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生活的地球,森林正在减少;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湿地在缩小;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增加;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等等;人类面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关。如果人们都能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生物圈的环境将会大大改善,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
  自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减排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共同得出结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世界各国应积极地加入到向温室气体减排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全球性行动中。在此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演讲,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表明,我国政府抓住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契机,把低碳、减排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理念,生物教师责无旁贷。
  一、专题讲座,了解“低碳”
  早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就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而我们国家真正关注低碳、减排却是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之后,全国上下响应国家号召, 积极地加入到向温室气体减排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全球性行动中。我们国家起步较晚,初中学生对此了解甚少,借此契机对学生进行有关“低碳”的知识讲座。
  1.低碳理念
  低碳其实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就好像我们所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如果可以不需要人工制造气温,尽量自然通风,自然的采光,这样的生活环境才是完整的,才称得上是低碳的。
  低碳理念是贯穿于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2.国外低碳经济概念的形成和提出背景
  2.1 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提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了全球变暖,反过来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的客观需要。
  2.2 发达国家迈过了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保持发达国家现有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耗了。
  2.3 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耗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如在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度下,煤炭可以再用200多年,石油可以用40多年。因此,发达国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放在节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上,也是出于对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考虑,研究开发第三代核电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风能技术、氢能技术等,成为发达国家投入的领域。
  3.我国倡导低碳理念的原因
  3.1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3.2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表现: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3.3严峻的资源环境国情已经引起公民的高度关注。
  二、结合教材,渗透“低碳”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结合教材有关内容渗透低碳理念 ,使学生认识到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积极倡导并实践“低碳”生活。
  1.厉行节能减排 防治环境污染
  例如,在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学习“空气质量与健康”一节时,教材中提到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焚烧、及地面扬尘,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人的健康还会导致气候的恶化,气管炎、哮喘、肺癌等呼吸道疾病与大气污染有关,向学生介绍在我国呼吸道疾病引起的死亡率逐年上升。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每10万人中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137.56人,约占全国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已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我国工业和生活用的燃料相当大的部分还是煤,我国的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每年排尘量达1800万吨以上,年排放二氧化硫达1462万吨,是世界上“三废”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在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学习“人粪尿的处理”一节时,首先学习人粪尿与化肥相比较其优点: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人粪尿的处理方法是高温堆肥,即把人粪尿、畜禽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细菌和真菌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能量,形成高温。然后给学生介绍高温堆肥可以产生沼气,沼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是清洁的燃料。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城镇和乡村开始兴建各种类型的生态厕所,其地下设有沼气池,可以就地对人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的沼气可以作燃料,残渣、残液可做花草树木或农作物的肥料;屋顶可以覆土种植、蓄水养殖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它对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典型的低碳经济。
  三、我学我行 ,延伸“低碳”
  虽然生物教材中一些章节涉及到了“低碳”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所渗透,但内容较简单且不全面,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及加强“低碳”意识,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让学生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举办“低碳”生活我能行演讲等。对其加以延伸,使“低碳”理念具体化、直观化、生活化,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
  让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都来关注低碳、践行低碳。
其他文献
现在很多学生上高中之后,大都反映学习物理很吃力,上课时感觉什么都懂了,可等到做题目时却无从下手。以致一些意志薄弱、学习方法不对的学生过早的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信心。笔者认为如何提高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对物理的适应是我们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笔者在此谈谈一些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现做如下阐述:     一、初、高中物理课本的内容有差别   现在的高中物理教材,与
期刊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标。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主体参与比教师的讲授更为重要,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完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才能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从而逐步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如何从实际出发让更多的学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比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也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多年来一直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提高古诗文阅读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一、导语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
期刊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BBS以及BBS的作用,能够正确熟练地完成账号注册,学会正确登录BBS论坛。  过程与方法:了解注册BBS论坛的基本过程。以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和规范使用网络的习惯。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网络安全(账号和密码
期刊
我从教六年以来,发现初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比如讲光的反射时,做个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很容易,并且很活跃地就讲出了光的反射特点。可以地就以学生为中心,并且跟日常联系起来,都是学生平时所见、所感,很容易让学生接受。但到了高中以后,比如讲速度和时间关系里,这些知识首先实验很难做,理论性很强,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见到,就导致学生学的非常被动。下面来看一下初高中物理的对比分析和几点建
期刊
讲解、演示实验、作业及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教学方法,实质上是一些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这些教学形式的运用和改进,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识记、理解、掌握和积累书本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单靠这些教学形式无法保证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也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而不是只存储了大量旧知识的知识型人才,要求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必
期刊
一、理论的形成基础  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常规教学中最活跃的成份,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由积累性向创新性教学的转变,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开拓型人才的需要。  《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上都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同的特点,因此其教学模式也应与众不同。下面结合自己
期刊
要想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巧妙的教学导入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场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要匠心独具、巧妙地创设能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情境,使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
期刊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交流沟通,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口语表达。在语文课程中开设口语交际课,是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战略角度提出要求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说:“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但是,实际中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倾向的
期刊
课堂是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主体。但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伴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和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于是数学成了学生的负担,逐渐讨厌数学、冷漠数学课,使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已迫在眉睫,怎么去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的课堂应当创设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