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先及其《针灸易学》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李守先,清代河南长葛县人,针灸学家,著有《针灸易学》一书,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针灸源流、手法、认证三部分,下卷为寻穴,列寻穴歌、穴目、十二经图、十二经穴、十二经补泻八法图、奇经督任图、奇经各穴、经外奇穴等。李氏倡导习针灸首先掌握针刺手法:强调三者之学习次序为先学手法,次学认症,再学寻穴,另于临证之时对于穴位之取舍,亦十分重视寻经求典;李氏亦重视针灸学知识的普及:其著述力求言简意赅,明晰易晓,在论述十二经、奇经八脉、经外奇穴之各穴时,又皆配以图谱,从而使其著文图并茂,内容明了易记。
  【关键词】 李守先;《针灸易学》
  
  李守先是清代针灸学家,于针灸手法及其学习方法颇得要领。著《针灸易学》一书,对针灸学知识的普及具有较大作用。作者就其生平事迹及学术思想初探如下。
  1 生平事迹
  李守先,字善述,清代河南长葛县人。生于乾隆元年(1736年),卒年不详。针灸学家。
  李氏少习针灸,“主以黄岐,豪及诸家之说[1],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六年未尝一日稍懈”[2]。然因无名师口授,未轻易动手医病。直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时年51岁的李氏才因当时疟疾流行严重而始试针疗症。他最初先“择其少壮医之,治三效一;更日治五效三。由此复究其书,而无不效矣”[2]。后在22日内,治愈疟疾患者达437人之多,又后渐“学治杂症”[2],“更考核诸生之书”[2],因易入难,推所已知,而及所未知,医术渐臻成熟,在10余年间,其“回生起疴至于千百” [1]。晚年,李氏有感于以前的针灸书“古奥难窥,一入认穴繁而且碎,句不可读,读不可记,指归要领,求之无从” [2],以至于学习针灸者“习之数年,不能用一、二针,医一、二病” [2],遂“取其揣摩所得,与阅历之验于已者”[1],以简捷明了之文笔,约为一编,名曰《针灸易学》(又名《绘图什灸易学》),“以为后之君子便览之资云尔” [2]
  该书撰成于嘉庆三年(1798年),刊行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针灸源流、手法、认证三部分。其中手法部分内容有手法歌、修针、取寸、持针、定神、补泻法、退针、合法、晕针等;认证部分内容分灵枢杂证、纪氏治法、行针指要、百病治法、胜玉治法、天星秘决、肘后治法、玉龙治法、治症总要、妇人科、小儿科、眼科、症疾门、伤寒门、四总穴名、奇经论、补泻歌、灸法、督任头图、背部穴图、腹部穴图等。下卷为寻穴,列寻穴歌、穴目、十二经图、十二经穴、十二经补泻八法图、奇经督任图、奇经各穴、经外奇穴等。另附七十二翻全图。此书“浅而易知,显而易明”[2],颇便于初学者习用。
  2 学术思想
  2.1 倡导习针灸首先掌握针刺手法 针刺手法是针刺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感而行使的针刺方法。由于针感的有无及强弱,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效果,因此,正确掌握针刺手法在针刺治疗中显得十分重要。古代医家历来就十分重视针刺手法,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明和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针灸问对》“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速行”[3]等,对提高临床疗效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氏认为,初学针灸“手法不明,终身不医一病”[4]。因此他倡言初学者要“首学手法,次学认症” [4],并在医著中将“手法”列于“认症”、“取穴”等篇之前,以示强调。
  针刺补泻是针灸治病的常用方法,《千金方》指出:“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 [5]。针刺手法可促使人体内在因素的转化,故为实现针刺补泻的重要环节。李氏论补泻之术,皆本《灵枢》、《素问》、《针灸甲乙经》等古典医籍之补泻说,如刺后得气,徐出针,“勿闭其穴,令走气也”[6],此为泻法;针进得气,“随呼而走,出针速按其穴,恐走气也”[6],是谓补法等。另在《手法歌》中指出:“三阴三阳气血分,凝滞全凭用金针。左指点穴知真所,右指持针须静心。补要久留虚不虚,泻要去疾实不侵。转在阴中能生陽,旋右阳中能生阴。发明《素》《难》真玄妙,景仰歧黄秘决深”[7]。所论简明扼要,精当明晰,对于初学者正确掌握针刺补泻手法甚有裨益。
  关于针刺手法与“认证”、“取穴”三者之间的关系,李氏认为,学习针灸“难不在穴,在手法耳”[4]。若只“明于穴”而不懂得手法,则一病亦难医;若掌握了手法而“因症寻穴难”[4]者,则可首先习取那些“显而易知”的穴位,如十二井穴、五募八会五俞穴、八脉主穴等,“得一二穴,从此以尺量之,以类推之,由浅入深,因此知彼”[4],渐次掌握。因此,他强调三者之学习次序为先学手法,次学认症,再学寻穴。另于临证之时对于穴位之取舍,李氏亦十分重视寻经求典。如头痛、眩晕用百会,心胃疼取上脘,中风不省人事取人中、中冲、合谷、哑门、大敦,血崩漏下灸中极、子宫、大便不通取章门、照海、支沟、太白等,皆遵《内》、《难》之旨,本《针灸大成》等书而定穴施治。
  2.2 重视针灸学知识的普及 针灸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内径》对针灸学知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总结,到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的问世,以及宋以后大量针灸学著作的涌现,针灸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这些著作大多艰深难懂,不利于初学者习诵、掌握,加之习医者“兼怵其晕针之说”[2]因而针灸学知识的普及不是十分广泛。为“尸其传”[1]以服务于人类之健康,李氏特著《针灸易学》一书,以通谷易懂之文、图,阐释古奥艰深的针灸理论,为初学者启开升堂入室之门。
  李氏著述,力求言简意赅,明晰易晓。如“针灸源流”篇,上下不足500字,然却把针灸学发展史叙述得脉络分明。该书全书不超过15 000字,所述内容却包括了针灸治疗的各种方法以及内、眼、妇、儿等多科病证。每篇内容,先简明叙列前人之观点,后附个人的扼要见解。尤其是他自己的见解部分,大多仅寥寥数语,如他在“玉龙歌治法”后指出:“先治周身疼痛多矣,必患者先指出病所,即以左大指或食指爪掐之,患者齿牙咧嘴,惊颤变色,若疼不可忍,即不定穴也,即天应穴也,右手下针痛极必效”[8]。有的仅加按语一句,如在“五脏募穴”篇后曰:“先按《难经》云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9]等。所述虽文字不多,然均能切中肯綮。为便于初学者习诵,李氏尚采用许多歌赋体裁,如“手法歌”、“行针指要歌”、“百症赋”、“胜玉歌”、“肘后歌”、“玉龙歌”、“千金歌”、“八脉交会歌”、“八穴配合歌”、“补泻歌”、“分阴阳歌”、“寻穴歌”等,读之场朗朗上口,颇益于记忆。
  此外,李氏在述十二经、奇经八脉、经外奇穴之各穴时,又皆配以图谱,从而使其著文图并茂,内容明了易记。尤其是所绘“八脉寻穴及治病图”和口眼涡斜、头顶痛等病针灸治疗图,画图栩栩如生,穴位历历在目,使人过目难忘。在“八脉寻穴及治病图”每图之下,李氏又各填词一首,指明主穴及治病范围,如在“冲脉图”下曰:“九种心疼延闷,结胸反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候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虐疾心痛,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穴)立应。”[10]文笔简洁流畅,甚有助于对图意之理解。另于书后尚附“七十二番全图”,以文图说明72种病证(多为急性病证)的症状及其救疗方法,如“柳皮疗”[11]除绘图示以该病之形状外,又撰文指出其“头摇,肚脐边有泡发狱色”的病证特征,复提示其“久则越长越大难治”的预后特点,更提出了“用针刺破,以柳疗烧黄,为末点之”的治疗方法,使文图互补,相得益显,学习者一目了然,便于习用。由此可见李氏尚针灸、重普及之用心所在。
  综上所述,李守先是一位重视针灸手法和针灸学知识普及的针灸学家。其《针灸易学》一书,颇适于初学者和一般针灸工作者习用,对针灸学知识的普及起到了较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许序.上海萃英书店,1916.
  [2]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自序.上海萃英书店,1916.
  [3] 汪机.针灸问对.汪石山医书八种,祁门朴墅汪氏祠堂,1522-1633.
  [4]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附书一则.上海萃英书店,1916.
  [5] 孙思邈.千金要方•用针略例.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6]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补泻法.上海萃英书店,1916.
  [7]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手法歌.上海萃英书店,1916.
  [8]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玉龙治法.上海萃英书店,1916.
  [9]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五脏募穴.上海萃英书店,1916.
  [10]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八脉寻穴及治病图.上海萃英书店,1916.
  [11] 李守先.(绘图)针灸易学•七十二翻全图.上海萃英书店,1916.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含呋喃唑酮10 d序贯疗法和含铋剂10 d四联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人选标准的120例Hp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前5 d予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2次/d;后5d予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呋喃唑酮100mg,2次/d.B组:予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枸橼酸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要点和术中配合体会.方法 对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先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定胆管梗阻的长度、位置,选择合适
期刊
目的:探究在肛肠外科护理中中医辨证体系应用效果及内容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肛肠科接受治疗的患者32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结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
目的:研究敷胸膏外敷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五虎汤联合葶苈泻肺汤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敷胸膏外敷治
目的观察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CAD)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中的变化,探讨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取正常培养2~3 d的HUVEC,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刺激HUVEC建立细胞凋亡模型,分别用0、10、20、30、40、50 μmol/L的tBHP干预HUVEC 12 h,用50 μmol/L的tBHP干预HUVEC 0、3、6、9、12 h,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
背景  许多危重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应激过程,在创伤后最初阶段以代谢减少为特征的"退潮期"后,分解代谢激素(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出现胰岛素抵抗以及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和其他局部介质增加等.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降糖、降脂、降压、减肥功效的保健品,通过电视电台广告、宣传单、网络渠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销售人员不辞辛苦挨门挨户宣传推销,在口若悬河的保健宣传和小
目的 观察维生素B1联合甲钴胺片防治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76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患者,分期为Ⅱ~Ⅳ期,Karnofsky评分为70~100分,应用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化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于化疗同时给予维生素B1和甲钴胺片口服;对照组未用维生素B1和甲钴胺片.结果 治疗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2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