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号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ang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号(NIGCOMSAT—1,尼星1号)是我国第一颗整星出口的卫星,该星的发射成功满足尼日利亚在电讯、广播、宽带多媒体服务等领域的需求,带动非洲大陆在卫星应用、地面通信、电信网络方面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我国从此迈入了商业卫星的国际市场。
  
  项目简介
  
   尼日利亚对尼星1号的要求是“服务区域大、服务寿命长、技术水平高”,因此研制难度很大,项目竞争激烈,中、美、法、英、意大利、以色列等国的20多家公司参与了竞标。
   2004年8月中旬,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向尼方提交了正式建议书。经过数轮竞争,长城公司终于以第一名夺标,其标书成为揭标之前收到的惟一能够满足尼方所有要求的标书。
   2004年12月15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正式与尼日利亚科技部所属的尼日利亚宇航局(NASRDA)签订了《尼星1号合同》。合同规定:中方负责卫星的研制生产,卫星采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东方红4号平台;中方负责采用长征3号乙火箭实施卫星的发射,交付时卫星处于在轨状态,满足尼日利亚在电讯、广播、宽带多媒体服务等领域的需求;中方负责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和中国喀什建设地面站并提供运行支持服务;负责为尼方培训相关技术人员。
   2005年2月21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在北京航天城召开了尼星1号项目开工会,协调和讨论了相关技术问题,对卫星技术状态进行了最终确认,并确认2005年2月4日为尼星1号星项目的合同生效日。
   2005年4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了尼星1号总体设计报告。
  2006年3月到2007年4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相继完成尼星1号的不同状态下的电性能测试及电磁兼容试验、振动试验、噪声试验、星箭对接与分离冲击试验、热真空试验和天线无线转发试验。
   2007年4月6日,尼星1号顺利通过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的整星出厂专家评审。
   2007年4月11日,整星被空运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始执行发射任务。
   卫星升空后,我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织渭南、厦门等地面测控站和远望—2航天测量船对卫星进行了跟踪与控制,先后完成了太阳电池帆板和业务天线展开,成功控制星上发动机点火以实施5次复杂的变轨,使卫星按任务要求从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准确进入准同步轨道,建立预定漂移速度,并在控制卫星实施多批次位置保持后,最终于5月22日08:22:05定点在42°E赤道上空,进入了预定的工作轨道。
   航天专家称,由于尼星1号具有输出功率大、有效载荷多和工作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对地面测控系统在控制策略、轨道机动控制和姿态确定精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此次对该卫星成功进行跟踪控制,并使其准确定点,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近年来地面测控系统完成过程最为复杂的航天测控任务之一,它表明我国航天测控系统对复杂的三轴稳定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测控技术,已跨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此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还对尼星1号进行了一系列在轨综合性能测试,确认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后在卫星轨道上向尼日利亚客户交付,并实施后续测控和应用管理,届时卫星将正式投入运营。
   尼星1号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周志成说,该星的发射和定点成功,证明了中国人有制造大平台通信卫星的能力,中国将在国际商业卫星市场开辟新天地。
  
  卫星概述
  
   尼星1号采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东方红4号。为适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向长寿命、大容量发展的趋势,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九五”期间重点开展了东方红4号大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的技术开发工作,突破了卫星总体设计优化等12项关键技术。
   为了研制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技术人员开展了多项重点技术的攻关,如大型中心承力筒技术、大容量贮箱技术、卫星电源及控制技术、星上综合数据管理技术、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机械太阳电池翼及二次展开机构等项关键技术的攻关,2001年1月完成了预研制阶段任务,并通过了国家组织的专家评审,2002年初通过了国家组织的转阶段评审并转入正样卫星研制阶段。
   东方红4号具有容量大、功率大、承载能力强和服务寿命长等特点。其整体性能(包括设计寿命、可靠性、输出功率、有效载荷承载能力、星箭兼容性、用户操作界面等方面)具备20世纪90年末国际先进水平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平台,技术水平和卫星的能力与目前国际上通信卫星公用平台,如A2100—AX、HS—601HP、FS—1300和SB—3000等平台的水平相当,因而具备了开发同等容量通信卫星的技术基础和能力。它可用于大容量广播通信、电视直播、数字音频广播和宽带多媒体等多种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内外市场急需的业务类型,并具有确保信息传输安全可靠的有效技术手段。
   该平台采用了高效率的砷化镓(GaAs/Ge)电池片,具备携带38台C频段转发器、16台Ku频段转发器的能力。卫星平台大部分技术指标全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用于大容量通信广播卫星、视频/音频直播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区域移动通信卫星等用途。
   通过东方红4号大平台的研制,我国自主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力成果,促进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跨越发展,同时带动了相关部件、元器件、原材料等基础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
   尼星1号卫星起飞重量5.1t,卫星平台采用了80Ah的氢镍蓄电池组,太阳翼每翼包括三块电池板,增加了遥控解密机,具备提供更多有效载荷容量的能力。卫星转发器质量600kg,转发器功率8000W,装载4个频段、28台转发器(4台C频段、18台Ku频段、4台Ka频段和2台L频段)和7副特别设计的反射型面天线(Ka、Ku、C、L频段)。
  
  研制难度
  
   尼星1号业务范围广,包括广播通信、电视直播和导航等业务;服务区域大,覆盖区包括整个非洲、并实现了与欧洲大陆的通信业务。其研制难度极大,对中国航天人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它主要反映在6个方面::①技术难度大,指标要求高,服务寿命长;②罕见的24个月完成卫星研制周期;③严格的商务条款;④创新的整星出口组织管理;⑤独特的用户培训;⑥国际一流水准的用户监造。
   该星的有效载荷非常复杂,几乎包括了商用通信卫星的所有频段,是我国首次把4个波段同时运用于1颗卫星,这在设计上形成了很大困难。在1颗卫星上同时集中4个频段28台转发器,极易产生电磁的相互干扰。要实现电磁的相互兼容,卫星通信舱的布局成为一大难题。但多频段转发器集中在1颗通信卫星上是以后通信卫星研制的方向,因此必须闯过这一关。有效载荷系统的高效集中,要依托更先进的卫星研制平台,而我国新研制的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正好可以胜任这一重任。尼星1号在通信舱上的成功设计,为今后我国大型通信卫星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整星在轨服务寿命15年。为了确保达到服务寿命,就需在减轻卫星净重、提高推进系统比冲和效率、提高运载能力上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2年来,通过研制尼星1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攻克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如大面积太阳电池翼一次展开技术、镍氢蓄电池研制技术、大功率Ka频段转发器技术、两次结构部装技术等,使我国通信卫星研制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
   尼星1号研制周期仅有26个月,而国外同等规模的卫星交付周期一般在30个月以上。尼日利亚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对通信卫星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只有中国敢于签订26个月完成卫星交付的合同。根据合同规定,卫星总价的10%为预赔款,中方在卫星研制中出现进度推迟或性能不符合指标现象,尼方随时可以进行罚款。合同还规定,节点未按时完成且未能在30天内纠正,或项目累计推迟140天以上,尼方有权终止合同,中方退还全部已支付款项。
   为圆满完成这颗“短平快”卫星的研制任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方式,迅速组织研制队伍,完成了项目全寿命周期工作策划,针对短线和关键项目采取了有力措施。根据商业卫星长寿命和高可靠的要求,大量选用了中国航天已有的成熟技术,并采用先进的系统优化设计手段,完成了复杂的有效载荷设计和整星设计。按照国际惯例开展相关的设计评审、生产制造和用户培训工作。按照合同,顺利完成了项目开工会、天线优化设计评审、季度管理评审和卫星初步设计评审等关键节点。
   在研制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进行了系列流程再造和优化设计工作:走国际商业卫星研制的路线,一次正样,不安排初样阶段的研制。由于东方红4号平台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其技术状态很早就能确定,但有效载荷的指标却取决于用户需求。这样,有效载荷设计及其随后才能进行的卫星结构生产便成为该星研制的主要短线。为了抢时间,在总结以往卫星研制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两次部装技术,使平台的生产独立于有效载荷,这样可以提前进行平台生产,缓减载荷设计短线,缩短卫星研制周期2~3个月,为卫星24个月的研制周期奠定了技术基础。其次,根据研制流程确定了项目的研制短线和关键项目,确定有效载荷国内产品研制和引进件采购等为项目短线,确定Ka频段输出多工器、80Ah蓄电池、遥控解密机、太阳翼等为关键项目。卫星总装测试和大型试验(AIT)阶段进行24h卫星主线不停、多班轮流工作等。
   具体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卫星分系统的单机研制的流程,单机组装出来后,在调试过程中会产生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的释放。过去,单机是先做热真空试验和热循环试验,之后考虑到单机在试验测试中产生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的释放而导致一些性能发生变化,会进行微调修正,但不再进行试验验证。现在,则先让单机作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释放,之后再进行热真空试验和热循环试验。像这样的流程改进在这颗卫星研制中还有不少,而且,这些优化的流程也将被运用到其他卫星的研制过程中。
   另外,在计算机自动测试方面,以前在卫星单机作试验时,有些测试依靠技术人员定时去采集试验数据。而在尼星1号项目上,使用了计算机自动测试。计算机每几秒钟采集一份数据的效率是人力无法比拟的。翔实的试验数据为有效地实时监测卫星各系统的状态提供了准确的资料。
   在卫星的电源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等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技术成果。通过这些创新,最终在25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整星出厂任务,并得到用户方和监造方的高度认可,创造了国际一流的“尼星速度”:从三舱对接到卫星出厂,尼星1号团队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国内外同类卫星需要13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其他同类卫星2年内进行1300h电性能测试就足矣,尼星1号仅在1年内的整星加电考核时间就达约1800h;从卫星出厂装箱到发射场,一般需用一个星期时间,而尼星队伍只用了一天半……
  尼星1号不仅是我国第1颗整星出口的商业卫星,而且其研制完全按照国际商业卫星运行模式运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边研制、边摸索、边改造。
   为了确保尼星1号的产品质量全程受控,在研制初期,研制团队就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产品保证计划,并确定了17个关键项目,117个强制检验点,开展了元器件、软件、技术状态更改、质量归零、可靠性安全性等5大专项评审。
   该卫星在质量控制方面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了用户全程的监造,世界一流监理公司———加拿大TELESAT公司负责监督检查。自开工以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东方红4号大平台项目办公室与用户方、监造方等外方专家一起相继进行了卫星初步设计评审、关键设计评审等5大合同关键节点评审,力学试验、热试验等20多项整星和分系统测试准备就绪评审,以及测试数据包的审查,进行了21个强制检验点检查。尤其是在有用户方和监造方参加的初步设计评审和关键设计评审阶段,年轻的尼星团队在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用英文编写出了70多万字的设计评审数据包,内容包括系统设计、分系统设计、试验计划、产品保证等多个方面,受到了国际用户的好评。此外,项目办公室还与外方专家进行了50多次技术接口会议、监造例会和季度管理审查会,监造方对卫星研制过程给予全方位的审查。经过不断探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现已建立起商业卫星保密管理、知识产权、客户管理、大系统协调等一整套国际商业卫星管理模式。
   在研制过程中还完成尼星1号用户学员的培训论文答辩,并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学员通过为期1年3个月的宇航基础知识、卫星专业知识、AIT现场培训及虚拟卫星设计4个阶段的培训,学到了很多知识,尼方用户表示满意。
   加拿大TELESAT公司的监造方项目经理瑞·迈尔称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用25个月造了一个4频段的大卫星,整个团队体现的是一个意志、一个声音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卫星!”他在给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的信中明确表示:尼星1号研制团队,特别是AIT团队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团队,非常希望在后续项目中继续与该团队合作!
  
  开拓市场
  
   这次发射是中国首次用自己的火箭和卫星向国际用户提供在轨交付服务。此举标志着中国航天整星出口将实现零的突破。这颗通信卫星由位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和中国新疆喀什的地面站提供操作支持服务,中方负责为尼方培训相关的技术人员。
   这个项目的实施将为尼日利亚提供超过15万个与通信运营相关的工作机会。卫星提供的双向高效宽带,预计为尼日利亚宽带用户每年节约超过9500万美元,为非洲用户节约电话中继和数据交换业务费超过6.6亿美元。此外,卫星还将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电子政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尼日利亚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非洲大陆在卫星应用、地面通信、电信网络等方面的进步。卫星服务的直接收益在未来15年中至少达到9亿美元,足够收回约2.5亿美元的投资。
   尼星1号定点成功并投入使用后,不仅将推动我国大容量、长寿命、高可靠通信卫星的发展,同时必将为中国航天开拓出更广阔的国际商用卫星市场。
   中国曾于1990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承揽外星发射,“长征”系列火箭从此迈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但中国卫星从未出口。这次卫星发射成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能够出口高水平大容量通信卫星,将会为中国航天带来更多的机会。
   在这次的中尼合作中,中方除提供一颗大功率通信卫星外,还提供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服务,2个分别位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和中国新疆喀什的地面测控站,同时还包括卫星全寿命操作支持服务和对尼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服务。这种为国外用户提供在轨卫星交付的“一揽子”服务(包括火箭、卫星、地面测试系统、保险、融资、人员培训等六大模块),将会受到用户的欢迎,中国将以这次成功发射为起点,继续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携手共进。
   供应商为用户提供完整配套的发射服务与卫星、卫星地球站等航天产品及服务等一揽子服务,在国际上被称为是“交钥匙工程”。我国向尼方提供的这种星、箭、地捆绑在一起的一揽子出口业务,就是根据用户的要求而提供的。
   尼日利亚国家太空研究与发展局的官员2007年5月10日说,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亚首个卫星地面站已经竣工。该地面站是一个卫星通信地面控制中心,位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其项目总投资为1500万美元,建筑面积近8000m2。这个卫星地面站的建成将为尼今后升空的卫星提供技术保障。
   由于尼星1号的研制完全按照国际商业卫星运作模式进行,在卫星发射前必须完成卫星保险安排,2005年10月以来,中方先后4次进行了尼星1号国际、国内保险宣讲,增强了国内外保险界对尼星1号和东方红4号平台的信心,为尼星1号保险得以顺利安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为首席保险人,中国人保财险承保了尼星1号。在承保尼星1号发射架初始运行保险的同时,人保财险还作为首席保险人组织国内16家保险公司通过商业共保模式承保了卫星发射前保险、火箭发射前保险和发射第三方责任险,成功为客户提供了从卫星、火箭出厂到发射后12个月全方位、一揽子无缝衔接的保险保障。尼星1号项目的成功运作,既是中国国产卫星、火箭扩展国际商业航天市场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国内航天保险市场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更体现了中国保险人全力支持中国航天、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的坚定信心。
   尼星1号发射及在轨运行的成功,将推动我国大容量、长寿命、高可靠卫星的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腾飞提供机遇,满足中国未来通信卫星发展的需求,同时必将为我国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开拓出更广阔的国际商用卫星市场。
   2008年第3季度用长征3号乙发射的委内瑞拉—1通信卫星也将采用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该星上装有12台C频段转发器和14台Ku频段转发器,计划定点于82.7°W,将主要用于委内瑞拉国内通信和广播服务。另外,还有多个国家已经表示出购买东方红4号型通信卫星的意向。
其他文献
4月2日下午,长达14个月的谈判、时经百般曲折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终于在达成妥协后落下帷幕,这项自由贸易协定是继智利、新加坡、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后的第4例,从其经济规模来说将是世界最大的。  该协定将把世界第12经济大国———韩国和世界最大的经济大国———美国连接为一个经济圈,如果协定生效,将产生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4.1万亿美元的新市场,其规模仅次于欧盟(15.3亿美元)和北美自由贸
期刊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最近首次发射一颗专门的卫星,用于观测研究地球两极上空化的神秘云团———夜光云(Noctilucent cloud),这些云近几年来出现异常变化,呈现越来越明亮,科学家认为,气候的变化导致夜光云的改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中层大气高空冰探测(Aeronomy of Ice in the Mesosphere,简称AIM)卫星于美国西部时间2007年4月25日成功发射
期刊
进入2006年的最后几个月,产业出现的最明显的新的发展倾向之一是,IPTV正成为产业所有各方的一个共有的领域。也许是料想不到的,IPTV不是作为对卫星和有线的竞争平台出现,而是作为越来越被付费电视运营商利用的一条补充的出路出现。  英国领先的付费电视运营商BSKYB公司将IP出口增添给其卫星服务的计划是众所周知的。由新闻公司支持的另一个平台Sky Brasil也已推出其服务。据悉,新闻公司旗下的所
期刊
2007年04月19~23日我受印尼PT. Subur Semesta公司经理谢先生的邀请到印尼的万隆市参加了一次由他们公司组织的安装C波段极轴天线比赛。  印尼PT. Subur Semesta公司谢先生是位华人,如图1。他们的PT. Subur Semesta公司成立于1979年,在1998年开始进入卫星电视行业,公司位于印尼的Jakarta(雅加达),有员工200人左右。PT. Subur
期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消息,由该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研制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号(Nigcomsat 1)卫星———“尼星1号”于5月14日搭乘中国“长征3号乙”火箭升空后,5月22日在42°E轨位上成功定点。目前星上各系统运行稳定,卫星工作正常。根据2004年12月15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尼日利亚宇航局签订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号轨道交付合同”,”
期刊
随着平板高清电视机的大量上市,高清信号源成了最大的追求,全国除了有20几个城市的有线电视台转播国内1~3套高清节目(每天播出时间很短)外,也有用户使用高清播放机来收看,但更令人瞩目的是利用卫星电视播放的高清节目来直接观看,其中110°E日本百合花卫星BS信号便成了热点,因为免费放送,而且8套节目中有6套高清,为此吸引了不少烧友,然而该星的信号并不覆盖我国,江浙地区收到的也只是溢波,信号较弱,在上海
期刊
在2006年年末鑫诺2号卫星的发射过程中,所有关注卫星发射进展的朋友,除了上网查看有关网站上的消息外,最为重视的就是orbition这个用来预测卫星位置的软件的使用。在互联网上一个关于鑫诺卫星的帖子中,其作者就是使用了这个软件来跟踪鑫诺2号在太空中的位置,从而在较早的时间发布了鑫诺卫星定位出现失误的消息。从此,orbition这个观察和追踪卫星的软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逐渐走进大家的视线。实际上
期刊
泰国Shin Satellite公司现在运营Thaicom 1A、Thaicom2、Thaicom3、Thaicom4(IPST  AR)和Thaicom5卫星,该公司总裁Dr Nongluck Phinaintisart也是亚太卫星通信委员会(APSCC)的新任主席。在最近召开的APSCC会议期间,APB的记者就亚洲卫星市场问题采访了这位女主席。  在APSCC会议上,一位发言者说,实际上亚洲地
期刊
负责高清多媒体影音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规格授权的HDMILicensing公司,于最近公布一项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HDMI技术正以极快速度普及于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根据该项调查,当前市面上已有超过50款配备HDMI技术的个人计算机相关产品,其中包括超过20款的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和由各大厂家推出的带有HDMI接口的显示屏,以及配
期刊
国家广电总局5月29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增加2007年度三星级以上涉外宾馆可申请接收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范围的通知》说,根据《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国家广电总局令第27号),批准新增韩国KBS WORLD频道为可供国内三星级以上涉外宾馆申请接收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批准有效期为2007年5月24日至2007年12月31日,其它所有事项按已有规定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