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关系的特点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冷战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经过双方的努力,政治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合作关系日益表现出经济政治化、政治经济化的特点,因为建立良性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到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和东盟实现“大国平衡”战略的需要,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国家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中国东盟国家关系; “和平崛起”; “大国平衡”
  
  东南亚国家与我国是近邻,是我国重要的周边地区。成立于1967年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在1999年发展成为一个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10个国家组成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对东亚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就冷战后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关系特点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发展及其特点
  
  冷战时期,由于国际两极对抗格局的影响,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曾出现一些曲折。冷战结束后,中国及时调整对外政策,把睦邻外交作为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使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和发展。
  首先,中国和东盟政治互信不断增强,政治关系日益密切。冷战结束后,中国把睦邻外交政策在东南亚的实践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1]随着1990年中国与印尼复交和与新加坡建交,1991年与文莱建交和与越南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中国已经与所有的东南亚国家构建了一种较合谐的国家关系,并且进入不断深化发展的时期。中国和东盟国家政治关系日益密切体现在他们合作的制度安排上。
  1992年,中国外长钱其琛参加在马尼拉举行的第25届东盟外长会议,中国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国;1996年,东盟一致同意将中国由过去的“磋商伙伴国”升格为“全面对话伙伴国”;1997年,中国与东盟确定包括五个平行机制的总体对话框架,同时首次东盟与中日韩、东盟与中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会议并发表《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2003年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些包括政府首脑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五个平行对话机构以及双边和多边的协议和条约的制度安排,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对话平台,使双方的政治互信不断增强,政治关系日益密切。
  其次,中国和东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经济关系是纽带。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两股浪潮,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关系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给传统的日本主导的东亚经济“雁形模式”带来了挑战。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得到了东盟国家的肯定,也增强了中国在处理与东盟国家关系中“做一个负责的大国”的信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了东盟经济复复兴和继续增长的重要来源。2001年,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双方就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一年后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以年均约20%的速度递增,东盟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成为东盟第六大贸易伙伴。[2]2005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进程全面启动,大约7000类产品将逐步实现零关税。[3]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与东南亚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在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中国将参与建设一条覆盖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海陆缆结合的信息高速公路,从而带动地区内各国间的贸易投资与经济合作。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到次区域合作的扩大,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关系在双边和多边机制下多方位多层次地展开,双方经济合作关系不断深化。
  再次,中国东盟合作关系日益突显“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的特点。东南亚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难逃世界大国在该地区的激烈角逐。在冷战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东盟摸索出了一条蕴含着高度灵活性和实用主义精神的“大国平衡”战略,利用大国们追求权力的欲望,使他们的权力在该地区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从而确保该地区的相对稳定与安全。[4]最近我们可以看到,东盟这种“大国平衡”的政治战略日益通过其逐渐明显的经济外交来得以实现。例如,2001年,提出要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计划的,除了中国外还有日本,美国也在2002年推出“东盟企业倡议”,这些都体现了大国在东南亚地区争夺经贸主导权的一种竞争关系。东盟则力图成为东亚众多双边自由贸易关系网中的连接中枢,在与各国的谈判中巧妙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赢得更大的政治影响力,同时也从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实惠。同样,对中国来说,马六甲海峡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生命线,中国已经把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所以说,中国东盟的合作关系日益突显出“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的特点。
  
  二、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
  
  每个国家都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平衡与他国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是各国处理与他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和东盟邻近的地理位置使双方不可避免地形成利益互动关系,所以维护东南亚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就成了双方的基本利益所在。[5]
  首先,对中国来说,良性的中国东盟关系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需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软肋”也已经突显。据统计,2004年11月中国石油进口总量已突破1亿吨,而中国原油进口的80%以上的石油运输都必须经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说明中国能源进口“路径依赖”十分明显。[6]因此和东盟国家建立良性关系对于确保中国的能源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东南亚是中国重要的周边地区,只有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它大国在东南亚地区插手台湾问题和南沙争端。因此,对于中国而言,与东盟建立友好伙伴关系非常重要。虽然,在经济合作中中国和东盟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双方的贸易结构都比较类似。例如,2002年中国对东盟各国出口商品中,第一位是电力机械,第二位是一般机械,第三位是矿物性燃料,意味深长的是这与东盟各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前三位顺序完全相同, [7]这说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竞争要大于经济合作,所以可见中国通过加强经济联系来推动与东盟的双边关系的战略意图是很明显的。虽然中国对东盟这种战略关系的重视有时会迫使我们在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中作出一些必要的让步或牺牲,但这也表现出我们对于“和平崛起”的诚意和信心。所以,应当说东盟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战略的实验田,与东盟国家建立良性关系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需要。[8]
  其次,对东盟来说,良性的中国东盟关系是东盟实现“大国平衡”战略的一个重要筹码。冷战后美苏势力的消退使东南亚地区出现了暂时的“权力真空”。[9]为了确保地区的安全稳定,东盟国家摸索出了一条使大国势力在东南亚地区达到平衡,防止个别大国势力过分膨胀的“大国平衡”战略。东盟和中国一样,都希望有一个稳定与安全的地区周边环境,从而集中力量进行国内经济建设,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共同战略需求,也是中国东盟关系不断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东盟其实也有自己的战略考虑,它充分利用中国对这种合作关系的重视,试图在合作中获取更多经济上的直接收益和政治上的间接收益。政治上的间接收益就体现在中国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已经引起日本、印度等国的类似反应,[10]这无疑扩大了东盟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的回旋空间。例如东盟曾将中国东盟的合作安排框架套用到与日本、韩国等国中,要求他们把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作为与其加强经济合作的前提。东盟这种具有连动性的“大国平衡”战略能使他们更好地从自身利益发出去处理与其它国家的关系,所以说,良性的中国东盟关系是东盟实现其“大国平衡”战略获取更多收益的一个重要筹码。
  
  三、结 语
  
  虽然中国东盟的合作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给双方带来了“各取所需”的机会,[11]良性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和东盟实现“大国平衡”的战略需求。但是,我们在认清未来发展形势的同时还必须对这种合作的有效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合理把握好合作过程中“给与取”的度的问题,多方位多渠道地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良性合作关系,以避免形成对某一地区或国家过度依赖的被动局面,以便在实现“和平崛起”的漫长道路中更灵活地应对许多无法遇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4] 曹云华、唐翀.新中国——东盟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32,76.
  [2] 董晓玲.中国主要对外经济贸易伙伴[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441.
  [3] 王士录.2004—2005东南亚发展报告[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264.
  [5] 李少军.国际战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02.
  [6] 林锡星.试析我国能源运输战略[J].东南亚研究,2005,(2).
  [7] 吉野文雄.东盟的区域外经济关系:中国与印度[J].南洋资料译丛,2006,(1).
  [8][11] 张蕴岭、孙士海.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0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3,63.
  [9] 潘一宁等.国际因素与当代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25.
  [10] 李一平、庄国士.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65.
其他文献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可爱的,就因为我们有最悠久的历史与高度的文化。我们无数世纪的劳动人民,以精心的创造与坚强的毅力,给后代留下丰富的宏丽的宝贵遗产,这些可贵的东西,永远放着光辉,到今天,都是我们人民所共有的宝藏。   单就认识我国的古典美术说,这就足以激发我们爱国的热情。我们是如此幸运,生在这个丰富的极古的美术品的国度里,生在这个发展的极其优秀的美术品的国度内,生在这个世世代代热爱美术的国度内,我们饿
期刊
摘 要:文中对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铁谱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讨论了铁谱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铁谱技术; 汽车;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铁谱技术是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技术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V. C. Westcott, W .W. Seifert等人提出来的。铁谱技术自问世以来, 已为世界各国科技界所关注,主要的发展方向是用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监控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提出了增加的看法。  关键词:保障;社会化;监控    从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后勤保障特别是生活保障必须社会化的重要指示以来,各部队都认真贯彻,积极推行机关、院校、科研单位等非作战部队的饮食保障社会化。军需保障的模式出现了重大的调整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成效比较明显,但也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当前饮食保障
期刊
摘 要:泵送混凝土不仅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对薄壁密筋结构少振捣或不振捣施工,而且能减少收缩、防止裂缝、提高抗渗性、改善耐久性。但泵送混凝土强度不足、凝结异常时有发生,特别是裂缝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 温度 收缩 干缩     混凝土是粗集料、细集料、水泥石、水和气体所组成的非均质堆聚结构。混凝土混合料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凝结硬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军事斗争物资油料准备的要求与我国现行动员体制的实际出发,就物资油料地方力量动员的法规制度建设、指挥协调机构设置、人才队伍培养、基础性准备以及保障力量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物资油料;地方力量动员    一、尽快完善物资油料动员法规制度    物资油料地方力量动员是未来作战物资油料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已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一系列动员条令、条例、制度等,结
期刊
摘要:邓子恢同志是我党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的卓越领导者,他在从建国之初就开始对党的农村工作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见解和主张,尽管这些见解和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还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但在农村生产责任制已经确立、国家更加关注三农问题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能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农业生产责任制;三包一奖;田间管理包产到户    中共中
期刊
摘 要: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建设是空军军事斗争准备的必然要求与发展趋势。本文就怎样提高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后勤训练水平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后勤训练    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建设是当前军事后勤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加强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后勤训练问题的研究,对于推动多机种综合保障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后勤训练指导思想,确立后勤训练“中心
期刊
摘要: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在筝的起源和命名上就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笔者将从筝的起源、名称的由来、形状、弦制等几个方面着手,使大家对古筝的历史沿革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筝的种类和弦制也在不断变化着。它的变化大大丰富了筝的演奏表现力,可以使古筝在弹奏乐曲时更好的表达乐曲的韵味。  关键词:弹拨乐器;历史沿革;起源;命名;品种    筝是我国
期刊
摘 要:民用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部队中来,认真研究军用后勤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运用问题,对于促进后勤现代化建设、提升后勤保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军用技术;民用技术;结合运用;分析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民用高新技术具有重大的军事应用潜力。同时,军用物资生产、筹措方式不断改进,后勤装备,逐步实现了由民用企业负责开发生产,负责装备使用技术人才
期刊
摘 要:托克维尔认为“当代的民主原则主要应从当代的具体历史条件中去总结和解释,不能用某种一般规律去总结和解释”,[1]p3因此,他极想研究对于当 时的民主发展具有最有利的条件,从而能够最全面地表现出其发展规律的国家的民主。本文主要介绍托克维尔有关民主的理论,并粗浅地谈一谈其现实性价值意义。  关键词:民主 平等和自由多数暴政    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Charles Alexis d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