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对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成反比的关系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仍有部分学者对此提出异议,本文在坚持马克思思想的前提下,将对部分学者的成正比理论进行评议。同时,针对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做出了解释。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成正比自马克思的恢宏著作《资本论》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关于其重要理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一直饱受争议。我国众多学者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中探讨和深化这一理论的研究,不同学者众说纷纭,至今仍未得出确切的结论。本文也将对“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将对部分学者的成正比理论进行评议。
一、关于马克思“成反比”理论的研究概述
在继承和发展英国古典政治经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的变动。”(商品具有两个因素,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而劳动又可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等时间内创造价值的情况下,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可多倍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真正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是劳动创造商品时所耗费的时间。但是,并非一个人生产一个商品所用的时间越长,他所生产的商品价值越大,这样不仅会鼓励懒惰,而且社会也不会承认这样的情况。所以,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所以,真正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换句话说,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另一种商品的价值之间的比例,就等于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另一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如果生产商品的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那么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量就不变。
二、对于国内学者“成正比”理论的概述及评议
第一种“成正比”理论是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个别厂商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该理论认为,整个部门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如果部门总的生产率提高则与单位商品价值链成反比。
第二种“成正比”理论是指商品的价值不仅是由活劳动创造的,而且物化劳动同样创造价值。蔡继明在在其著作中《广义价值论》提出了这种观点,认为商品的社会价值即广义价值由劳动和非劳动要素共同创造。
第三种“成正比”理论是指商品的价值不仅包含活劳动的价值,同时还包括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第四种“成正比”理论是指在劳动的客观条件没有变动的情况下,由劳动主观条件改变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那么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正方向变动的。
马艳、程恩富在其文章中写道,科技进步通过影响劳动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从而使得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发生变化。
下面将针对马艳、程恩富《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中的理论进行简要的评析(以下简称马文):
(一)劳动主观条件之一劳动复杂程度变化
马文中指出当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劳动的复杂程度也在提高或减少,当劳动复杂程度提高时,由于复杂劳动可以转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所以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量也应当相应的增加,支撑了其成正比理论。
应当说明的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中已经将劳动的主观条件考虑进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由于全社会的劳动复杂程度都在变化,所以该劳动复杂程度即为平均的劳动复杂程度,所以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量随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变小。换句话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二)劳动主观条件之二劳动强度的变化
马文中还指出,劳动生产率也可能是由于增加了劳动强度而导致产量的增加。同时分为三种情况,即产量的增长幅度慢于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的提高幅度。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的提升并没有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而使之下降,这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就会因劳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的增长幅度与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的提高幅度同时、同比例变化。这种情况说明,产量增长幅度与劳动量增长幅度同步。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的提高并没有引起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这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保持不变(实际上提高了的劳动强度就会成为该部门的正常强度,这时,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因新的标准而下降);产量增长幅度大于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提高幅度。这种情况表明,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的提高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这时,由于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就会下降。
对于单独一个厂商来讲,上述的表述对于该厂商所生产的商品当然成立。但是,如果在全社会范围内都提高劳动强度,而且在工人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这种劳动强度就会取代之前的劳动强度成为平均的社会劳动强度,从而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提高劳动强度并没有改变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价值量。
马文的研究是该种理论中的较为有代表性的文章,该理论的误区大体上是因为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的误解与曲解导致的。持有同样观点的学者还有丁聪、朱殊洋等学者。
三、究竟哪些问题导致学者认为“成正比”
很多执着于成正比理论的学者的逻辑起点都是对于现实问题的难以解释,以至于以一种错误的方式来解释现实。
如按照价值规律来讲,商品应当以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的价格来讲,那么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在下降,商品的价格反而上升呢?GDP是一个衡量价值的数据,为什么GDP总量在不断上升呢?还有许多其他问题的争议,但是大都和这两种问题相似,本文也将针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因为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或能够代表价值,因而用于商品交换的媒介。假定wi为商品的价值,wj为金属货币的价值。pij为用货币表示商品i的价格,则有:
pij=wiwj
由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则有
wi=cfi
综合两式可得:
pij=fjfi
等式两端对t求导,则有:
d(pij)dt=fid(fj)dt-fjd(fi)dtf2i=fjfidfjdtfj-dfidtfi
d(pij)dtpij=dfjdtfj-dfjdtfj
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货币的生产效率和商品的生产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述论述是针对金属作为货币的情况进行的讨论,关于纸币作为货币的论述,西方经济学家在关于通货膨胀以及通货紧缩的论述已经十分详尽了。本文不再予以论述。(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著. 中央翻译局译,《资本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马艳,程恩富. 《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J]. 财经研究,2002(10).
[3]卫兴华. 《价值决定规律的作用会引起部门内部剩余劳动的再分配吗》[J]. 学术月刊,1963(4).
[4]白暴力.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变化关系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02(3)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成正比自马克思的恢宏著作《资本论》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关于其重要理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一直饱受争议。我国众多学者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中探讨和深化这一理论的研究,不同学者众说纷纭,至今仍未得出确切的结论。本文也将对“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将对部分学者的成正比理论进行评议。
一、关于马克思“成反比”理论的研究概述
在继承和发展英国古典政治经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的变动。”(商品具有两个因素,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而劳动又可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等时间内创造价值的情况下,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可多倍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真正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是劳动创造商品时所耗费的时间。但是,并非一个人生产一个商品所用的时间越长,他所生产的商品价值越大,这样不仅会鼓励懒惰,而且社会也不会承认这样的情况。所以,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所以,真正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换句话说,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另一种商品的价值之间的比例,就等于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另一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如果生产商品的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那么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量就不变。
二、对于国内学者“成正比”理论的概述及评议
第一种“成正比”理论是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个别厂商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该理论认为,整个部门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如果部门总的生产率提高则与单位商品价值链成反比。
第二种“成正比”理论是指商品的价值不仅是由活劳动创造的,而且物化劳动同样创造价值。蔡继明在在其著作中《广义价值论》提出了这种观点,认为商品的社会价值即广义价值由劳动和非劳动要素共同创造。
第三种“成正比”理论是指商品的价值不仅包含活劳动的价值,同时还包括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
第四种“成正比”理论是指在劳动的客观条件没有变动的情况下,由劳动主观条件改变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那么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正方向变动的。
马艳、程恩富在其文章中写道,科技进步通过影响劳动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从而使得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发生变化。
下面将针对马艳、程恩富《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中的理论进行简要的评析(以下简称马文):
(一)劳动主观条件之一劳动复杂程度变化
马文中指出当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劳动的复杂程度也在提高或减少,当劳动复杂程度提高时,由于复杂劳动可以转化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所以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量也应当相应的增加,支撑了其成正比理论。
应当说明的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中已经将劳动的主观条件考虑进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由于全社会的劳动复杂程度都在变化,所以该劳动复杂程度即为平均的劳动复杂程度,所以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量随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变小。换句话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二)劳动主观条件之二劳动强度的变化
马文中还指出,劳动生产率也可能是由于增加了劳动强度而导致产量的增加。同时分为三种情况,即产量的增长幅度慢于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的提高幅度。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的提升并没有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而使之下降,这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就会因劳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的增长幅度与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的提高幅度同时、同比例变化。这种情况说明,产量增长幅度与劳动量增长幅度同步。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的提高并没有引起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这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保持不变(实际上提高了的劳动强度就会成为该部门的正常强度,这时,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因新的标准而下降);产量增长幅度大于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提高幅度。这种情况表明,劳动复杂程度或强度的提高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这时,由于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就会下降。
对于单独一个厂商来讲,上述的表述对于该厂商所生产的商品当然成立。但是,如果在全社会范围内都提高劳动强度,而且在工人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这种劳动强度就会取代之前的劳动强度成为平均的社会劳动强度,从而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提高劳动强度并没有改变单位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价值量。
马文的研究是该种理论中的较为有代表性的文章,该理论的误区大体上是因为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的误解与曲解导致的。持有同样观点的学者还有丁聪、朱殊洋等学者。
三、究竟哪些问题导致学者认为“成正比”
很多执着于成正比理论的学者的逻辑起点都是对于现实问题的难以解释,以至于以一种错误的方式来解释现实。
如按照价值规律来讲,商品应当以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的价格来讲,那么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在下降,商品的价格反而上升呢?GDP是一个衡量价值的数据,为什么GDP总量在不断上升呢?还有许多其他问题的争议,但是大都和这两种问题相似,本文也将针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因为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或能够代表价值,因而用于商品交换的媒介。假定wi为商品的价值,wj为金属货币的价值。pij为用货币表示商品i的价格,则有:
pij=wiwj
由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则有
wi=cfi
综合两式可得:
pij=fjfi
等式两端对t求导,则有:
d(pij)dt=fid(fj)dt-fjd(fi)dtf2i=fjfidfjdtfj-dfidtfi
d(pij)dtpij=dfjdtfj-dfjdtfj
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货币的生产效率和商品的生产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述论述是针对金属作为货币的情况进行的讨论,关于纸币作为货币的论述,西方经济学家在关于通货膨胀以及通货紧缩的论述已经十分详尽了。本文不再予以论述。(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著. 中央翻译局译,《资本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马艳,程恩富. 《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J]. 财经研究,2002(10).
[3]卫兴华. 《价值决定规律的作用会引起部门内部剩余劳动的再分配吗》[J]. 学术月刊,1963(4).
[4]白暴力.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变化关系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