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吴起油田主要以砂岩地层为主,而砂岩油气层骨架由硅酸盐颗粒、石英、长石等构成,骨架是原先沉积的砂粒,在原生孔隙空间沉淀的次生矿物是颗粒胶结物及自生粘土,而常规酸化解堵工艺主要是通过酸液溶解砂粒之间的胶结物和部分砂粒或孔隙中的泥质堵塞物,以恢复、提高井底附近地层的渗透率,减小油流入井阻力,从而达到油井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酸化 解堵 增产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7-0604-01
一、吴起油田概况
吴起油田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陕北斜坡西部,是一个长期稳定发育的多旋回的大型克拉通叠合盆地。吴起油田岩性组合常以砂岩层厚度远大于泥质岩厚度为特征,自然电位曲线呈箱状。储层以中-细粒砂、粉砂岩为主,平均孔隙度14.53%,平均渗透率26×10-3μm2,属低孔、低渗透储层。该储层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长石、石英的微裂隙,原油性质较好,具有低密度、低粘度、低沥青质、高含腊三低一高特点。
二、酸化解堵技术原理
(一)地层堵塞原因分析
地层堵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钻井过程中较大密度的泥浆固相颗粒及其滤液极易进入储层,致使地层吼道堵塞。②由于完井、试油、生产和修井过程中洗井液等外来的各种水基工作液。③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储层中粘土矿物或微细颗粒,如石英、长石等随着流体逐渐产生,其中一部分与原油混合形成油泥趁机在近井地带。
(二)酸化解堵的概念
1、酸化解堵技术原理
酸化解堵一般都用盐酸和氢氟酸混合的土酸作为处理液,盐酸的作用除了溶解碳酸盐类矿物,使氢氟酸进入地层深处外,还可以使盐酸保持一定的值,不至于产生沉淀物,其酸化原理如下:氢氟酸与硅酸盐类以及碳酸盐类反应时,其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和可溶性物质,也会生成不溶于残酸液的沉淀,其反应如下:
在上述反应中生成的,当酸液浓度高时,处于溶解状态;当酸液浓度降低后,即会沉淀。酸液中包含有盐酸时,依靠盐酸奖酸液维持在较低的值,以提高的溶解度。
氢氟酸与石英的反应:
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在水中可解离为和,而后者又能和地层水中的、、、等离子相结合,生成的、易溶入水,而及均为不溶物质,会堵塞地层,因此在酸处理过程中,应先将地层水顶替走,避免与氢氟酸接触,处理时一般用盐酸作为预冲洗液来实现这一目的。氢氟酸与碳酸盐的反应最快,其次是粘土,最慢是石英。而盐酸和碳酸盐的反应速度比氢氟酸和碳酸盐的反应速度还要快,因此土酸中的盐酸成分可先把碳酸盐类溶解掉,从而能充分发挥氢氟酸溶蚀粘土和石英成分的作用,也节省了大量价格昂贵的氢氟酸。
2、解堵配方要求
由于油气层岩石成分和性质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处理时,所用酸量、土酸溶液的成分应根据岩石成分和性质而定。鉴于吴起油田的地质特性,由10%-15%的盐酸和3%-8%的氢氟酸混合成的土酸足以溶解油层的主要矿物。其中当泥质含量较高时,氢氟酸浓度取上限;盐酸浓度取下限;当碳酸盐含量较高时,盐酸浓度取上限;氢氟酸浓度取下限。
(三)选井及实施情况
1、选井情况
2012年我厂实验性的引进了酸化解堵工艺,首先对油井的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根据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电阻率、泥质含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油井自投产至今的实际产量和措施改造情况进行综合对比,最终确定了王沟门区块和楼坊坪区块作为实验区块,其中26-20-1和25-63-1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单井增产均在6吨以上,为低渗透油田措施增产指引新的方向。
2、现场实施情况
26-20-1现场施工记录:
①替油(正替):时间10:20 -10:26,排量0.8m/min,泵压7兆帕。
②正挤解堵酸液:时间10:27-10:57,排量0.8m/min -0.6m/min,根据现场实际孔深计算出油管体积,当酸液挤至孔段时关闭套管阀门继续施工,泵压由7兆帕涨至13兆帕。
③正挤顶替液:时间10:58-11:09,排量0.6m/min,泵压由13兆帕降至8兆帕。
④停泵:泵压为8兆帕。
施工曲线如下:
三、结论
通过酸化解堵在吴起油田的实施可总结以下二点经验:
1.经酸化解堵后的储层渗透率有所改善,油井产量明显提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我厂通过实验性的引进酸化解堵工艺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低渗透油田措施增产和稳产指引了新的方向,也将成为低渗透油田措施增油的新型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琪主编,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2] 郝安乐.VY-101酸液稠化剂及稠化酸的研究[J].油田化学,1996;13(4):303-307.
[3] 万仁薄《采油工程手册》2000年8月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酸化 解堵 增产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7-0604-01
一、吴起油田概况
吴起油田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陕北斜坡西部,是一个长期稳定发育的多旋回的大型克拉通叠合盆地。吴起油田岩性组合常以砂岩层厚度远大于泥质岩厚度为特征,自然电位曲线呈箱状。储层以中-细粒砂、粉砂岩为主,平均孔隙度14.53%,平均渗透率26×10-3μm2,属低孔、低渗透储层。该储层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长石、石英的微裂隙,原油性质较好,具有低密度、低粘度、低沥青质、高含腊三低一高特点。
二、酸化解堵技术原理
(一)地层堵塞原因分析
地层堵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钻井过程中较大密度的泥浆固相颗粒及其滤液极易进入储层,致使地层吼道堵塞。②由于完井、试油、生产和修井过程中洗井液等外来的各种水基工作液。③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储层中粘土矿物或微细颗粒,如石英、长石等随着流体逐渐产生,其中一部分与原油混合形成油泥趁机在近井地带。
(二)酸化解堵的概念
1、酸化解堵技术原理
酸化解堵一般都用盐酸和氢氟酸混合的土酸作为处理液,盐酸的作用除了溶解碳酸盐类矿物,使氢氟酸进入地层深处外,还可以使盐酸保持一定的值,不至于产生沉淀物,其酸化原理如下:氢氟酸与硅酸盐类以及碳酸盐类反应时,其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和可溶性物质,也会生成不溶于残酸液的沉淀,其反应如下:
在上述反应中生成的,当酸液浓度高时,处于溶解状态;当酸液浓度降低后,即会沉淀。酸液中包含有盐酸时,依靠盐酸奖酸液维持在较低的值,以提高的溶解度。
氢氟酸与石英的反应:
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在水中可解离为和,而后者又能和地层水中的、、、等离子相结合,生成的、易溶入水,而及均为不溶物质,会堵塞地层,因此在酸处理过程中,应先将地层水顶替走,避免与氢氟酸接触,处理时一般用盐酸作为预冲洗液来实现这一目的。氢氟酸与碳酸盐的反应最快,其次是粘土,最慢是石英。而盐酸和碳酸盐的反应速度比氢氟酸和碳酸盐的反应速度还要快,因此土酸中的盐酸成分可先把碳酸盐类溶解掉,从而能充分发挥氢氟酸溶蚀粘土和石英成分的作用,也节省了大量价格昂贵的氢氟酸。
2、解堵配方要求
由于油气层岩石成分和性质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处理时,所用酸量、土酸溶液的成分应根据岩石成分和性质而定。鉴于吴起油田的地质特性,由10%-15%的盐酸和3%-8%的氢氟酸混合成的土酸足以溶解油层的主要矿物。其中当泥质含量较高时,氢氟酸浓度取上限;盐酸浓度取下限;当碳酸盐含量较高时,盐酸浓度取上限;氢氟酸浓度取下限。
(三)选井及实施情况
1、选井情况
2012年我厂实验性的引进了酸化解堵工艺,首先对油井的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根据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电阻率、泥质含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油井自投产至今的实际产量和措施改造情况进行综合对比,最终确定了王沟门区块和楼坊坪区块作为实验区块,其中26-20-1和25-63-1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单井增产均在6吨以上,为低渗透油田措施增产指引新的方向。
2、现场实施情况
26-20-1现场施工记录:
①替油(正替):时间10:20 -10:26,排量0.8m/min,泵压7兆帕。
②正挤解堵酸液:时间10:27-10:57,排量0.8m/min -0.6m/min,根据现场实际孔深计算出油管体积,当酸液挤至孔段时关闭套管阀门继续施工,泵压由7兆帕涨至13兆帕。
③正挤顶替液:时间10:58-11:09,排量0.6m/min,泵压由13兆帕降至8兆帕。
④停泵:泵压为8兆帕。
施工曲线如下:
三、结论
通过酸化解堵在吴起油田的实施可总结以下二点经验:
1.经酸化解堵后的储层渗透率有所改善,油井产量明显提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我厂通过实验性的引进酸化解堵工艺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低渗透油田措施增产和稳产指引了新的方向,也将成为低渗透油田措施增油的新型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琪主编,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2] 郝安乐.VY-101酸液稠化剂及稠化酸的研究[J].油田化学,1996;13(4):303-307.
[3] 万仁薄《采油工程手册》2000年8月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