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了去了”及其异形同义短语探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g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A了去了”短语为研究对象,首先着重分析了它的语义、语用、句法特点;其次对“A了去了”的内部结构——述语“A”、程度补语“去”和两个“了”进行逐个分析;最后介绍了该短语的五种异形同义短语,以期对“A了去了”短语作出多全方位的探讨。
  关键词:A了去了 程度补语 述程短语 性质形容词 异形同义
  
  引言
  语言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随着交际的频繁,越来越多的方言词汇正在以不同的速度进入普通话并最终巩固。
  本文要讨论的“A了去了”正是这样一个例子,其中的“去”原本属于典型的北方话词汇,表示前面所附的形容词指的性质达到很高的程度。A表示一般的形容词,现在,“A了去了”已经进入到了普通话中,其使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北方话。本文对照《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增补本)》中的四百多个形容词,在百度搜索中共找到40622例含有“A了去了”的语料,共涉及到词表中的68个形容词。由此可见,目前“A了去了”的使用频率较高,“去了”作为程度补语的适用面较大。然而,当下学界并未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在这里作进一步探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一、“A了去了”的语义、语用及句法特点
  
  (一)语义
  “A了去了”在语义方面表示形容词A所指的性质达到的程度。该程度如果用具体的程度副词来描述,相当于“极”以及“死”“透”“坏”“要命”等程度副词。但是,这里的相似仅指程度上的相似,各个程度补语与形容词的结合面、结合规律则是各不相同的。试比较下面三例:
  ⑴tiger,我对你意见大了去了!
  ⑵*tiger,我对你意见大坏了!
  ⑶阿柄的笑话把大伙儿给乐坏了!
  (二) 语用
  “A了去了”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夸张意味,表示事物性质出人意料的程度,这也使得它具有独特的语用特点。
  1.马庆株(2005:149)提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对方估计不到,表现出说话人心中有数,确有把握的口气,多用于向别人介绍情况,讲对方不知道的事物的时候,多用于后续句,常用于否定别人意见的场合。这是一种夸张的格式。”
  2.“A了去了”只表示程度之深,不表示比较,马庆株(2005:149)就持此观点,并将之归类为“不表示比较的粘合式述程式”。本文通过分析大量的语料得出:“A了去了”是一种可以表示比较的述程式,其比较的类型既有自比,也有旁比。所谓自比,是指对某一对象自身的状况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等情况下的比较,如:
  ⑷对女生而言,这个时代的限制宽了去了,想事业发展的话,都可以和男人一决高低。(女生发展的限制在不同时代的比较)
  ⑸如果遇到材料认价,那时间就长了去了。(花费的时间在需要材料认价和不需要材料认价两种情况下的比较)
  所谓旁比,是指对不同对象的状况进行比较,如:
  ⑹你想想,一匹马才占多大点儿地方?那比汽车可少了去了。(马和汽车作比较)
  ⑺真没想到现在的电脑病毒已经如此进化,比我这个菜鸟强了去了。(病毒和我作比较)
  所以 “A了去了”不仅可以表达程度之深,还可以用于表示比较的句子中。其中也是包括了自比和旁比两种内部语义结构关系。
  3.述补短语中的述程式是一种比较口语化的格式,在书面语中是很少见的。即使出现,大多也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对话里,作者客观的描写、议论则基本不会使用述程式。述程式侧重于表达主观感受,主观评价,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的风格与诗歌、散文,各类政论文、学术论文、公文都格格不入。
  综上所述,“A了去了”在语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其一,“A了去了”多用于对话的语境,常常出现在后续句,补充、否定起始句的内容,句子给出的新信息在于事物的程度。其二,“A了去了”可用于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某方面的程度或是不同事物在某方面的程度。其三,“A了去了”多用于口语,少见于书面语,尤其少见于讲究科学性、严谨性的某些语体。
  (三)句法
  “A了去了”在句中主要用作谓语,用以描述人物、事情的性质。通常处于句子的末尾或分句的末尾,后面不再出现其它句子成分。少数情况下其后也会跟一个语气词,如“啊”“哈”“呀”等,以表示对程度的惊讶。
  “A了去了”有时也单独成立一分句,表示对前面句子的看法,如“那可是全本儿的《三国演义》呀,热闹了去了”在“A了去了”单独作为分句的情况下,全句的意思和“A了去了”在句中作谓语的意思是相同的,仅仅在表达方式上有所差别。
  “A了去了”在句中还可用作补语,既可以是程度补语,如“你这差得远了去了”;也可以是结果补语,如“瞧瞧你,下巴都忙尖了去了”。
  
  二、“A了去了”的内部结构分析
  
  (一)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能进入“A了去了”格式,能进入“A了去了”格式的形容词是一个封闭的类,且具有一定的特征。
  1.A是性质形容词。《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增补本)》中的形容词除少数名词、状态形容词、非谓形容词外,其余都是性质形容词。综观这68个形容词,以及下文要提到的“A了去了”的异形同义短语中出现的形容词,均为性质形容词。通过分析不难理解:状态形容词本身通常含有程度意义在其中,如“雪白”,就是像雪一样白,程度已经包含在词中。而非谓形容词的词汇意义根本就没有程度的变化,如“全面”“其余”等。所以第一个特点是:A是性质形容词。
  2.A的程度可以无限之大。既然“A了去了”表示程度之深,A的性质势必存在着程度可以无限大的可能性。在68个性质形容词中,有多组意义相对的反义词,词义上由一端到另一端的程度之差,是渐变的、连续的。指小的一端通常是有极限的,而指大的一端通常是无极限的,例如“高”是无极限的,而“低”和“矮”是有极限的,所谓有极限即高度为零。图示如下:
  A(指小端)例如:小、低、少
  B(指大端)例如:大、高、多
  观察这些相对的反义词,指大的形容词的例句数量远远超过指小的形容词的例句数量。下面列出具有代表性的几组(反义词无现实语料的数量为0):
  大:小 3940:19高:低 195:3 高:矮 195:3
  长:短 88:1远:近 1410:0
  深:浅 726:0 多:少 32400:196 强:弱 209:0
  好:坏 79:3
  早:晚66:1贵:便宜 339:7复杂:简单 11:1
  难:容易 107:2老:嫩 440:4
  而其余的性质形容词也无一例外地满足了程度可以无限大的条件。所以第二个特点是:A的程度可以无限之大。
  3.A通常是单音节的性质形容词。68个形容词中,单音节的形容词有43个,双音节的形容词有25个,数量比为1.72:1,从数量上来看差别不是太大。但是,单音节形容词的例句却远远多于双音节形容词,例句的数量比大约是700:1。因此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单音节形容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双音节形容词的使用频率。另外,从音律的角度考虑,“2+2”的音律比“3+2”的音律更为常用。所以,第三个特点是:A通常是单音节的性质形容词。
  (二)“A了去了”前后有两个“了”,其句法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
  1.在谈到不带“得”的程度补语时,很多语法论著都强调了末尾一定带“了”字,也就是后一个“了”。马真(1988:16)讲到:带程度补语的述补词组……而且末尾一定带“了”。张斌(2002:381)论述为:这一类述补短语都要有后缀“了”。邢公畹(1992:310)也提到:这类述补词组单说时要加上“了”。
  本文以为,后一个“了”字的地位与“坏透了”“辣死了”“好极了”中的“了”一样,表示前面的形容词所指词义处于事实的状态之下。这个“了”字是不可省略的。在现实的语料中,“A了去了”存在着诸多异形同义的变体,后一个“了”字,有时也被换作“啦”。在网络资源的语料中,“A了去啦”共有58个例句,都集中在“大”“远”“多”“海”等少数几个形容词的例句中。“啦”在这种情况下是后一个“了”与语气的结合,既具有“了”字的句法作用,又饱含强烈的语气。“A了去了”中后一个“了”字比较稳定,只有极个别的,要表达非常强烈的语气时才偶尔出现“啦”字替代的现象。
  2.“A了去了”中前一个“了”与后一个“了”是不同的,前一个“了”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它只起到音节上的舒缓作用,相当于一个音节助词,替代性较强。它可被替换成“得”“的”“着”,在下文会有进一步的论述。
  此“了”是否可以省略?马庆株(2005:149)认为:“了”字在述语和补语之后均不可少,一定要说“~了去了”。但是,大量的语料却证实,前一个“了”是可以省略的,形成“A去了”的格式。本文在针对《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增补本)》中的四百多个形容词进行的语料搜索中,共找到“A去了”的例句861例,涉及到35个性质形容词。由此可见,前一个“了”可以省略并不是特殊用例。王力先生说过:“例不十,法不立”。如此多的反例自然使“‘了’字在述语和补语之后均不可少”的观点不攻自破了。
  (三)“A了去了”中的“去”无疑是该短语中最重要的一个词,在该短语中充当程度补语。从其功能看,“去”已经是一个准副词。通常人们只知道“去”是个典型的趋向动词,对它的其他用法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也未对它的程度补语的用法给予一定的关注。下面,本文就此问题来进行一番分析:
  1.“去”在语义上具有用作程度补语的可能性。“A了去了”中的“去”和典型的程度补语“透、死、坏、极、多”一样,在短语中充当程度补语,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夸张意味,表示强烈的程度。那么“去”何以能用于表达程度之义呢?本文认为这绝不是方言中的约定俗成或方言词的语音替代,它有其语义上的根据。“A了去了”中的“去”表示程度之深、之大,其程度达到由可知到不可知的状态,是由“去”的基本义引申得来的。“去”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趋向动词,其基本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所在地是“可知的”,而别的地方通常是“不可知的”,据此可以推导出“由可知到不可知”的、表示程度的语义。
  2.“A了去了”中“去”的位置与粘合式述补短语中的典型程度补语相同。张斌(2002:381)指出:“程度补语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形容词+‘极’‘多’‘透’‘死’等+了,……这一类述补短语都要有后缀‘了’”。“去”就相当于其中的“极”“多”等典型的程度补语,将前一个“了”省略后,“A去了”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就和“坏透了”“辣死了”“好极了”等完全一致。
  3.现代汉语的副词绝大多数都是由古代汉语的实词逐渐虚化发展而形成的。张谊生(2000:150)提出了实词虚化的成因的三个方面:词汇意义的抽象化、句法功能的定型化和表达功用的专职化。他认为副词的形成主要是在谓词前面的状语位置上实现的,但是也应当看到,现代汉语中部分副词的虚化是在补语位置上实现的。
  “A了去了”中的“去”正如张谊生所说的那样,在补语的位置上实现了自身作为副词的虚化。这种补语位置上的副词,其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实而虚的连续统(continuum),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词虚化的速度也有快慢之分。“极”“多”“死”“透”“坏”是彻底虚化的严格意义的副词,“去”则是处于正在虚化过程中的准副词。
  说它是准副词,理由有三:其一,从现有语料的数量来看,“A了去了”不是个例,它已经在现实语言中呈现了普遍的趋势。其二,从人们的理解与认同的角度来看,“去”在充当程度补语时语义尚未完全虚化,“由可知到未知”的趋向之义,对“去”充当程度补语有着较大影响和帮助。其三,准副词与严格意义上的副词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去”最终会发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副词。
  
  三、“A了去了”的异形同义短语
  
  (一)“A了去了”的异形同义短语主要有五种,“A去了”“A得去了”“A的去了”“A着去了”和“A了去啦”。在针对《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增补本)》中的四百多个形容词进行的语料搜索中,“A去了”有861例,与“A了去了”的比率大概是1:47;“A得去了”有1514例,与“A了去了”大概是1:27;“A的去了”有3384例,与“A了去了”大概是1:12;“A着去了”有222例,与“A了去了”大概是1:183;“A了去啦”有58例,与“A了去了”大概是1:700。从例句的数量和涉及形容词的数量上来看,五种异形同义短语都不能和“A了去了”比肩。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五种短语的存在。
  (二)“A去了”是五种短语中唯一一个三音节的短语,它的节律不同于其它四个短语,为“1+2”式。“A去了”有例句861句,涉及到35个性质形容词。在包括“A了去了”的六个短语中,它是最具有“不带‘得’的述程短语”的特性的,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同典型的“不带‘得’的述程短语”完全一致。“多去了”和“多极了”在结构上、语义上是相同的,只是在语气上略有不同。所以,由于“A去了”具备了结构上的优势,极有可能在述程短语这一范畴中立足并发展。
  (三)“A得去了”和“A的去了”属于五种短语中比较强势的两种,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逐渐发展壮大的潜力和可能性。如果把“了”撇开的话,“A得去了”的深层结构和“带‘得’的述程短语”是相同的。但是表层结构却是不同的,因为两个“得”的句法作用显然不同。“A的去了”和“A得去了”一样,只是在书写上的同音替代而已。“A着去了”的“着”与“得”“的”的韵母相同,容易产生方言词的同音替代,所以也占有了一定的比例。“A了去啦”出现得相对很少,且上文已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四、结语
  
  北方话词汇是普通话词汇的基础。在北方方言区普遍通行的词,绝大部分都在普通话里巩固下来,成为普通话词汇规范化工作的依据。对于“A了去了”这样原本属于北方话,现在正逐渐在现代汉语共同语里流行的短语,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刘勋宁.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88,(5).
  [2]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邢公畹.现代汉语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4]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6]郑林曦.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增补本)[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7.
  (张菁,南京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运用计量统计和静态描写的方法,从数量、等级分布、形义区别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大纲》中的同素异序词。揭示了汉日同素异序词形式意义对应关系的复杂性,并指出了对日汉语教学应该以此为基础,根据日本学习者的特点,对这类词进行有效地教学。  关键词:汉日 同素异序词 对比分析    一、引言    由于地缘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汉日两种语言都使用汉字。根据芝田稔(1991)、李泉(1991)、曲维(1
期刊
摘要:S+V+ O直+O间是湖南湘语比较普遍的一种句式,具有极强的制约性和句式义。进入该结构的动词有条件限制的,以“给予”义动词为常见。来源上,可能是古语的遗留和语用的结果。  关键词:S+V+ O直+O间 “给予”义 语用经济    双及物结构是一种普遍性的语法结构,即由双及物(三价)动词构成的、在主语以外带一个客体和与事的结构。张伯江(1999)提出把双及物的句式义定义为“施事者有意的把受事转
期刊
摘要:20世纪中期以来修辞学的当代复兴,从大的思想背景来看,与人们对语言、知识以及二者关系的重新思考分不开。从小的修辞学背景来看,是与当代修辞现象的特殊性分不开的。本文以2007年6月7日《南方周末》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整期32版中涉及的修辞现象,从修辞数量之多、比喻格的偏离与创新,其民族性与特殊的时代性等方面评析了当代修辞现象的积极性,最后指出了存在的消极现象。  关键词:修辞现象 《南方周末
期刊
摘要:现代汉语教学与传统观念遭遇网络语言的冲击,我们是该保持现代汉语的“纯洁性”呢,还是让网络语言的青春血液沸腾?本文引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观点,肯定网络语言是现代文明的结晶,认为现代汉语教学不应该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由于网络语言客观上的不足,应该对其持宽容态度,并善加引导。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学 网络语言 拿来主义    引言  在语言学家眼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哲学家眼里,
期刊
摘 要:汉语中的AABB重叠式的研究,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可以重叠成AABB式的、有原形的双音节AB式形容词的性质进行归纳概括。  关键词:AABB重叠式 AB式形容词 性质    一、引言    目前,关于汉语中的形容词仍普遍认为有两种:性质形容词(如大、白、老)和状态形容词(如珍贵等)①。AB式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有三种:AABB式、ABAB式和A里AB式,是汉语有限的几种形式变化之一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华师大”为例,对目前高校缩略语存在的指代不唯一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从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两个方面来加以规范,并认为只要能准确无误地表达信息,就可以考虑其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华师大 缩略语 理性原则 习性原则    网上关于“华师大”的争论,引起了我们对汉语词语规范的几点思考。我们用常用的几种搜索工具搜索“华师大”,结果如下:百度:1610000次、谷歌:297000次、搜狗:
期刊
摘要:语言系统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反映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的规范词典,为适应语言变化发展的情况,也需要不断修订。基于此,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第4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基础上修订后正式出版发行。第4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许多来源于方言的词语,第5版又作了新的调整和改动。本文主要考察以下内容:200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方言词方面都作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反映了什么语言事实
期刊
据调查,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只有一半人能说普通话,虽然现在有0.92%的人坚持使用繁体字书写,但同时还有四成人看不懂繁体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已有四年之久,然而,普通话的普及率仍然如此之低,实在令人堪忧。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约为53%,另外,8%的人从出生就开始讲普通话。场合越正式,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越高;其中在家讲的最少,在单位最常用。目前,方言还仍是家
期刊
摘要:散句群,被看作是句群家庭的一个新成员,本文试从其特点、组合手法、产生的原因及修辞效果等方面加以探究。  关键词:散句群 特点 组合手法 修辞效果    句群是句子与句子有机组合的整体。句群都有向心性、完整性、层次性、衔接性等特点。其组合一般靠语法手段,另外也可以使用语汇或修辞手段。在近三十年来的小说里,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在传统语言中该是复杂的单句或该是复句的语言单位变成了独立的短句群体。
期刊
摘要: 四字格“没X没Y”,是汉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法格式,有其特定的表意功能和使用规律。本文通过对语言事实的描写,探讨了这一格式的构成、语义类别以及语法功能。  关键词:“没X没Y”格式 构成 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    汉语中有一种固定的四字格“没X没Y”,由两个“没”搭配而成,它的结构严密紧凑,格式整齐均匀,节奏鲜明,表述精炼。因此,在现代汉语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很高,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法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