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在天津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h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为指导,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四个方面,作为国家级统一考试,2016年天津地理高考命题与教育部高考命题的要求相契合,體现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人地观念,地理学基本的价值观念
  人地观念是指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知、理解与判断,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与灵魂。人地观念具体反映在看待“人地相互影响、协调”等问题时,人所持有的观点和见解。学生可以通过地理的学习,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能够正确的审视人与地的相互影响,能夠很好的协调人与地的相互关系,树立“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016年天津高考选择第4题要求学生分析天津市区气温较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选择第10题,要学生分析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这两道题的命题出发点都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暗示学生寻求人地和谐相处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第12题第(1)小题,题干中强调要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视角新颖,立意独特。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从材料中可提取信息“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结合如今“北方丝绸之路”的自然环境,不难得出“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化”是导致古“丝绸之路”衰落的一个原因。学生在解题的过程当中,能够体会到如果人地关系不协调,最终将会两败俱伤,只有人地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学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一)区域认知,整体把握区域特征,关注空间分异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指出:“地理是一门以位置和区域知识为基础的学科”。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位置是生活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整体把握区域特征,关注空间分异,能够为日常生活提供非常实际且有用的视角。
  2016年天津卷高考试题以不同的区域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对区域的认知。从观察海陆分布、经纬坐标、地形特征、人口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等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天津卷选择题第1~4题,通过出示天津市等高线和古海岸线分布图、天津市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并以贝壳堤的形成与作用为背景材料,学生应知道古海岸线的变迁反映了海陆变迁——离现海岸线越近,说明地势越低,进而判断出天津市地势变化趋势,根据贝壳堤的形成条件来推断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特点。学生只有掌握降水、气温的影响因素,才能通过对比分析出局部地区的特殊性,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海拔较高且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甲地为天津市中心城区,工商业发达,人口集聚,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
  第12题,以区域尺度变化、空间分异为基础,关注学生地理视角,以热点问题“丝绸之路”为背景材料,考查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自然环境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和城市发展,在空间尺度上由“丝绸之路”到我国西部一些城市,在时间尺度上由汉唐时期到21世纪。
  可见,2016年天津卷运用认知区域、联系区域、对比区域等方法,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完美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
  (二)综合思维,结合感知觉,实现思维价值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和地球上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研究。地理学科不仅包括自然因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也包含其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发展。要求学生在区域分析中把地理要素作为统一的整体,并结合感知觉,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彰显思维品质,从地理的视角欣赏世界的整体性。
  选择10~11题,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在减少,学生需知道上游水电站增多改变黄河流量的季节变化,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使得黄河含沙量增加,近几十年来,黄河下游降水量基本不变等关于黄河开发与治理的相关知识,才能得出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导致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气候不会变干。该题角度多变,思维多变,要求考生综合考虑流域的气候、水文、地形、人类活动等因素,具备很强的思辨能力,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学基本的活动经验
  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结合内在品格,正确处理人地关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地理实践能力特别强调学生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环境(空间定位;寻找水源、食物等),为生活服务,比如正确选择宿营地,防避自然灾害等,具备自我认知、适应环境变化、独立生活的能力。针对高考而言,无法设置现场实践来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只有通过材料设置情境或者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刺激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将自己真实的体验融入到试题的答案中。
  2016年天津卷第14题第(3)小题,以“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为背景将学生带到了自然灾害的现场,结合洞头岛景观图及避险地分布示意图,让学生完成“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并分析其原因,这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积极有效地实践指导意义。第14题第(2)小题,以“福建省湄洲岛妈祖文化”为切入点,借当地政府的视角,通过对妈祖文化的简介,命题者试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利用“妈祖文化”为发展旅游业出谋划策。
  天津市自实施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地方特色凸显,彰显时代气息。但对于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考查的题目形式单一,建议适当转化为对地理实验观察、实验设计、绘图技能等地理实践力的考查,从而发挥高考的指挥棒作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带着热情去探索、求知。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重视,信息技术已普遍走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呈现了很多学习资源,节省了很多课堂时间,使课堂容量最大化。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了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唤起学
期刊
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凸显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一、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势  (一)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层面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课堂上经常出现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物理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将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可以使抽象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过程和现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扩大学生的视野,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想把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它的重要特点是复杂的信息组织格式和交互方式,运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媒体来表现信
期刊
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在小学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
期刊
数学教学,其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金钥匙。只有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广度、深度和灵活性,那么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也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去发现、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科技进步的源泉。” 孩子们是最富于想象的,所以,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充分利用文中的空白、结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对于文中、结尾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创设和生成有可能的新结局。这样,故事扩写
期刊
一、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主要是指学生与教科书的对话。是指学生自学教科书后得到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与教科书对话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这样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内容,与文本内容互相交流,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就会被激活。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方式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形成自己的认知过程,体会学习过程中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感悟其中涉及的数学思想。  案例1:在“实数”的新授课上,教师
期刊
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课标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学习探究,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学习,体验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近两年,我校语文学科课程升级,也掀起了专题研究学习的热潮,起初,大家都略感陌生,在几次的实践中才慢慢有了一点头绪,对主题的研究,学习的方式,展示的形式大家可以
期刊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它馥郁芬芳,卓而不凡,流传千载而始终不衰,有着其他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艺术魅力。2001年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相比,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内容大致一样。细微的变化,更加强化了古诗文教学积累、初步理解、掌握初步学法、读诗文展开想象、初步体会诗歌情感等目标。在第二学段,教学目标增加了“展开想象”。“展开想象”既是学习古诗文重要的方法,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期刊
电教科技及网络科技的空前发达,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增添了巨大的新动力:使我们的教学手段也空前丰富起来,教学效果空前丰满起来,学生热情空前高涨起来。而且它必将随着越来越多的展示媒介,更加深入我们的教学工作当中,成为我们“新式”语文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要达到真正的理想效果,需要我们对多媒体的运用有更为清晰的认识,需要我们有一种更为“科学”的认识和行为,并努力“规避”不足。  一、运用多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