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芒和我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知道自己就是在母亲和乡亲们坐在大炕头“捏莜面”的劳作中最初睁开眼睛的。依稀还有农妇们粗壮的手臂上的環佩叮当,带着叠词的串话或俚语,构成暖暖的交响。“一坡的莜麦、一口锅”;“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我的乡亲们总是那么苦重。——于是我最初的励志启蒙也是这样的:新媳妇在婆家第一次上锅,要在做莜面饭上露一手;新女婿登门,要吃有十种花样的莜面饭。谁家的闺女麻利巧手,会过日子,做莜面是个硬指标。于是,年幼的我,从村头的小溪水边打量自己不俊俏,早早就开始学着搓莜面。后山穷,糊口的主力就是莜面,母亲常面对小山般和好的莜面,长长叹出一口气,要一手手搓出来,好大几笼屉呀!“看那鱼鱼,细个铮铮;瞧那窝窝,薄个凌凌”。推窝窝是那么的巧活儿,只记得姑姑右手背上驮一块莜面,食指和中指上下翻飞几下,就夹下不大不小的一块来,用手掌在石头上一捻,一个薄薄的椭圆面皮成形,左手的拇指迅速将它再卷起来,左手绕一圈,就是一个小窝窝,再暗暗稍带捏一下下边儿,仿佛抛物线般“戳”到笼屉里……不一会儿,笼屉里便布满如蜂窝般伶俐的窝窝。我在大学学习高等数学、计算机原理“矩阵”的时候,联想起那满笼屉的窝窝而顿悟。妈妈也夸赞姑姑的好手艺,可惜不好学。我是跟了母亲学会搓鱼鱼的,上“书房”前,就踩着小板凳,在案板上,两手可以交叉搓鱼鱼了,从粗粗的两根、到匀匀的四根、再到细溜溜的六根,在妈妈也不逊色的“窝窝矩阵”边,安放我贡献得越来越多的鱼鱼,有螺旋着花纹的,有直溜溜的,还会玩出点小花样呢。这是童年深刻的记忆——如果在热气腾腾的饭桌,父亲或者爷爷“调莜面”的时候,吃到了我搓的那一搾,点头,说句“底事啦”,我就鼓胀了山间的清风一样满心欢乐,撒着脚丫子漫山遍野地跑,获得了成长的源动力,也找到了与莜面完美配伴的“咕咕英”“甜苣菜”“扎蒙蒙”,胡油炝锅“刺啦”一响,那么一调和,那些莜面卷卷、饨饨、擦擦、还有“栲栳栳”无一不是满嘴异香,余味无穷。吃得畅酣淋漓的哥哥们会被母亲打劝:不能吃撑了,“莜面吃个半饱饱,喝碗滚水正好好”,母亲从七烧大锅舀出滚开的水,一碗“原食汤”瞬间呈现。“吃死老子的半大小子”拍拍肚皮,心满意足地“歇晌”,然后铆足劲下地帮着干活。
  许是那时“土房子”里“泥孩子”总不止一两个,容易被忽略;许是生性敏感细腻,总听得到“午后的清风会唱歌”,悠长的小村庄的夏日,我总会跑到莜麦地头,追溯嘴里活色生香的莜面长在地里的模样——它是朴素的灰绿色,它多长在贫瘠的坡地,叶子细长,小穗有芒,我喜欢那“芒”,后来还劝一个叫“茫茫”的女孩改名叫“芒芒”——自信是丑女孩的光芒。
  莜麦人种天养,和我的乡亲们一般的朴实,总是打成一片。父亲当时是公社书记,可是也是要下地的泥腿子。割莜麦弯腰匍匐,是苦力活,但乡亲们互助收获,竞赛般你追我赶,倒也欢快。我记得年轻后生们,往手心心里吐口唾沫星子,一猫腰,右手镰,左手揽,连割带抓,一餉到底。当手里握满一大把时便放在地上,为“一铺”。麻利地打“要子”铺地,腿脚并用,左右手一轮个儿,就是捆出一个“个子”。多年后我才知道这是“自锁”原理。满地的莜麦变成“个子”,淋漓着汗水的父亲在地头,抱个大西瓜,找块石头轻轻一磕,西瓜就脆声开膛,父亲欢快地喊:“绿皮皮西瓜红沙沙瓤,送给咱毛主席尝一尝,”一片欢快!青春岁月里的我站在亭亭如盖的老树下,吃着西瓜,好风如水,劳动的兴奋渐渐化为满怀的诗意或惆怅,望着无边广大的莜麦地,满目清辉铺排在山谷里!清风徐来,缓缓起伏,如大地的呼吸,天地的律动。我的心瞬间被这样的天地充盈填满,一个结实的自我在莜麦地上拔节成长起来。
  “个子”们被肩挑手扛集中到一处平坦的地势,晾晒干透,之后就是“打场”。甩动着古老的“连枷”,噼啪噼啪……然后不关心粮食的我出溜在秸秆堆上,看“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高高的麦秸堆上,青春里升腾的梦想带我眼光向外,探索浩大的世界;吃莜面长大的我一直倔强,一直努力,有着扎根土地的莜麦般随时随地长出来的干劲儿。
  后来同事和我打赌,他们判定从大学校园出来的我绝不会做莜面,当我一手三根、两手交叉,作出“细个铮铮”的案上作品,熬出羊肉土豆的浓香热汤时,输给我大饭店的烛光晚餐。像童年时那个励志故事冥冥之中的延续,我于此“节点”遇见了身高树大、宽厚温柔的爱人。以后,我们曾一起回到家乡,向投资商推荐莜麦烤制的锅巴,作为绿色版保健零食。莜面据说“腿短,走不出西北”,可是投资未果的原因竟是我朴实的乡亲不同意大袋子里只装一小把麦片锅巴的通例,说“人家当个东西咱就要实打实地给”。我摇头微笑,祈祷我厚道的乡亲终会被上天福报。吃过热气腾腾蒸莜面的知青回城后怎么也忘不了这一口,但是莜面在北京蒸不熟,在天津蒸着粘。许是内蒙海拔高,或是这地水土硬?一方水土一方人,“三生三熟”才能吃的莜麦仿佛是个倔强的“魔幻食品”!得了富贵的糖尿病的乡亲回归本土,上顿莜面下顿莜面,经年指标竟然回正。关于燕麦,有远古的关于土地与游牧、安定与征战的故事,我在它的地理坐标与历史传说中试图更多的理解其魔幻的秉性。
  据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十大健康食物中,燕麦是唯一上榜的谷物,号称“粗粮之王”。裸燕麦还是“荒漠化治理先锋作物”,真是个宝贝了。又据说我所喜爱的裸燕麦的芒,要彻底去除,然后破壁,才能改善糙度。听着这样的科技成果倔脾气的我和莜麦仿佛一起接受某种警示,呵呵!我和莜麦的故事还在延续——我自酿酸奶,多么天然的游牧产品!我买来漂洋过海昂贵的桂格麦片,对比我家乡的“寿”字麦片(都是农耕产品),用各种现代的加工设备做“融合创新”:滑滑的酸奶,脆脆的麦片,配伍红红的枸杞、绿绿的葡萄干,在我手中不断调配,制作燕麦酸奶——这是在游牧和农耕结合地带铺展的绿色的燕麦给我的深深的启示。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烟袋镇境内有三座残存的古碉,碉与碉之间,相隔约两公里左右,中间一座矗立在碉楼梁子山顶上。碉楼梁子是这个地区除周围山外最高的地势,碉选址于此而建,是经过一番研究的。小时候,我到过山顶。  古碉建在该镇的山梁上,四周抬头就能看见矗立于山上的古碉。气势雄伟。七八点钟,太阳就照着了碉楼,人们不看钟表,只看碉楼的太阳,就知是多少时间。  古碉始建何时,我曾翻阅县志,没有记述,爷爷也是听上辈人所讲,无文字可考
期刊
你心中有海之梦,梦之海在你心中。  我在梦里写下散文诗:东海,你听得到我的呼唤吗?我想大声告诉你,小龙女不想再沉睡三百年!北海,你看得到我的脚步吗?我想大声告诉你,草长莺飞爱你的人正在路上!  我最爱的是滨海,我对她说:“亲,我想拥抱你!”。  “滨海和谐号”仰天长鸣,冒出一串白烟,拖着十几节笨重的车厢,企鹅般地迎着黄海之风倔强前行。  狂风怒吼,漫天飞舞黄沙模糊、混淆着列窗,挡住了现实;我摘下8
期刊
陕北之北的大山深处,安静地坐落着一坳小村庄,小村庄零星分布着十几孔沧桑的窑洞。太阳落下的方向有一条蜿蜒而行的羊肠小道,小道的尽头,有一处废弃了六十多年的土窑洞大院,那便是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的老屋。父亲在那个窑洞长大,与母亲在那里成家立业。在那里,大哥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二哥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大姐度过了她的幼年时代,二姐也出生在那里。  1941年,父母成家后接过了上一代的担子,带领着他们的弟弟妹
期刊
第一次去西安令我神往的不是大城市的异彩风景,而是时任省文联主席的李若冰先生进进出出的那一间小书房。从看到李老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出书房,我的心便对里面那间小书房产生了极其神奇的诱惑。不知是李老的夫人贺老看出了我的心思,还是她想让我这个没钱买书的乡村孩子开开眼界,贺老笑盈盈地将我带进书房。  “嗬!”我不禁惊讶得出了声:“这么多的书,简直可以当成小县城的图书馆!”我来不及浏览那一本本簇新的泛黄的大的小的
期刊
袖珍小城,人口四十万余。  村庄亦大,东西近千米。  就在村东南,一家工艺品模具加工厂,悄然诞生。所谓厂,其实几间简易房,几套木工工具,地地道道的家庭作坊而已。  新鲜的是,在村东南不足十里之遥的几个村庄,类似的模具作坊,四五年前就相继关门大吉了。可如今,这家外行老板却不声不响地操其旧业,不怕步入后尘?  奇怪的是,就在这家开工后不足两年的时间,村内大约又有六家相同的模具作坊相继开业,并且,这六家
期刊
假如你我不曾相遇,天上白云依然会云起云落,地下的万物生灵照样繁衍生息,这些从不因为你我相遇而凝固。可是我们相遇了,在你我世界必然有改天换地的变化。  假如你我不曾相遇,我还是我,你还是你。各自行走在喧闹的城市里,每天看日出日落,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奔波,淹没在凡尘里。  假如你我不曾相遇,我怎会知道,有一种人可以百看不厌,日夜思念;有一种人生是第一眼就觉得似曾相识且温馨如斯。纵使不能相守
期刊
溜喉歌作为广西平地瑶最具代表性的歌曲,颇受人们关注的。在没有经过包装的自然状态下,溜喉歌所呈现的美给人以纯粹、自然、古朴的感受,这是它能胜过当地其他一些歌谣的原因所在。它以七言诗句为主,偶尔釆用三言做起句,或三、五言间用加快节奏,增强表现力。所以溜喉歌主要借鉴了汉族七言古风书体写成,这是它在所有少数民族歌谣中最独特之处。  在古代诗、歌同体,有诗必有韵,有韵必有词,不仅民间乐坊有,官廷大院更是盛行
期刊
我出生在雷州,生长在雷州。雷州这片广阔而神秘的土地,早已深深烙入心海,淳厚而熟悉,历久而弥新。  到办公室必经一条小巷。巷子不长,从这儿经过,盛夏里迎面吹过一阵凉风,立马给走得热透的身子带来清爽;严寒中穿梭其中,也觉得比大街上多了一份暖意。我喜欢走在这样的小巷,两边的建筑或高或低,新建的一幢八层楼房突兀地矗立在那儿,很是显眼。树荫下聚集着三两人群,说着家长里短,孩童的嬉闹声回荡在小巷的上空。偶尔一
期刊
李林玲分配到我们学校,是世纪交替前两年的事情。  我们在山区村小,教师好几年没变动了。每天重复着同一样的日子,常年无一件新鲜事情发生,我们都有些倦了。李林玲的到来,无疑为我们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  李林玲十八九岁,一米五多的个子,皮肤微黑,单眼皮,扎个马尾,头顶上挑染了几缕红色。她身穿小短裙,走路一蹦一跳的,像个孩子。  李林玲行事风格独特,老是刷新我们的三观。  我们生活在乌蒙山区,冬天特冷,山
期刊
母亲,似乎永远是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写母亲、赞美母亲的文章有许多,名家的也不少。读过的有老舍、胡适、丰子恺写的《我的母亲》、林清玄写的《浴着光辉的母亲》、莫言写的《母亲》等名篇佳作,但我最喜欢的是贾平凹的《写给母亲》,特别是在那期主题为“眼泪”的《朗读者》节目中斯琴高娃饱含深情的朗读“人虽然是去了,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阴阳相隔,但是互相那种牵挂,是永生永世的。”让人潸然泪下,又一次拨动了我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