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3-014-01
老舍先生是北京人,他一生热爱北京,无论身居何处,都时刻牵挂着他的故乡。他写的关于热爱北京的散文,不下数十篇,其中《想北平》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老舍先生通过精细的构思,运用质朴自然的文笔,把对故乡北平浓烈而真挚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把难以表达的大爱用“有声”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呢?
一、妙拟题目,含义隽永
题目为“想北平”,作者写此文时不在北平,所以说要想。难道仅限于此吗?细细读文,不觉在字里行间看出点影子,“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虽然人远离家乡,但作者在写的时候却如同并未离开,家乡就在眼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四时风景都是具体的,真切的。“想北平”,生动的说明了人与故乡密不可分的关系,说明了故乡就在人的心里,一刻也没有离开,感情显得深沉。若换“写北平”“忆北平”,则可能只是客观的描写,无法让人们分享作者对北平浓烈的主观情感。
二、“我的北平”,角度独特
“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写什么呢?作者又不愿只“凭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平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所以,老舍先生决定写出“我的北平”,通过他与故乡亲如母子的关系,写出他对北京的无限眷恋。这些交代虽然平实,并没有正面触及北平,但是,对北平的爱,对北平的赞美已经跃然纸上。“我的北平”,一开始就给作品定下了调子,为“我”与北平定下了关系,那就是“我”在赞美北平。
三、敞开心胸,直抒胸臆
从第二小节开始,老舍先生就情不自禁地直抒胸臆:“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重复出现,反复强调,作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灵里,像杜鹃似得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
行至结尾,作者越写越激动,“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面对华北危急,北平危急的形势,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老舍先生忧心如焚,声声呼唤中不仅饱含强烈的思乡之情,更充满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四、同类相比,体味深情
老舍先生说他不是诗人,说不出自己对北平的爱。于是他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平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看似平常最奇崛”,这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爱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老舍先生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早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平比做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
五、运用对比,无以替代
为了写出北平的特点,老舍先生运用对比的手法,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平与“伦敦、巴黎、罗马、堪司坦丁堡——曾被成为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平的好处,以此表达作者对北平的喜爱。这种比较,并不是强调北平的先进、富有、美丽,它的核心之处在于,北平是作者的故乡,是他生活的地方。作品中的一句话很关键:“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这才是核心,北平是老舍先生的家,这种感情,无以替代。
读老舍先生的作品,需融入文本之中,细细品味,慢慢涵咏,方能领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大家风范。
老舍先生是北京人,他一生热爱北京,无论身居何处,都时刻牵挂着他的故乡。他写的关于热爱北京的散文,不下数十篇,其中《想北平》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老舍先生通过精细的构思,运用质朴自然的文笔,把对故乡北平浓烈而真挚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把难以表达的大爱用“有声”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呢?
一、妙拟题目,含义隽永
题目为“想北平”,作者写此文时不在北平,所以说要想。难道仅限于此吗?细细读文,不觉在字里行间看出点影子,“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虽然人远离家乡,但作者在写的时候却如同并未离开,家乡就在眼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四时风景都是具体的,真切的。“想北平”,生动的说明了人与故乡密不可分的关系,说明了故乡就在人的心里,一刻也没有离开,感情显得深沉。若换“写北平”“忆北平”,则可能只是客观的描写,无法让人们分享作者对北平浓烈的主观情感。
二、“我的北平”,角度独特
“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写什么呢?作者又不愿只“凭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平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所以,老舍先生决定写出“我的北平”,通过他与故乡亲如母子的关系,写出他对北京的无限眷恋。这些交代虽然平实,并没有正面触及北平,但是,对北平的爱,对北平的赞美已经跃然纸上。“我的北平”,一开始就给作品定下了调子,为“我”与北平定下了关系,那就是“我”在赞美北平。
三、敞开心胸,直抒胸臆
从第二小节开始,老舍先生就情不自禁地直抒胸臆:“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重复出现,反复强调,作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灵里,像杜鹃似得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
行至结尾,作者越写越激动,“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面对华北危急,北平危急的形势,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老舍先生忧心如焚,声声呼唤中不仅饱含强烈的思乡之情,更充满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四、同类相比,体味深情
老舍先生说他不是诗人,说不出自己对北平的爱。于是他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平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看似平常最奇崛”,这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爱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老舍先生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早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平比做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
五、运用对比,无以替代
为了写出北平的特点,老舍先生运用对比的手法,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平与“伦敦、巴黎、罗马、堪司坦丁堡——曾被成为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平的好处,以此表达作者对北平的喜爱。这种比较,并不是强调北平的先进、富有、美丽,它的核心之处在于,北平是作者的故乡,是他生活的地方。作品中的一句话很关键:“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这才是核心,北平是老舍先生的家,这种感情,无以替代。
读老舍先生的作品,需融入文本之中,细细品味,慢慢涵咏,方能领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