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的非指导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rrr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个性交往、情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非指导是相对于明示指导的一种教学主导形式。在非指导中,教师并不命令学生,也不直接要求学生,不替学生做主,而是暗示学生,精心设计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做主。教师仍然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但在“前台”做主的却是学生。可以说这是不教之教。因此,语文教学中非指导能反映教学过程的真正内涵。
  
  一、语文教学非指导的心理基础
  
  教学主导中非指导主要有期望性效应、注意性效应和情感性效应等。
  
  1.期望性心理基础。
  期望性效应又称皮革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暗示与激励的心理效应。
  皮革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国王,由于国王非常喜欢一座少女石雕,整天看着她,倾注了极其浓厚的感情和全部心血,精诚所致雕像复活了,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嫁给了国王,终于成为他的妻子。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依此进行了研究。他选择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他采用随机的办法任意挑选一部分学生出来,告诉任课教师,这些学生经过研究将来会前途无量,希望教师们在十分保密的情况下协助观察。一年后,这些孩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罗森塔尔进一步追踪研究发现教师所表现的期望,直接促进这些儿童智力的提高。于是发表了题为《教室的皮革马利翁》的研究报告指出教师在教学中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个实验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充满期望的时候就会通过眼神、手势、态度透露出强烈的信息:你努力吧,一定会成功。学生则会增强信心调动无穷的潜力,真的就会显出优于他人的潜质。而反向的“期望”则让学生气馁:反正老师认为我不行,我就不行;反正老师厌恶我,我就不学,等等。教师的期望和信心会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利用期望效应,可以使教学的非指导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2.注意性心理基础
  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每一时刻,人只能从许多事物中区分出某些事物并加以清晰地反映,对另外一些事物则反映得模糊不清,甚至根本没有反映,这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性。由于这种选择性,人的心理活动每一时刻只能指向(集中)于某些事物,同时又离开其余事物,这就是注意。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注意性效应。教师教学的非指导形式应该巧妙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也要注意学生思想和行为,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让学生领悟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项庄舞剑其意在沛公”的情境。法国小说家都德《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在最后一次语法课上特地穿上他那套只有督学来视察或发奖时才穿的衣服,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最后一课,营造一种肃穆的气氛,表达对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深深纪念,表达深沉真挚的爱国之情。教师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传授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教师穿上白色或黑色衣服,以烘托肃穆庄严的气氛,显示沉痛的哀悼。学生注意教师的衣着,耳听教师的朗诵,就会加深对课文内涵情感的把握和理解,这种教学非指导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情感性心理基础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碰撞与沟通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纷繁复杂的情绪与情感增添了人们生活的色彩,也丰富了人类的内心世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绪和情感的感染力量,促成了教学非指导的效应。心理科学认为,人的心理系统主要由认知和情感两方面构成的,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就情感对人的发展而言,首先,它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增益和减力作用。如果个体的情绪良好,大脑皮层就会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就易于吸收知识和信息,也有利于激发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若有沉重的学习压力,精神受压抑,心灵受创伤,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影响知识和信息的接受。其次,情感具有迁移功能。当学生对某位教师信赖时,对教师所教的课也会采取积极接受的态度。“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情感基础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这也就是教学非指导的重要意义。
  魏巍《我的老师》中的蔡云芝先生在经常带学生唱歌跳舞等活动中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学生对老师产生依恋的情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连老师写字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蔡云芝先生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学生(作者)“接近和爱好文学”,最终成长为著名的作家。
  有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平时和蔼可亲,经常与学生沟通,常常周末带学生游览参观,还把学生带回家包饺子吃,中秋节的夜晚从家里带来月饼分给学生,和在校住读的学生共渡佳节。教师与学生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学生愿意学语文了,成绩大幅度提高了。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名师效应等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是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性效应。
  
  二、语文教学非指导的实施策略
  
  1.利用环境语言进行非指导
  环境语言(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取向,作为安排等),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饰,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等。行为主义认为:经典条件反射特别是情感反应,在任何学校的任何时间都会发生。学生对学校、课程、教师和相关刺激的喜好大部分也是通过无意识过程实现的。一门学科最初它几乎不激起学生的情感反应,但学生当前环境中的那些与这一课程反复联系的教师、教室或其他特殊刺激起着无条件刺激作用。这一无条件刺激可能与愉快的反应相联系(一张舒适的课桌,一个友善的教师)或者与消极的反应相联系(一张冰冷的粗糙的课桌,一个态度冰冷的、严厉的教师,经常嘎嘎粉笔声)。在这门课程与这个特殊的无条件刺激(教师令人不愉快的声音)连续匹配后,与这种无条件刺激相联系的(感情)态度可能显著地影响这门课。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加强环境语言中文化因素如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课程与教学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在教学中的非指导作用。另外,教师还要利用课内外活动如班会、队会、参观、旅游等进行教学非指导。
  
  2.利用教师体态语进行非指导
  从教师走上讲台那一刻开始,学生就开始了对教师的关注和“审视”。通过人的眼神、表情、体态的变化和动作传递信息的无声语言,叫做人的体态语言。课堂教学体态语包括姿态语、手势语、面部语、服饰语等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用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的手势、动作、眼神、表情来传达教学信息,就更能使学生更直接、更形象地接受。有心理学家通过测试得出一个有趣的公式:信息的传达=7%言辞 38%声音 55%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的内在思想感情的外露。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迅速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或肃穆崇敬,或悲伤沉痛,或欣喜欢快,或亲切关怀等等,毫无表情或错误表情都不能有益于课堂教学进程的和谐推进。在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教师的目光语要求真诚面对,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中读到真情和希望,进而激发积极向上的信心,教师用眼神组织师生之间的交流,或赞许,或激励,或提醒。这也可以说明体态语与非指导的密切关系。教师的体态语就是把对学生的期望暗示给了学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非指导指导形式。
  
  3.利用同辈群体影响进行非指导
  同辈群体是指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群体。同辈群体的成员一般在家庭背景、年龄、特点、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彼此间有很大的影响。在同伴群体中,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可以尽情地张扬个性,施展自己的才华。有许多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里感到压抑,可是在同伴群体中却得到许多认同,能找到自信。学生的同伴群体之间的交往是当今学生的很重要的特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爱好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并且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之中,和他们同甘共苦。痛苦着他们的痛苦,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利用同伴群体的影响是教学中非指导指导的重要方式和方法。
  
  4.利用网络传媒信息进行非指导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但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信息化正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网络信息的传输比历史上的任何媒体都要快捷和方便,对使用者的要求越来越低。学生每天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接触到天文、地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国际国内各个方面的信息与知识,他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老师和课本,他们的兴趣颇为广泛。教师不应是时代的落伍者而应是时代的弄潮儿。教师首先要熟练地掌握网络传媒技术,然后利用网络传媒信息,通过与学生聊QQ,做BBS发Email等方式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消除教师与学生的代沟,还能使学生掌握信息和知识,这实际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非指导的指导形式。
  结语:教学中非指导的指导形式是一种指导形式,是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思想,一种教学态度。不是一种固定的技术性很强的方法,而是教学指导中的一个补充和辅助。
  
  单位:湖北沙市中学
其他文献
在一座山的夹缝中  寻找野人的踪迹  寻找石头对天空的喊话  在一条河的夹缝中  寻找一条鱼的进化史  寻找一些被漂白的真相  在一本书的夹缝中  寻找唐风宋韵  寻找前人遗落的故事  在生活的夹缝中  寻找温饱  寻找生存的希望和所谓的意义  这个世界被压成一道道缝  害怕被压扁,我们怎么走得进去  一枚红叶  把全部情感注入血脉  把生命压缩成一枚红叶  飘动,在你的仰望里  让你的目光解读那
在我不知道的地方  我总怀疑那里没有星光和月亮  后来你去了我不知道的地方  我相信你一定为那里带去了它们  因为在目之所及的夜空  我再也看不到星的光和月的亮  黑夜填平了许多  填平了我的空房子和空房子里的空酒杯  唯独填不平  谁深夜里的一声叹息  我曾有幸看见过自己  在不长不短的半生时光里  我曾有幸看见过自己,几次  一次,我看见自己  荡漾在一面碧色的湖里  一起一伏,終被风吹皱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的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的目标,使本认为是枯燥无味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提问来沟通师生感情,创造愉悦适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  课堂上,教师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所“问”之处,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我与世界的关系  有必要摩擦得更紧一些  或许,我在早晨就能变成一枝火柴  我拉开了林中响箭的弓钮  看上去  时间也可以用来点卤,包浆  我想让那些试图追赶我的人  在大海上漂泊  我是浪潮体,他们是滑板体  我想让空间更为弯曲一些  这样,我可以更完美地匿身  要流浪,也得颠起来,去朝霞的故乡  三月雪  像一个盲人,走错了路  但终于,还是回来了  一场迟到的张望者的欢愉  枝头差一点滑倒于
雨水  群山的影子  即将甩在身后  我们感受着  阿拉善的怀抱  像一座巨大的摇篮  白云在荒野中升起  向阳的坡地  洒满坟茔的叹息  马匹和骆驼的蹄声  以诵经的节奏  落入青青草色  铁打的苍鹰  飞掠健美的山脊  锋利的双翼啊  仿佛真理的手势  引领我们一路向西  抵达巴彦浩特  慈悲的雨水  抚摸着我们的头发  落日的指针  再次朝向腾格里沙漠  天际线涌动着  温柔的生命之涛  途
葫芦记  我不能确定该放在哪儿时  单独给你起了一个植物的名字  说好的一根藤上的  我喜欢自己是毛茸茸的小东西  风吹的时候  我就晃动晃动晃动晃动  不安分才能让更大的那一个不省心  不得不中断一切来安抚  可别敷衍风不止我就不想停  我不要自伤哪怕一根汗毛  我希望永远是毛茸茸的小东西  如果你总是三心二意的  我就把毛茸茸的外衣脱掉  分泌黏苦的汁液直至流尽最后一滴  提着干枯的脑袋去见上
像爱那样来了又去  甚至,背影模糊  那是商家的一次营销  所有的,与情无关  少年人年轻人  把七夕当作了一次机会  而我都忘记了这个名字  情太短太苦太悲伤  明天是七夕  我将應邀参加两场诗会  我是一个旁观者  听诗人们歌唱爱情  致母亲  母亲  其实我有好多话要与你说  比如青春,比如生命  还有生活中的点滴  其实,我们应该有很多时间  与你和父亲相聚  但是  我们总是觉得很忙  
论孤独  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在活着时多是孤独、寂寞的:荷尔德林、杜甫、狄金森、凡高……而正是在孤独、寂寞中,他们才创造出了伟大的作品,才完成了他们自己。  每个优秀的、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心中,都有一片孤独之地,那是他的心灵、精神的安居、安适之地,也是他们的优秀和伟大作品的生发和生成之地。所以,他会异常谨慎且固执地守护着心中的那片孤独之地,尽力不让任何外物打扰和侵扰到它。  清醒的詩人和艺术家都会努
蓝图  那是怎样的一张蓝图  凝聚着改革和发展的希冀  从无数温热的掌心经过  最终,落在了合宁高速公路上  1986年10月  它的名字叫合肥至南京汽車专用公路  人们大胆播下路的种子  在江稚大地上开花  结果  光荣与梦想  一支满弓射出的箭  正以夸父逐日的精神追索  逝去的时光  我无法设想  那样的年代如何浇筑一条  通向远方的康庄大道  辽阔的秋夜  汗水被有序地摊铺在路基上  压路
唐政  唐政,诗人,评论家。曾在大学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后辞职经商。在《星星诗刊》《诗潮》《作家》《诗歌报月刊》《草堂》《青年文学》等发表诗歌、评论及其他文字。  阳光行动  远处的山峦亮了,  高楼亮了,  近处的树木  淌满了金色的汁液。  当阳光落在  我翻开的书本上,  从第一行文字开始,  便注定了它们,  在一个老去的故事中流亡。  如果阳光  还要继续穿透玻璃隔层,  一只懒猫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