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宗教热”在大学校园内不断升温,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全新挑战。在多元化社会发展背景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信仰问题,从而树立健康的思想观、价值观成为辅导员思想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从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出其宗教信仰的特点,针对其特点最终寻求完善的引导教育之道。
  关键词: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大学生;信仰
  2012年,中央统战部、教育部举办的“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报告会”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召开。这次会议中北京55所高校的600余名师生一同学习了关于在大学校园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的问题。时至今日,“宗教热”在大学校园中已不再是新鲜事。大学阶段是青年树立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信仰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与成长,从长远来讲,更加关系到如何建设和谐高校、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
  在网络信息化社会中,大学生接收信息速度快、数量大、思想多元。基于这样的基本特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关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引导教育工作,必须重新从所呈现的繁杂现象中剖析其核心问题所在,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针对当今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制定出合理、合情的引导教育思路,体现出高校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我国的宗教观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信奉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且我国的宗教信仰具有极大的地域性,在不同地方宗教信仰显现出不同特点。据官方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一亿多人,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近13.9万处,宗教教职人员36万余人,宗教团体55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100余所。”[1]
  在我国,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指导现实宗教类工作的核心思想,而它的核心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通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识宗教,能帮助高校辅导员辩证处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
  (一)宗教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它采取幻想的方式,对现实存在做出反映。宗教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规定,宗教以超自然的形式支配着常人的生活,继而将这种力量神圣化,达到支配大众日常生活的结果。正因为宗教是一种没有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便具有极大的独立性,更与政治、经济、道德等因素相互交织,对社会发展影响极大,自身也极为复杂。
  (二)宗教的社会作用
  在我国,提到宗教大众经常宣扬其消极的一面,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面性,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宗教对大众具有精神意识麻醉的作用,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但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对经济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由大及小,高校辅导员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信仰问题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做具体论断,理解其实践性和开放性。如在具体问题上,应首先了解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和特点,根据其实际情况判断其宗教信仰是冲动性还是理智性行为,进而进行正确引导。因为宗教问题常常与民族团结问题相连,切不可在处理中武断极端。
  二、我国大学生宗教信仰基本现状及原因
  在学界,大学生信教并人数急剧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众多学者调查研究显示,除少数民族学生外,大学生信教首选为佛教,其次为基督教,再次为伊斯兰教。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13亿人口中超过1亿人有自己宗教信仰,其中青年教徒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综合各地资料,对当代大学生中宗教徒所占比例的估计,最高在20%左右,最低在3%—4%之间。”[2]
  在调查中学者们发现,从急剧增加的信教大学生人数上来看,大学生对宗教信仰需求越来越强。这与我国的时代发展也具有紧密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繁荣,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进入的高速前进的状态,摆脱了几十年前的大一统局面,并伴随互联网的兴起,人们认识世界、观察世界的方式较多,大众的思想也开始多元化。作为主体的个人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大学生正在人生思维的活跃期,对探索心灵,探索情感,寻找精神世界寄托有着极大的渴望。加之当代社会信息传递的快速性与广泛性,更易增强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探索强烈愿望。
  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关于正确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工作薄弱。从硬件方面来讲,许多高校没有就大学生对宗教、对精神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好奇开设相关课程,现有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枯燥乏味,不能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灌输式的信仰教育方式还常常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当学生身心遇到困难时,常常不是理智的选择心理咨询或与辅导员、师长沟通,而是选择利用宗教来帮助自己。从软件方面来讲,高校对辅导员在宗教领域相关学习培训较少,一些辅导员亦不能深刻认识相关宗教问题,及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除少数民族学生外,当学生宣称自己有宗教信仰时,辅导员常常呈现的态度为吃惊、恐惧、不知如何对待与处理。这使得多数辅导员不能正确判断学生信教动机,衡量其对学生的影响是否积极,从而有信服力地引导学生解决关于宗教信仰、及由宗教信仰引出的诸多现实方面的问题。
  (三)信教因素的多样化
  1)社会因素
  上文已经提出,大学生“信教热”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宗教人士越来越积极地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并具有一定的传播力。其次,国际局势中的诸多热点问题实际是宗教问题所导致,宗教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因为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西方国家与宗教国家对我国大学生的宗教传播与渗透越来越强。
  2)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诸多思想观念都是由父母潜移默化的行为而成。在大学生信教问题中,家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是否信教,父母信教动机与理智程度也对大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父母信教的家庭中,子女也极容易成为信教人士,并对宗教有着较一般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依赖与重视宗教作用。父母信教的理智程度也会影响子女对人生信仰的选择及对宗教信仰的依赖程度。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一些在偏远地区跟随祖父母辈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的混淆。辅导员如不正确、理智引导,不仅对这样的大学生造成成长的不利影响,更会激化该学生与社会他人之间的矛盾。   3)学校因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特别是关于引导大学生对宗教信仰进行正确看待方面的严重不足,既是目前大学生信教的现状之一,也是其间接原因之一。上文中已简要提到,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内容与方法都过于老套,不能适应网络信息社会中学生认知方式的变化。思想政治课常常是大班教学,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逃课、做与该课内容不相关的情况,正说明教育内容既没有针对性,又缺乏亲和感,没有真正做到“接地气”。遥远的距离感,让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却令学生加深了对宗教信仰的好奇。
  4)个人因素
  据相关学者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常常是在经受过生活困苦、精神迷茫的状态下产生了宗教信仰。这也与自身的性格、心灵抗压能力、精神状态、认知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查显示,认知水平较高、心灵承受能力强、性格开朗的大学生信教几率较低,即便信教也较为理智。而性格内向、思虑较多、认知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常常呈现出选择宗教信仰情绪化、依赖性较强的特点,也更容易接受部分宗教思想。
  三、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
  基于诸多学者的研究调查与自身作为辅导员所观察到的现实现象,以下总结我国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一)信教不信神
  在一项学者调查中显示,在信教大学生中,80%以上大学生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地位。当代大学生自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接受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又普遍接收了高等的科学教育,因此相信神的存在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但是,就像西方上世纪中叶出现的信教不信神的情况一样,当代信教大学生多接受某一宗教的思想观念却不着实相信神的存在。
  (二)不确定性
  大学生信教表现出一定的选择不确定性,一种情况,一部分大学生在两种或多种宗教间摇摆,对其宗教信仰的深刻内涵并不能透彻理解,随着个人情况的改变,会信奉不同的宗教。例如,一大学生在考试或者择业压力前会特别信奉佛教,参拜、放生、食素、发愿都会成为其信教的前列表现。而在其陷入一种内疚或不自信的情况下,基督教的祷告便成了他的选择。第二种情况是,大学生对宗教信仰有这极大的兴趣,相当一部分人表示现在不信教,但乐于参加一些积极向上的宗教活动,将来有可能皈依宗教。
  (三)作为心灵调节工具
  基于大学生信教的现状、原因,不难看出大学生信教的一大特点是相当一部分人将宗教信仰视为心灵调节工具。高校是文化、思想最为活跃的地方,大学生的多元视角也最为丰富。当其心灵空洞、心理出现不平衡现象时,他们会选择网络倾诉、寻求亲密人群的帮助、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求助,当然其中一部分会通过宗教信仰来进行自我调节,使之心理重新找到平衡,精神得到寄托。[3]
  四、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信教对策
  (一)加强自我学习
  辅导员是在高校工作中与学生最亲密接触的职业群体,其自身思想素养与知识文化水平将直接对大学生造成影响。所以,高校辅导员应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完善自己我,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
  1)提升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
  大学生信仰某一宗教常常是从崇拜、敬仰该宗派内某一德高望重的人士开始。所以,高校辅导员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就在于成为学生的榜样力量,用“明星”的力量引导大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
  除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外,辅导员还应不断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学习,紧跟时代脚步,用诚挚的关怀、亲切的态度、深厚的文化底蕴来不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成为大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顺畅彼此沟通,在其迷茫无助的时候第一时间提供无私的帮助。例如,部分辅导员只能做好处理事务性的工作,不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存在一定隔阂感,学生在遇到迷茫的情况下,常常会做出非理智的选择。
  2)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实践者
  在处理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中,辅导员应首先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实践者,并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宗教文化相关知识,只有深入了解,才能与信教学生有共同语言,并辨别其宗教信仰的动机与理智性。
  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对有神论的辩驳能力,有信服力地引导学生。虽然我国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呈现信教不信神的特点,但对于一部分将宗教与封建迷信、甚至有神论思想混淆的学生来说,辅导员合情合理的辩驳能力与技巧就尤为重要。在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著作《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与一位基督教徒的友好对话》中,就是一位无神论者与有神论者的对话,一位科学家与布道者的对话,对话中既显示出了无神论者的人文素养,又从多方面给人以启迪。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多研读此类书籍,从中汲取营养实践到具体工作中。无论是对少数民族學生,还是中途皈依宗教的学生,都应在不伤害其情感的情况下,加以正确引导,令信教大学生不偏执、不为他人利用。
  3)终身的心理学的学习者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心理学学习是一项重要的课题。除少数民族学生外,大部分信仰宗教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宗教信仰作为自身的心理调节工具,因为在大学阶段既是人心理发生重大变化、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阶段,又是面临众多巨大选择与挑战的阶段。所以,一名优秀的高校辅导员也应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咨询师,甚至是一名心理学专家。这样许多盲目选择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可以通过与辅导员的深刻交流来帮助他们度过人生重要的过渡期。
  (二)高校大力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
  除辅导员的自身学习之外,高校也应对辅导员进行定期培训和相关学习资源的提供。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高校内,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特别是宗教文化方面的培训学习已经屡见不鲜。而在部分教育资源落后的地区中,高校还没有开设相关培训内容,辅导员也缺乏学习的环境。
  (三)整合校内外资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除主题班会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辅导员还可联合众多校外资源,展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参观新农村建设基地、革命老区纪念馆、新文化产业园、组织国内外校际交流等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网络特点,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中自主学习。在系列活动中,一方面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智对待自己的工作与学习。总之,摒弃刻板乏味的传统思想教育工作方式,要在具有时代气息的活动中,充实大学生的生活,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氛围。
  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与对待宗教信仰对于辅导员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并不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大学生信教的原因与特点,在具体工作中分辨学生信教是否理性,并利用自身所长,联合有利资源,充分做到在尊重其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解除其困扰,帮助其学习和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 中国宗教概况[EB/OL].http://www.gov.cn/test/2005-06/22/content_8406.htm,2005
  [2] 史菲.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3] 李志英.关于当前大学生信教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前沿,2004,(8):1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风雅悦读会”、“中华经典导读”系列讲座为例,倡导“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价值观念,说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具体步骤、方式和措施,揭示打造高校图书馆文化品牌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书会;经典导读  目前,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中,全国各类图书馆正各显其能,精心策划,不断地推出各种阅读推广活动。然而从相关调查中发现,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还存在着一些
期刊
摘要: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中职德育工作亟需改革和创新,德育落实应有新举措,德育发展应有新思路,德育改革应有新突破。本文肤浅地论述了中职德育工作的四个创新,旨在能为广大中职德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德育;四个创新;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形式;德育管理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德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不可或缺的学校教育,学校培养什么人,为谁服务,始终是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中等
期刊
摘要:何謂“高校零基础艺术设计类学生”?这类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又存在哪些突出的学习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把笔者对此的调查与思考整理起来,希望能引起更多从教管理者关注这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零基础;艺术设计类;高校  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的传统观念中,学习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必定是有着较强或较扎实的美术绘画基础的,是练过童子功的科班生。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又如何立足本专业如何开展艺术创作呢?
期刊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到2015年,高职专科院校学校数量为1327所。在政府主导,联合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规模的扩张和短期的成就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需要。相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综合素质的提升等多方面并
期刊
摘要:自2011年开办新疆内职班以来,我校一直以来致力于完善新疆内职班学生的课程体系建构,使其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及新疆地区企业的用工要求,本文通过总结新疆内职班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建构的方法。  关键词:新疆内职班;课程体系优化  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2010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1000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期刊
摘要:中职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校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对基础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拥有单一技术能力人员被替代性越来越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年龄的增长,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支撑会计人员要想得到更高、更好地晋升空间会越来越窄;而目前中职学生普遍理论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所以本文就会计基础理论对中职会计专业在以后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谈下自己的
期刊
摘要: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更好地诠释了让网络尽情释放“正能量”,畅通表达渠道,倡导理性平和的观点。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民主观”可以分别从网络环境下的知情权认知、参与权认知、表达权认知和监督权认知体现出来。在调查研究中,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民主观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不乏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民主认识不足,表现出“政治冷漠”的消极思想。本研究结合对武汉工程大学生的网络民主
期刊
一、引言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高专教育必须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同样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模式上,要求进行相应的变革。教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教学资源”随之变化。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研究意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作为中职电工电子一线教师,我们也应该紧跟时代的进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艺术性。本文从教学导入、调控低潮、心理教育和动手能力四个方面论述了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关键词:教学导入;调控低潮;心理教育;动手能力  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是机电专业和电气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程,它在先导课和后续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学习
期刊
摘要: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学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培养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对此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都流于形式,使得该类专业的毕业生偏离了中职教育的目标。如何才能为中职学生提供适合的实践教学环境,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效用,培养高素质人才,经济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中职;经济管理;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