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是对物质上的需求,人们开始需要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但是审美能力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逐步地培养。而初中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主要从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以及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审美是一个人思想上的内在需要,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逐步形成的。音乐教学是对初中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不同的音乐与旋律为我们传达了不同的情感,欣赏音乐也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需要采用恰当的对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有更层次的领悟。
一、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
音乐也是一门艺术,它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1]。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魅力,在音乐的学习中树立一个好的审美观念,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与创造美,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同时,音乐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不同的音乐会给人不同的感受,让学生生產情感的共鸣,在音乐中真正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在不断的音乐熏陶下,使自身的心灵得到很好的净化,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中去。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对策
1、进行音乐情境的创设,感受音乐美。优美的音乐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欢快的音乐会让人们轻松,而低沉的音乐会让人们忧伤。在不同的音乐情境下,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渲染能力,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审美体验,从而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并结合其他要素来理性地对音乐进行感知[2]。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前完全不理解这段音乐,或者,教师没有创设好的音乐情境,结果会相反。
例如:当教师拿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让学生欣赏时。教师可以从情感出发引导学生欣赏。首先,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教师同时用温柔的语调、有节奏地对音乐中所表现的画面进行描述:“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宁静的江面,渔民们打着鱼划着船回来。”就在教师描述的过程中,一幅“渔舟唱晚”风景图与音樂相协调,使学生充分地融入到音乐欣赏中,这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情感的基础。再比如:让学生欣赏《松花江上》这音乐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抗战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放此曲,学生会更能投入感情,产生悲愤交加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已经存在的表象进行加工从而创造一个新的形象,这样的心理活动称之为想象。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也少不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才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所以,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欣赏《瑶族舞曲》时,也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教师用诗意化的言语描述音乐中的画面,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想象音乐中的意境。每个人所感受到的画面与意境会有所差别,在想象过程中鼓励学生求新求异。
3、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展开想象力,进行创造,从而达到美的效果。例如:让学生学习《神奇的非洲会说话的鼓》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活动,与他们一起愉快地跳舞,使学生感受到非洲舞蹈的奔放与狂野。同时,利用媒体播放器播放非洲民间舞蹈,让学生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舞蹈与鼓中,学生然后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或者把桌子当做“鼓”来敲打,当然有些同学会急切地想要自己制作“会说话的鼓”。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与制作
[3]。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非洲舞蹈的基本动作,知道“鼓”在非洲舞蹈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教授《彩云追月》这一内容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来对伴奏乐器进行模仿,然后根据声部分进行小组练习,在小组活动中感受作品的美感。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教师要采用正确的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直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音乐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晓华.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5,16(2):73.
[2] 郜筱曼.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J].文教资料,2014,98(7):23.
[3] 陈信.音乐教学要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2015,17(1):86.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审美是一个人思想上的内在需要,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逐步形成的。音乐教学是对初中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不同的音乐与旋律为我们传达了不同的情感,欣赏音乐也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需要采用恰当的对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有更层次的领悟。
一、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
音乐也是一门艺术,它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1]。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魅力,在音乐的学习中树立一个好的审美观念,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与创造美,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同时,音乐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不同的音乐会给人不同的感受,让学生生產情感的共鸣,在音乐中真正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在不断的音乐熏陶下,使自身的心灵得到很好的净化,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中去。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对策
1、进行音乐情境的创设,感受音乐美。优美的音乐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欢快的音乐会让人们轻松,而低沉的音乐会让人们忧伤。在不同的音乐情境下,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教师要善于运用艺术的渲染能力,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审美体验,从而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并结合其他要素来理性地对音乐进行感知[2]。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前完全不理解这段音乐,或者,教师没有创设好的音乐情境,结果会相反。
例如:当教师拿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让学生欣赏时。教师可以从情感出发引导学生欣赏。首先,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教师同时用温柔的语调、有节奏地对音乐中所表现的画面进行描述:“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宁静的江面,渔民们打着鱼划着船回来。”就在教师描述的过程中,一幅“渔舟唱晚”风景图与音樂相协调,使学生充分地融入到音乐欣赏中,这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情感的基础。再比如:让学生欣赏《松花江上》这音乐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抗战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放此曲,学生会更能投入感情,产生悲愤交加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已经存在的表象进行加工从而创造一个新的形象,这样的心理活动称之为想象。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也少不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才更能感受到音乐的美。所以,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欣赏《瑶族舞曲》时,也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教师用诗意化的言语描述音乐中的画面,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想象音乐中的意境。每个人所感受到的画面与意境会有所差别,在想象过程中鼓励学生求新求异。
3、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展开想象力,进行创造,从而达到美的效果。例如:让学生学习《神奇的非洲会说话的鼓》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活动,与他们一起愉快地跳舞,使学生感受到非洲舞蹈的奔放与狂野。同时,利用媒体播放器播放非洲民间舞蹈,让学生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舞蹈与鼓中,学生然后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或者把桌子当做“鼓”来敲打,当然有些同学会急切地想要自己制作“会说话的鼓”。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与制作
[3]。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非洲舞蹈的基本动作,知道“鼓”在非洲舞蹈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教授《彩云追月》这一内容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来对伴奏乐器进行模仿,然后根据声部分进行小组练习,在小组活动中感受作品的美感。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教师要采用正确的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直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音乐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晓华.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5,16(2):73.
[2] 郜筱曼.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J].文教资料,2014,98(7):23.
[3] 陈信.音乐教学要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2015,1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