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著书立说”之道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39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这一生,与报刊书籍、与编辑之间有着不解之缘、莫逆之交。
  一、投稿:需要机缘与储备
  作者与编辑,稿件与刊物,确实隐含着互通互融、知心知音的微妙契合关系。
  1965年,正是我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二年,就正式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教育类文稿。那些在我荒芜稚嫩心田上垦播的编辑,至今我仍不知名,但已知心。我发表的作品大部分属自然来稿,也有若干约稿或关系稿;以言论作品为主,也上过照片及文学类作品。能够被发表,姑且称之“机缘”。直白一点说,就是投稿应符合刊物的主旨、属性、品位等要求,具有鲜明的个性。作者还要掌握“季节”,洞察“气侯”,适时“播种”,及时“收获”。发稿与否,取决于稿件质量、文风、“机缘”。因此,要抱一颗平常心:写稿靠自信,发稿随他意。以文会友,互信、互利、互爱。倘利用人情、物质等拉关系、“走后门”,势必损害这种精神融合、心灵默契、理念趋同的学术“价位”。
  每次投稿,都是在检测这种“机缘”,以及文稿的“及格率”与“到达度”。
  投稿除了需要机缘,更离不开储备的过程。我从教40年,以教为业,多次婉谢改行从政的邀请,而且一直坚持如下从教理念:“力图达到教与学结合,说与做统一,实践与理论并行的境地。不断拓展教育的领域与功能。”我公开发表教育类文稿七十多篇,几乎倾注了一辈子的心血。
  记得也是1965年,让我代笔的一篇上海籍支闽林工事迹的书信体通讯稿,刊登于当年《解放日报》。这确实让人深感意外,纯属偶然。纵使这种“偶然”,也离不开我十多年对语文学科,特别是作文教学的钟情与追寻。其实,这也算一种“储备”。当然,就文学类作品而言,“储备”除了这种来自书本与课堂的间接认知外,更重要的还有出自亲身“履历”的那些情商与智商的积淀。我之所以特别看重外出求学、上山支教、下乡务农、进场伐木等游子生涯与磨难经历,是因为这些“储备”在我后来的文学园地里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形成了“母校”专题、师范情结、第二故乡、风土人情专辑等。这些“优势”确实为我的作品加了“码”,增了“色”,添了“彩”!
  二、投身人文关怀:文品与人品同等重要
  著书立说,属于人文精神产品。这种产品的被认同与接受,取决于编辑,也涉及读者等方方面面。文品能否出围固然重要,而人品、人缘、人脉等因素的制约,同样不可忽视。
  我出第一本散文专集,三找出版社,都无法成全。尽管七成的作品都是报刊发表过的,只因为拿不到“书号”而搁浅。最终找到时任海峡文艺出版社策划编辑的何强同志,他是从福建教育出版社“作文版”过去的,与我仅一面之交。但同行爱同行,这“一面之交”,成了彼此相知沟通的基础。他爽朗地接纳了我的底稿和出版计划,表示尽快向总编呈报。1998年底,传来审定意见:把“文集”改为“散文专著”;原本教师“下水文”晋级为“福建省散文家丛书”。接到这册赠书,国家教育部副总督学、督导办主任郭振有同志,还特地来函祝贺。他说:“感情真挚,文笔也很好……很难得。读了几篇,觉得特别亲切。祝你不断有更多的收获!”乡土是我生长的“根源”,人民是我的衣食父母。本书是我交给父老乡亲的一份粗浅稚嫩的人生答卷。
  2001年底,当我的第二部散文集《晨星暮雨》出版时,已升任副总编的何强再兼该书“责编”。当年福建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许怀中先生热情为本书作序。他说:这是一部“惦记老感情、关注小人物”的作品,真情流露,感人肺腑。并誉之为《“小草”的颂歌》(序言)。许先生还成为我加入省作协的又一位介绍人。我出身低微,常以“小草”自比自诩,自勉自乐,“为弱者代言,替工族写传”就是本书的主旨。
  我的著书立说,既立足乡土,跟随潮流,顺符民意,又依托职场,结合专业,及时沟通,广泛宣示,拓展市场。于是,受到内外欢迎,赢得上下认同,收获了预期的效益。其中,文化市场与主流读者的认同,以及相关领导、同行、校长的扶持与资助,尤为重要。我可持续、可付出、可发展的“著书立说”之道是:结合职业,体现优势;伴随履历,开掘“潜藏”;坚持业余,时空互补;技艺双飞,实现跨越;形成专题,展示价值。
  三、人生座标:提升“价位”,转型跨越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价位”。也许,人生找到一份平稳的职业,且有一点符合个人志趣,已可“知足常乐”了。但“著书立说”,不完全等同“人生座标”,也许只是实现人生“价位”的一条途径、一项指标。
  坦诚地说,我所寻求的人生座标是:“以教为业,跟上时代的脚步;以文作趣,投身人文关怀的行列。”关键在于,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经受其中的“转拓期”。我的教育写作,曾经历了从“科学教育”到“教育科学”的提升过程,即从“做”到“写”的探寻进程。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我根据自己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担当的多样角色,逐渐探寻出“三先三后”的从教(写稿)步式:先业务(教研学),后行政(管理);先“做事”,后“写文章”;先求实(真、活、变),后求拓展(延伸、沟通、跨越)。我公开发表的教育文稿,既有经验型与事例型的,也有实用类与理念类的,还有专业类的与人文类的。其中多篇被国家级教育报刊选用
  我的专业转型与跨越,主要体现于“从山区教师到平民作家”这一进程。20世纪80年代,我不经意走进文学园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原以为文学写作和作文教学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一纸之隔”,而其实,从“胚胎”到“发表”,从“应试作文”到“文学作品”写作,从播种(兴趣)到收获(希望),我经历了几十年。体验重于感受,储备长于酝酿,尝试多于写作,失败超于成功。只有用一颗赤诚的心、一份纯朴的情、一片深沉的爱,才可能赢得编辑,打动读者,回报社会。
  记得1984年9月,我为县领导代写第一个“教师节”贺词,意犹未尽,也吟了一首“献给第一个教师节的歌”——《园丁颂》,随投当地报纸副刊并被采用。此后,每年一稿,连刊至第13个教师节……是家乡这块丰厚的文学沃土,滋养了我这位“草根作者”和“平民作家”。我公开发表的作品,大多出自当地刊报,高峰期每周一二篇,每年多达二三十篇。几乎覆盖当地十多种报刊,与我相熟相知的主编、责编达三十多人。他们磨砺了我的笔墨,充当了我的“人梯”,为我制作“嫁衣”,成了我的知心编辑与老乡文友。
  我的千字乡土小稿《往事》《卖枇杷的老果农》曾经在大报发表,亲情散文《母亲的遗产》《往事》也曾在全国范围产生过一点影响。实话实说,如果没有一点意外的“机缘”,我这土生土长、光头赤脚的无名小辈,怎能闯进大都市,登上高殿堂?
  四、“笔耕”揭秘:惦记与回报
  从1985年至2004年退休,我笔耕不止,难道仅为了那一点稿费、那一叠证书、那一些“头衔”、那几本书?谁不知道“爬格子”的艰辛与无奈?但又有谁能真正说清每次写作的动机与心态?
  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经历过“激情岁月”,投身于“祖国变革”,感受过大自然风雨,怎能不震憾,不呕歌?
  人至晚年,是夕阳与彩虹的化身,或许更知贵,更懂爱,更惦美。我深感岁月不饶人,不会电子邮件、不会传真、不会拷贝……自知跟不上时代。我说过多次要“封笔”,又往往“食言”。我也深知,作家的良知、教师的情怀隐含着社会的体温、自然的生灵、民族的血气、时代的足音、国家的意志。为了这未尽的情缘、难了的夙愿,我只能再翻检“储藏”,追寻“古道”,依旧“用笔写心”,诉之文稿。但那些断断续续的“老感情”,生生硬硬的“旧观念”,还有人愿听愿信么?这份迟到的报告、“退休的稿件”,还能找到“宣告”的版面或网页?
  人生总有一些无法忘怀、难以回报的东西。我倾注毕生心血,以愚作回报信义、忠廉、仁善、恩德,探寻“著书立说”之道,也许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吧?
  
  作者系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作协会员,原供职于福建省莆田市教育督导室。
  
  (责任编辑:朱蒙)
  
其他文献
企业档案鉴定工作是一项科学性、责任性较强的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鉴定工作,来确定档案的真伪和是否有保存价值,达到优化馆藏的目的。但是,长期以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逐步调整,部分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制由“五四”制改为“六三”制,一增一减导致部分小学师资紧张而中学人员超编现象的发生。为均衡配置各
图书情报单位收集电子出版物时 ,应加强宏观调控 ,避免重复引进 ;调整纸介质文献和电子文献采购经费比例 ,合理配制 ;加强网络建设 ,建立虚拟馆藏 ;尊重网上作品作者的著作权
一枚铜钱,外圆内方,朴实无华,但古代先贤却在这小小钱币中悟出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由此笔者联想到当前的学校管理,一个学校、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会面临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因管理者自身的生活背景、学识修养、性格脾性等方面的差异,就决定在处理这些矛盾事物和人际关系上,可能出现不同“声音”和“观点”,如何处理化解这些矛盾?一个人若只有“原则”“制度”而没有“人性”“人情”,必然会经常碰壁,一事无成
校长,您好!您有没有觉察到,近几年来给您提建议的教师、学生越来越少了?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教师,我有许多话要跟您说。    校长,每个人都需要学习    校长,想必您也知道,学习型社会已经来临,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去汲取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特别是作为教师——当然包括您,校长,您是教师之师——天然的读书人,更应该不断地读书。可是,在学校,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自从学校不再补助订阅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