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时期“民工荒”的原因探究与应对措施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用工荒"再次引起全国关注。在这一新的时期,民工荒出现了与以往有所不同的特征。本文从"民工荒"出现的新的特征入手,通过探究新一时期我国民工荒问题的成困,提出一些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民工荒,原因,应对措施
  
  一、新时期"民工荒"的特征
  (一)"普工荒"开始替代"技工荒"。2009年底,金融危机刚开始出现复苏,对经济回暖的预期直接带来了我国企业订单的迅速增加。2010年春节期间有九成企业表示节后需要招工,2010年平均每个企业计划新招员工143人,与2008年同期相比,上升了约五个百分点。而容易被人忽视的是,许多企业的招聘广告上已悄然发生变化,由以前的招聘熟练技工为主开始转变为招聘普工居多。许多制造、加工企业一次性招普工人数多达数十、数百人,但上门应聘的工人却寥寥无几,招工难正逐步转变为招普工难。
  (二)"民工荒"开始突破区域向内地扩散。随着政府近年来各种惠农政策的推行及2006年前后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用工难的问题在中西部产业发展较好的省分也开始出现。中西部省分也开始重视本省内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防止劳动力资源不足制约本省经济发展,目前部分劳务输出大省已经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劳动力实现省内就业。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春节后,有28%的因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失业返乡的农民工调整了外出务工的目的地,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输往中西部省分。
  (三)政府态度开始由"恐慌"向借机引导转变与前几年相比,政府对于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问题的态度也正在发生改变--由单一的忧虑东部地区的"用工恐慌"转向借机引导产业转移、加快东部产业升级,助推东中西地区产业经济联动发展。目前,国家除了对劳动力流动实行科学合理的监管与引导之外,已不再大力强调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大量输往东部发达地区,相反而是日益强调通过各种财政税收政策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改造、升级,同时引导与发达省分相邻的部分省分深化"东西合作",努力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借助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新时期我国出现"民工荒"的原因
  (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全面铺开。随着我国更加注重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富裕,国家正逐步在中西部地区全面铺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战略。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引导与扶持,中西部省分自身也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东部企业和外资的投资办厂。而各大企业出于抢夺中西部地区更广阔的市场、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考虑,已经或已计划在内地省分建造工厂甚至将企业总部搬迁到中西部省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对于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也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发展壮大而日益增长。
  (二)劳动力的新老更替和劳动力的升级。当前,农民工主体正经历着更新换代,老一代农民工将逐步被"80后"所取代,"80后"已经开始成为各领域的生力军。由于国家长期推行的农村义务教育得到较好的落实,加之近年来农民工培训这一新的教育方式开始出现,新一代劳动力各方面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尤其是许多农村大学生毕业出来工作,他们的观念与其父辈已有明显不同,愿意做各种廉价而艰苦工伤的劳动者已经越来越少,同时,新一代劳动力更加注重个性与自由的发展,渴望着在更广阔的空间成就自我的价值,这与我国当前"流水线工人"的需求已经形成结构性矛盾。
  (三)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日益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阻碍。由于我国目前仍实行的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导致非农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在地理上被人为分割开来。劳动力供给对需求的反应,比正常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要缓慢得多,信息的不对称更加剧了这一现象,从而难以避免会出现特定地区劳动力供给的严重失衡。劳动力流动的不充分也就造成了失业集中与"用工荒"集中在各区域间同时存在而短期内又无法得到解决。此外,我国目前对农民工,尤其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还很不到位,各种保障机制欠缺使得这部分人群出现在城市没有归属感但又回不去农村的两难局面。随着通货膨胀和东部城市生活负担的急剧增长,没有保障最终使得这部分劳动力选择流向中西部地区。
  (四)计划生育政策与低端产业模式的矛盾开始显现。随着我国制造企业数量的急剧增加及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终将慢慢被消化掉,而长期以来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也将突显出来--即适龄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大幅下降及赡养负担的增加。由于我国当前制造业仍然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这种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产业结构一方面面临招工难、生产线开工不足的现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压力。劳动力资源的减少与低端产业模式的矛盾所产生的"用工难"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
  三、应对我国民工荒的措施
  (一)继续推进农村教育、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是解决日益有限的劳动力资源和保证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有效缓解"民工荒"给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压力的一个重要措施。要有效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仍然是教育与培训:一方面,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更要注重职业培训机构及职业院校的发展,为农民工提供全面的培训;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实施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等教育。通过这两方面措施来全面提升农民工的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有限劳动力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农民工享受应有的社会福利。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早实现社会保障的全民覆盖,使农民工能够得到公平的保障。由于农民工大多在环境比较艰苦、容易发生各种医疗工伤事故的岗位上工作,因此在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过程中,应重点建立、完善农民工医疗、工伤保险制度。此外,目前存在着大量失地农民,由于这部分人群在农村已经失去生存基础,应优先解决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免去他们在城市生活的顾虑,确保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享受公平待遇,安居乐业。
  (三)加快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的改革,巩固城镇化。目前来看,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松乃至统一全国户籍制度,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统一,使劳动力充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城镇的公共服务建立与改革,防止农民工由于受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限制,享受不到公共服务,最终被城市边缘化,甚至出现贫困化和城中贫困村。加之城镇化并没有完全稳固,更应防止大量人口重新回到农村,导致城镇化虚有其表而失去发展进步的意义。
  (四)合理引导、安排回流的农村劳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国家更重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劳动力"由东往西"的流动有利于配合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也有利于推动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深化。因此,我国应借机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对回流的劳动力进行科学安排,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给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施加一些压力,实现产业结优化,加强东部地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兰方.新民工荒控源.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9期.
  [2] 赵爱华.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 李宝元,王泽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4] 蔡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5] 林清泉民工荒促使产业升级.乡镇企业导报.2010年第3期.
  [6] 陆汉洲.聚焦中国农民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7] 张宏升,赵云平.我国"民工荒"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北方经济,2005年第7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元认知是对自己的认知能力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元认知理论,然后阐述了教学领域里元认知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现有研究,最后,展望元认知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元认知 ;教学领域;现有研究    1元认知理论概述  1.1理论渊源  元认知的思想在历史上早已被论及。譬如,我国的教育文献《学记》论及"教学相长"时书中写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期刊
Abstract: Sentence Combin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English learners. This essay mainly analyses what may cause the mistakes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and explain how English learners can get rid of
期刊
摘要:本文先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从建设服务型课程体系、增强服务理念,加强课程建设、调整课程体系的内容构成,充实教学队伍、创新工作方法,充实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心理咨询等四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 课程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呈现出多层次、多维
期刊
在凤凰卫视窦文涛主持的某期《铿锵三人行》中,叶檀和任志强激烈地吵了起来。那一刻,这个在朋友们眼中好说话到了几乎无原则地步的女人似乎变了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她面红耳赤,寸步不让对面的那个地产大佬。  事后,有些人在论坛上对她议论纷纷,“我也没有时间上论坛,也不奢望所有人都能赞同我。”这位近些年在中国财经评论界声名鹊起的江南女子淡然地说。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如
期刊
摘要:近来,高校去行政化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受到关注。本文从"教授治校"的发展历史着笔,分析了"教授治校"的内涵,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实现"教授治校的主张。  关键词: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 大学自治 现代大学制度    近来,高校去行政化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
期刊
从来没有做过名人,但很想体验名人的感觉。我有位歌星朋友,跟他出去既有面子又麻烦。吃饭的时候领班、经理都过来关照,说非常荣幸,然后是服务员一个个跑来签名。我还煞有介事地对经理说:“那个第一个进来要签名的,有领导素质,要好好培养。”  最近参加了一家媒体主办的博友大会,主办单位在每位客人的坐席上都贴着名字。我在签到台找了半天没找到自己,他们说登记是我的网名“姐夫李”,这里不讲大名。席间博友们互相介绍,
期刊
摘要:中日俄在天然气资源、资金、技术、劳务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具备合作条件,但长期以来中日天然气合作的进展并不顺利。尽管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诸多障碍,中日在天然气方面的合作不仅可以维护地区安全,还将为未来东北亚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奠定基础。只要中日在具有区域共同利益的能源领域取得突破,增进了解,扩大合作,就可以解决各种障碍,最终建立东北亚天然气联盟,实现东北亚天然气合作。  关键词:中日;天然气;
期刊
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决定了它必须由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来保护。民间环保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既体现着环境保护和发展的需要,又体现着社会公众的愿望。因此,构建政府与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互动机制,成为政府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期刊
“NPO绿色生命”上海办公室位于卢湾区局门路436号一座颇具现代气息的青灰色建筑内,前台没有人,雪白墙上那一片绿色的树叶标识着这里的身份。201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森林年”,这家做了9年义务植树造林的公益组织,直到2010年3月18日才在几位企业家出资赞助下“隆重揭幕”了这间办公室。之前的8年间,“NPO绿色生命”理事长易解放一直把自己的家作为组织“据点”。  经过各类媒体的报道,“易妈妈”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公伯峡北岸甘都镇、伯峡管委及公积石镇地区为例,重点分析了青海东部地区黄河沿岸当地少数民族在农业发展中对于水资源的迫切需求,以及水资源对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青海东部其它干旱区解决农业用水为题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青海东部黄河沿岸 农业发展 水利因素 解决思路    根据青海省利用亚行投资发展我省东部地区农村水资源综合利用这一项目,在2009年6月9日,本文作者与马维胜教授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