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史馆内容策划的几个要点r——以厦门青礁村村史馆为例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a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受到了进一步重视,建设村史馆便是其重要措施之一.当前,村史馆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作者参与了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村史馆的筹建项目,负责展览文本的撰写,通过此次实践,探讨村史馆展览内容策划的几个要点.
其他文献
我国古代茶具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兴盛的,特别是宋代,由于斗茶风俗的兴起,茶具也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尤其是黑釉茶具的制作达到了历史高峰.江苏省泰州市地处东南一隅,自南唐升格以后,宋代文化昌明,地下墓葬中出土了许多精美的茶具,无不反映出当时的历史风俗和文化趣味.
在隋唐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舍利瘗埋活动逐渐形成中国化的模式.因玻璃在佛教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以及玻璃材质本身特点等原因,玻璃器逐渐作为盛装舍利的核心容器,也成为佛教空间、艺术中常见的表现实体.文章选取目前出土的隋唐时期玻璃舍利容器进行梳理和比对,通过对考古资料、文献古籍的分析,对这一时期舍利核心容器多选用玻璃的原因做出解释.
双墩一号墓为春秋时期钟离国国君柏的墓葬,发掘工作由安徽省考古研究所阚绪杭研究员担任领队,于2006年12月开工,至2008年8月完成.墓葬保存完整,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青铜器373件,包括2件青铜罍(lei).其造型优美,制作工艺复杂,现藏于蚌埠市博物馆,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文章以考古发掘成果及前人研究为基础,用科学的分析和比较方法,对这两件青铜罍的铸造及装饰工艺进行研究.
北齐《朱岱林墓志》为北朝墓志名品,志主朱岱林,字君山,为北齐彭城王主簿,卒于武平二年(571).墓志石质不佳,细软易伤,久经岁月的磨砺,现志文已漫漶不清,几不可辨,唯有通过古旧拓本方能一睹其瘦硬刚劲的书法全貌.《朱岱林墓志》以传拓先后主要分为五个时期的拓本,分别为雍正拓本、乾隆拓本、嘉道拓本、稍旧拓本以及近拓本.以雍正拓本、乾隆拓本效果最佳,笔法灵动,圆秀而有隶意,最能反映志文原貌.随后拓本因志石逐渐被磨损,字体渐瘦模糊,近拓更甚.文章以图像学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朱岱林墓志》的旧拓本,对拓本流传进行考证
分水岭地区春秋时属于晋国,战国时分别被赵、魏、韩三国控制,韩国控制的时间最长,最终被秦国吞并.该地区相对封闭,赵、魏、韩之间的争夺并未对其丧葬习俗造成太大的影响,生活在该地区的族群一直很稳定,并且延续着晋文化的传统.北向墓葬是姬姓;东向墓葬是非姬姓的异性族群,很可能是赵人;南向和西向墓葬可能是居住在晋国的秦人.
文章重点叙述了当下中国人对琥珀的全面认知以及琥珀所给予的现实意义.先是概述了琥珀的发展和使用史,然后开始讲述现代人对琥珀的认知及价值观,最后简单指出琥珀给人们的启发以及在未来人们对琥珀的可能展望.主要目的是让人们全面具体地了解琥珀,避免收藏琥珀时的盲目性,打破对琥珀知识了解的片面性.
三明市正顺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社会价值.正顺庙文物保护管理所自1984年设立以来,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和利用手段.文章对正顺庙的保护发展阶段做了一些梳理,探讨古建筑保护利用的方式.
《宣圣遗像碑》正反均有一幅孔子造像,且造像风格不同,碑高2.05米,宽0.87米,方首,碑额篆书“宣圣遗像”四个大字,在拓片的右侧上方有两列共六十个楷书小字,上款:“古传,昔有执政者,过烟驿梁,其马嘶伏,策而不前,遂得此石像于桥之下,乃唐吴道子笔也.至正辛已广东宣尉督元帅僧家奴摹刻于广州学庠,历传已久.”左侧下方一列十二个楷书小字为下款,是为:“万历丁亥(1587)冬日内乡李衮谨识.”碑阴造像由李衮主持,书丹出自明代画家蒋子成,刻工是胡彦,圆银和尚是督工.题记曰:“蒋氏子成笔,四月胡彦镌,李衮重刊于白玉泉
生产性保护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以广州榄雕为例,它的发展在当代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呈现出文化空间转变、创新性不强及后备人才不足的窘境.因此,如何使广州榄雕既满足当代人审美要求,使其不断延续,又保留自身的原真形态,从而实现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平衡便成了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广州榄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广州榄雕生产性保护模式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大广州榄雕文化内涵的发掘、根据新时代审美创新广州榄雕题材并吸引人才扩大传承队伍.
伪币的存在贻害无穷,因此古人使用哪些防伪手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文章概述了宋代四川地区的早期纸币产生与发展的大致情况,从形制规范、原料选择、印刷工艺几个方面阐述纸币伪造的可能性.同时根据行政机构及人员设置、刑律奖惩设立来进一步论证防伪的合理性与伪币所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