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至爱亲情 回报至爱亲人

来源 :小天使·语数英初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70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比水更浓的是血,比血更浓的是亲情。在生命的历‘程中,亲情会给我们温暖,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前进的动力……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几篇充满浓浓亲情的美文里,感悟至爱亲情,然后加倍去爱自己最亲的人。
  
  测试老妈
  陈 亮
  
  现在的骗子太厉害了,而且专找老年人下手,前不久,邻居张大妈被人以兑美元急用为名,用秘鲁币骗去几千元。我担心哪天老妈也会重蹈覆辙,于是跟她约法三章: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易相信别人,遇事先冷静三分;涉及钱财的事情,先咨询一下儿女。老妈说,你放心好了,我才不会上当受骗。
  为了测验一下老妈的警惕性,我决定试试她。
  第一次,我找了一位朋友假装上门推销长途电话卡——我们家经常打长途,老妈用得着。结果,别说推销电话卡了,老妈连门都没让他进,隔着铁栅栏就将他打发了。
  第二次,我让朋友打我们家电话。老妈一接电话,朋友就说:“恭喜您,您家的电话号码在参加香港环球公司的抽奖中,获得一等奖,奖品是一辆价值20万元的轿车。”老妈问,“什么牌子的车呀?”我心里一紧……朋友告诉她:“中的是一辆帕萨特。”老妈说:“是不是让我先交个人所得税,再交保管费、燃油费?小伙子,这招已经不新鲜了,报纸、电视上天天都有。我看哪,你也别再骗人了,小心被公安局抓到。”我这才松了一口气,老妈的警惕性果然挺高。
  正当我准备放弃测试的时候,朋友说,我来帮你最后试一次。
  大概过了一个月,朋友趁我出差的时候打电话给我妈,说我在外面被车撞了,流了很多血,情况危急,现在需要紧急输血,让老妈寄五千元钱过去,并给了她一个银行账号。没多久,朋友就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一个“噩耗”:“你妈上当了,钱已到账。不是五千,是一万。还问你在哪家医院,我让她等电话。”我气得不行,马上打电话回家,老妈焦急地“喂”了一声,我劈头盖脸地说,“您是不是老糊涂了?还声称自己绝不会上当,连这么简单的骗局都识别不了。是不是随便什么人给您打电话说我被车撞了,您都得给他钱?”
  电话那头,老妈的声音有些哽咽,又有几分惊喜:“你没事啊?谢天谢地!”我说:“谢什么谢?您上当了还不知道?怎么不事先打个电话问问我。”“那人说你被车撞了,急需抢救,我哪能耽误时间给你打电话?只要你没事,比什么都好,妈妈上当也心甘……”
  我张嘴还想说点什么,突然发觉喉咙有些发哽。
  (文章摘自2008年4月17日《扬子晚报》)
  
  [读后有感]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读完这篇文章,我真的被母亲的那份爱深深感动了。应该说,这次对老妈的测试是失败的,但是在失败的背后,我们收获了成功,收获了感动,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那人说你被车撞了,急需抢救。我哪能耽误时间给你打电话?只要你没事,比什么都好,妈妈上当也心甘……”这发自母亲内心的话太感人了,不是说“有一种爱叫做感动”吗?无需再作过多的解释,就这句话也就足够了。
  
  给父母一串钥匙
  魏得强
  
  奋斗到第六年,我们按揭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虽然楼层高了些,面积小了些,但我俩心中都溢满着快乐和幸福。
  首付是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说起来惭愧,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供应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上学、结婚,两位老人除了腰更佝偻一些,再也拿不出一分钱资助我。
  住进新房的那天,父亲从几十里外的老家赶来祝贺,来的时候,还带了一只杀好的鸡,冬天里母亲腌的一坛咸菜。然后从衣服的里层剥出来一个纸包,原来是叠得整整齐齐的三千块钱。看我拿住了,父亲这才新奇地这屋走走,那屋站站,不住地夸我:“这下好了,我儿子是城市人了。你赵毛叔经常来城里儿子家住,一住就是两天。呵呵,他要是再炫耀,可不敢当着我的面了。”
  我把酒菜备好,给父亲敬了一杯:“爸,这也是你和妈的家,闲了就来住,那间房,是专门给您二老准备的。”
  看父亲高兴地抿嘴喝酒,我心中虚虚的,只有二室一厅,女儿要住,还要当做书房,哪里还腾得出来父母的位置呀。
  我知道父亲也没当真,就继续喝酒。这时,妻子走了过来,给父亲端了一杯酒之后,手里变出了一串亮闪闪的钥匙,放在了父亲的面前。这是干什么呢?看我们父子疑惑,妻子把钥匙又放进了父亲的手中,笑着说:“这是咱家的钥匙呀,我们每人一串,这一串是你和妈共用的。”说着,她如数家珍般地继续对父亲说:“这是楼梯口单元门的,这是防盗门的,这是卧室的……”
  父亲显然没有思想准备,躲闪着说:“那怎么行呢?我和你妈一年能来几趟呀!再说,你们买房,我们又没出钱。”
  妻子笑得更灿烂了:“来一趟也是自己的家呀。我和阿强经常上班不在家,来的时候直接打开房门就可以了。”
  父亲走的时候,我们送他,夕阳下,他的脸微微透出酡红色,腰杆似乎直了很多,他把钥匙在口袋里按了又按,小声对我说:“这下可好了,再给你们送东西,就方便多了。你不知道,你赵毛叔上个月给赵刚他们送白菜,找不到赵刚,进不去屋,在门口呆了大半天不说,还差点儿被小区保安当贼捉了呢!”
  望着父亲,我忽然脸红了,原来,父亲接过钥匙并不是为了回乡炫耀,而是为了给儿子送东西方便。我哪里知道,做父母的,永远想的都不是自己呀。
  (《扬子晚报》2009-03-02)
  
  [读后有感]
  “做父母的,永远想的都不是自己呀。”请好好记住这句话,这样,你就能理解父母的许多苦心,你就能早一点长大成人!
  
  给父母写封信
  王世虎
  
  单位临时放假,我回了趟老家。由于事先没给家里打电话,对于我的忽然而归,父母显得既惊喜又有些意外。
  吃完晚饭,全家人坐在客厅里聊天。忽然,母亲对着电视屏幕点歌频道上滚动的字幕兀自念叨了起来:“……祝爸爸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我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了!在我的记忆中,只上过两年小学的母亲不认识几个字的。记得小时候,母亲每次带我逛街时找公共厕所,她都分不清哪边是男哪边是女,拉着我帮忙确认呢。可这会儿她竟可以很顺溜地读字了,怎能不让我惊讶呢?
  我看着一旁的父亲,问:“爸,你什么时候开始教老妈认字的?我怎么全然不知啊!”
  父亲笑:“我只是在旁边指点一下,基本上都是她自学的?”
  我更觉得不可思议了:“老妈没事学认什么字啊?”
  父亲撇了母亲一眼说:“还不是为了能看懂你写的家书吗?你不知道,自从你上次寄回来一封信我读给她听后,她便暗自较着劲要学习认字了,说什么我念的听着不舒服,要自个儿看才有味,还说她认识字后,你以后的家书都由她念给我听!没办法,我只有帮她买了本新华字典,她没事的时候就自己在那里琢磨研究!”
  “家书?”我疑惑道:“我什么时候写过家书啊?”   “怎么没有?”父亲肯定地说:“那封信现在还在你妈的枕头下面压着呢。”
  我忙走进母亲的卧室,掀开枕头,还真有封信呢!可是,这哪里算得上是家书啊,这是几个月前,我在单位入党时有一封调函需要父母所在居委会的签字,我邮寄调函的时候想起刚好过几天就是母亲节,就顺便找了张信纸给他们写了几句言简意赅的祝福语,不过区区百十字——原来,母亲口中所谓的家书就是这啊!
  我好奇打开信封,不由震惊了:只见皱巴巴的已经发黄的信纸上,每个字上面都被母亲密密麻麻地标注了拼音,俨然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我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来:昏黄的灯光下,我那身体日渐佝偻的母亲,戴着老花眼镜,正坐在床头,边逐个地对照着信纸上的字,边认真仔细地翻阅着厚厚的字典,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在我那朴实憨厚的母亲心里,原来儿子一封无心的信竟能带给她如此大的动力,让她一个年近六十的人,去开始一种新的学习和生活!她还幻想着,等她学会认字了,她的儿子还会给她写信。那时,她就可以真正地品味只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和幸福了!
  可是,她不曾想到,她那不孝的儿子我,早已被世俗的观念所污染和蒙蔽,从未想过再写一封哪怕很短的家书回去,也从未体会到,原来他的母亲是如此地爱他,为了他甚至可以不辞艰难地开始一种新的生命和学习!
  返程的时候,我在火车上暗自给自己规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每个月末准时给家里写封家书。我要让父亲和母亲坐在家里也能熟知儿子在外的一切,让他们分享我的快乐和幸福;我更要通过那字里行间的文字,让他们也深深地感觉到,儿子也是如此地爱他们,为有他们这样一对平凡而又伟大的父母而自豪!
  (《杂文报》2009-02-23)
  
  [读后有感]
  明天,我们许多人都会飞出父母的视线,去寻找自己的新生活,请别忘了,经常给父母写信。通电话,或者视频一下,儿行千里母担忧呀!
  
  三袋米
  王恒绩
  
  大约十五六年前,湖北省某县一中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溘然长逝,留下两间残破不堪的瓦房给娘儿俩。当苍白冷清的夕阳滚下山崖,刺骨的北风推着枯黄发白的草浪起伏摇曳时,娘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过着“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孤寂生活。
  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涨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在黛绿中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裹腹之粮都没有。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三十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十六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五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镍币叮叮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答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
  “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吭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肩上驮着一袋米,她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样背来的,还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脚,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脚,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子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捱着天黑掌灯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化蛹成蝶,以627分的成绩翩翩飞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和儿子请到学校,众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他到学校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子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母亲上台。”
  儿子疑疑惑惑地往台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儿子现在在中国外交部工作,母亲前些年作古了,不过,她是在北京逝世的。
  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故事还在传说。
  
  [读后有感]
  文章以三袋米为主线,通过生动的事例,详细地描述了母亲为了供儿子上学所经历的屈辱、辛酸和病痛的折磨,最后在学校的帮助下,最终成才的故事。文中多处对母亲进行了细节描写,把一位坚韧、善良、自尊、自强的母亲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落泪。
  
  [能力提升站]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溘然长逝  裹腹 潸然泪下 一绺
  2、“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结合上下文说说母亲在沉思什么?
  3、文章为何三次写到熊师傅对母索的误会,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结合全文说说“母亲讨得的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的深层含义?
  5、“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此时你最想对母亲说的是什么?
其他文献
英语作文和汉语作文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写英语作文当然就要“think in the way ofEnglish”!用英语思维是写好英语作文的关键。  我们很多同学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往往是先用汉语想好内容,然后翻译成一篇英语文章。这样的英语作文带有明显的“中式思维”,显得不伦不类,读起来怎么会流畅呢?文章是作者思维的文字再现。要是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不一致,就像“挂羊头卖狗肉”,越嚼越不
期刊
自从战国时楚人宋玉《九辩》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悲秋便成了古诗歌中传统的情调。古代的文人墨客,往往借助秋风萧瑟、草木枯败的“秋”的意象来表达悲伤的情怀。  乡愁。秋入乡心割断肠,漂泊异乡的游子,故乡永远是他们的牵挂。如: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什么情况下最使人愁呢?离别之人正逢深秋。北宋词人柳永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的正是这样的
期刊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分解因式:x2y-2xy2+y3=.  3.“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0000000元,若把它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则应为元.  4.如图,点E在AB上,AC=A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  6.如图,两个长、宽各为a米、b米的矩形花圃,都修建了形状不同的一条宽为c米的
期刊
初中阶段只剩最后一个学期了,在时间安排上有什么要注意的?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的感想,给大家留下一点宝贵的建议。    (湖北)赵元:保持自然的心态,不要在乎现在的考试,不要想太多现在的成绩,考试时别想后果,就OK!    (江苏)李雨:唉…我现在也初3的啦,呵呵,反正我们这里好多老师都说少上网,憋口气干半年,前途大大的有!!!!希望你能考好!     (湖南)刘灿:是时候拼一拼了!复习好基础知识,走
期刊
一、知识结构  二、复习目标  1、了解抽象函数概念的过程,理解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能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解析式;能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像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4、会画出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结合图像总结出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一步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体会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
期刊
函数是历年中考重点之一.下面以2008年各地中考试题为例,说明函数的重点、考点和考查热点,让读者把握好复习方向,确定复习策略.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例1 (山东省济南市)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则平移后A点的坐标是( )  A.(-2,1)  B.(2,1)  C.(2,-1)  D.(-2,-1)  解析:△ABC经过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则
期刊
好了,现在我们再攻克词类的另一个堡垒——连词。  它在句中主要起辅助作用,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句子与句子。根据其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连词主要分为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  并列连词有:and, but, or, so, yet, however, for,then, both...and, not only...but also..., neither...nor..., either...
期刊
要写好句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致性    一個句子无论长短应当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句中的词、短语应当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服务。如果时而谈甲时而谈乙,则会破坏句子的一致性,令读者感到不知所云。如:
期刊
亲情,是人间最伟大而又最真挚的感情,但是写起来却往往不知如何下笔。比如说写父母,关于他们的材料就那么多,能掀起什么大的波澜?写其他的亲人也是如此。所以,为了交差,就只能编故事、说套话、抒矫情,这样的文章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又怎么能打动别人?  {一}融会美好意象  多姿多彩的生活,每天都在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要写出感情真挚的作文。就要用心灵去感受生活,品尝积淀心中的那份情思,把美好的意象与伴随着欢乐与
期刊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节选】  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家住本县楼桑村。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