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促使着新型生态教育方式的建立与优化。研究以“研学 实践”为载体的生态教育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生态素养,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人地相依、和谐共生”为主题,开展了生态教育活动:感官体验湿地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观摩实践水质治理方式,探索自然与社会协同发展;模拟创建绿色校园,建设“我”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校园。根据“研学 实践”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在线资源,设计多样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
【关键词】研学 实践 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理念等融入现代全民教育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初中教育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生态素养作为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素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中,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综合素养的教育理念[1]。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于教育方法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只有增加学生学习经历,加强学习体验过程,才能让我们的育人方式现代化改革取得真正的实效。
目前,一线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校内花园设施、周边环境条件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教育活动[2,3],但多集中在校际范围内。俗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引导学生亲近自然,适应社会,有利于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实现素质培养的全面提升。本文探索了在研学旅行和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生态教育方案,有利于学生形成热爱并尊重自然,绿色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行动。
一、“研学 实践”中生态教育的基础
本次活动以校外研学和校内实践两种形式进行。研学地点为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当地既有省级科普实践基地“地理信息科技馆”,又有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同时建有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育实践基地,人地相依,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是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理想场所。
初中生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具有对客观现象及事物的自我判断能力和评价标准,通过亲历研学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感受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体会生物与环境和平共处,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二、“研学 实践”中的生态教育之“自然和谐之美”
生态教育是将生态学理念、原则、方法等融入教育之中,所以学生生态素养形成的第一阶段,主要以自然生态系统的观察实践活动为主,即感受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自然和谐之美。
1.游地球之肾
通过参观游览自然生态环境下渚湖湿地公园,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功能,感受生物與环境的和谐共生。
2.探植物之秘
在研学过程中,实地探查,调查湿地公园的现有植物,了解湿地植物适应环境的特点、体会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
3.访朱鹮之家
参观朱鹮保护区,了解朱鹮栖息环境特征,探索朱鹮数量减少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朱鹮生存的影响。
4.观浮游世界
科学采集浮游生物样品,调查微观世界,参照《淡水浮游生物图谱》等,进行种类鉴定。分析浮游生物组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意义。
通过参观游览湿地生态系统,探究植物适应环境特点、朱鹮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调查浮游生物的种类等活动,学生们初步形成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三、“研学 实践”中的生态教育之“人地相依之源”
人既具有作为生物的一面,需要适应环境,同时作为最高等生物,人又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面,可以改造环境,使其适宜人类的生存。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及关系定位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完善起来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尊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因此,在生态教育的第二阶段就是亲历探索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依之源。
1.母亲河的变迁
参观德清水文化馆,从地理与历史学科角度,考察德清母亲河的地理位置特征、变迁史,了解乾元县水生态、水文化以及治水故事。
2.水科技应用
通过观摩人工浮岛的净化原理和实用技术,如“抛石驳岸、生态浮岛等”。学习水质的生态治理措施,探索植物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3.功能植物谈
在了解治理水污染的功能植物基础上,调查湿地植物多样性,更好地了解湿地植被的群落组成,理解植物对人类的服务功能及植物对水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
4.人地相依行
参观乾元镇非遗馆和地理信息科技馆,体验非物质文化,探究地理信息科技领域的奥秘,体会小镇科技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带来的魅力。
本环节再现了当地“母亲河”由浊变清,人居幸福感由劣转优的过程,学生认识到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危及人类社会。亲身感受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带来的魅力,形成人类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研学 实践”中的生态教育之“生态文明校园”
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以学生的视角思考作为一个生物个体和社会一员的“我”,与校园、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从我做起,创建生态文明校园。
1.创绿色生境
选择合适物种创建校园生境花园,在可持续性基础上兼顾校园景观的多功能性,如课间休憩、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等,争做绿色校园的建设者。 2.树可持续观念
理解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为校园动植物创造适宜生存的空间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担环保责任
根据校园池塘水水质恶化的各种可能性,分析水质污染的可能原因,并设计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进行水质治理,形成绿色环保意识和保护身边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4.建文明校园
规范言行,建立我与自然、我与老师同学、我与学校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校园。
学生作为一个“自然生态人”,通过模拟创建校园生境花园,将自己的生态理念实施到周围环境,成为校园的建设者和守护者。作为一个“社会生态人”,要与老师同学和平共处,勤奋学习、掌握技能,以适应科技瞬息万变的社会,成为国家的接班人。
五、“研学 实踐”中的生态教育之多样化考察方法
生态价值观念作为一种隐性指标,难以直观表现出来,需要设计问卷或观察行为等,得到真实的反馈信息。在此,笔者设计了多样化的考察活动。
1.角色代入法
第一层次:角色扮演。
发布任务:假如你是一株植物,被连根拔起,传输到特定的生存环境,你很不适应,但是系统给了你一个特殊技能,可以快速进化,你需要怎样进化来适应你的生长环境呢?请提出你的进化对策,并提供证据证明你的对策是有效的。
第二层次:角色转换。
植物需要进化来适应生长环境,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如何适应社会环境呢?想象一下,你到达一个陌生城市,你想从事什么工作来谋生呢?如果想要顺利获得该工作岗位,你需要具有什么技能呢?
第三层次:角色回归。
为了获得自食其力的谋生技巧,适应社会环境,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呢?请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法,并提供证据证实自己的方法有效。
通过角色代入后的论证探究,学生从自然界的生物进化对策过渡到对自己未来的畅想,最终回归到把握现在的每一天。
2.年级大辩论
古有百家争鸣,今有百人思辨,笔者设计了“生物
【关键词】研学 实践 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理念等融入现代全民教育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初中教育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生态素养作为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素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中,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综合素养的教育理念[1]。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于教育方法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只有增加学生学习经历,加强学习体验过程,才能让我们的育人方式现代化改革取得真正的实效。
目前,一线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校内花园设施、周边环境条件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教育活动[2,3],但多集中在校际范围内。俗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引导学生亲近自然,适应社会,有利于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实现素质培养的全面提升。本文探索了在研学旅行和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生态教育方案,有利于学生形成热爱并尊重自然,绿色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行动。
一、“研学 实践”中生态教育的基础
本次活动以校外研学和校内实践两种形式进行。研学地点为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当地既有省级科普实践基地“地理信息科技馆”,又有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同时建有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育实践基地,人地相依,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是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理想场所。
初中生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具有对客观现象及事物的自我判断能力和评价标准,通过亲历研学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感受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体会生物与环境和平共处,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二、“研学 实践”中的生态教育之“自然和谐之美”
生态教育是将生态学理念、原则、方法等融入教育之中,所以学生生态素养形成的第一阶段,主要以自然生态系统的观察实践活动为主,即感受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自然和谐之美。
1.游地球之肾
通过参观游览自然生态环境下渚湖湿地公园,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功能,感受生物與环境的和谐共生。
2.探植物之秘
在研学过程中,实地探查,调查湿地公园的现有植物,了解湿地植物适应环境的特点、体会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
3.访朱鹮之家
参观朱鹮保护区,了解朱鹮栖息环境特征,探索朱鹮数量减少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朱鹮生存的影响。
4.观浮游世界
科学采集浮游生物样品,调查微观世界,参照《淡水浮游生物图谱》等,进行种类鉴定。分析浮游生物组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意义。
通过参观游览湿地生态系统,探究植物适应环境特点、朱鹮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调查浮游生物的种类等活动,学生们初步形成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三、“研学 实践”中的生态教育之“人地相依之源”
人既具有作为生物的一面,需要适应环境,同时作为最高等生物,人又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面,可以改造环境,使其适宜人类的生存。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及关系定位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完善起来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尊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因此,在生态教育的第二阶段就是亲历探索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依之源。
1.母亲河的变迁
参观德清水文化馆,从地理与历史学科角度,考察德清母亲河的地理位置特征、变迁史,了解乾元县水生态、水文化以及治水故事。
2.水科技应用
通过观摩人工浮岛的净化原理和实用技术,如“抛石驳岸、生态浮岛等”。学习水质的生态治理措施,探索植物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3.功能植物谈
在了解治理水污染的功能植物基础上,调查湿地植物多样性,更好地了解湿地植被的群落组成,理解植物对人类的服务功能及植物对水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
4.人地相依行
参观乾元镇非遗馆和地理信息科技馆,体验非物质文化,探究地理信息科技领域的奥秘,体会小镇科技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带来的魅力。
本环节再现了当地“母亲河”由浊变清,人居幸福感由劣转优的过程,学生认识到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危及人类社会。亲身感受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带来的魅力,形成人类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研学 实践”中的生态教育之“生态文明校园”
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以学生的视角思考作为一个生物个体和社会一员的“我”,与校园、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从我做起,创建生态文明校园。
1.创绿色生境
选择合适物种创建校园生境花园,在可持续性基础上兼顾校园景观的多功能性,如课间休憩、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等,争做绿色校园的建设者。 2.树可持续观念
理解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为校园动植物创造适宜生存的空间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担环保责任
根据校园池塘水水质恶化的各种可能性,分析水质污染的可能原因,并设计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进行水质治理,形成绿色环保意识和保护身边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4.建文明校园
规范言行,建立我与自然、我与老师同学、我与学校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校园。
学生作为一个“自然生态人”,通过模拟创建校园生境花园,将自己的生态理念实施到周围环境,成为校园的建设者和守护者。作为一个“社会生态人”,要与老师同学和平共处,勤奋学习、掌握技能,以适应科技瞬息万变的社会,成为国家的接班人。
五、“研学 实踐”中的生态教育之多样化考察方法
生态价值观念作为一种隐性指标,难以直观表现出来,需要设计问卷或观察行为等,得到真实的反馈信息。在此,笔者设计了多样化的考察活动。
1.角色代入法
第一层次:角色扮演。
发布任务:假如你是一株植物,被连根拔起,传输到特定的生存环境,你很不适应,但是系统给了你一个特殊技能,可以快速进化,你需要怎样进化来适应你的生长环境呢?请提出你的进化对策,并提供证据证明你的对策是有效的。
第二层次:角色转换。
植物需要进化来适应生长环境,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如何适应社会环境呢?想象一下,你到达一个陌生城市,你想从事什么工作来谋生呢?如果想要顺利获得该工作岗位,你需要具有什么技能呢?
第三层次:角色回归。
为了获得自食其力的谋生技巧,适应社会环境,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呢?请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法,并提供证据证实自己的方法有效。
通过角色代入后的论证探究,学生从自然界的生物进化对策过渡到对自己未来的畅想,最终回归到把握现在的每一天。
2.年级大辩论
古有百家争鸣,今有百人思辨,笔者设计了“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