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选取翟林奈(Lionel Giles)和加里·加戈里亚蒂(Gary Gagliardi)的《孙子兵法》译文语料,运用语料库分析工具,从词汇、句子、语篇三个方面对两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具有各自独特的译者风格:翟林奈译文词汇丰富,句式较为复杂;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用词短小,句式简单。造成两者风格差异的原因在于:翟林奈旨在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加里·加戈里亚蒂则通过翻译《孙子兵法》解读其中的策略,并指导读者如何将策略应用到生活、工作之中。
关键词:语料库 《孙子兵法》 译者风格
一、引言
语料库作为一种翻译研究方法,能够对“翻译语料或双语语料不同层面的语言特征以及影响翻译的各种制衡因素开展全面的描写”(胡开宝,2011:序言)。2000年,Mona Baker发表了“文学作品译者风格考察方法论分析”一文,首次提出了译者风格(translator’s style)研究。Baker(2000:45)认为译者风格是通过一系列语言或非语言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类似于指纹的个性特征。Baker利用类符/形符比、平均句長以及词项“say”的使用,对比了Peter Bush与Peter Clark的译文。所以,译者风格研究主要探讨译者在词语、句式结构、标点符号的应用与语篇结构的布局等方面的爱好,以及译者特有的语言使用习惯,并从语言、认知和社会文化等角度对译者风格的成因予以阐释(胡开宝,2011:29)。经过多年的发展,译者风格研究已经成为语料库翻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展开研究,开启了译者风格研究领域的百家争鸣。
二、《孙子兵法》英译本及研究方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在全球广为传译,影响了西方的军事文化。自20世纪初以来,国外汉学家不断对《孙子兵法》进行译介。其中,英国著名汉学家翟林奈(Lionel Giles, 1875-1958)翻译的《孙子兵法》是西方国家流传较为广泛的译本。另外,林戊荪、袁士槟、Samuel B.Griffith、Ralph D.Sawyer、Gary Gagliardi等人的《孙子兵法》译本都可称得上是佳作。本文以Baker的研究方法为依据,选取翟林奈和加里·加戈里亚蒂的译文进行译者风格分析。
翟林奈的《孙子兵法》译本The Art of War由Fliquarian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加里·加戈里亚蒂的《孙子兵法》译本Sun Tzu’s the Art of War Plus the Art of Sales:Strategy for Salespeople由Clearbridge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本文研究对象为《孙子兵法》中的十三个章节,将其建成语料库,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和Antwordprofiler对译文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译文的译者风格进行描述,并阐述导致译者风格差异的原因。
三、《孙子兵法》两译文分析
(一)词汇层面的统计分析
形符(tokens)指语料库中出现的所有词。类符(types)指语料库中的不同词汇,或每个第一次单独出现的词形(杨惠中,2000:43)。类符/形符比(type/token ratio,TTR)是语料库文本中所使用不同词的数量与总词数量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语料的用词变化,是统计文本总体特征的重要参数。类符/形符比越高,表明该文本使用的不同词汇量越大;反之,不同词汇量越小(Baker,2000:250)。但是文本长度的差异会影响到这一比值,因此需用标准类符/形符比(standardized TTR)来衡量词汇变化。它通过计算每个文本中每1000词的类符/形符比,对得到的若干个类符/形符比进行均值处理。标准类符/形符比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文本的词汇丰富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翟林奈译文的类符/形符比为20.38%,标准类符/形符比为40.997%,两者数值分别高于加里·加戈里亚蒂的15.54%和34.856%。由此得出结论,翟林奈的《孙子兵法》译文用词多样化,词汇也更加丰富。
词汇分级可以反映出英语文本阅读的难易程度。通过对译文进行词汇分级检测,可以对比两译文的词汇选择,从而确定译文阅读的难易程度。利用Antwordprofiler软件分别统计两译文中属于1-3级的词汇和不属于1-3级的词汇,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和图2显示,翟林奈译文中有90.8%的词汇属于1-3级词汇,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中有93.7%。也就是说,翟林奈译文中有9.2%的词汇超出了1-3级词汇,相较于加里·加戈里亚蒂的6.3%高出2.9%,因此相对而言,翟林奈译文的阅读难度略高于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另外,还可以发现两译本的一个共同点是超出1-3级的词汇的百分比均小于10%,也就是说,两个译文相对于纯正的英语都较简单,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翻译语言的简化特征。
(二)句子层面的统计分析
句子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句子的复杂程度(杨惠中,2002:135)。句长是指一个句子中单词的数量。除类符/形符比之外,平均句长也可作为译者风格的一般标记。翟林奈译文句子总数为546句,平均句长为17.78词,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句子总数为630句,平均句长为15.39词,相比较而言,翟林奈译文的句子更长。长句的使用使句子结构趋向复杂。例如:
(1)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孙子兵法》第一章)
By method and discipline are to be understand the marshaling of the army in its proper subdivisions,the graduations of the rank among the officers,the maintenance of roads by which supplies may reach the army,and the control of military expenditure.(Giles,2006:5) Finally,you have your military methods.They shape your organization.They come from your management philosophy.You must master their use.(Gargaliardi,2005:14)
由例(1)可以看出:加里·加戈里亚蒂的译文是根据原文意思,分别译成几个短句,因而句子数量多,长句少;而翟林奈的译文则使用了复杂句,通过使用连接词将句子结构复杂化,因此译文句子总数少,长句多。
另外,从句法层面来讲,要衡量句子的复杂、难易程度,复合句、并列句的使用也不容忽视。例如“that”作为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可以增加句子的难度,此外“that”还可以充当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的引导词。以“that”为例,通过Antconc软件的concordance plot功能来直观表现该词在译文中的分布状态。
图3反映了翟林奈译文中“that”的使用密度高于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该单词的使用也从微观层面反映了翟林奈译文使用的句型更复杂,句子更长。
(三)语篇层面的统计分析
关于语篇层面的分析从考察两译文中人称的使用情况入手。翟林奈译文中第三人称“he”出现80次,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中仅47次;翟林奈译文中第二人称“you”出现93次,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中则高达590次。第三人称的使用注重客观如实,第二人称的使用则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更具亲切感。
综上所述,通过对翟林奈和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译本的译者风格确实存在差异:翟林奈的译文词汇丰富,词汇多样化程度较高,句式较为复杂,注重译文对原文的客观呈现;而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则偏向于选取常用、简单的词汇,译文简洁易懂。那么,译者风格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呢?
四、《孙子兵法》译文译者风格差异探析
(一)翻译目的不同
翟林奈是英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对中国文化了解较为深入,因此他选用了更加正式的词语,同时使用更多从句对原文意思进行解释。另外,在《孙子兵法》译本的导读中,翟林奈表示在翻译时应当遵守“忠诚”(honesty)原则,这决定了他会客观如实地翻译原文,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再现原文信息。加里·加戈里亚蒂是《孙子兵法》策略和金钥匙策略(Golden Key Strategy)的培訓师,旨在为人们解读《孙子兵法》,这决定了其译文会使用较简单的词汇,更加口语化。同时他更多使用第二人称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文本更具亲切感。
(二)翻译策略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加里·加戈里亚蒂《孙子兵法》译本的书名为Sun Tzu’s the Art of War Plus the Art of Sales:Strategy for Salespeople,不难看出这本书还是面向销售人员的销售策略之术,因此与翟林奈相比,加里·加戈里亚蒂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在加里·加戈里亚蒂的译文中可以发现大量的意译。例如:
(2)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孙子兵法》第二章)
Now in order to kill the enemy,our men must be roused to anger;that there may be advantage from defeating the enemy,they must have their rewards.(Giles,2006:8)
You can kill the enemy and frustrate him as well.Take the enemy’s strength from him by stealing away his money.(Gargliardi,2005:21)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加里·加戈里亚蒂的译文并没有完全遵照原文的结构,仅用简单的句子大致表达原意。而翟林奈的译文使用直译,较为完整地传达了原文。两者的翻译目的不同,因而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出不同的译者风格。
五、结语
通过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分析,可以发现翟林奈译文和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具有各自独特的译者风格:翟林奈译文词汇丰富,多样化程度较高,句式较为复杂;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选词简洁,句子短小,易于阅读,营造与读者亲切交流的氛围。究其原因在于:翟林奈译文旨在向西方译介《孙子兵法》,传播中国文化;加里·加戈里亚蒂则向读者解释蕴含其中的策略如何运用到生活、工作之中。因此,两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译者风格自然也有所差异。
参考文献:
[1]Baker,M.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The Challenges that Lie Ahead[A].In H.Somers(ed.),Terminology,LSP,and Translation[C].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6:175-186.
[2]Baker,M.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Target,2000,(12):241-266.
[3]Gagarliardi,G.Sun Tzu’s the Art of War Plus the Art of Sales:Strategy for Salespeople[M].New York: Clearbridge,2005.
[4]Giles,L.The Art of War[M].Minnesota:Fliliquarian,2006.
[5]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6]孙子.孙子兵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周沈艳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315211)
关键词:语料库 《孙子兵法》 译者风格
一、引言
语料库作为一种翻译研究方法,能够对“翻译语料或双语语料不同层面的语言特征以及影响翻译的各种制衡因素开展全面的描写”(胡开宝,2011:序言)。2000年,Mona Baker发表了“文学作品译者风格考察方法论分析”一文,首次提出了译者风格(translator’s style)研究。Baker(2000:45)认为译者风格是通过一系列语言或非语言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类似于指纹的个性特征。Baker利用类符/形符比、平均句長以及词项“say”的使用,对比了Peter Bush与Peter Clark的译文。所以,译者风格研究主要探讨译者在词语、句式结构、标点符号的应用与语篇结构的布局等方面的爱好,以及译者特有的语言使用习惯,并从语言、认知和社会文化等角度对译者风格的成因予以阐释(胡开宝,2011:29)。经过多年的发展,译者风格研究已经成为语料库翻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展开研究,开启了译者风格研究领域的百家争鸣。
二、《孙子兵法》英译本及研究方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在全球广为传译,影响了西方的军事文化。自20世纪初以来,国外汉学家不断对《孙子兵法》进行译介。其中,英国著名汉学家翟林奈(Lionel Giles, 1875-1958)翻译的《孙子兵法》是西方国家流传较为广泛的译本。另外,林戊荪、袁士槟、Samuel B.Griffith、Ralph D.Sawyer、Gary Gagliardi等人的《孙子兵法》译本都可称得上是佳作。本文以Baker的研究方法为依据,选取翟林奈和加里·加戈里亚蒂的译文进行译者风格分析。
翟林奈的《孙子兵法》译本The Art of War由Fliquarian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加里·加戈里亚蒂的《孙子兵法》译本Sun Tzu’s the Art of War Plus the Art of Sales:Strategy for Salespeople由Clearbridge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本文研究对象为《孙子兵法》中的十三个章节,将其建成语料库,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和Antwordprofiler对译文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译文的译者风格进行描述,并阐述导致译者风格差异的原因。
三、《孙子兵法》两译文分析
(一)词汇层面的统计分析
形符(tokens)指语料库中出现的所有词。类符(types)指语料库中的不同词汇,或每个第一次单独出现的词形(杨惠中,2000:43)。类符/形符比(type/token ratio,TTR)是语料库文本中所使用不同词的数量与总词数量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语料的用词变化,是统计文本总体特征的重要参数。类符/形符比越高,表明该文本使用的不同词汇量越大;反之,不同词汇量越小(Baker,2000:250)。但是文本长度的差异会影响到这一比值,因此需用标准类符/形符比(standardized TTR)来衡量词汇变化。它通过计算每个文本中每1000词的类符/形符比,对得到的若干个类符/形符比进行均值处理。标准类符/形符比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文本的词汇丰富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翟林奈译文的类符/形符比为20.38%,标准类符/形符比为40.997%,两者数值分别高于加里·加戈里亚蒂的15.54%和34.856%。由此得出结论,翟林奈的《孙子兵法》译文用词多样化,词汇也更加丰富。
词汇分级可以反映出英语文本阅读的难易程度。通过对译文进行词汇分级检测,可以对比两译文的词汇选择,从而确定译文阅读的难易程度。利用Antwordprofiler软件分别统计两译文中属于1-3级的词汇和不属于1-3级的词汇,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和图2显示,翟林奈译文中有90.8%的词汇属于1-3级词汇,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中有93.7%。也就是说,翟林奈译文中有9.2%的词汇超出了1-3级词汇,相较于加里·加戈里亚蒂的6.3%高出2.9%,因此相对而言,翟林奈译文的阅读难度略高于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另外,还可以发现两译本的一个共同点是超出1-3级的词汇的百分比均小于10%,也就是说,两个译文相对于纯正的英语都较简单,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翻译语言的简化特征。
(二)句子层面的统计分析
句子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句子的复杂程度(杨惠中,2002:135)。句长是指一个句子中单词的数量。除类符/形符比之外,平均句长也可作为译者风格的一般标记。翟林奈译文句子总数为546句,平均句长为17.78词,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句子总数为630句,平均句长为15.39词,相比较而言,翟林奈译文的句子更长。长句的使用使句子结构趋向复杂。例如:
(1)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孙子兵法》第一章)
By method and discipline are to be understand the marshaling of the army in its proper subdivisions,the graduations of the rank among the officers,the maintenance of roads by which supplies may reach the army,and the control of military expenditure.(Giles,2006:5) Finally,you have your military methods.They shape your organization.They come from your management philosophy.You must master their use.(Gargaliardi,2005:14)
由例(1)可以看出:加里·加戈里亚蒂的译文是根据原文意思,分别译成几个短句,因而句子数量多,长句少;而翟林奈的译文则使用了复杂句,通过使用连接词将句子结构复杂化,因此译文句子总数少,长句多。
另外,从句法层面来讲,要衡量句子的复杂、难易程度,复合句、并列句的使用也不容忽视。例如“that”作为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可以增加句子的难度,此外“that”还可以充当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的引导词。以“that”为例,通过Antconc软件的concordance plot功能来直观表现该词在译文中的分布状态。
图3反映了翟林奈译文中“that”的使用密度高于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该单词的使用也从微观层面反映了翟林奈译文使用的句型更复杂,句子更长。
(三)语篇层面的统计分析
关于语篇层面的分析从考察两译文中人称的使用情况入手。翟林奈译文中第三人称“he”出现80次,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中仅47次;翟林奈译文中第二人称“you”出现93次,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中则高达590次。第三人称的使用注重客观如实,第二人称的使用则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更具亲切感。
综上所述,通过对翟林奈和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译本的译者风格确实存在差异:翟林奈的译文词汇丰富,词汇多样化程度较高,句式较为复杂,注重译文对原文的客观呈现;而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则偏向于选取常用、简单的词汇,译文简洁易懂。那么,译者风格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呢?
四、《孙子兵法》译文译者风格差异探析
(一)翻译目的不同
翟林奈是英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对中国文化了解较为深入,因此他选用了更加正式的词语,同时使用更多从句对原文意思进行解释。另外,在《孙子兵法》译本的导读中,翟林奈表示在翻译时应当遵守“忠诚”(honesty)原则,这决定了他会客观如实地翻译原文,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再现原文信息。加里·加戈里亚蒂是《孙子兵法》策略和金钥匙策略(Golden Key Strategy)的培訓师,旨在为人们解读《孙子兵法》,这决定了其译文会使用较简单的词汇,更加口语化。同时他更多使用第二人称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文本更具亲切感。
(二)翻译策略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加里·加戈里亚蒂《孙子兵法》译本的书名为Sun Tzu’s the Art of War Plus the Art of Sales:Strategy for Salespeople,不难看出这本书还是面向销售人员的销售策略之术,因此与翟林奈相比,加里·加戈里亚蒂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在加里·加戈里亚蒂的译文中可以发现大量的意译。例如:
(2)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孙子兵法》第二章)
Now in order to kill the enemy,our men must be roused to anger;that there may be advantage from defeating the enemy,they must have their rewards.(Giles,2006:8)
You can kill the enemy and frustrate him as well.Take the enemy’s strength from him by stealing away his money.(Gargliardi,2005:21)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加里·加戈里亚蒂的译文并没有完全遵照原文的结构,仅用简单的句子大致表达原意。而翟林奈的译文使用直译,较为完整地传达了原文。两者的翻译目的不同,因而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出不同的译者风格。
五、结语
通过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分析,可以发现翟林奈译文和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具有各自独特的译者风格:翟林奈译文词汇丰富,多样化程度较高,句式较为复杂;加里·加戈里亚蒂译文选词简洁,句子短小,易于阅读,营造与读者亲切交流的氛围。究其原因在于:翟林奈译文旨在向西方译介《孙子兵法》,传播中国文化;加里·加戈里亚蒂则向读者解释蕴含其中的策略如何运用到生活、工作之中。因此,两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译者风格自然也有所差异。
参考文献:
[1]Baker,M.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The Challenges that Lie Ahead[A].In H.Somers(ed.),Terminology,LSP,and Translation[C].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6:175-186.
[2]Baker,M.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Target,2000,(12):241-266.
[3]Gagarliardi,G.Sun Tzu’s the Art of War Plus the Art of Sales:Strategy for Salespeople[M].New York: Clearbridge,2005.
[4]Giles,L.The Art of War[M].Minnesota:Fliliquarian,2006.
[5]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6]孙子.孙子兵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周沈艳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