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84只眼)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42只眼),对照组42例(42只眼)。观察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和/或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指标值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眼压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90%,对照组为21.4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案均可达到一次性治疗效果,但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療效要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加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对眼压控制要求较高、操作相对复杂,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作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的优选方案。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闭角型青光眼是因眼部前房角关闭引发眼内房水排出受阻所致的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类型,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眼红、眼痛,视力模糊甚至急剧下降。临床上,患有青光眼的白内障老年患者因眼部的退行性病变,使晶状体发生营养或代谢障碍而变混浊,多合并白内障。而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发生不仅加剧了患者的眼疾病情,更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眼科手术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器械设备的不断完善,以超声乳化为代表的微创手术以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日趋娴熟。为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4例(84只眼)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分别予以上述两种手术方案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84只眼)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其中,男50例(50只眼),女34例(34只眼);年龄55~76岁,平均(68.6±5.2)岁。根据前方角镜检查,患者房角关闭范围>180°48只眼,房角关闭范围<180°36只眼。参照LOCS II白内障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标准(Emery分级标准)[1],核硬度II级25只眼,核硬度III级 50只眼,核硬度IV级9只眼。随机将本组84例(84只眼)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42例(42只眼),对照组42例(42只眼)。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眼压、Emery 分级一般症状等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行相同的术前用药方案,即局部或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局部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术前 30 min,予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
观察组42例患者行超声乳化治疗。而在治疗方案上,根据患者房角关闭范围选择超声乳化实施方法:(1)房角关闭范围<180°者行单纯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即予以患者表面麻醉下,于眼部上方偏右处作一长约3. 2 mm的透明角膜切,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内,并行环形连续撕囊5-6mm,分离囊下和皮质层,扩大切口至3 mm。根据患者术前核硬度分级,采用合适的超声乳化能量予以白内障乳化吸除,并于囊袋内将人工晶体植入。最后,将前房内黏弹剂吸除,角膜切口用水封合,包封眼部。(2)房角关闭范围>180°者行白内障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白内障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同上。房角分离术,即于囊袋内将人工晶体植入后,将黏弹剂注入前房虹膜根部,并采用抛光针头360°轻压虹膜根部,行房角处钝性分离,将前房内黏弹剂吸除,侧切口内注入平衡液,并对前房深度进行调整,最后用角膜切口用水封合,包封眼部。
对照组42例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即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方案同观察组,小梁切除术,即于囊袋内将人工晶体植入后,患者前房注入0. 2 ml 的0.01% 卡巴胆碱注射液缩瞳。于巩膜瓣下将约1. 5×2. 5 mm的小梁组织及相应部位周边虹膜切除。将前房内黏弹剂吸除,巩膜瓣及结膜瓣采用10-0缝线间断缝合,电凝固定结膜瓣。并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于结膜囊,最后进行术眼包扎。
术后处理,使用典必殊滴眼液开放滴眼,4次/d。
1.3观察指标
1.3.1手术治疗效果
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观察随访,分别对2组患者的如下指标进行检测并统计:(1)视力:采用视力检测仪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2组患者的视力进行检查;(2)眼压:采用眼压测量仪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进行测量; 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和前房容积:应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AS-OCT)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和前房容积进行测量[2]。
1.3.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前房纤维渗出、浅前房、功能性滤过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x±s)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治疗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前,2组患者的平均视力、眼压、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指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指标值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眼压小于对照组(P<0.05)。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前房纤维渗出、浅前房、功能性滤过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90%,对照组为21.4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青光眼类型,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是因前房浅、前房角关闭、眼轴短等因素的致使眼内房水排出受阻,造成后房压力升高、房角狭窄、甚至关闭所致。临床上,当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是加剧患者眼疾病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予以治疗干预,轻则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重则致盲。目前,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治疗方案多需两次手术进行,不仅加重了患者的手术创伤,更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近年来,随着眼科手术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器械设备的不断完善,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均可一次性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从而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与认可[3]。
本研究为对比分析二者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和/或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1)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指标值均大于对照组,眼压小于对照组,即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超声乳化术是利用先进的超声仪器震荡将白内障粉碎乳化后除去,并植入人工晶体代替原来浑浊晶体的一种微创技术,具有热损伤小、安全性好及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被认定为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案[4]。而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变中,以晶状体体积增大及位置前移引起的瞳孔阻滞是主要致病原因。但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的实施,不仅解除了晶状体这一重要致病因素,将晶状体改变引起的瞳孔阻滞病因消除,又能够将粘连关闭的房角打开,重新建立或恢复房水循环生理通道,虹膜后移的同时房角增宽[5]。二者作用的叠加,大大提高了患者眼压下降、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增加及视力恢复的临床治疗效果。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下,超声乳化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小梁切除术对患者眼压控制的效果要求较高,对手术的时机掌握要求较高,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易出现滤过泡瘢痕化、前房不能形成、改变房水成分等手术弊端,加快白内障病情的进展,因而其整体效果不如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6]。(2)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離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前房纤维渗出、浅前房、功能性滤过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由于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操作较为简便,且患者眼内的损伤较小,安全性好,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7]。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操作相对复杂,难度较大,小梁切除术实施下的损伤可造成角膜内皮细胞数量遭受损害,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
综上,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要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加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对眼压控制要求较高、操作相对复杂,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作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的优选方案。
参考文献
[1]常英霞,宋耕,丁颖,等.表麻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5):365-368.
[2]曹燕,赵平,赵俊宏.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手术联合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2675-2676.
[3]阙鹏志,梁品琪.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 18) : 2273-2275.
[4]杨顺玲,李景珂,任瑞珍,等.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
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3 ,20 (1):79-81.
[5]雷继承.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临床医学,2013,33 (1):92-94.
[6]王升,王引侠,陈小瑾,等.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 7) : 1350 -1351.
[7]尹瑞,毛安真,谢先华.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 国际眼科杂志, 2014,14(01):92-93.
[8] 宋秋颖,卫冬,杨惠婷.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的比较[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1):277-278.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84只眼)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42只眼),对照组42例(42只眼)。观察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和/或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指标值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眼压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90%,对照组为21.4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案均可达到一次性治疗效果,但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療效要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加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对眼压控制要求较高、操作相对复杂,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作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的优选方案。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闭角型青光眼是因眼部前房角关闭引发眼内房水排出受阻所致的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类型,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眼红、眼痛,视力模糊甚至急剧下降。临床上,患有青光眼的白内障老年患者因眼部的退行性病变,使晶状体发生营养或代谢障碍而变混浊,多合并白内障。而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发生不仅加剧了患者的眼疾病情,更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眼科手术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器械设备的不断完善,以超声乳化为代表的微创手术以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日趋娴熟。为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4例(84只眼)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分别予以上述两种手术方案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84只眼)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其中,男50例(50只眼),女34例(34只眼);年龄55~76岁,平均(68.6±5.2)岁。根据前方角镜检查,患者房角关闭范围>180°48只眼,房角关闭范围<180°36只眼。参照LOCS II白内障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标准(Emery分级标准)[1],核硬度II级25只眼,核硬度III级 50只眼,核硬度IV级9只眼。随机将本组84例(84只眼)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42例(42只眼),对照组42例(42只眼)。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眼压、Emery 分级一般症状等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行相同的术前用药方案,即局部或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局部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术前 30 min,予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
观察组42例患者行超声乳化治疗。而在治疗方案上,根据患者房角关闭范围选择超声乳化实施方法:(1)房角关闭范围<180°者行单纯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即予以患者表面麻醉下,于眼部上方偏右处作一长约3. 2 mm的透明角膜切,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内,并行环形连续撕囊5-6mm,分离囊下和皮质层,扩大切口至3 mm。根据患者术前核硬度分级,采用合适的超声乳化能量予以白内障乳化吸除,并于囊袋内将人工晶体植入。最后,将前房内黏弹剂吸除,角膜切口用水封合,包封眼部。(2)房角关闭范围>180°者行白内障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白内障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同上。房角分离术,即于囊袋内将人工晶体植入后,将黏弹剂注入前房虹膜根部,并采用抛光针头360°轻压虹膜根部,行房角处钝性分离,将前房内黏弹剂吸除,侧切口内注入平衡液,并对前房深度进行调整,最后用角膜切口用水封合,包封眼部。
对照组42例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即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方案同观察组,小梁切除术,即于囊袋内将人工晶体植入后,患者前房注入0. 2 ml 的0.01% 卡巴胆碱注射液缩瞳。于巩膜瓣下将约1. 5×2. 5 mm的小梁组织及相应部位周边虹膜切除。将前房内黏弹剂吸除,巩膜瓣及结膜瓣采用10-0缝线间断缝合,电凝固定结膜瓣。并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于结膜囊,最后进行术眼包扎。
术后处理,使用典必殊滴眼液开放滴眼,4次/d。
1.3观察指标
1.3.1手术治疗效果
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观察随访,分别对2组患者的如下指标进行检测并统计:(1)视力:采用视力检测仪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2组患者的视力进行检查;(2)眼压:采用眼压测量仪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进行测量; 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和前房容积:应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AS-OCT)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和前房容积进行测量[2]。
1.3.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前房纤维渗出、浅前房、功能性滤过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x±s)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治疗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前,2组患者的平均视力、眼压、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指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指标值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眼压小于对照组(P<0.05)。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前房纤维渗出、浅前房、功能性滤过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1.90%,对照组为21.4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青光眼类型,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是因前房浅、前房角关闭、眼轴短等因素的致使眼内房水排出受阻,造成后房压力升高、房角狭窄、甚至关闭所致。临床上,当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是加剧患者眼疾病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予以治疗干预,轻则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重则致盲。目前,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治疗方案多需两次手术进行,不仅加重了患者的手术创伤,更易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近年来,随着眼科手术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器械设备的不断完善,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均可一次性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从而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与认可[3]。
本研究为对比分析二者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和/或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1)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指标值均大于对照组,眼压小于对照组,即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超声乳化术是利用先进的超声仪器震荡将白内障粉碎乳化后除去,并植入人工晶体代替原来浑浊晶体的一种微创技术,具有热损伤小、安全性好及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被认定为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案[4]。而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病变中,以晶状体体积增大及位置前移引起的瞳孔阻滞是主要致病原因。但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的实施,不仅解除了晶状体这一重要致病因素,将晶状体改变引起的瞳孔阻滞病因消除,又能够将粘连关闭的房角打开,重新建立或恢复房水循环生理通道,虹膜后移的同时房角增宽[5]。二者作用的叠加,大大提高了患者眼压下降、房角宽度、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增加及视力恢复的临床治疗效果。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下,超声乳化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小梁切除术对患者眼压控制的效果要求较高,对手术的时机掌握要求较高,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易出现滤过泡瘢痕化、前房不能形成、改变房水成分等手术弊端,加快白内障病情的进展,因而其整体效果不如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6]。(2)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離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前房纤维渗出、浅前房、功能性滤过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由于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操作较为简便,且患者眼内的损伤较小,安全性好,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7]。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操作相对复杂,难度较大,小梁切除术实施下的损伤可造成角膜内皮细胞数量遭受损害,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
综上,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要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加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对眼压控制要求较高、操作相对复杂,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作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的优选方案。
参考文献
[1]常英霞,宋耕,丁颖,等.表麻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5):365-368.
[2]曹燕,赵平,赵俊宏.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手术联合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2675-2676.
[3]阙鹏志,梁品琪.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 18) : 2273-2275.
[4]杨顺玲,李景珂,任瑞珍,等.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
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3 ,20 (1):79-81.
[5]雷继承.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临床医学,2013,33 (1):92-94.
[6]王升,王引侠,陈小瑾,等.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 7) : 1350 -1351.
[7]尹瑞,毛安真,谢先华.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 国际眼科杂志, 2014,14(01):92-93.
[8] 宋秋颖,卫冬,杨惠婷.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的比较[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01):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