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推进和建设对财经院校学生十分重要。从专业教师视角调查目前财经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基础及实施的认识和了解、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程度、所在学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及推进、推行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及难点、推动课程思政需要采取的措施,总结了在财经院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及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及难点。结合教师调查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财经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和着力点。
关键词:财经院校;课程思政;专业教师;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7-0049-04
Abstract: The promo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tudents of fina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we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teachers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into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reform and promotion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the factor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measures that need to be taken to promote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promotion of the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fina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teachers' survey, the construction path and focus of the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fina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fina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achers; construction path
“課程思政”发轫于上海市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改革的积极探索[1]。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随后201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推动高校全面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体系逐渐明朗,成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全面提升,许多大学相继加快推进和推广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与设计
学者围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及实施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2],并进一步对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及价值内涵阐释[3-4]。财经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其学科专业主体是哲学社会科学,每年高考录取分数比较高,且每年的入学人数也较多,同时财经院校毕业生就业面广泛,进入社会成为行业精英人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对财经院校学生十分重要。从专业课程教师调查的视角探讨当下财经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认识、理解、感受、难点与行动方向,既能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建设和推进的困惑和难点,也能对未来课程思政有效开展提供有益帮助。
课程思政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专业课程教师,在高等教育复杂网络中教师起到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一方面教师面向学校,是学校课程思政各项规章制度、责任落实者,另一方面教师面对学生,是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的主导者,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负责人[5]。课程思政的改革、推行以及运行过程中教师最能感同身受,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理解、执行、困惑、障碍最有发言权。为充分了解财经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和推进建设的现状,选择财经院校专业教师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在2019年3月至6月举行,共发放和回收问卷210份。其中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94.3%。调查对象的男女教师分别为72人、126人,从教小于3年、3~5年、5~10年、大于10年的教师分别占21.7%、38.4%、27.3%、12.6%,覆盖初级、中级、高级专业课程教师,教师专业主要来自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学科,也涵盖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理科和工科。 调查问卷有22个题项构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7个题项反映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从教年限、职称、学历、讲授课程等;二是有15个题项调查课程思政的推行,包括教师对课程思政一般认识和了解、教师对实施课程思政的认识和了解、教师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程度、教师所在学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及推进、教师认为推行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及难点、教师认为推动课程思政需要采取的措施等;三是调查了解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二、专业课程教师课程思政调查分析
(一)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内涵认识
课程思政的主体在于教师,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是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有50%、33.3%的教师在“半年至一年”、“最近半年”知晓课程思政概念;有75.8%教师获取课程思政概念的渠道源于“部门或单位领导”。有19.2%、14.6%、9.1%的教师认为“不太了解”、“很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课程思政提出的时代背景;有34.3%、30.8%、17.7%的教师认为“不太了解”、“一般了解”和“完全不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对课程思政的重要程度,有12.6%、5.1%的教师认为“不太重要”和“完全不重要”。这表明,财经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接触的时间较短、接触渠道较单一,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内涵了解程度和认识程度较有限。
(二)教师对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的理解
课程思政的效果在于学生,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准确把握是全面推行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对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别有27.3%、17.7%、4.0%的教师认为“专业课程知识优先”、“说不清楚”和“二者没有关系”。对学生是否喜欢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分别有49.5%的教师认为 “说不清学生是否喜欢”。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认为教学方式是否需要改变,分别有32.8%、6.1%的教师认为“不需要改变”和“完全改变”。对自己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难度,分别有27.8%、9.1%的教师认为难度“比较大”和“非常大”。这表明,财经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难度和效果还不完全认知,对课程思政的实效性还存在不确定性的疑惑。
(三)教师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程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内容,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八个方面内容,分别是:A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C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D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科学精神;E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F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G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H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围绕八个方面调查当前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的程度,结果如图1。
当前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很多的内容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科学精神,分别有40.9%和26.8%;较多的内容是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分别有33.8%和27.8%;较少的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分别有51.5%和49.5%;几乎没有涉及的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分别有5.1%和4.5%。结果表明,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还处于自发阶段。教师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八大方面内容存在不均衡、不全面、残缺不全的状态。
(四)教师所在高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及推进
课程思政的主导在于院校,院校课程思政的改革措施及推进力度是课程思政全面铺开的动力和保证。有43.9%、38.9%教师认为所在高校对课程思政改革方案及制度安排 “不全面”和“一般”。有49.0%、33.8%的教师认为所在高校对课程思政落实推进力度 “较少”和“一般”。这也表明目前财经院校课程思政的改革措施还不够系统全面,推进力度还有待提高。
(五)教师认为推行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及难点
推行课程思政在于对课程思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深刻认识推行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和难点是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向和保证。教师认为推行课程思政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分别是高校对课程思政推行要求和强度、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兴趣和欢迎程度、课程思政知识储备以及结合思政教育的能力强弱;教师认为推行课程思政的后三位影响因素分别是教师是否有课程思政意识、不同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差异、相关的课程思政培训与指导力度。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首推以下三个主要难点:课程本身缺乏课程思政的内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易挖掘[6]、缺乏实施课程思政的规范和标准;其次的三个主要难点是缺乏相应政策以及经费投入、教师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教师没有相关的授课经验和技能。
(六)教师认为推动课程思政需要采取的措施
教师认为推动课程思政需要采取的重要措施首推以下三个: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知识储备、授课经验和技能、出台相应政策以及保障经费投入、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其次的四个重要措施分别是制定课程思政的指南、规范和标准、开展课程思政的培训与指导力度、把课程思政纳入教师、教学、课程评价体系、落实二级学院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
通过专业教师调查分析发现,财经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知晓程度、课程思政的内涵了解程度、课程思政的重要程度认识都处于较高水平,教师对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试图积极融入课程思政的不同内容,财经院校也在积极努力探索课程思政的改革进程及推进路径,课程思政建设初见成效。在看到财经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进展和成效时,也发现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党和国家对课程思政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和差距,在财经院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及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痛点、盲点、堵点、难点和诉求点。 三、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议
财经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还需积极探索和实践,结合专业教师调查所反映的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是引导专业教师从课程思政无意识到自觉行为的转变。建设具有自觉“立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行为”的专业教师队伍,是落实和实现课程思政宏伟目标的首要任务。专业教师传统的课程教学意识是知识体系的讲授,多追求课程知识的完善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对课程的“价值引领”是无意识的、不自觉行为。如何实现专业教师从课程思政的无意识到自觉行为,需要大力宣传、培训和引导。需要从学校层面形成教师的宣传培训培养体系,利用新上岗教师宣传培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课程思政网络公开课、专业研讨、集体备课,以及走出去参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培训等多种措施,同时通过课程思政微课竞赛、说课大赛等竞赛方式宣传普及课程思政,使得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有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切实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育德行为”和“育德效果”[7]。引导院校各单位、各专业、各课程根据课程目标等教学要素,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开放式地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激励更多的教师、更多的课程主动地开展课程思政,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效地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进而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有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落实。
二是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和标准。在总结和提炼已有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适时出台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规范和标准。教学指南、规范和标准是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工具和指引,也是保证课程思政教学实效、学生成效的基础工作。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规范和标准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含义、课程思政的目标、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的原则、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等。明确课程思政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辅导与作业等方面的规范要求。课程思政的落实体现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环节,如何从教学设计上梳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如何将课程思政贯穿在教学设计和实施全过程、不同学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分享等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教学指南、规范和标准。通过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规范和标准,强化其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效性。
三是课程思政纳入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有效的教育評价可以实现导向、激励作用,引导课程思政活动朝正确方向发展。将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体系从单一的专业知识维度,向立德树人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维度延伸[8],有意识地将立德树人的增强和发挥作为一个必要因素,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实现所有专业课程都有“育德”功能的作用。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案等编制过程中,全面做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化、协同化;在各课程、人才称号、优秀教师、建设项目的遴选、评比和验收中增加“价值引领”及“育人功能”的指标和权重;在课程教学竞赛、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中充分体现“育德效果”的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细化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效果的测量评价,实现以评促建。
四是落实二级学院课程思政主体责任。二级学院是联结学校和教师的中介桥梁,是学校各项措施落实的主体,强化二级学院的课程思政行为和责任。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团队组建、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培训、教学管理和考核、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更加充分地发挥好课程思政作用,明确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任务、职责,确保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标准、步骤、措施彻底落地生根。二级学院各系、教研室定期召开课程思政教研活动,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讨交流如何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如何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放大专业课显性教育功能与隐性教育功能的协同效应。
五是完善课程思政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切实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经费投入,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整体项目工程建设体系,遴选产生基础好、实力强,具有示范作用的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形式对课程思政提供资金资助。鼓励各学院设立专项经费,为课程思政有序推进提供保障,将学院及各部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学校绩效考核激励。在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过程中,体现教师课程思政的重要贡献并加以政策保障,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以各种激励。通过课程思政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学院、部门和教师课程思政创造良好条件和新动能。
参考文献:
[1]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2]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03):59-62.
[3]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7(01):112-120.
[4]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03):54-60.
[5]马亮,顾晓英,李伟.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1):125-128.
[6]朱强,谢丽萍,朱阳生.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6):67-70.
[7]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09-113.
[8]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关键词:财经院校;课程思政;专业教师;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7-0049-04
Abstract: The promo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tudents of fina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we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teachers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into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reform and promotion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the factor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measures that need to be taken to promote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promotion of the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fina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teachers' survey, the construction path and focus of the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fina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fina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achers; construction path
“課程思政”发轫于上海市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改革的积极探索[1]。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随后201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推动高校全面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体系逐渐明朗,成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全面提升,许多大学相继加快推进和推广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与设计
学者围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及实施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2],并进一步对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及价值内涵阐释[3-4]。财经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其学科专业主体是哲学社会科学,每年高考录取分数比较高,且每年的入学人数也较多,同时财经院校毕业生就业面广泛,进入社会成为行业精英人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对财经院校学生十分重要。从专业课程教师调查的视角探讨当下财经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认识、理解、感受、难点与行动方向,既能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建设和推进的困惑和难点,也能对未来课程思政有效开展提供有益帮助。
课程思政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专业课程教师,在高等教育复杂网络中教师起到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一方面教师面向学校,是学校课程思政各项规章制度、责任落实者,另一方面教师面对学生,是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的主导者,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负责人[5]。课程思政的改革、推行以及运行过程中教师最能感同身受,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理解、执行、困惑、障碍最有发言权。为充分了解财经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和推进建设的现状,选择财经院校专业教师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在2019年3月至6月举行,共发放和回收问卷210份。其中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94.3%。调查对象的男女教师分别为72人、126人,从教小于3年、3~5年、5~10年、大于10年的教师分别占21.7%、38.4%、27.3%、12.6%,覆盖初级、中级、高级专业课程教师,教师专业主要来自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学科,也涵盖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理科和工科。 调查问卷有22个题项构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7个题项反映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从教年限、职称、学历、讲授课程等;二是有15个题项调查课程思政的推行,包括教师对课程思政一般认识和了解、教师对实施课程思政的认识和了解、教师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程度、教师所在学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及推进、教师认为推行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及难点、教师认为推动课程思政需要采取的措施等;三是调查了解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二、专业课程教师课程思政调查分析
(一)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内涵认识
课程思政的主体在于教师,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是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有50%、33.3%的教师在“半年至一年”、“最近半年”知晓课程思政概念;有75.8%教师获取课程思政概念的渠道源于“部门或单位领导”。有19.2%、14.6%、9.1%的教师认为“不太了解”、“很不了解”和“完全不了解”课程思政提出的时代背景;有34.3%、30.8%、17.7%的教师认为“不太了解”、“一般了解”和“完全不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对课程思政的重要程度,有12.6%、5.1%的教师认为“不太重要”和“完全不重要”。这表明,财经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接触的时间较短、接触渠道较单一,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内涵了解程度和认识程度较有限。
(二)教师对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的理解
课程思政的效果在于学生,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准确把握是全面推行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对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别有27.3%、17.7%、4.0%的教师认为“专业课程知识优先”、“说不清楚”和“二者没有关系”。对学生是否喜欢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分别有49.5%的教师认为 “说不清学生是否喜欢”。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认为教学方式是否需要改变,分别有32.8%、6.1%的教师认为“不需要改变”和“完全改变”。对自己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难度,分别有27.8%、9.1%的教师认为难度“比较大”和“非常大”。这表明,财经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课程思政的实施方式、难度和效果还不完全认知,对课程思政的实效性还存在不确定性的疑惑。
(三)教师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程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内容,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八个方面内容,分别是:A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C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D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科学精神;E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F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G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H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围绕八个方面调查当前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的程度,结果如图1。
当前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很多的内容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科学精神,分别有40.9%和26.8%;较多的内容是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分别有33.8%和27.8%;较少的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分别有51.5%和49.5%;几乎没有涉及的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分别有5.1%和4.5%。结果表明,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还处于自发阶段。教师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八大方面内容存在不均衡、不全面、残缺不全的状态。
(四)教师所在高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及推进
课程思政的主导在于院校,院校课程思政的改革措施及推进力度是课程思政全面铺开的动力和保证。有43.9%、38.9%教师认为所在高校对课程思政改革方案及制度安排 “不全面”和“一般”。有49.0%、33.8%的教师认为所在高校对课程思政落实推进力度 “较少”和“一般”。这也表明目前财经院校课程思政的改革措施还不够系统全面,推进力度还有待提高。
(五)教师认为推行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及难点
推行课程思政在于对课程思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深刻认识推行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和难点是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向和保证。教师认为推行课程思政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分别是高校对课程思政推行要求和强度、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兴趣和欢迎程度、课程思政知识储备以及结合思政教育的能力强弱;教师认为推行课程思政的后三位影响因素分别是教师是否有课程思政意识、不同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差异、相关的课程思政培训与指导力度。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首推以下三个主要难点:课程本身缺乏课程思政的内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易挖掘[6]、缺乏实施课程思政的规范和标准;其次的三个主要难点是缺乏相应政策以及经费投入、教师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教师没有相关的授课经验和技能。
(六)教师认为推动课程思政需要采取的措施
教师认为推动课程思政需要采取的重要措施首推以下三个: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知识储备、授课经验和技能、出台相应政策以及保障经费投入、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其次的四个重要措施分别是制定课程思政的指南、规范和标准、开展课程思政的培训与指导力度、把课程思政纳入教师、教学、课程评价体系、落实二级学院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
通过专业教师调查分析发现,财经院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知晓程度、课程思政的内涵了解程度、课程思政的重要程度认识都处于较高水平,教师对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试图积极融入课程思政的不同内容,财经院校也在积极努力探索课程思政的改革进程及推进路径,课程思政建设初见成效。在看到财经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进展和成效时,也发现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党和国家对课程思政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和差距,在财经院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及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痛点、盲点、堵点、难点和诉求点。 三、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议
财经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还需积极探索和实践,结合专业教师调查所反映的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是引导专业教师从课程思政无意识到自觉行为的转变。建设具有自觉“立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行为”的专业教师队伍,是落实和实现课程思政宏伟目标的首要任务。专业教师传统的课程教学意识是知识体系的讲授,多追求课程知识的完善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对课程的“价值引领”是无意识的、不自觉行为。如何实现专业教师从课程思政的无意识到自觉行为,需要大力宣传、培训和引导。需要从学校层面形成教师的宣传培训培养体系,利用新上岗教师宣传培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课程思政网络公开课、专业研讨、集体备课,以及走出去参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培训等多种措施,同时通过课程思政微课竞赛、说课大赛等竞赛方式宣传普及课程思政,使得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有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切实增强教师的“育德意识”、“育德行为”和“育德效果”[7]。引导院校各单位、各专业、各课程根据课程目标等教学要素,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开放式地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激励更多的教师、更多的课程主动地开展课程思政,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效地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进而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有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落实。
二是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和标准。在总结和提炼已有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适时出台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规范和标准。教学指南、规范和标准是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工具和指引,也是保证课程思政教学实效、学生成效的基础工作。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规范和标准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含义、课程思政的目标、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的原则、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等。明确课程思政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辅导与作业等方面的规范要求。课程思政的落实体现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环节,如何从教学设计上梳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如何将课程思政贯穿在教学设计和实施全过程、不同学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分享等方面要进一步明确教学指南、规范和标准。通过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规范和标准,强化其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效性。
三是课程思政纳入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有效的教育評价可以实现导向、激励作用,引导课程思政活动朝正确方向发展。将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体系从单一的专业知识维度,向立德树人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维度延伸[8],有意识地将立德树人的增强和发挥作为一个必要因素,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实现所有专业课程都有“育德”功能的作用。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案等编制过程中,全面做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化、协同化;在各课程、人才称号、优秀教师、建设项目的遴选、评比和验收中增加“价值引领”及“育人功能”的指标和权重;在课程教学竞赛、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中充分体现“育德效果”的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细化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效果的测量评价,实现以评促建。
四是落实二级学院课程思政主体责任。二级学院是联结学校和教师的中介桥梁,是学校各项措施落实的主体,强化二级学院的课程思政行为和责任。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团队组建、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培训、教学管理和考核、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更加充分地发挥好课程思政作用,明确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任务、职责,确保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标准、步骤、措施彻底落地生根。二级学院各系、教研室定期召开课程思政教研活动,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讨交流如何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如何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放大专业课显性教育功能与隐性教育功能的协同效应。
五是完善课程思政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切实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经费投入,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整体项目工程建设体系,遴选产生基础好、实力强,具有示范作用的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形式对课程思政提供资金资助。鼓励各学院设立专项经费,为课程思政有序推进提供保障,将学院及各部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学校绩效考核激励。在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过程中,体现教师课程思政的重要贡献并加以政策保障,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以各种激励。通过课程思政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学院、部门和教师课程思政创造良好条件和新动能。
参考文献:
[1]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2]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03):59-62.
[3]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7(01):112-120.
[4]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03):54-60.
[5]马亮,顾晓英,李伟.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1):125-128.
[6]朱强,谢丽萍,朱阳生.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6):67-70.
[7]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09-113.
[8]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