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实践技能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家庭护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a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目标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实践技能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名大专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法模式,出科时进行急救技能和理论考试考核,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救技能和理论考试考核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实践技能培养中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法;急诊科;实践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6A-1414-03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加强临床基地教学,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主要专科的轮转实习,使护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全面提高。进一步的资料显示,护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与科室带教质量密切相关。我科在临床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将我院进入急诊科实习的2006级和2007级护生200名,均为大专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名,由我科相同的带教老师带教,实习时间相同,均为2周。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法模式,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护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两组实习护生出科时进行急救技能和理论考试考核,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2.1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讲授、示教、演示等教学方式,指导护生操作。
  1.2.2目标教学法
  1.2.2.1入科宣教 由总带教老师集中讲解急诊科的实习目标,分为预检分诊(迅速热情地迎接病人、给病人摆放正确体位、及时测量生命体征、仔细询问、认真填写就诊登记本、准确分诊后及时通知医生)、常见危重病的病情观察(要求做到主动巡视、耐心倾听、掌握观察要点、准确评估病情、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协助医生处理相应问题、及时记录护理重症单)、急救动手能力(心电图机的使用、心电监护、血压脉搏监护、多参数监护、呼吸机的使用、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及除颤、洗胃机的使用)、应急配合能力(增强急诊服务意识、各种急救物品准备齐全、急救操作要规范迅速、口头医嘱复述核实后执行、准确使用急救药品、急救过程中情绪稳定,沉着应付)。同时,让护生尽快熟悉环境,了解急诊科工作特点,使护生快速进入角色。
  1.2.2.2实践操作每位护生跟随各带教老师,进行实习操作。要求带教老师根据护理程序进行带教,危重病人的观察要点对护生讲清楚,要求护生按照老师提出的护理要点进行实践操作,下班前老师对护生进行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将急救护理技术操作编制成操作程序图,使操作步骤简单明了,重点和难点突出,利于护生操作练习。
  1.2.2.3模拟训练对未涉及的在实习目标中要求达到的实习内容,可由带教老师模拟训练临床病例创设急救情境,采取角色扮演进行多人抢救操作训练。护生通过寻找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护理问题,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明确立即要“做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从而明确实习目的,掌握实习内容,以便护生在紧急状况中能够有条不紊、熟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资料显示,心肺复苏时,4min内完成电除颤,复苏成功率为70%~80%;4min~8min完成电除颤,复苏成功率低于10%;电击除颤延迟1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由于一般心跳、呼吸骤停在1.5min内完成,若超过4min将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同时,在急救工作中,护生通过询问及表情、目光、手势等非语言表达方式,迅速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况,为决策和实施抢救赢得了时机。护生还可进行模拟训练,如气管插管、尸体料理、心肺复苏等。
  1.2.2.4出科护生在出科前要对目标中要求的内容进行仔细整理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各种书籍和带教老师的讲义),使护生在自学中获得了新理论和新方法。出科前科室对护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对未达标的内容再次进行讲解。让护生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见表1、表2)
  


  
  3讨论
  
  3.1目标教学法体现了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目标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护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接受继续教育能力的开放式模式HJ。它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以护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代替传统的授课制。它以问题为先导,强调调动护生的主动能动性,促使护生能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充分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积极性,实现了从“知识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转变。
  3.2目标教学法有助于增强护生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实习大纲,跟随带教老师实践工作,只能提高护生的单项操作技能。但在多人合作时往往不知所措,影响抢救效果,其缺陷主要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上,其中60%的护生不善于和病人沟通,36%的护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40%的护生合作上有缺陷;实验组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引导护生提出问题,明确实习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护生参与急救的全过程,以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护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不仅提高了急救技能,也促进了护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扩大和增加了护生和护生、护生和教师、护生和病人、护生和医生之间的交往、协作、合作机会,培养和提高了交往能力,体现了教学是多项人际交往的活动。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在理论成绩和急救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新的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3.3目标教学法设立实习目标可激发护生的工作主动性,强化护生的急救意识 目标教学法使护生明确了学习的预期目标,能更合理安排业余时间,主动查找资料,补充不足,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护生的自学能力,使护生自觉地、主动地、有目的地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配合处理,强化了护生的急救意识。
  3.4目标教学法有助于护生多维、批判、独创思维能力的培养“惯于提问”是理想的批判思维者具有的首要特点,任何批判性思维活动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展开的。老师在入科前出示资料,让护生在自学、查资料、讨论中解疑,促使护生的思维多维、活跃、流畅。护生综合已学的护理理论及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多个层次去分析问题的起因,并推理、演绎、归纳出自己的方法,有助于培养护生多维、批判、独创的思维能力。如护生对某种具体疾病分析原因的角度不同,护理措施也就不同。如有的护生从病人促进舒适的生理需要出发,寻找减轻病痛的护理措施;有的护生从病人事业受挫不能满足自我价值的最高需要出发寻找护理措施。这样一来使护生能把课堂所学的的基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
其他文献
通过研究一种智能型的风电场监控系统来全面实现对风机箱运行的集中控制和监测。风电场美式箱变设备将查询、报警和故障预测等诸多方面的功能集中于一体,并能够对设备全面进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 Pt)100Cu0,(Fe Pt)95Cu5,(Fe Pt)90Cu10纳米颗粒.通过XRD、TEM、VSM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磁性及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阐释了掺杂Cu元素对Fe Pt合金的影响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利用废弃的一次性输液器中的茂菲氏滴管用于配制药液时折断安瓿,方法简便易行,操作安全。现介绍如下。
针对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最优极值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对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方式.在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加入不动点迭代法,即在进行粒子群迭代寻优之后,再利用不动点迭
文章根据不包含{4,5,7}-圈平面图是3-可染极小反例的几个性质.接着根据每个不包含{4,5,6,7}-圈的平面图是3-可染的定理,利用discharging规则证明每个不包含{4,5,7}-圈平面图
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直接体现者,也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蛋白质结构和数量的变化都会影响生命体的不适,同时也是部分疾病前期诊断的标志.因此蛋白质的检测对于生命体系和生物医学领
实验是通过人工模拟的方法对碱地肤进行处理.将0~400mmol&#183;L^-1不同浓度梯度的盐胁迫组(c(NaCl):c(NanSO4)=1:1,按物质的量比1:1混合)和同样不同浓度梯度的碱胁迫组(NaHCO3:Na,CO3=1:1,按
文章讨论了利用蓝色磷光小分子铱配合物[iridium(III)bis-(4',6'-difluorophenylpyridinato)tetrakis(1-pyrazolyl)borate(Fir6)]与黄色荧光染料Rubrene复合发光产生白光的设想.通过引
基于在乙酸铵缓冲液中3,4-二羟基甲亚胺-H与硼发生显色反应,建立硼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自动分析方法.优化试验表明,检测波长430 nm,进样体积500 μL,CTMAB对显色反应具有增敏
因我科系腔镜外科,病人住院周期短、流动快,每日手术量大,床头牌中的等级护理卡更换频繁。病人入院后无特殊情况一般为二级护理,床头护理卡为蓝色的二级护理牌现象。病人手术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