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写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因为写作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对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阅读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基于写作活动所具有的这种综合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时候就不能局限在简单的课堂教学上,而应该加入更加丰富的教学元素,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写作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让学生在类似于平时生活的氛围中培养起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只有爱上写作,才能真正进入写作的状态,并带动写作成绩的提高。
一、走出去,观察生活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写作更是如此。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具体到教师的教学实践,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在写作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经历入手,选择适合他们的作文题目,能够让他们有感而发。例如,“中国梦”提出之后,很多教师让学生大谈中国梦。须知,初中学生的知识有限,他们对梦想、理想这些词语的理解尚处在一种很懵懂和幼稚的阶段。这样的作文题目,只会让学生一味地去空谈,无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该首先在思维上与学生走得更近一些,开动脑筋去思考某一阶段的学生喜欢的是什么、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开发潜力,写出精彩的文章。
其次,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大可不必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方式,而是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让他们观察日常生活,然后通过文字展现出来。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室外,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他们去体验更加丰富的生活。可以让学生采取采访的方式出去了解社会生活,教师大可不必规定固定的作文题目,限制学生的思维,只需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感悟。
学生的大多数能力不是在课堂上学到的,而是由自身的感受力和领悟力所带来的,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进来,活跃课堂
上文着重阐述了写作教学走出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约束,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地方的语文教学还是得在课堂上进行。但是对于写作这种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来说,如何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摆脱死板的说教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可以将灵活的教学方式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起对写作的兴趣。例如可以进行分组教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作文题目。题目最好是故事性的,让小组成员互相配合,运用集体智慧,根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性格特点分派相应的角色,然后让每个小组分别表演。这一方面是由于初中生没有必要在繁重的学习中埋没自己的个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另一方面,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写作记叙文特别是小故事,更能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和智力的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将优秀的人物请进课堂,跟学生进行现场的互动和交流,例如可以选择学校或者社会上一些比较有成就或者比较有趣的人物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需要注意的是,讲述的内容应该避免假、大、空,要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并对他们有所启发,让课堂活跃起来,然后根据互动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真实的情感,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读写结合,培养习惯
“读”和“写”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通过读书储存知识,要想写出好的文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于培养写作能力来说,多读书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的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读书和写作的习惯。
具体到教学上,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拿出几堂课作为专门的读书时间,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
世界上多了一个记日记的人,就多了一个思考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习惯并不是靠教师逼迫形成的,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自发自愿地写自己的生活、感受,避免因为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去东拼西凑。能够让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形成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学生来说不啻为一项福音。
写作教学归根结底是一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的学问,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下功夫,更需要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
基于写作活动所具有的这种综合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时候就不能局限在简单的课堂教学上,而应该加入更加丰富的教学元素,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写作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让学生在类似于平时生活的氛围中培养起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只有爱上写作,才能真正进入写作的状态,并带动写作成绩的提高。
一、走出去,观察生活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写作更是如此。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具体到教师的教学实践,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在写作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经历入手,选择适合他们的作文题目,能够让他们有感而发。例如,“中国梦”提出之后,很多教师让学生大谈中国梦。须知,初中学生的知识有限,他们对梦想、理想这些词语的理解尚处在一种很懵懂和幼稚的阶段。这样的作文题目,只会让学生一味地去空谈,无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该首先在思维上与学生走得更近一些,开动脑筋去思考某一阶段的学生喜欢的是什么、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开发潜力,写出精彩的文章。
其次,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大可不必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方式,而是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让他们观察日常生活,然后通过文字展现出来。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室外,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他们去体验更加丰富的生活。可以让学生采取采访的方式出去了解社会生活,教师大可不必规定固定的作文题目,限制学生的思维,只需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感悟。
学生的大多数能力不是在课堂上学到的,而是由自身的感受力和领悟力所带来的,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进来,活跃课堂
上文着重阐述了写作教学走出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约束,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地方的语文教学还是得在课堂上进行。但是对于写作这种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来说,如何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摆脱死板的说教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可以将灵活的教学方式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起对写作的兴趣。例如可以进行分组教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作文题目。题目最好是故事性的,让小组成员互相配合,运用集体智慧,根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性格特点分派相应的角色,然后让每个小组分别表演。这一方面是由于初中生没有必要在繁重的学习中埋没自己的个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另一方面,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写作记叙文特别是小故事,更能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和智力的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将优秀的人物请进课堂,跟学生进行现场的互动和交流,例如可以选择学校或者社会上一些比较有成就或者比较有趣的人物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需要注意的是,讲述的内容应该避免假、大、空,要能够让学生参与进来,并对他们有所启发,让课堂活跃起来,然后根据互动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真实的情感,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读写结合,培养习惯
“读”和“写”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通过读书储存知识,要想写出好的文章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于培养写作能力来说,多读书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的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读书和写作的习惯。
具体到教学上,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拿出几堂课作为专门的读书时间,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
世界上多了一个记日记的人,就多了一个思考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习惯并不是靠教师逼迫形成的,而是要让学生真正自发自愿地写自己的生活、感受,避免因为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去东拼西凑。能够让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形成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学生来说不啻为一项福音。
写作教学归根结底是一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的学问,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下功夫,更需要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