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ymoon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科竞赛作为第二课堂,是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是检验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能力的标准之一,特别是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文章以“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为例,分析了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能力;“学创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6-0027-03
  Abstract: As the second classroom, discipline competition is a platform where students can combin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e, and it is one of the criteria that test students' ability of us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especially in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king "Xuechuang Cup" Entrepreneurship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Competi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act of discipline competit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Keywords: subject competi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Xuechuang Cup"
  一、绪论
  创新是每一个时代亘古不变的主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亦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全社会掀起了“双创”的浪潮。同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形势以及大学生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显示,高校学科竞赛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此背景下通过高校更加重视学科竞赛组织体系、场地设备等的建设和完善,促进学科竞赛的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尤为重要。
  二、“学创杯”全国大学生综合模拟创业大赛
  (一)竞赛背景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号)的“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新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高校要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竞赛项目
  1. 竞赛简介
  每个比赛小组数均为20组,上级操作比赛软件《创业之星》,每组只能操作一台电脑。每组创业基金是60W,进行4个季度或者6个季度的经营,市场的份额是一定的,每组要进行分析决策抢占市场最大份额,小组最终成绩是以4季度或6个季度累计排名情况。20组就好比20家创业基金相同的公司生产同种产品,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设计、生产、原料采购、购买厂房设备、制造、销售等活动。各公司有总经理、财务部、销售部、人力资源部、生产制造部、原料部、采购部。进行的是虚拟模拟创业经营,软件比赛的性质体现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极大地锻炼和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 竞赛内容
  (1)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分为校内选拔赛、省赛、全国总决赛等三个环节。校内选拔赛、省赛均采用软件模拟,以软件模拟成绩为最终晋级依据。省赛以现场赛形式分别选出80支本科团队和40支高职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每个学校至多有1支队晋级全国总决赛。如果在省赛分组中同一学校具备晋级总决赛资格的队伍超过1支,具體选哪支队伍代表该校参加总决赛由该校自行确定。全国总决赛是以创业计划书分数40%+软件分数60%,比赛软件采用《创业之星》创业综合模拟软件作为竞赛平台。
  (2)软件比赛进行若干轮的创业经营决策。参赛团队将通过模拟经营一家研究、开发、生产、批发及零售的某一行业的公司,和其他若干家(以实际参加比赛队伍数为准)企业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软件模拟系统自动评分,最终形成竞赛名次。
  3. 竞赛情况
  根据表格显示:2014、2015年参赛高校和参赛队伍数量趋于稳定,2016年开始,参赛高校和参赛队伍数量呈现近两倍的递增趋势。说明各高校注重学科竞赛的重要意义,重视学科竞赛的发展,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改进教学管理制度。以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并培养满足新兴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学创杯”全国大赛的蓬勃发展,彰显了我国其他类型的学科竞赛良好的发展前景,更加注重发挥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用。   表1 总决赛和各省赛队伍数量年份分布
  三、“学创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
  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新方法从而推动事物发展的能力[1]。
  (一)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1. 营造了创新氛围
  “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五年来比赛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踊跃参与。旨在激励大学生弘扬时代精神,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促进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同时鼓励高校组建创业模拟实践教学平台,积极开展各类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
  “学创杯”全国大赛具有综合性、开拓性、创新性的特点,它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学科竞赛。比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这些学科竞赛呈现单一性、书面性、专一性的特点,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学创杯”全国大赛融合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历经校赛、省赛的较量才能进入全国总决赛。校赛和省赛比赛规则是用软件《创业之星》进行实验性操作。而全国总决赛评分规则是创业计划书分数占40%+软件操作分数60%,不仅要求参赛大学生具有高超的实验操作软件技能,而且也要求大学生撰写具有价值的创业计划书,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把课堂知识融入实践中。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能力。
  2. 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前文已介绍过“学创杯”全国大赛的简介,它是模拟公司经营4个季度或者6个季度。其他小组就是自己的同行竞争者,市场的宏观环境是稳定的,竞争者们的经营决策不同,就会使市场的微观环境发生变化。每一季度操作时间(50分钟)完成后,小组得分排名情况,表明了本小组的盈利表现、市场表现、财务表现的经营状况。在实际创业中,也就显示了本公司的经营表现。在进行校赛、省赛和全国总决赛前,小组所有成员必须要打训练赛、各高校交流赛,而且比赛时間一般需要全神贯注3-4小时,非常耗体力和脑力。在竞赛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并创新每季度的经营决策。每一季度的决策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其他小组的决策表现和市场状况而发生变化,它有自己适用的时间、条件和范围。因此,需要大学生具备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转变思维方式的创新能力,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3. 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
  “学创杯”全国大赛的竞赛内容是创业计划书分数占40%+软件《创业之星》模拟创业分数占60%。一份好的创业计划书最核心的就是要有创新点,根据产品的宏微观环境、主要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可以在现有的事物基础上创新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也可以创造出原本没有的新事物。创新可以体现在任何方面,包括产品的设计、研发、营销策略,设备的维修、引进等。创业计划书内容要求可行性高、商业价值大、具有社会意义,在创新的基础上,就是一份很好的创业计划书。软件《创业之星》的操作难度高于撰写创业计划书,不管是训练赛、高校交流赛,甚至到了决赛现场,每一场比赛的操作环境都是变化的。各团队成员的心理变化、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角度的差异性等,都会使整个软件操作的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就更需要团队成员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敏感地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迅速地做出新决策。要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决策方案,才具有竞争性,新颖性,取得理想的竞赛成绩。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和软件《创业之星》的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利于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
  创业能力是一种融智商、情商和财商为一体的综合能力[2]。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由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捕捉机会的决策能力、资本筹措的融资能力、组建团队的用人能力、组织管理的协调能力、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面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务实求变的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构成[3]。
  1. 提升了经管管理能力
  “学创杯”全国大赛竞赛内容是模拟创业经营管理活动,竞赛软件《创业之星》学生端界面有总经理、财务部、销售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研发部、生产部。各部门的功能和职责不同,只有经营管理好各部门,一个公司才能高效地运转,创造出更多的盈利,为公司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在此竞赛中,每个团队都有60W的创业基金,如果不合理使用创业基金,就会面临紧急贷款或者破产的风险,竞赛成绩就会不理想。只有掌握了各部门的功能职责,才能熟练地操作比赛软件,留出更多的决策时和分析时间,获得理想的成绩。
  实际创业中,经营管理能力非常重要。随着管理事物逐渐增多,需要扩大并增加、完善部门功能和职责,尤其是处理人事方面。同时,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内部的调整与改革,更加需要掌握扎实的经营管理能力。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仅可以使企业的各部门相互协调,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还能帮助企业明确自身的定位,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4]。
  2. 培养了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学创杯”全国大赛规定,小组3名成员共用一台电脑,操作《创业之星》软件。因为,作为一个团队,团队成员之间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团队成员分别充当决策者、操作者、监督者角色,在打训练赛和网赛时,团队成员之间要多沟通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谈论每个成员的决策方案。临时大赛前,团队必须共同讨论出一个主要决策方案和两个备选方案。在大赛进行时,团队也要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讨论出最佳的应对决策方案。在实际创业中,团队就是由小到大,不管团队规模大小,都要有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3. 强化了分析决策能力
  赛前要进行固定的训练赛和高校交流赛,临时大赛前,训练赛和高校交流赛更加频繁,全天进行。校赛和省赛每场训练赛持续时间是3-4小时,而全国总决赛持续时间达到5-6小时,不仅仅是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的脑力较量,也是体力上的拼搏,除了吃饭时间,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而在实际创业中,坚韧不拔、敢于吃苦、勤于思考、奋勇拼搏的精神和毅力正是创业者所必需的基本创业能力。团队为比赛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都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大赛进行时,团队成员面对身体和心理素质上的双重压力。因为在任何一场训练赛或者交流赛中,每一个季度的经营环境都因各小组的经营决策而变化,更何况在大赛进行时。有的团队会在大赛某个季度进行时运用了新决策,此时市场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如果本组成员没有看出该团队决策的思路和方案,那么本组的决策方案就失去了竞争力,最后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如果有的小组成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对方的决策方案,并且能够根据市场整体情况迅速改变本组经营决策方案,做出超越对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方案,那么该组最后必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4. 锻炼了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力
  只要大赛没有结束,小组成员必须时刻保持着清晰的头脑和精力充沛。省赛4季度和国赛6季度的比赛时间是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的2点和4点,中午休息2个小时。如果上半场场的成绩影响到了小组成员情绪,加上时刻盯着电脑操作屏幕和体力的消耗,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心理素质不行,那么就会影响下半场的发挥,比赛结果也会不尽人意。不管是上半场、下半场还是中间休息两个小时,保持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必要,这也是取得优异成绩关键要素之一。本人印象深刻的是参加2018省赛,第三季度经营决策时,作为主要决策者,内心是比较紧张的,但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紧张心理,冷静地分析市场环境,做出了最佳决策方案。主要是当团队的首选方案无法适应新市场,需要做出较大变化时,团队不由自主的出现紧张心理。害怕分析出现错误,无法确定决策思路是否正确,担心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方案,有的错误操作甚至成为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必备要素之一。
  四、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历史使命和当代责任,要兼有过硬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因此要求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大学生发展的第二平台,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在现有的学科竞赛管理制度上,完善学科竞赛管理方案,实现以赛促学,以赛改革教学制度;加大学科竞赛宣传力度,完善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奖励制度;大赛主办方改进竞赛规则,提供技术和人员培训支持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提高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热情和兴趣,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有趣性。
  参考文献:
  [1]任泽中.构建“纵横有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60-62.
  [2]黄炜.面向学科竞赛的实验室资源共享问题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3):248-250.
  [3]李广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J].科技經济市场,2018(08):79-80.
  [4]马建荣,李凤.构建学科竞赛“四化”长效机制,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2):145-148.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正在迎头赶上西方慕课建设。面对先天不足的现状,地方高校更需要把握机遇与挑战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提升本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创新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育人才。文章以作者承担的本科理论课程《外国建筑史》为例,首先介绍该课程目前公开视频课建设情况,在分析公开视频课与慕课差异的基础上,针对慕课特征,提出了未来慕课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旨在建设优质慕课,为地方高校的慕课建设起带头示
期刊
摘 要:文章解释国家形象内涵与国家形象塑造,从其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与安全功能分析新时代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并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为例,指出通过培养学生领会国家形象内容建构、树立跨文化意识、践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三个方面来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国家形象意识,使他们不仅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与较强的专业能力,还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国际形象意识。本研究既有助于大学生充分理解新时代国家形象
期刊
摘 要:以“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作为案例,分析了高校农科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要素,从科学精神、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辩证思维、工匠精神等几个切入点进行介绍,提倡实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列举案例与参考方法,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昆虫学教学;课程思政;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案例与参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日益加快,技能型人才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正是有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鉴于职业技能大赛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文章将以旅游大类中酒店管理专业赛项为例,对职业技能大赛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职业技能大赛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提出提升职业技能大赛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推进和建设对财经院校学生十分重要。从专业教师视角调查目前财经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基础及实施的认识和了解、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程度、所在学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及推进、推行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及难点、推动课程思政需要采取的措施,总结了在财经院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及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及难点。结合教师调查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财经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和着力点。  关键词:财经院校;课程思政;专业教师;
期刊
摘 要: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学出现了过分实用化、物质化的倾向,大学精神性日益丧失,赫钦斯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判。通过回望传统古典大学重拾古希腊理智文化的优良传统,对大学内涵、大学功能、大学终极目标以及大学内部制度治理等进行了阐述,生动的展现了赫钦斯本人对西方古典大学学术自由、学术独立以及学术自治精神的理想追求,这对于中国高校的内涵建设、人文建设以及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建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摘 要:在新工科建设和环境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OBE教学理念,文章从学生培养质量出发,围绕着实验教学全过程,从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考核与质量评价等方面,针对性地开展了教学改革研究与持续性改进,有效实现了教学互长,提高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OBE教学理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各高校对多样化人才的输出越来越重视,同时如何对人才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已成为各大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以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目标作为探讨对象,并以河南科技大学人才多样化培养方案为例,对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样化;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拔尖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受到国家与各界的广泛重视。文章重点介绍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在化学与材料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主要思路和做法,从系列管理制度和配套文件的制定、学生的选拔、科研导师的配备、特色创新课程模块的实施、科研创新成果的展示等多个方面总结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试验班学生的高标准培养过程和成果,以期探索出适合新形势下的理工科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提高拔尖创新
期刊
摘 要: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培养方向,高校中的思政教育不仅需要思政课程,更加需要将思政教育的元素融入专业课中,赋予专业课价值引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专业学科的育人作用。文章探索《行业应用技术》课程中思政元素和思政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专业课教育中,并建立起新的教学方法,进而推动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的协同前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