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础、考查能力,凸显化学核心素养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全国理综卷(I、Ⅱ、Ⅲ)化学试题,继承传统,积极创新,考查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同时,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陌生情景下化学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较全面的考查,考查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较好地体现了高考试题的选拔性功能。通过对2019年高考理综卷(I、Ⅱ、Ⅲ)化学试题的对比分析,探寻全国卷高考化学试题的命题规律,为2020年全国卷地区高三化学复习备考提供借鉴与帮助。
  一、选择题特征及启示
  研究今年3套全国卷化学选择题,会发现其秉承传统、重在创新,主要考查化学基本知识及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点主要分布在必修1、必修2及选修4教材中的7大核心板块上,重在对化学核心知识点的考查。
  1.化学STSE
  化学与生活、技术、环境及传统文化,属于全国理综卷每年必考內容。涉及内容为生活常识、科技前沿、传统文化及医药化学等方面的常识。因为其涉及知识面广、考查内容丰富,应考策略是多法并举、对比分析、分类排除,选出合理选项。如今年全国卷I第7题重点考查化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其中A项“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项“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等,均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相关联,考生可用分析排除法准确做答。还有全国卷Ⅱ第7题以唐代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为载体,考查内容主要是物质化学成分与结构问题,把化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对考生知识丰富性、灵活性的较好考查。全国卷Ⅲ第7题中“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及“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等考查,贴近社会,帖近生活,既考查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同时也渗透考查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复习备考中,要重视必修2第3章、第4章,选修5第4章、第5章等内容的复习。此题型作为考查考生视野开阔度和化学核心素养的优秀题型,备考时需多积累、勤关联,巧用排除法作答。
  7.电解质溶液题
  含图像的电解质溶液选择题,自2017年全国卷(I、Ⅱ、Ⅲ)选择题中分别以直线图、曲线图的方式做了较大难度的考查,2018年全国卷Ⅲ第12题以滴定曲线图”为载体,考查了Ksp。的计算等问题后,在2019年全国卷继续考查。其中全国卷III题以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为载体,结合混合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考查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滴定终点6点pH判断及特定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判断等问题。全国卷Ⅱ第12题以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硫化镉(CdS)的2条溶解平衡曲线为载体,考查了Ksp与温度之间的关系、S2-浓度对溶解平衡的影响等问题。研究近3年的考题不难发现,溶液中的四大平衡考查交替出现,复习时要分类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判断、离子浓度的大小判断、溶解平衡计算等方面进行专项训练,要清楚知道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度(n)的因素、能灵活运用电离平衡常数(K)化多变量为单一变量、能巧妙运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尤其是电荷守恒解决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问题,能结合所给信息或图像计算K或Ksp。解题时明确原理,紧抓图像特殊点,强化训练考生识图能力,才能真正突破电解质溶解问题。
  抓住7道选择42分(占理综化学总分的42%),就抓住了化学备考成功的核心和关键。教师在复习中应紧抓热点、注意变化、系统研究、扎实训练,方可保证化学选择题题备考的圆满成功。
  2019年全国卷Ⅱ第26题,以重晶石(BaSO4)为原料,按照所给工艺制备生产白色颜料立德粉ZnS·BaSO4(也称锌钡白)为载体,考查到的问题有钡的焰色反应颜色(绿色,有超纲之嫌)、陌生
  详细研究近三年全国卷元素化合物内容的考查,主要是以工艺流程题的形式进行来实现的。故在复习备考中要特别重视对工艺流程题的研究和训练,逐步建立起解决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流程,即按照前期原料预处理阶段、中期核心反应阶段及后期产品分离提纯阶段“三段式”研究问题。在分析流程时抓住主干,忽略枝节,进而解决好工艺流程题中的大问题。同时也要知道工艺流程题考查内容主要内容有金属元素中Fe、AI的去除方法(尤其注意Fe→Fe2++Fe3+→Fe(OH)3的去除方法)、非金属化合物SiO2的性质及去除、非金属单质CI2、化合物H2O2在去除Fe时的作用、反应条件的控制(如控制条件加快反应速率、控制pH去除杂质离子等)、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关系式法计算含量或产率等。在复习备考中,针对考点、紧扣热点,通过针对性训练,切实有效突破工艺流程题。
  2.实验题
  2019年全国卷I第27题,以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为载体,以流程图的形式考查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及实验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形式新颖,考查内容具体。主要考查金属表面油污的处理、酸溶时加热方式的选择(水浴加热)、尾气(H2S)处理时防倒吸装置的选择、产品的分离及结晶水数目的计算等。起点高、落点低,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已有化学知识分析实验问题、解决实验问题及综合计算能力,难度适中。
  2019年全国卷Ⅱ第28题,以茶叶中提取生物碱咖啡因的流程为载体,以简易流程图的形式考查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考查方式灵活,考查内容基础。主要考查了索氏提取装置的虹吸连续萃取原理及优点、乙醇加热时沸石的作用、装置加热时不可用明火的原因、蒸馏过程仪器的选择及提纯咖啡因方法的识别等。情景陌生但问题基础,考查考生基本实验素养,中等难度。
  2019年全国卷Ⅲ第27题,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为载体,考查加热方式的选择、实验仪器的选择、提纯过程中加冷水、加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进一步纯化的方法(重结晶)及产率的计算等。题目以有机物制备为载体,考查形式与全国卷I2012年-2014年有机实验考查相类似,难度适中。   比较2019年全国3套卷实验大题能发现,与2018年相比较,实验考题难度均有所下降,考查内容回归基础、回归基本实验操作。其中要特别留意全国卷Ⅱ、卷Ⅲ以有机物提取和制备为载体的实验考查法,外加全国卷I在2012年~2014年曾经连续3年考查有机实验,实际上是对高中学习与备考过程中部分教师学生不重视有机化学学习的一种警示。故在2020年的复习备考中,除了传统的认识基本实验仪器、基本实验操作的同时,实验复习可按照制备型实验、提纯型实验及探究型实验进行分类复习,每类实验分别设计出无机物为载体、有机物为载体的训练题,细致全面的进行实验专题训练与强化,切实突破化学实验综合题。
  3.原理题
  2019年全国卷I第28题,以我国化学工作者发表在世界顶级刊物《science》中的文章“沉积在α-MoC上单层金原子对水煤气的低温催化反应”为背景,以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为素材,灵活考查了活化能的含义及计算、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及看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图像情景陌生,对考生的识图能力及运用已有知识处理陌生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2019年全国卷Ⅲ第28题,以氯化氢(HCl)转化为氯气(C12)的技术载体,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盖斯定律的计算、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电化学的计算等,情景陌生,考点常规,对考生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对比研究表明,2019年《化学反应原理》考题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运算的同时,重点以反应图像的形式考查了考生提取信息、解决陌生情境下问题的能力,考题素材多来自文献资料,考查的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即通过复杂情景和高阶思维的考查而凸显化学核心素养。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把盖斯定律的计算(计算要准确)、平衡移动的分析、平衡常数计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Kkp。的计算、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解原理及金属的防护等知识点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同时辅之以图像图表方面的专题训练,进而突破难点,实现《化学反应原理》的成功备考。
  三、选做题特征及启示
  1.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2019年全国卷I第35题,以我国科学家在世界顶级刊物《Nature》上发表的“双相纳米高强度镁合金”分散在Al中可以制备“坚铝”为载体,主要考查了Mg原子核外电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图、易与Mg2+、Cu2+形成配合物的乙二胺(H2NCH2CH2NH2)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配离子稳定性的比较、晶体熔点的大小比较、MgCu:的拉维斯结构中原子间距离及晶体密度的计算等。考查形式新颖、考查内容丰富,通过陌生的问题情境测试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结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区分度。
  2019年全国卷Ⅱ第35题,素材依旧来源于世界顶级刊物《Nature》上一种Sm-Te-As-O-F铁基化合物的超导体材料,主要考查分子的空间构型、氢键对NH3分子沸点的影响、根据Sm(4f64s2)的电子排布式书写Sm3’电子排布式、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F-、O2-)、均摊法确定晶体化学式、晶体密度计算及晶胞中原子坐标的确定等。起点高、落点低,综合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及空间识图能力。
  2019年全国卷Ⅲ第35题,以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LiFeP04)为载体,考查了对角线法则(与Li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泡里不相容原理、Fe2CI6结构书写及Fe3+配位數的判断、氢键对苯胺沸点的影响、电负性的大小判断、杂化方式的判断及多磷酸根通式的书写等,考查内容基础常规,相对容易些。
  物质结构与性质,考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自2017年全国卷ⅡN5-中大π键(兀5)的考查开始,2018年全国卷Ⅲ考了zn六方晶胞,2019年全国卷I考了MgCu2拉维斯结构,每年结构题都在适度创新,尤其要注意今年考题素材选自期刊文献的考查方式,其在真实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出的能力才是考生实际的能力,表现出的态度情感才是真实的品质特征。掌握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概念;掌握σ键及π键、等电子体理论、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及杂化轨道理论、氢键理论及配合物理论;掌握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及离子晶体各自典型晶体的晶胞结构、晶胞密度及边长计算的同时,还需加强对物质结构知识运用方面、加强物质结构思维能力方面及加强陌生情景下解题能力方面的训练,这些才是选修3考取高分的根本保障,仅靠零碎记住一些知识点就能得到7~8分甚至10多分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其他文献
一、背景介绍  2018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第28题广东省的难度系数0.2l,区分度O.59,是全卷化学试题中难度最大、区分度较好的题目。当年考生倍感不适,高考后,全国各地的化学教师对此题的讨论此起彼伏、经久不衰。2019年全国卷I中化学必考大题仍然是28题最难,因此有必要再将近两年反应原理大题涉及相关问题再讨论。笔者针对此题进行文献调研和深入分析,并结合本人于2018年10月在广东省2019届一轮
期刊
一、有限教学的涵义  1.有限教学的定义  有限教学指的是在教学目标框定的空间内、教学因素的限定下具有一定自由的教学,它以一种动态、整体、综合的方式,多角度地审视教学的复杂性。这个过程有三个要素需要强调:“受教学的限制”、“有限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的公平性”。化学有限教学则要求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必须根据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认知的规律,有效组织学习内容,着重知识的合理取舍,照顾整体发展,以达到课堂、
期刊
灰色系统理论(简称灰理论Grey Theory)由邓聚龙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技、农业、生态、生物等各个领域,但是通过在中国知网查阅文献发现,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并不多见,在中小学教育研究领域方面的文献则更少。本文将对影响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几个因素进行调查,并运用灰理论进行数据处理,旨在让广大教师了解影响高中生化学学习因素的现状,并为广大化学教育研究者
期刊
“燃料与能源”是初中化学较为重要的章节内容,需要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前提下,拓展思维,提升问题分析能力。“燃料与能源”也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不仅含有众多的化学知识,同时与生活联系紧密,对人类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该部分内容中存在四个较为重要、存在难度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相应的化学知识开展问题剖析与实例探究,提出相应的问题启示以供读者参考。  问题一:燃料与能源的类别辨析问题  对能源的类别辨析是该内
期刊
【课前慎思】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改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需要大胆地去冲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敢于超越书本,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要大胆创新,让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互动、充满激情与创意的过程。学生能不能创新,关键看教师,如果教师能有一点创意,有一点创新,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影响学生,一个有创新的教师可以带出一批头脑开放的、富有创新的学生。要
期刊
在高考中,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考查以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为主,而Fe2+、Fe3+则是多方面考查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着脚点。命题的角度多从性质、转化、制取、检验、分离、产率、含量测定为主,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多以实验探究、工业流程的形式与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相联系进行考查。然而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无论是对于實验探究,还是化工流程均是学生的难关。Fe2+、Fe3+在高考中从哪些方面考查
期刊
等效平衡作为研究化学平衡的重要内容,对于整个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意义。根据反应的温度、压强、容积、可逆反应的系数是否相等,可以分为恒温恒压、恒温恒容等系数和恒温恒容不等系数三个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等效平衡可以采用对应的模型来分析,下面将深入探究三类等效平衡模型。  一、恒温恒压变量模型  解读:恒温恒压变量模型,即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对于多个不同体积下构建的化学平衡,经过
期刊
氧气是生命存在的必须物质之一,是初中化学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涉及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实验制法,其中包括一些基础的概念、基本的性质,也含有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通过氧气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氧气的核心内容,并积累物质学习的方法,本文将对氧气核心知识进行学习指导,并结合实例探讨知识应用的分析技巧,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知识重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生活生产中接触较为广泛的气体
期刊
随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化学史的教育功能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可,特别是结合实验探究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然而,因化学史相关资料分布零散且不易收集,往往很难有效地将化学史融入实际教学中。以微信公众号为对象开展化学史资源统计发现,化学教育、化学史教学之家、化学史等公众号均共享有化学史微课素材及教学设计等资源。在“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下,如何利用好简单直观的化学史微课开展“科学本质”的实验教学,这是
期刊
一、判斷一元弱酸与其共轭碱的水溶液酸碱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