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留下过往的情感记忆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l19801110t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年没有提笔写信了,也没有收到过用笔纸写成的信了。尽管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微信,沟通手段如此便捷,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中国青铜器修复鉴定专家贾文忠一边参观“尺翰之美一中国传统家书展”一边说道。
  5月13日开幕的“尺翰之美一中国传统家书展”吸引了很多关注家书保护的领导、专家和民间收藏者们前来参观。在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里,荟萃上千封历代家书精品的“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是抢救民间家书工程2005年启动以来的最新成果展示。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秘书长张丁是家书保护工程最初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之一,他向记者介绍道:“次展览所选家书均为手写件,大多是海内外人士无偿捐赠。其中最早的写于明末,最晚的写于2013年,时间跨度达四百年。展览按家书写作年代为序,以通信人为展览单元,共展示家书实物200组(件)1000封,相关老照片500帧,分为古代家书文化纵览、明清家书、民国家书、五十年代家书、六七十年代家书、改革开放以来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留住家书九个单元,勾勒出中国家书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多视角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家书文化和手写家书的多元魅力。”
  为了配合“尺翰之美一中国传统家书展”,主办方还举办了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论坛由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和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承办。论坛上还举行了一个格外简朴的捐赠仪式,陶铸、邓子恢、林默涵等致老战友谭珊英的一批书信正式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家书的记忆
  “很久没有用笔和纸写过信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感觉真是很美妙的,尤其写家书的时候,铺开信纸,将钢笔吸满墨水,拧开笔帽,静心沉思,将对家人的无尽思念一古脑的倾泻笔端,那份庄重和虔诚,真有一种仪式感。”陶铸同志的女儿陶斯亮因在外地出差,特地为捐赠之事寄来了一份书面感言,她在文中写道:“我从未与父母写过电子信,从小到大所有信件都是用情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尽管字写的不漂亮(父亲说我的字像‘鬼画符’),但我知道这一封封的信是我与家人刻骨铭心的等待,是彼此感情的寄托,我珍惜和保留着这些家书,可惜‘文革’中被红卫兵抄走了。难得谭安利先生还保存着50年代父亲写给谭珊英阿姨的信。去年参观‘家书展’时,看到父亲那龙飞凤舞的字,让我浮想联翩,父亲好似又从那些字中活现出来,这种感觉,在电子信中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
  “家书对于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既熟悉又亲切,能勾起许多美好回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在论坛上和大家分享他对家书的记忆:“‘文革’时期,我还在上学,父亲被打成516,被下放到湖北的五七干校放牛。那个时候没有其他通讯工具,只有家书。我天天盼着父亲的来信。由于我父亲是‘516’,书信都需要经过造反派审查,所以父亲写信都是有学问的。信中必须有内容,政治的术语,同时还要有关于家庭和情感的表达。那会父亲给家里写的每一封书信,可以说都是行行有真情,字字有玄机。我们只能从字里行间去分析父亲在那里的生活情况和父亲写这封信的真正的意义。”
  “我原来很爱写信,自从文革抄家之后,我变得很少写信。现在为了表示尊重,我给朋友、同学、学生写信还是用钢笔写的,剩下就打字了。”著名作家苏叔阳说道:“我记得早些时候,我的很多作家朋友和我一样是不会用电脑打字的。我好不容易学会了,还经常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误操作就会把辛辛苦苦敲的字弄得满盘皆无。我记得一个作家曾经给我打了一封签字信,高兴地说:‘我现在也会打字了’。而现在,我们很少再写字,更别提写信了。我想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时代的每一个进步也会伴随着某一种应当存在事物逐渐的消亡。要把一个即将消失的事物重新保护起来是很难得。这个展览做到了。”
  家书反映社会生活
  一封小小的家书,能够映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张丁介绍,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时期,家书交流普遍,收递家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时期现存的家书,数量多且内容丰富,不乏表露心迹和记载史事之作,史料价值较高。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新陈代谢。作为社会变迁的见证,家书也凝结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情感。家书作者既有民国先驱、政府官员、议员、教授、地下党员、军校学员、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国民党抗战官兵,也有晋商、徽商、留学生、教师、商人、学生等,多阶层、多视角映照出民国时期五光十色、跌宕起伏的社会生活。”张丁一边讲述,一边向记者指向展览的某一件展品:“如此次展览中陈独秀、梁启超的信札曾于2009年5月在嘉德春拍中上拍引起轰动,后由人大校友出资,通过国家文物局行使优先购买权,最终交付人大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家书时代色彩较重,往往谈及当时的政治形势,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统购统销、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大跃进、一五计划、反右派等,人们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语言表述充满激情,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张丁在征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书时,发现那个时期的家书在留下那些政治运动及历史事件印迹的同时,也透露出人性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受步步升级的“左”的思想的影响,家书内容也是大讲革命形势、内容空洞的比较多。短缺经济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家庭日用开支普遍捉襟见肘,有的家书用纸粗糙不堪。
  改革开放时期的家书,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和落日余晖的特征。家书中关于恢复高考、平反冤假错案、农村改革、城市改革、裁军、出国潮、下海潮、反腐败、返乡探亲、两岸三通、炒股、金融危机、抗震救灾等内容记载较多,也较为详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家书背后的故事
  “此次展览里的每封家书几乎都完成了从书写、封缄、寄递,到收拆、阅读的全过程,几乎每封家书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张丁说:“在‘青春留痕——六七十年代家书’部分中,有古画临摹大师冯忠莲与长子陈长年互通的家书。这背后就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1960年三八节前夕,在北京矿业学院读书的陈长年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一方面是向妈妈问候节日,另一方面主要是反思自己注重吃喝的行为,剖析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并决心改正这些缺点。冯忠莲收到儿子的信正是三八那天,她非常高兴,感动得眼泪夺眶而出,信纸上至今残留着几团大大的泪渍。第二天她给儿子回了一封信,儿子才知道母亲当时正在临摹《清明上河图》,工作异常繁忙劳累。在随后的两封信中,母亲说他每天除了在故宫摹画,晚上还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常常头晕、头疼、血压升高。即使如此,她还要考虑他们兄妹四人的衣食冷暖,尽一个妈妈的责任。冯忠莲是很有才气的女画家,在辅仁大学美术系学习时,有“辅仁女状元”之称。师从国画大师陈少梅学画,后来两人结为伉俪。1954年到荣宝斋临摹古画,先后成功临摹《宋赵佶摹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宋代《洛神赋图卷》、清袁耀《万松叠翠图》《长沙马王堆一号墓西汉帛画》等名作。1960年借调故宫古画临摹室,受命复制传世国宝《清明上河图》。这几封家书记录了她当时的工作状态,保留了一份珍贵史料。她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宋赵佶摹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等被定为一级文物。
  在“隔不断的亲情——两岸家书”部分,有一幅“探投之恩”的书法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它讲述了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寻亲故事。在天津等地经商的刘志清1949年去台湾,与家人失去了联系。1975年8月,他委托同乡刘仲培从美国给留在大陆的三个儿子写来了一封寻亲家书,因为寄信地址仍是1949年以前的,担心地址有变化,所以信封上附了一段话,说明情况,并恳请邮递员代为探投。这封家书到达北京后,三位收信人及其他刘氏后人均已不住在原址,经西城区邮政投递员杨绍英、杨彬向租户多方查问,多次探投,才把这封珍贵的海外来信投递到在西四新华书店工作的刘志清的侄孙刘万禄手中,刘万禄马上回了信。不幸的是,本来身体强健的刘志清老人却因患皮肤病第二年就在台北去世,双方从此又失去了联系。对此,远在大陆的亲人并不知道。9年之后,刘志清次子刘国龙投书香港,再次寻亲。该信因“地址欠详”退回。1985年,刘国龙听说父亲已于1976年去世,被安葬在台北市木栅山河北公墓。2009年5月4日,刘国龙夫妇终于来到台北,在河北同乡会的热情接待下,圆了为父亲扫墓的愿望。2011年5月9日,刘国龙和家人为了感谢两位邮递员的探投之恩,携带感恩条幅,来到人大博物馆,在父亲的家书前,把自己手抄的四大名著送给了两位绿衣使者。
  展览中还有一封特殊的家书,是清末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一位陈姓妇女写给远在新加坡的丈夫的信。此信形似一幅手绢,用文字组成迷宫一般的图案,没有标点。据收藏者介绍,家书作者陈氏担心此信万一落到他人之手必将其夫耻笑,便别出心裁,以丈夫最熟悉的回文格式以绣代写。此信大小字相结合,小字之书迂回曲折,而大字之书则从上而下,由左而右,迂回入内。阅读时犹如走迷宫一般,让人一时难以读懂。此信全文共441字,110句,外加一语气助词“乎”,系仿照“东山歌册”体例撰写,以四言句式,四句成一组,语言浅白顺口,言简意赅。据了解,此信辗转到达新加坡后被其夫之妾接到,她百般研究终解其意,深为陈氏的才华和人品所感动,敬佩之余,暗中回信,请求理解,并将此手绢信一并寄回,后流落民间。
  生活越方便,人们越怀旧。记得儿时,常常可以看见骑着绿色二八永久自行车的邮递员叔叔,大街小巷的送信,风雨无阻。到了信箱前,他们把自行车用单脚一支,熟练地从绿色的帆布邮包里把信拿出来插到邮箱里。他们有时还会将信直接送到每个收件人的手里,收信人接到来信脸上都是堆满了笑容,笑容里充满了期待、洋溢着幸福,而如今,这样的笑容难得一见了,它和那些一封封“见字如面”的家书一样,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责任编辑:马怡运)
其他文献
李震(b.1955)为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界画家,专擅传统工笔山水界画,师从张洪千,远师李成、刘松年、李唐各家,近溯陈少梅、张大干绘画技法并研习至今。作为当今甚少从事传统界画研究和创作的画家,李震延续中国画理的传承,加以自身意境,从拍品《松云楼台》即可窥知。自画面山石、坡面的处理,可看出张大千的繁笔皴加,树木房屋处理,则来自宋人笔墨,可说是既有清润秀泽的灵逸之美,又有苍厚朴茂的浑重之风;而在于构
期刊
此次专场所呈现的百余件臻品,玉器从圆雕、佩饰到文房用具,精致小巧,文房几案自笔筒、臂搁、纸镇到文具盘,文人气息浓郁;雕塑范畴则有沉香木雕、竹雕及牙雕品项,丰富多元;延续门德扬2013年风华,这次亦推出织锦单元,更是征集了几件稀有的江南织造局云锦,料稀工精。  玉器年代从唐至清,以明清玉器作为主轴。《白玉和合香盒》为乾隆时期的香器珍品,圆润细致,抛光精美,全件浅雕水间“荷花”,制成“圆盒”形制,取和
期刊
总览夏时期玉器与玉文化,一股浓烈的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玉文化中心转换,中原后来居上,成为新核心  中国史前玉文化大约开始形成于公元前6000年前后,此后总体上经历了由北往南、由东往西的传播与发展。  公元前6000年至4000年为史前玉文化起源阶段。各地出土玉器寥若晨星,器类简单。这一阶段,中国境内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玉文化中心。  公元前4000年至3000年,是史前玉文化的重要发展期。玉器
期刊
此次“佛教文物”专场汇集百余件精品,年代幅度横跨唐宋到明清,种类涵盖金铜造像、唐卡、法供器及佛画,造像风格囊括藏式、汉式到清宫廷造像,精采多元。  一件金代《一佛二菩萨头像》,施彩敷色华丽繁缛,以泥塑制成,从面部可见先贴上金箔,再加以彩绘,墨线所绘胡须,似犍陀罗风格,两尊菩萨头戴高耸宝冠,装饰繁复,可见红色,绿色颜料彩绘,圆润双颊,精致婉约。佛头高度43.5厘米,若为立像约莫180厘米,可以想象过
期刊
4月11日,“2014国际拍卖人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是继2013年首届“国际拍卖人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后的第二届。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经历了微妙、深刻的变化。2014年“国际拍卖人高峰论坛”的主题定格于“融合”与“创新”。借此契机,全球古董及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易拍全球与北美在线艺术品交易平台Invaluable开启国际性战略合作。合作将整合亚太及北美区域艺术品全行业的市场资源,促进
期刊
茶香道专场共精选63件佳作。茶道部分,今春推出几款精致的“宋代茶盏”,宋朝被茶学界称为“龙凤盛世”,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小民,皆有饮茶之风,茗茶已是生活社交不可或缺的一环,茶具进而走向精致化,“茶盏”便是此种文化下应运而生,此次即有耀州窑、龙泉窑、吉州窑及湖田窑所烧制的精品,光素典雅,含蓄别致,既品茗亦参禅,深富文人情怀。茶壶此次亦推出高级工艺师名作,如顾景舟的《僧帽壶》、汪寅仙《九头南瓜提梁壶》
期刊
5月14日,古天一2014春季拍卖会精品预展在北京紫微堂艺术馆举行,展出今年春拍部分精品,涉及古代玉器、竹雕、牙雕、铜炉、沉香雕刻等艺术门类。此次精品展中展出的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沉香插屏尤为引人关注。这件插屏尺寸硕大,高55厘米,重3300克。  在清官造办处活计档中,有大量关于沉香成做活计的记载。档案记载中沉香制作的主要的器物有两类:一是实用器,以数珠、暖手、扳指等小型器物为主。二是陈设器物,如
期刊
岁月如梭,转眼间文博名家王世襄先生(公元1914年-2009年)离开我们已经四年多了。尽管是阴阳两隔,王先生的音容笑貌却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他的学术文章仍让晚辈铭记不忘。王先生在众多文博领域用心m凝成的研究成果随着时光的流失不仅未被湮没,反而更加光彩熠熠。今年是王世襄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值此缅怀追忆之时,我与王先生“忘年之交”的难忘时光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我和于世襄先生相识于1987年。当时,我
期刊
沉香一直深受中国宫廷的喜爱,清官更是每年都使用大量沉香,而且在沉香的来源渠道、保管和具体使用上都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在这种体系架构之下,沉香被广泛应用于宫殿、祠堂、药房等地,使得清代的紫禁城散发着悠远的香气。  清宫沉香的来源  沉香在清宫中的使用非常频繁,数量很大,那这些沉香究竟是怎样进入清官的呢?通过梳理档案材料可以发现有三种主要来源:由藩属国进贡的沉香,地方官员的进贡,采买。  1.藩
期刊
我的藏品中有两件器物连结着我和王世襄先生两代人的心。斯人已去,古物仍在,睹物思人,不胜感慨。  清早期大漆彩绘绣墩  清早期大漆彩绘绣墩,直径30厘米至37厘米,座高54厘米。  早年间,我常去山西收老家具,对那边的环境相当熟悉。1988年秋,王世襄先生在山西参加政协会议,会后约我前往山西乡下淘宝。那时,全国的古玩市场还没有开放,古玩交易流通都是在民间私下进行。到山西后,我带王先生先后到平遥漆器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