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所谓素描指的是单色画,素描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我在素描模块的教学中,本着一个现易后难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们常说的素描,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基础科目。绝大部分学习美术的人,都是从素描开始的--这个方法由来已久。早期的素描教学,应该是在古代的一些绘画作坊里,师傅教徒弟们如何把握对象在形态等方面的特征。这个时期的素描是以线为主的,不太追求厚实的体量感,像是我们今天接触的"速写"。随着透视学、"薄雾法"等造型理论和技法的出现,素描才具备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深度"我国的素描教学起步较晚,是由以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为代表的一批"海归派"引进并发展起来的,在50年代受到了苏联美术教学体系的影响,注重对明暗、空间等因素的有序把握,风格沉稳、写实。
我们现在的素描教学主要是针对高考要求而设置的,被称为"考前训练"。
如何使一些零基础的学生在三年之内掌握素描的基本造型技能、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顺利地考入大学和考入大学后能迅速适应各个美术专业的要求?这是相关的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吗?似乎不难,因为素描的教学体系在几百年前就已成熟,以丢勒、凡代克为代表的一大批画家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画出非常好的素描来。不难吗?又比较难。孩子们在学习美术的同时,还担负着繁重的文化课压力,不能全力以赴;许多学校处于偏远的乡镇,孩子们很难看到一些好的美术作品,接受一些积极的影响;美术高考已成热潮,考生人数逐年增加,高校的招生规模相对紧缩。找到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已成为美术师生的当务之急。
经常听到学生说:"素描好难学",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感到很困惑。
每次进入阶段性训练,我都会先讲课,再作示范、讲评作业,结束课题时又会作出总结,刚开始还自掏腰包奖励优生--似乎能够做的我都做了,却总是看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我也时常反省自己,希望能找到突破口,我认为自己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课程设置过于呆板,缺乏反复或穿插。长时间地面对同一个课题是很枯燥的,学生对被描绘对象丧失了新鲜感,学习热情受到了一大堆"问题"的压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过于"坚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以为学生必须过了某一关才能进入后面的课题,结果却挫伤了学生的激情,增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⑵缺乏较为严肃的授课态度,对迟到和违纪的学生没有严厉的处罚措施,造成了对部分学生的长期放任,总觉得我现在所教的学生不是专业生,只要简单掌握了基本的会话程序就可以了,忽视了他们当中一些素质好的学生的培养。
⑶过于关注"问题",忽略了他们的课堂感受。好几次听到学生的感叹:"要得到你的表扬真难!",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意识到这是一种过失:他们劳心费力地跟我学了这么久,我却连一句表扬都舍不得给。在我的印象中,我"表扬"过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但不是经常性的,采用的也可能不是他们期待中的那种方式。每次看到一些比较好的作业,我都会将它们贴在画室的墙壁上
学生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不好谈,我觉得个别学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缺乏学习热情,带有功利性的杂念太多,纸面上画的是某种"梦境",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对象。主要原因是:学习美术不是出于浓厚的兴趣,而是为了完成技能模块的学习;许多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来自卡通画或水墨画,而老师却让他们长年累月地画几何体、陶罐等"死物",让他们兴致全无,不能把精力集中到课题或对象身上;沉重的文化课负担、高考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性格"叛逆"的学生还可能会有厌学情绪。笔者建议:先画几个鸡蛋,再想想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达·芬奇真的就那么喜欢画鸡蛋,对它情有独钟?
⑵不能坚持刻苦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课只是"走过堂"。原因:家庭条件太好,没有养成勤俭朴实的生活态度;做任何事都不能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好象是在为别人做事,没人催促、鼓励、夸奖就消极对待;不能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困境,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
教学的问题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要复杂,往往不只是教师和学生的问题。许多问题涉及到整个教育大环境,涉及的面太广,没办法谈。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也就选择了这样的"游戏规则",就得想办法把这条路走好--而且也完全能走好,大部分学生关心的是"如何学"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大,我只能概而论之。
⑴调整心态: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眼下的美术训练呢?可能你们的答案都不相同。我觉得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考前准备,不如把它看成你发掘自我潜能、展望艺术人生的开始,少某些方面的练习而已。所以,我们要调整好学习的心态,脚踏实地、不骄不躁地走好每一步。
⑵抓住套路:这里的"套路"是指合理的方法,具体点就是步骤及要求。我们画出的不应该仅仅是抽象意义上的"线",这些线还应该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指向性,让人产生某种与生活相关的联想或是颇具意味的感官刺激。这就需要技巧了,这种技巧不仅仅是如何画好线或是线与线之间的组合,还要让这些因素通过一定的程序呈现出超越他们本身的气质--作者要对这个程序了然于心。在这里,我还想补充一句:只有认真把握每一个步骤,才能让画面少出现那些难以回复的"错误",少出现遗憾。我们在看老师作示范时,重点要看他是如何安排和把握作画步骤的。如果说绘画有什么"诀窍"的话,就在于此。
⑶狠下工夫: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常常被一件古代艺术品的独特气质所折服,惊叹之余却不知它出自何人之手--不知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为何没有给我们留下他的姓名,他的生平事迹。这是因为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艺术家还只是"匠人",社会地位极为低下,还没有获得在自己的那些"伟大的作品"上留下名字的资格。,练习的强度要加大一些,不断地临摹、写生和默写。
⑷拓宽眼界:这里的"眼界"主要是指一种认识的高度和宽度,必须在"看"的基础上加以理性的分析才能得到。在一般情况下,"看"只能得到一些感官印象,而分析得到的却是比较理性的认识,两种方式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常说,你理解了多少就能看到多少(画面关系),就能画出多少
⑸不断进取:学习美术最怕的就是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学生处于这个阶段是无可救药的,除非他看到了山外有山--当然,这样的学生很少。我们常说要有那么一点懵懵懂懂的自恋,要想办法喜欢上自己的作品,将它们挂满你房间的四面墙壁,不断地对着它们看,不断地总结问题、寻找突破口。但是也不能太过了,太过了会让你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进而迷失方向。所以在你即将迷失方向的时候,要给自己敲响警钟,寻找新的起点。毕竟,这条道路没有止境,许多东西需要我们穷尽一生、苦苦探寻。
新的学年马上开始,希望自己能在新的学期开始,多学习多体会,把一些好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中。
我们常说的素描,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基础科目。绝大部分学习美术的人,都是从素描开始的--这个方法由来已久。早期的素描教学,应该是在古代的一些绘画作坊里,师傅教徒弟们如何把握对象在形态等方面的特征。这个时期的素描是以线为主的,不太追求厚实的体量感,像是我们今天接触的"速写"。随着透视学、"薄雾法"等造型理论和技法的出现,素描才具备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深度"我国的素描教学起步较晚,是由以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为代表的一批"海归派"引进并发展起来的,在50年代受到了苏联美术教学体系的影响,注重对明暗、空间等因素的有序把握,风格沉稳、写实。
我们现在的素描教学主要是针对高考要求而设置的,被称为"考前训练"。
如何使一些零基础的学生在三年之内掌握素描的基本造型技能、具备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顺利地考入大学和考入大学后能迅速适应各个美术专业的要求?这是相关的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吗?似乎不难,因为素描的教学体系在几百年前就已成熟,以丢勒、凡代克为代表的一大批画家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画出非常好的素描来。不难吗?又比较难。孩子们在学习美术的同时,还担负着繁重的文化课压力,不能全力以赴;许多学校处于偏远的乡镇,孩子们很难看到一些好的美术作品,接受一些积极的影响;美术高考已成热潮,考生人数逐年增加,高校的招生规模相对紧缩。找到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已成为美术师生的当务之急。
经常听到学生说:"素描好难学",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感到很困惑。
每次进入阶段性训练,我都会先讲课,再作示范、讲评作业,结束课题时又会作出总结,刚开始还自掏腰包奖励优生--似乎能够做的我都做了,却总是看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我也时常反省自己,希望能找到突破口,我认为自己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课程设置过于呆板,缺乏反复或穿插。长时间地面对同一个课题是很枯燥的,学生对被描绘对象丧失了新鲜感,学习热情受到了一大堆"问题"的压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过于"坚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以为学生必须过了某一关才能进入后面的课题,结果却挫伤了学生的激情,增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⑵缺乏较为严肃的授课态度,对迟到和违纪的学生没有严厉的处罚措施,造成了对部分学生的长期放任,总觉得我现在所教的学生不是专业生,只要简单掌握了基本的会话程序就可以了,忽视了他们当中一些素质好的学生的培养。
⑶过于关注"问题",忽略了他们的课堂感受。好几次听到学生的感叹:"要得到你的表扬真难!",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意识到这是一种过失:他们劳心费力地跟我学了这么久,我却连一句表扬都舍不得给。在我的印象中,我"表扬"过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但不是经常性的,采用的也可能不是他们期待中的那种方式。每次看到一些比较好的作业,我都会将它们贴在画室的墙壁上
学生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不好谈,我觉得个别学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缺乏学习热情,带有功利性的杂念太多,纸面上画的是某种"梦境",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对象。主要原因是:学习美术不是出于浓厚的兴趣,而是为了完成技能模块的学习;许多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来自卡通画或水墨画,而老师却让他们长年累月地画几何体、陶罐等"死物",让他们兴致全无,不能把精力集中到课题或对象身上;沉重的文化课负担、高考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性格"叛逆"的学生还可能会有厌学情绪。笔者建议:先画几个鸡蛋,再想想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达·芬奇真的就那么喜欢画鸡蛋,对它情有独钟?
⑵不能坚持刻苦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课只是"走过堂"。原因:家庭条件太好,没有养成勤俭朴实的生活态度;做任何事都不能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好象是在为别人做事,没人催促、鼓励、夸奖就消极对待;不能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困境,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
教学的问题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要复杂,往往不只是教师和学生的问题。许多问题涉及到整个教育大环境,涉及的面太广,没办法谈。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也就选择了这样的"游戏规则",就得想办法把这条路走好--而且也完全能走好,大部分学生关心的是"如何学"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大,我只能概而论之。
⑴调整心态: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眼下的美术训练呢?可能你们的答案都不相同。我觉得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考前准备,不如把它看成你发掘自我潜能、展望艺术人生的开始,少某些方面的练习而已。所以,我们要调整好学习的心态,脚踏实地、不骄不躁地走好每一步。
⑵抓住套路:这里的"套路"是指合理的方法,具体点就是步骤及要求。我们画出的不应该仅仅是抽象意义上的"线",这些线还应该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指向性,让人产生某种与生活相关的联想或是颇具意味的感官刺激。这就需要技巧了,这种技巧不仅仅是如何画好线或是线与线之间的组合,还要让这些因素通过一定的程序呈现出超越他们本身的气质--作者要对这个程序了然于心。在这里,我还想补充一句:只有认真把握每一个步骤,才能让画面少出现那些难以回复的"错误",少出现遗憾。我们在看老师作示范时,重点要看他是如何安排和把握作画步骤的。如果说绘画有什么"诀窍"的话,就在于此。
⑶狠下工夫: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常常被一件古代艺术品的独特气质所折服,惊叹之余却不知它出自何人之手--不知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为何没有给我们留下他的姓名,他的生平事迹。这是因为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艺术家还只是"匠人",社会地位极为低下,还没有获得在自己的那些"伟大的作品"上留下名字的资格。,练习的强度要加大一些,不断地临摹、写生和默写。
⑷拓宽眼界:这里的"眼界"主要是指一种认识的高度和宽度,必须在"看"的基础上加以理性的分析才能得到。在一般情况下,"看"只能得到一些感官印象,而分析得到的却是比较理性的认识,两种方式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常说,你理解了多少就能看到多少(画面关系),就能画出多少
⑸不断进取:学习美术最怕的就是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学生处于这个阶段是无可救药的,除非他看到了山外有山--当然,这样的学生很少。我们常说要有那么一点懵懵懂懂的自恋,要想办法喜欢上自己的作品,将它们挂满你房间的四面墙壁,不断地对着它们看,不断地总结问题、寻找突破口。但是也不能太过了,太过了会让你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进而迷失方向。所以在你即将迷失方向的时候,要给自己敲响警钟,寻找新的起点。毕竟,这条道路没有止境,许多东西需要我们穷尽一生、苦苦探寻。
新的学年马上开始,希望自己能在新的学期开始,多学习多体会,把一些好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