奥运会上获奖选手的面部表情。她让评估者观看奥运会选手的录像,包括比赛刚结束时的片段和站在领奖台上的片段。结果发现,铜牌得主比银牌得主更加兴奋。以1~10分来衡量运动员的高兴程度,铜牌得主的平均分为7.1分,而银牌得主只有4.8分。即便研究人员将比赛类型、选手赛前的预期等因素考虑在内,研究结果仍是成立的。
  在一项后续研究中,戴维·松本和鲍勃·威林厄姆分析了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柔道选手的面部表情,最终结果与麦维琪的研究如出一辙。不出所料,几乎所有(93%)金牌得主都露出了笑容,大部分(70%)铜牌得主也露出了笑容,但是没有一名银牌得主露出笑容。研究人员将研究结果命名为“银牌脸现象”。为什么铜牌得主比银牌得主更高兴呢?和普通人一样,运动员会把自己与最相近的人做对比。对于银牌得主,最显而易见的比较对象就是金牌得主。金与银之间不是一点点的差距,前者比后者好太多。人人梦寐以求的是金牌,而不是银牌。即便从客观上来说,银牌也代表着巨大的成就,但是银牌得主在与金牌得主相比时,只会感到深深的自卑。领奖台上与金牌得主近在咫尺,银牌得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自己若能再往上走一步的情形。
  而对铜牌得主来说,情况又不一样了。铜牌得主更倾向于下行的对比,也就是和第四名进行比较。第四名没有任何奖励,在领奖台上也没有位置。所以,铜牌得主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挤进了前三也就意味着他不仅是“参赛者”,更是一名“奖牌得主”。能够获得银牌当然更好,但是第二名和第三名都能够获得奖牌,也很不错。
  这种效应也能够说明,为什么经济衰退时期的毕业生对离开校园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更为满意。从客观上考虑,在经济衰退时期毕业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以2009年的经济衰退为例,2009年的春季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十分黯淡的就业前景。在美国,当年求职成功的概率比2008年下降了将近40%,平均每一个空缺岗位就有6人竞争。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即使能够找到工作,也极有可能是低端产业的工作,而且工資水平也远远不如前一年入职的员工的。而更可悲的是,这些经济效应对毕业生的影响会持续很多年。研究发现,学生在经济衰退时期毕业,其一生的总收入都会比较低。即使经济衰退过去了10年,其影响仍然存在——衰退时期进入职场的毕业生收入比衰退前进入职场的毕业生收入要低15%。
  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是埃默里大学的艾米丽·比安奇发现,与在经济扩张时期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相比,经济衰退时期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更高,且这种影响会持续多年。在衰退彻底过去之后,经济逐步好转,衰退时期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仍然对自己的工作更满意。这是为什么呢?
  在经济衰退时期,就业竞争极其激烈。当毕业生好不容易获得一份工作时,他们很自然地会和那些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做对比。所以,他们心怀感恩,庆幸自己已找到工作,不至于陷入更悲惨的境况。
  社会比较也是引发以下这种负面现象的根本原因:幸灾乐祸,对别人的不幸毫无怜悯,反而感到高兴。当我们看到别人落魄失意之时,幸灾乐祸之情往往会涌上心头。所以,即使从前的竞争关系已经不再,但一旦对方犯了错误,人们还是会有快感。也正因为如此,当名人的公众形象坍塌时,其中的细节总是会吸引众多关注。
  日本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的高桥英彦所主持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证实,他人经历的不幸与自己所经历的事件越相似,幸灾乐祸的情绪就越明显。这项研究发现,当与自己境遇相似但是稍微优越一些的人遭遇了不幸的事情时,大脑中的主要奖励机制(纹状体)就会被激活。
  竞技场上就滋生着许多幸灾乐祸的情绪。康涅狄格大学的柯林·利奇研究了世界杯足球比赛的球迷。他发现,只要与自己的国家队对垒的球队输球,球迷就会产生不良的快感。这种情绪在本国球队出局之后更为明显。球迷无法再为自己的国家队摇旗呐喊,于是,无论哪一支球队与他们曾经的对手对垒,球迷都愿为其加油。这正好说明,那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确实存在科学依据。
  社会比较不仅决定着运动员在领奖台上是否会面露笑容,人们是否会产生幸灾乐祸的情绪,也能够激励人们更持久地努力工作。
   ([美]亚当·佳林斯基、马利斯·施韦泽/著,符李桃/译,摘自《怪诞关系学》,中信出版集团)
其他文献
说到如何过中秋,古代人比咱们现代人的玩法更多更有趣。  吃月饼 《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过中秋节吃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了“荷叶”“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宋代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还设计了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
期刊
跑步,是最常见的减肥运动之一。但作为一名骨科医生,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最好不要再用长跑减肥了。  你可能跑了很久并没有感觉不舒服,你可能看到网上很多人试图掩盖长跑对大体重人群的高风险,未来你也可能会减肥成功,但你可能也会更早地跑来医院换关节。  肥胖是跑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一方面,肥胖者由于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和耐力相对不足,无法有效稳定膝关节、缓冲冲击力;另一方面,过重的体重意味着在
期刊
“鞠躬尽疼,死而后已。”这是《后出师表》中的千古名句,一般认为写于建兴六年(228年),此年诸葛亮已47岁,6年后(234年10月8日),星陨五丈原,年仅53岁(《三国志》记为54岁,可能是虚岁)。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吴国张俨的《默记》,陈寿写《三国志》时未收,后东晋裴松之把它引入注中,故后人对作者是谁,尚存争议。一般认为,前后《出师表》气质相近,应出自一人之手。特别是诸葛亮逝后葬在定军山,
期刊
在人类临终时,听力被普遍认为是最后丧失的感官能力。现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有证据表明,即使在臨终时处于无反应状态,部分人仍然能够听到声音。最近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的这项研究首次研究了人类临终时的听力情况。  研究人员通过用于测量大脑电活动的脑电图,分析了健康的对照组参与者、意识清醒的临终关怀医院病人以及同一医院内处于无反应状态的病人的数据。这些病人当时在温哥华的圣约翰临终关
期刊
周而复始的工作、接踵而来的压力、难以摆平的复杂人际,每一件都在消耗我们的精力,我们感到疲惫、困倦,严重时还会出现身心俱疲、消极怠工、没有意义感等负面状态。在崩溃前,要学会帮自己恢复精力,不妨试试美国MSN網站建议的15件小事,来为自己“充电”。  1. 运动。除了能防止倦怠,参加体育活动对任何已经有倦怠感的人都是有益的。通过减少压力、增强自尊、延长深度睡眠时间,经常锻炼能帮你更快地摆脱心理困扰,获
期刊
有一首说季节的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算算日子,又到了“秋处露秋”的时候:立秋处暑过后,就到了白露秋分。今年的中秋节就在白露和秋分之间,秋分过后,又迎来国庆节。节气浓浓的,好不爽快!  我历来喜欢秋天,更喜欢广州的秋天。  我喜欢广州的秋凉。我的家乡在粤西,快立冬了还在争秋,十分炎热。而广州有个说法:“未吃五月粽,寒衣莫敢送;吃了五月粽,未到八月又
期刊
河北井陉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井陉的石文化丰富多彩。  沿秦皇古道上行的石路边,仍保留着残缺不全的石马、石兽,以及文官武将的石像,栩栩如生。这里凹凸不平的古道,据说比罗马古道还要早。千佛崖石窟和龙窝寺石窟,规模虽远不及我国“四大名窟”宏伟震撼,却极具独特的地方風格,素有“圣境大观”之称。千佛崖石窟始建于北齐,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石窟里的佛像以自然溶洞雕琢而成,共有千
期刊
慕名来到福建长汀,在纵横奔流的汀江边见证了千年汀州的辉煌历史。  唐宋时期,为躲避五胡乱华的战乱,大批中原人万里南迁,其中一部分汉人进入闽粤赣边界繁衍生息,他们传承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居民和少数民族通婚结合,成为客家先民。经过上千年的融合发展,他们在人口、经济和文化上占居优势,形成了中华汉民族的客家民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走进这座千年古城,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这片神奇之地孕育了
期刊
日本政府早在1975年就开始重视国民减盐问题,并发起了一系列减盐运动。而且,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督促下,日本人现在非常注意从饮食的方方面面控盐。比如,不喝太多味噌汤,吃拉面时少喝汤,炒菜、炖菜时最后放盐,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盐的摄入量。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发了不少减盐调味品和食品,特别受民众喜爱。  《生命时报》记者看到,同样是酱油,减盐酱油被放在超市明显位置,并附带“店长推荐商品”字样的牌子。其中最有
期刊
这些年,走的地方多了,忽然发现中国很多地方的地名特别有趣。  西北和华北,本是严重缺水的地方,不只是春雨,任何一个季节的水都可谓贵如油。然而,那里的地名总喜欢与水有关。比如天水市、酒泉市,仅仅看名字,还以为到了江南水乡。在内蒙古的阿拉善盟,有一个地名叫“五颗水”,水若论“颗”计算,那就不只是贵如油,而是贵如琼浆了。  越缺水的地方,越喜欢叫水,这可能就是中国人“缺啥补啥”的传统心理吧。就像中国人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