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前语:李先生大作给我的启发是,用心练太极拳,使自己融入太极拳。把太极拳作为修养人格、改善身心、服务人类的一种手段和事业。你的拳就是你。每练一遍太极拳,都要敞开你的心扉。太极拳沁进你的心灵,通过你内心进入所有人的内心,让大爱和梦想以及快乐在心中升起、流淌。这才是太极拳无边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
学拳
提起学拳,我也有不寻常的苦辣。当时正值“文革”后,非革命职工是不能参加的,我尤其感谢我们厂组织部的朱利民同志给我写了张“我厂革命职工XXX同志患肝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请予接洽”的证明。卫阳电器厂组织部竟使我有幸参加濮冰如老师的杨式太极拳班,约学半年时间,学完了杨式太极拳和24式简化太极拳,我学后拼命地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我真是如此地做到了。我们工厂好几位喜爱钓鱼的同事,对我说,钓鱼如何对身体好,晒晒太阳,吸吸远郊的新鲜空气,骑几十公里的路程便能练好身体,还能钓一些凭鱼票也买不到的淡水鱼……于是我也参与了,晚上回来经过濮老师家,请她选拿几条鱼。日久,老师夫妇知道我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一次钓鱼回来,到老师家,老师挑了几尾鱼就说,以后星期天不要去钓鱼了,到跳水池来练拳,我高兴极了。真是求之不得。从此钓鱼竿再也没碰过手。原来跟濮老师学拳比我早二十多年、十多年的师兄师姐们每星期天都集中在上海跳水池学推手,学剑、刀、棍、散手,还有武当对剑。我则是一窍不通,都离得远远的,记一些笔记回去琢磨琢磨。我很自爱,但还是有部分师兄师姐看不惯,或者说看不起我。个别人挑拨老师,向我发难,招来多少斜眼和老师的训骂。我只好忍气吞声地不去学了。可没过几个星期,老师就叫缪乐英师弟带口信叫我星期天去打拳,这主要是多亏了朱老伯(濮老师之丈夫)喜欢我帮他做一些家务活,如杀鸡、做木工活等。朱老伯风趣地叫“他自己是设计”,说我是“施工员”。
有一天,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邵善康老师亲自送施梅林师妹投濮老师学太极拳。补充一句,施梅林是一位尊师重道的榜样,施梅林经濮老师指导后,在全国比赛中得了名次,那时少少的奖金,她还给濮老师买了一件衣物。有一次在濮老师场子上,我还叫施抓住我双手踢我一脚,她不能起脚,我告诉她这就是太极拳好的地方。
有一天,陈微明老师的学生林炳尧送来他最好的徒弟小熊等二人投濮老师学武当剑。
还有一天,周教授陪同其父周志洪老伯到跳水池向濮老师学拳,周老是上海交大的副校长,是中国最早的冶金专家,当年他八十多岁,周老告诉我,以前他打的架子不正确。濮老师要我帮周改架子,我对周老伯说:“您是冶金专家,我们练太极拳不是炼其他的钢材,而是专炼弹簧钢的,所以要求很高,很难练!”
记得,有一位褚桂亭师伯的高足,我只记得他是在百货商店里工作,他经常到跳水池来看望濮老师。他的尊师行为,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由于星期天到濮老师场子上听、看、写,然后回家想,并认真刻苦地练,我恢复得快,身体逐渐康复了,这也为我学其他拳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当我在练拳中有一点体会心得时,总要讲给老师听,打给老师看。老师赞同就叫师兄弟们一起来听我讲,看我做。大约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当老师生日我们师兄弟们都欢聚在老师身旁时,我说:“我现在用三大于的要求来练拳,感到进步更快。”我边做边讲三大于道理,濮老师叫大家来听来看,这点真是深得老师的认可。2008年的12月1日缪师弟来看我时,也谈及此事,他还记得。我和他闲谈毛选五卷出版学习心得“钢铁工业是基础工业,基础工业好比是屁股,其他工业好比是拳头,若要拳头打得狠,全靠屁股坐得稳。”从上世纪70年代末,我打拳再也不敢随意乱动妄动臀部了。这样就逐步地把拳练到身体里面了。
随着“四人帮”的垮台,上海武术界前辈们热情奔放地出来传授武艺。傅钟文老师以虹口公园为基地,我等几个师兄弟前往学习,更难忘的是我们多次深更半夜聚集在傅老师家里,聆听他的传授,他还讲了很多露禅先师等上三代拳师们的传奇故事。
接着,吴英华老师出来教吴式太极拳,我们师兄弟中的数人又一起学吴式太极拳。人很多,一班有四十余人,吴老师不太多言语,但她很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做给我们看。
师妹郁文美(现定居美国)告诉我,静安区体委潘锦生老师即将开办陈式太极拳班,于是我又同缪乐英师弟一起报名学陈式太极,潘老师练陈式太极拳真的很棒,他也是日本人最早到上海学习的老师。他的陈式一路二路录像也是最早传到日本去的。我很爱问,潘老师肯讲,也肯做,除了以前提到试切掌使我手臂全紫以外,还教了我一个拇指让别人扳不痛不动的要领,即螺旋而避开。后来我练成不螺旋别人也扳不痛,我还将我的一根白蜡杆拿给潘老师试用,我们看。潘老师说我认真学拳。做跌岔时,我坐到地面而能蹦起来。
差不多同时期不同时间的晚上,我又参加马岳梁老师举办的吴式推手和吴式快拳班。马老师特别喜欢和我推手来示范给大家看,马老师的班上约有一百余人之多。有时我站在大家后面,怕别人妒忌,马老师却总是大声喊着“小李过来!”老师喜欢拿我做“靶子”打给大家看,我也是被马老师打得较多的学生之一。现在回忆起来深感幸运和怀念。记得一次班上有同学主动要求和马老师推一下手,马老师应允了。结果前后左右没动招数,老师喊着“你犟,你犟!”呼的一下,将他踹到马老师裆下去了。下课后,我就跟着这位同学一起走在衡山路上,主动和他攀谈上课和老师推手的事情,我请他和我推一下,方知他推手凭一身力气。他听不出老师的气、意、劲和神的妙处所以才造成上述的一个场景。
又有一次,李天骥老师从北京来沪,他特地到上海钢球场来看望濮老师,两位老师的友谊是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审定杨式简化太极拳(即二十四式)定稿的时候,那时由濮老师向李老师提一些修改意见。有的李老师接受修改了,也有没改的,如濮老师坚持以脚跟为转点,她认为脚跟移动是不合太极拳理的等。有位同班师兄到北京在他朋友(当时在国家体委工作)的陪同下,到李老师家拜访,李老师对我的师兄说,他特别欣赏濮老师的拳艺,并要我师兄回沪问候濮老师。如今我真的见到了和蔼可亲的我们李姓的长者,李老师不仅向濮老师和马岳梁老师互相问候请安,叙述家常,还对我等小字辈十分关怀,当得知我原来是个病号因练拳而得益时,他很高兴,并把他家的地址写给了我。叫我到北京一定要到体委大院的他家玩。2004年9月,当我们从海外来到邯郸参加太极拳盛会与承德的赵丽英小姐谈起此事时,方知李老已故。赵小姐说,我长得很像李老师,都是瘦瘦高高的。李老师这位身居高位的长者是如此可敬可亲,又十分好客。给我留下深刻的又十分敬佩的回忆是跟马岳梁老师学习期间,高兴之余,马 老师叫几个学生做了一番推手的表演。还要我们三个接成一条龙推住马老师,并说,我把第三个人打出去,接着我被隔着两个人而打得飞出去了。几十年过去了,仍然记忆犹新。当马老师编吴式精简太极拳时,我在厂中推广,并在区、市的拳操比赛中得到了区和市的第一名。
学孙式太极拳时,我和师弟缪乐英两入请体育宫陈新坤老师教我俩。孙式太极拳也有独到之处,起承开合,跟步也多,显得非常灵活。
因为我和缪师弟都是徐汇区业余拳操教练,所以到体育宫学习杨式太极拳(八十八式)、简化太极二十四式及太极剑都是由周元龙老师教的全国统一的架势。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傅乐民师弟每周六晚都到金仁霖老师家全面学习太极拳。尤其金老师向我们传授叶先师传承的宝贵遗产。当我们学完杨式新架子(有称叶式)第一节时,我就停下了,我的体能不够,新架子的运动量确实较大。时隔近十年,我才学完。在美国的十五年中,我每天练数遍新架子,也能承受,这说明我体质确实提高了蛮多的。在我们向金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花了金老师很多心血,他辛勤地教我们,在此再次向金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几十年教过多少个深更半夜,伴过多少个寒冬,顶过无数次风雨。为了学拳付出的艰辛,是无法计算的。
记得到上海体育宫听许多名家的讲课和观看推手表演,郝少如先师讲护肫等,我听不明白,见到郝老师去盥洗室,我赶紧追进盥洗室问他,郝老师耐心给予解释,还让摸他的身上,做出来,帮我理解。散会后,我陪送郝老师和郝师母走到西藏路口公交车站送老师上车。一路上又问了老师好多问题。
1976年夏天,上海陈式太极拳爱好者万文德老师等,请来西安陈立清老师教陈式第三路,陈老师的住处是由我安排的。陈老师住我师弟陈光明家,陈老师孙儿(小刚)住我家,我的两个小孩和小刚很玩得来,所以陈老师和我们情如一家。陈老师的功夫了得,是当今女中豪杰之一,为人豪爽好客。我每次去西安飞机厂时,都要拜访陈老师,她每次和我推手(陈式推手)都会鼓励说:“孩子,你又进步啦。”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经常出差,记得有一个晚上去陈老师家,那时她家已建成新褛了,她家有好多位学生在练功,有位对我说,他跟陈练拳30年了。和他们一起切磋拳艺,他们扳不动我一只大拇指,问为何?我从笔筒中拿起一支毛笔,我说,谁都不能腾空将这笔扳断,一旦将笔另一端放在桌上,谁都会将它折断。这是因为我后面没给他支点,他功力再大,也无济于事。我说,刚体相撞,要爆发火花,或刚体的损坏,弹性相撞,能量会传递,或吸收。陈老师总是鼓励我,孩子你说得好。陈老师路过上海,总要和我一家人见面。
练拳
不少教拳的老师说,拳是打出来的。美其名曰:出手就打。说的对吗?也对。那确实适合很早以前,至少也要追溯到上世纪晚期,教士兵打仗,训练越快越好,哪能像今天要二十年见功夫呢?那时只能教太极的招数,少林的打法,那太管用了。那是拳太极,或说运用太极拳招数的少林打法。如今时代不同了,已经从洋枪洋炮发展为电子信息化战争的时代了,太极拳的战场作用早已失去。但健身强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是太极拳能起到的作用,它老少皆宜,体质强弱均适宜。这就是太极拳如今深得年老体弱者的欢迎,深受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的喜爱的原因。
我是带着患多种疾病、弱不禁风的病体开始学太极拳的(详见西安体育学院周稔丰编著的《太极拳常识》书中的《为革命坚持锻炼》一文)。如果出手就打,对我等病体是无法承受的。很幸运能拜濮冰如老师学拳,学习由杨澄甫先师亲传的杨式大架子。非常柔和叉舒展,练后渐渐健康起来。练拳两年就能担当到成都某航空飞机厂修发动机控制器产品的工作。这真是来之不易的,从长期病假到能上班、能出差,这对我这个病号来说。真是太高兴的事了,当第一次爬上青城山顶时,同事们都坐下休息,只有我到了山顶,又打了一套杨式太极拳代替坐下休息。在420厂招待所,同事们都说腿痛不能弯曲,上下楼梯困难。唯独我没有爬山的痛疼,还给他们做推拿。
有一次顾留馨老师对我说:“你练两年如若两人,你写一篇练太极拳的心得给我,附在我写的书后面。”他的书稿和我的短文送到人民体育出版社,不知怎的,被周稔丰先生选用了我的短文。
由于濮老师学拳时,拜过很多名家,先拜叶老师,后随叶同拜李景林为师学武当剑术,并成为叶先师对剑的对手。杨澄甫到沪时,又拜杨先师学太极拳大架子。她为人心胸特别开阔,当看到我如此酷爱太极拳时,她就鼓励我到各位名师处去学习各位老师的特点。在上海的太极拳名家,我都去拜师了,受益匪浅。除了上班工作8小时和睡眠约6至7小时(睡得很深沉)以外,其余时间都用来练拳。那时。生物钟非常准,每早4点45分一定起床练拳,陈式十遍、杨式一遍、孙式一遍、吴式快拳一遍。还到交大教一小时杨式太极拳。我单位上、下午各有一刻钟的工间操活动。我又练两遍简化太极拳或练两遍吴式精简太极拳。中午饭有两小时的用餐和休息时间,多数同事利用休息时间打老K,而我喜爱打吴英华老师教我们的吴式太极拳来替代饭后百步走的休闲运动。每当同事们看到我骑在自行车上打太极拳时,总是大声喊出:“当心!大眼睛(指汽车)。”那时上海马路上汽车很少。
每天下班不是急着回家,而是和几个同事一起练完太极拳再走。晚餐后,练拳更是自由自在,我喜欢在商店门口练,因为其玻璃成了我的大镜子。边练边纠正自己的动作,至少要练三个小时以上。每周有一个晚上和师兄弟聚在一起练推手。最可贵的是农学院体育教授、我的肖开荣师兄,他从松江城里骑自行车到上海市中心来和我们一起推手和研究拳术。来回约一百公里的路程。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干劲十足。有时到缪乐英师弟家练到深夜,将他家开水喝光,点心吃完。
我练拳不问时间,不分场合,就连看电视时也站着练单式动作。有时出差,不要说卧辅,就是坐席也买不到,能买到站票已是不错了。我就站在火车上练两腿互撑。那时每天还做20次的双手张开,一腿直举起成90度角,然后练坐下来撑起来练腿劲。连上下楼梯也不放过,上楼跨两个台阶,后腿不可蹬,靠前腿撑起。下楼梯练放松,咚咚地往下冲。记得有一次从重庆乘船回上海,我就在甲板上边打拳边欣赏三峡的风光。几十年如一日,每一有空闲我都要练拳。所以说从体弱多病到健康强壮是靠方法得当练出来的。
几十年形成了练拳的习惯,所不同的是从前以形为主,别人一见就知道我在练拳。而今不同了,坐着、站着都可以不露形地在练拳,从意行气练“8”字圈,从定向到不定向地练,如能松得透地练起来一定很有感受。时而练练内开外合。总之,只要松透了,处处都在“8”字圈中进行,这就是阴阳相济,这就是太极。太极拳是练出来的,悟出来的,如今再提倡 用打的方法出来已不合乎延年益寿的要求了。
四川李雅轩师伯的学生林墨根先生到上海来,我曾多次引见他到金仁霖老师家。第一次,金仁霖老师让林墨根先生靠着旧墙壁,给他摆正胯的标准位置,讲了腰胯正对于练太极拳的重要性。这是金老师送给他的“见面礼”。第二次,金老师又送“8”字的练法给他。之后,林墨根先生到上海来,住在我家,白天去拜访我的好多拳友,晚上看我的练拳心得记录本。经常和我探讨研究太极拳。李雅轩师伯在上海的一位弟子吴声远,知道濮老师有传教杨式太极拳,就带了两个学生一个叫陈光明,另一个叫唐志清,还有一个朋友温州人姓张的前来,用心良苦却未如愿。后来,通过我师弟缪乐英(他不敢跟老师讲)叫我向老师讲,让他们来。这都是我引进的,后来成了濮老师的弟子。
2004年,我带了一群美国学生参加邯郸举行的杨式太极拳联谊会。会议期间遇上了也来参加会议的林墨根先生的儿子林文涛先生。他对我说,金老师教的那个“8”字运气劲法,好得很。我又有发展了。我便问他是如何发展的。他却笑而了之。
教拳
我学拳时间不长,大约一年左右的时候,就从严重疾病中迅速地向健康发展。当时工体领导分配我和师弟缪乐英两人在上海万体馆门口挂着大红布标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人很多,拿着电喇叭教拳和教王子平先师编著的《祛病延年二十法》。后来,被评为徐汇区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并载入光荣册。
随后,又派我到徐汇剧场门口教拳。有一次,一群少林班的人到我们太极拳场大显身手,又踢又蹦,影响我们教拳,我就请他们最好的一位上来,叫他抓住我的双手。踢我一脚,他无法起脚,他们拳友问他怎么啦?他只是笑而不答,以后再也不来闹场了。有一次蒋师姐到场看我教拳,当面说得好听:“小李拳打得真好!”当时我要出差,我就请她代课。回来,我也很感谢她。可是。我的学生们纷纷对我说:“你师姐说,你拳打的不好,她要到濮老师家告状去。”后经我问濮老师,老师说:“有来过,我告诉她,小李的拳,你不能打了,他把推手的东西都放进去了……”从此。该师姐再也没去过老师家。
差不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时候,上海电机厂和上海汽轮机厂的拳友们要接濮老师到闵行红园指导太极拳,这里正是褚桂亭师伯生前的拳场。濮师对他们说:“……现在小李能代替我去教拳了。”他们也乐意接受我。所以周日我骑车来回约六十公里路程去闵行红园。那里大多数拳友都一一相会并打招呼,有一天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就在一棵大樟树下打拳,突然一个人用头猛撞此树,使叶上水珠落在我们身上,原来是来闹场的。打听一下得知,此人姓王,以檀木棍猛击全身多年敲出一身硬功夫,人称“铁头王”。然而,我主动上前美言捧场。我说:“王师傅练得一身的好功夫,真是刀枪不入啊!头上无发(敲掉),身上无毛,全是死皮硬茧。”我摸摸他厚硬“护甲”,对他开玩笑说:“王师傅如果我是你的爱人,一定和你离婚。因为我没法贴近你的硬皮!”大家都笑了。我又说:“王师傅,你撞树行,可是你没法站稳。”他不信,我说:“试试看吧!”然后,他弓步站得稳了。我说:“我没力气,也不会用力推你,我轻轻的,你就站不住了,要倒呀!”他连站几次,还是不行,以后再也不来闹场了。
然后,由叶门师兄黄翼夫教授介绍到交通大学教太极拳(黄是上世纪50年代初从师丁寿山师伯)。不久黄师兄告诉我,好多太极拳爱好者听说濮老师弟子来交大教拳。就来偷看,师兄还转告我,他们说:“你拳还算打得好看,可惜不会转腰。”我反问:“腰在哪里?”所以当今的练拳族将扭臀、摇屁股当做转腰,真令人“啼笑皆非”!殊不知若要使拳头打得狠,全靠屁股坐得稳。
又有一次,黄教授拿先师杨澄甫早年拳照问我,为啥如此,我说很简单,只要画一个力的分布图,就知道其合力趋于零。到1986年由于我的工作变动,才停止参加推广拳操工作。
大约是1978年左右,有一次去伍桂清场子,再到蒋锡荣老师的场子,每星期日早晨都如此,蒋师场子上推手的人较多,有个老者从未见过,他和大家推手,后又和我搭搭手,他们告诉我,这老伯就在电台里教气功的何寿康大师。我很高兴地对何老伯讲,那我们就走走气路来推手吧。我用大周天运转的不同方法,他感到很好。问跟谁学的,我告诉他:我是濮冰如的徒弟。他很兴奋,要我陪他一同去见濮老师,他在叶先师家早就认识濮老师。当我将何师引进到濮师场子时,他一见濮师就说:“濮大姐呀,你教出一个好学生:”濮师说:“哪里,八字还没有一撇呐!”此后,何老每周日都在濮师场子上和我们一起练。一次到同济大学讲课,濮师讲太极拳,何师讲气功。我和同济体育系姚教授研讨太极拳的力学游戏,我请姚教授使劲推在我的胸部,我在接点处形成一个余弦角,使推来的能量大部分转到我的脚下,使我站稳,一个小分力要我向后倒。所以他越用劲我越稳。我还与姚教授开玩笑说:“太极拳的人体力应由同济大学来写,这里结构力量是强项。”
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经常出差,每到一处都会拜访拳师和推拿师。让他们打一打,推一推都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所以我在国内被各名家打,师兄们打,各地拳友们打。打多了,学到的东西就多了,每人的特点在被打的过程里学到了。更为我到海外谋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多年前到美国,在朋友吕锦珠的帮助下,组织日本人、美国人学练太极拳。她帮我翻译,她会说日本语、英语、闽南语和普通话。还有许多华侨,大家都要试一下太极拳的功能。他们轮着来按住我的双手,我要用起势将其抛出,所以来学的人也不少。五年前并成立了太极拳研究协会(武当太极拳社1926),我是该协会的荣誉会长。
他们把我带进柔道馆引见给柔道教练,他们是五段至八段的教练,有十多人,我给他们上太极拳课,八段董先生留学日本,又留学美国,会闽南语,又讲普通话的,还会德文、法语,是会六七国语言的难得的全才。那些美国人又高又大,手臂比我大腿还要粗。他们轮流地冲过来,对我胸口打一拳。看起来一定打着了,但都打空了,他们说:太极拳太神了!想甩都不行,连脚也站不稳了,后来他们都练太极拳了。
康州桥港大学一位丁教授,看到一个美国女士打太极拳,问她跟谁学的,她告诉他是跟新泽西州李品银师傅学的。后来,丁便邀请我去该大学教太极拳。又一次,该校的韩籍跆拳道教授对丁教授说,这太极拳,慢吞吞的,有什么用?丁对我讲了,我即请他过来。我站着不动,请他用最凶的招数打我,他果然旋风似的飞来一脚,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脚在我手中如固定在弹簧上一样动弹不得。后来,他竟然到我们太极拳班上了一年课。
同样,在这大学太极拳班上,一位大个非裔学生,在休息时,从我后面袭来,我顺势完成了翻身撇身捶,他大叫一声, 应声而跌出。
又一次,在新州的太极拳班上有一位日本学生,也是在休息的时候,突然,从我背后猛抱上来,我也不知怎么地,他“哇”的一声跳出去,此后,再也不敢偷袭我了。
我们与纽约市近邻,五年前,好多人传说纽约有会推手的高手,每周末有好多人与他交手,都败在他那一招之下。在几位拳友的说服之下,只好前去拜会。他对每个人总是一招。我说,这样会很累的。我说一旦我下势你就吃亏了。他不信,还是那样反我关节。当我一下势时,他失招了。想用双手将我甩出,我顺给他。他失控地向水塘飞去,我随手抓他回来,吓得大家惊叫起来。
几十年来,我体会到太极拳学得法,数招就能胜人。这不是目的,我们练太极拳的真正目的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至于推手只是有趣的力学游戏,用其来验证拳架。使我们真正体会到无力能打有力、四两拨千斤是实际存在的,你不信没关系,那是你还未练到这种境界。我今天悟到太极拳的一些正道是被不同老师打后,从不同味道中吸取到的。也是从各位师兄弟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打我的点滴中去认识真伪,从而提高自己的。被打败者不一定是失败者,一时得胜。亦不代表永远得胜,更不能说明已掌握了真谛,也许永远丢不了一身的拙力。自己没有学到、练到太极拳的真谛,反而说太极拳没东西!这对太极拳是不公正的。尤其我身居法治国家的美国,你不能有意或无意地伤到别人。致伤后治病的费用谁也付不起。甚至于走在你家的行人道人跌倒受伤,治病费都要由房屋主人的房屋保险支付。教拳难,教推手更难。故迫使自己回忆濮老师轻柔手法,使被推者,如风刮走,如随流水而下,随海浪而起落,使被打者感到舒服,既轻松,又有益于健康。这是我十五年来在海外教拳的自我约束而求得的行为体会。今后要更为努力地向极松极柔的目标走下去。我教拳中的实例仅限于我们自己门里人知道,不必外扬!
治病
常言道:“久病成医。”这四个字用在我身上似乎蛮恰当的。在生活中,有钱人不知没钱人生恬的艰难;吃饱了的人,哪能知道饿肚子的饥寒。健康的人不会体会到多种疾病缠身者所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与不安。自从文革后期学了推拿后,我会随时而乐意地帮助需要的人解除一些病痛。
参加了推拿学习班后,又向老武术名家王子平先生的弟子,也是其女婿吴成德先生学习推拿治病方法。在太极名家顾留馨先师逝世的追悼会上,那是个气候炎热的日子,参加追悼会的人很多。顾老是老革命、老领导,朋友多。有一位近九十岁的老先生在那拥挤的人群中,由于心情、气氛等原因昏倒了。当时几个是医生的围过来,正在急救,我挤上去,用我的手掌抓他的穴位。老先生立刻醒来,他对旁边救护的人说:“刚才我朦胧中不知是谁一只手点按了我的身躯,我就清醒起来,这个人很厉害,感觉非常清楚。”当时我已走开了,这些话都是事后别人告诉我的。
记得一次开全厂大会,麦克风里传出要医生回去,有一急症病人在医务室门口等着,我从会场去医务室门口看见一个痛得满头大汗的人,我急忙给他点了几个穴位,等到医务室主任姜医生将镇痛药拿来给他时,那病人说:现在已不痛了。姜医生对我说:“你的手真厉害。”
一次游普陀山,突然同团的一位小姐腹痛得不能行走了。有人将我叫去,我一了解是痛经所致,遂在她腿上点了几个穴道,她立刻就好了。在下山的路上见到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躺在路旁,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我上前问她的先生和女儿:“她是否是心脏病发啦?”他们回答:“是!”我立即给她施治,她立即面色红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就坐起来、站起来了。
张丽是个可爱美丽的6岁的小女孩,不幸的是患有先天性脑瘫,右手右脚不会动。我师弟傅乐民叫我去给小丽治病,其实傅是读医的,他推拿也是高手,他又比我年轻20岁,身强体壮。他总是说:“师兄,你功夫比我好。你去给她治吧。”有人说我傻乎乎的。实际上,我只是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已,并非功夫好。当时,是气功热的时代,小丽的父母带她到郑州等地求助于全国知名的气功大师,但都无济于事。首先,我给小孩右侧恢复感觉;第二,将她僵硬的肌肉、韧带、筋骨推松理顺;第三,训练走路,右手拿筷子吃饭。没多久,张丽和正常孩子一样,没有落下后遗症。
那时,我担任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工作,又是航天航空部新技术推广站和应用数学推广站的联络员,每年都有好多次的全国推广工作会议,大家都称我是随团医生,不管是头痛发烧,还是腹泻。都能帮他们解决问题。
调到司法局是招聘工程师而来的,后来领导决定聘用我为专职医生,而不聘用工程师,所以我是从医务所退休的,我经常开玩笑地说:“我是个合理合法的工程师,也是一个合理不合法的医师。”能看好许多疑难杂症,这是合理的医生,可是我是读电机专业的,非医科专业,似乎不合法。还好那时也实行了聘任制。所以我也成了合理合法的医生。
有一位警卫部队的团长,因头颅手术后遗症而失去平衡,站立不稳,经我治疗数次后逐步恢复,没多久,就能骑自行车来就诊了。他再三要将我推荐给××首长,被我婉言谢绝了。不然的话,如今的生活经历就要改写了。
1993年6月经人介绍,来上海办事、住在静安希尔顿宾馆的沈先生打电话给我,要我到宾馆给他做推拿。他出生在中国台湾的名中医世家,是定居美国的美籍华侨。稍后两个月,他和他的名中医父亲到上海又叫我去推拿,并决定担保邀请我到美国给她太太治病。后来,沈先生告诉我,他的名医父亲告诉他“李医生是他见过最好的推拿医生”。我到了美国很快将沈先生的脂肪肝、关节炎等疾病和他太太的慢性疾病全部治好。随后,有一位曾医生要与我合作到他诊所接受试用两个月,有一个年轻的病人,推完讲许多话,我一句也不懂,突然她两手拍拍我面孔。我脱口而出“十三点”。曾医生批评说:“这是美国人热情,你推得她满意,才表现出那样的举动……”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先生,我给他推拿发功,他整个左侧无痛感,我问曾医生是否知道?他说不知道,随即拿针试探,右侧很好,左侧没反应。曾问我,推几次能恢复感觉?我说,他年龄大了。可能需要时间长一些。真是上帝恩典,仅仅几分钟就将他的上下肢的感觉都恢复了。我又告诉曾医生,感觉有了。他拿针一试,果真如此。在他试用我的过程中。认识了第一位中国病人,而且还是上海人,她是因脑动脉血管瘤破裂、头颅开刀抢救造成的后遗症,左手不能举动,走路不稳,此病人每周一次推拿,大约一年多才恢复正常。
曾医生试用满意,决定要用我,他打电话来说:“我决定用你,推一个病人,你要多少钱?”我说,你收几百?一个病人,那你就给我20元一个病人,好吗?他说好!他又说,我不剥削你,你一钟头做四个病人(曾规定推一刻钟)80元是你在 大陆的一个月工资。我听他如此看不起大陆的医生,我火冒八丈,我说我不干了,你到大陆去找人吧。我虽刚到美国,但我是一个穷而有志气的大陆人,决不向另眼看人低的任何人低头。从不会为那么几个臭美钞失去堂堂中华儿女应有的人格。每一个到海外谋生者都有苦难史,何况我是个60岁的人呀。我还要多说一句,美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真的、假的都能生存。我的是真的,所以苦过甘来,能固定在这儿生活;假的,这儿骗过再换一处,那是无法固定下来的。所以,真假迟早总会被人们所认识。
十二年前有位北京的留美学者,踢足球时,被踢伤了膝关节,美国医生给他治了三个多月,他还是不能伸直腿走路,需要他太太搀扶。打电话来,洋腔、官腔加京腔,他说,有人介绍他,知道有这个李医生。三个月前踢球踢伤了膝关节,已治疗了三个月,不能伸直,很痛,三天后就要开刀了,做过MRI……还讲了六种英文病名,问我能否可治。听电话的吕小姐。很有耐心地说服他先来让我看看,方能知能否医治。其实他离我们很近,差不多十分钟就到了。说了一大堆英文病名,我说,我听不懂这些洋名词,我诊断为伤筋,并有粘连。经推拿后,立即伸直,并走路不用搀扶。要否开刀?他第二天又来一次,并告诉我,他打电话到华盛顿姐姐处,到北京父母处,到上海华东师大许教授家(岳父母家),征求意见,他们一致意见:推拿有用就不开刀。他又对我说,他是搞什么方面的电脑的,他可以在网上给我宣传一下等等。他给我留下最难忘的印象就是一空话学者!
另一位是在十二年前移民到美国的、来自青岛的一位博士,他来要推拿心脏病,他时常胸闷,呼吸困难,青岛医生当心脏问题处理,美国的医生也是如此。可是我发现他的肩胛骨处有运动创伤。可是他一下子想不起来是怎么弄的,经几次推拿,症状逐渐消失。后来,他想起来了,是在初中练单杠时失手,拉伤了后上背。这下子,“心脏毛病”终于解脱了。
有位侨胞赵老板,将一位南美籍五十岁左右的女士送来治气喘,她已有四十多年的气喘病史,仅仅来两次就好了。说来大家也许会不信,这是从我自己的咳嗽气喘中试验出来的治疗方法,用来给别人治气喘咳嗽特别好用,效果极佳。
有一个日本小孩已有14岁,还在遗尿(尿床),家人和小孩都为之不悦,经推拿治疗后,很快就好了。
在国内,为人民服务不论是推广拳、操,还是上门服务,还有到工人体育场的固定的义诊门诊,我是服务至民间到监房(请看《特殊改造》一文),就是没治过脱臼。但在美15年中却碰到不少,从八九十岁的老者到几岁的小孩,从腕肘肩到膝踝趾都碰上了。(因为美国医生是用手术方式来为病人复原的。我常说美国两种职业是最没道德的,一是开刀医生,二是律师。前者为钱而不该开刀的病非要开刀。后者,为钱没良心地颠倒黑白。)
举最近的三个病例,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见爸爸下班到街上去迎接,年轻爸爸高兴地抓住小手臂拎到怀里,小孩哭个不停(周五晚上找不到医生的),有人告诉他,找李医生,来到我的办公室,我摸小孩的肘,咯吱一声好了。我要他们把小孩抱到门外玩,小孩出门就双手耍玩具玩了。
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美籍华裔女士跌倒就站不起来了。她只会马来话、英文和日语,因为她先生是日本人,躺在治疗床上,右腿不能伸,当检查完无骨折、骨裂后立即施行复位术。她的日本丈夫低头感谢。
还有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女士,肩关节脱臼了。她真像个小孩子,她用力推我不让碰她脱臼的手臂,还好有吕小姐在场帮我施复位术,否则我一个人是无法对付她的。
2007年1月底,某老板出了车祸,救援人员将大奔车锯掉,将她拖出送进医院,做x光检查,决定由某大学医院著名胯关节专家做人造关节的大手术,她不签字,非要等她在外做生意的丈夫回来(他毕业西安医学院),她丈夫听医生解说同意手术,也在动员她签字,可是她提出要李医生诊断后再定。她先生连夜敲门找我,我不在家,次日上午她先生将我带到医院,老外医生拿x片子给我解释,我还是用几千年的传统方法给她检查,我断定无严重骨伤,而是伤筋、伤韧带和肌肉,我建议保守治疗,他们同意我的诊断,我给推拿三次她就能下床行走了。很快就复原了,并恢复了她跳舞的爱好。她为何如此信任我呢?大约五年前她婆婆与孙子们玩儿时,不小心跌倒,送进医院拍X光片,诊为髌骨骨折,要签字手术,她先生做生意在大陆,要等其回来决定。这儿子很孝顺托留学时的老外同学找到一个好的开刀医生。那医生决定将髌骨受伤的部分切掉。正好他来我处做推拿,说起她母亲的病情,我大骂了他一通,我说这一开刀,伤了不该伤的皮肤、肌肉、筋,髌骨受伤更大。而且破坏了髌骨的功能。你不是爱你妈而是害你妈,后遗症无法估量!几经周折,总算被我治愈了。他们告诉我,老太太在西安生活得很好。八十多岁能走楼梯,还每天跳舞,无一点后遗症。这就是她车祸后信任我的原因。
今年的病例再说两个吧。一个外国人,8个月大的男孩中风了,经三个多月的西医治疗不见效,正巧小孩的妈妈和太极拳研究协会黄会长的太太是好朋友,黄会长等早就议论过是否找李老师推拿?又怕孩子受不了。三个月过去了,无奈还是找我试一下。当时黄太太和沈太太陪小孩父母来的,大家看着我给小孩施治,小孩没有哭叫,不多会,小孩右手右腿都会动了。1个月时间,就会走路了。我回国的头一天他们还来让我给小孩复诊,孩子一切都正常。来自厦门的学生蔡基明的外国同事的小孩三岁不到,经美先进的医疗检查为内耳积水,小蔡推荐让我给其推拿,我定为十次后去医院检查,结果完全好了。
最后提到的病人是位美籍华人,出生于美国,有美国的高学历。她退休于北京的某研究机构。给她推拿后,她很有感触,她在北京找国宝级罗老太太推拿,都是其弟子代劳。她施了一计带领几位海外侨胞去求治而被接待了。她把此作为自己推拿中的一件幸事。她说我与罗不一样,推拿时,手到哪,哪痛得受不了,可你手一旦离开,痛立刻消失,浑身舒适。可是名家罗老太太做后回家还会痛上几天。我告诉她:“这里是用的武当内功,具有独特的渗透性。所以效果特别好。”
她说,一定要叫住华盛顿的姐姐来试一试。果真她姐姐比我大十二岁,今年85岁了。当时是80岁来的,她告诉我一种病症的现象,我随及反问她另一种病症现象有没有?她回答没有。我立即告诉她,其病因是什么。她拍拍我肩说:“我服你了。”我反问:“为什么?”她告诉我,她从北京到美国问过许多医生都无法回答。她还说:如果靠近点多好哇。我可以经常找你推拿。有的乘飞机,有的开十几个小时车来找我的病例也不少。有老外大声说:“我爱中国。”近几十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我深受病家的欢迎,这主要是我没有丢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从病人变为医生,能感受到病的痛苦。要努力去帮助他们改善,使他们快乐康复是我的乐趣和动力。再说,我感到推拿是我练太极拳的副产品。自己松得越多越透,病人感觉越深沉,效果也就越好。如果没有练太极拳就没有我健康地生活。当然更不能去帮别人治病强身了。
我二十多年前结识的太极拳好友廖达中先生,给我布置了这个“写作任务”,要我按这四个方面去写,使我倍感压力。我想到的就写上了,惟恐再忘记了。其实完全是廖先生,“强人所难”之作,希望不会让他失望!
交稿之时,我想写一点感慨。我只能在这纸上写出我衷心的感谢,感谢廖友用如此大的苦心,盯上你的太极拳劣师良友的破脑袋,让其从衰亡中活跃起来。你太费心了。顺向廖夫人致谢,在厦门期间太辛苦她了,谢谢。请多保重,代向小王小白等全体孩子们问好。
(注:本文由白廷熙、涂东风、廖达中协助整理)
学拳
提起学拳,我也有不寻常的苦辣。当时正值“文革”后,非革命职工是不能参加的,我尤其感谢我们厂组织部的朱利民同志给我写了张“我厂革命职工XXX同志患肝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请予接洽”的证明。卫阳电器厂组织部竟使我有幸参加濮冰如老师的杨式太极拳班,约学半年时间,学完了杨式太极拳和24式简化太极拳,我学后拼命地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我真是如此地做到了。我们工厂好几位喜爱钓鱼的同事,对我说,钓鱼如何对身体好,晒晒太阳,吸吸远郊的新鲜空气,骑几十公里的路程便能练好身体,还能钓一些凭鱼票也买不到的淡水鱼……于是我也参与了,晚上回来经过濮老师家,请她选拿几条鱼。日久,老师夫妇知道我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一次钓鱼回来,到老师家,老师挑了几尾鱼就说,以后星期天不要去钓鱼了,到跳水池来练拳,我高兴极了。真是求之不得。从此钓鱼竿再也没碰过手。原来跟濮老师学拳比我早二十多年、十多年的师兄师姐们每星期天都集中在上海跳水池学推手,学剑、刀、棍、散手,还有武当对剑。我则是一窍不通,都离得远远的,记一些笔记回去琢磨琢磨。我很自爱,但还是有部分师兄师姐看不惯,或者说看不起我。个别人挑拨老师,向我发难,招来多少斜眼和老师的训骂。我只好忍气吞声地不去学了。可没过几个星期,老师就叫缪乐英师弟带口信叫我星期天去打拳,这主要是多亏了朱老伯(濮老师之丈夫)喜欢我帮他做一些家务活,如杀鸡、做木工活等。朱老伯风趣地叫“他自己是设计”,说我是“施工员”。
有一天,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邵善康老师亲自送施梅林师妹投濮老师学太极拳。补充一句,施梅林是一位尊师重道的榜样,施梅林经濮老师指导后,在全国比赛中得了名次,那时少少的奖金,她还给濮老师买了一件衣物。有一次在濮老师场子上,我还叫施抓住我双手踢我一脚,她不能起脚,我告诉她这就是太极拳好的地方。
有一天,陈微明老师的学生林炳尧送来他最好的徒弟小熊等二人投濮老师学武当剑。
还有一天,周教授陪同其父周志洪老伯到跳水池向濮老师学拳,周老是上海交大的副校长,是中国最早的冶金专家,当年他八十多岁,周老告诉我,以前他打的架子不正确。濮老师要我帮周改架子,我对周老伯说:“您是冶金专家,我们练太极拳不是炼其他的钢材,而是专炼弹簧钢的,所以要求很高,很难练!”
记得,有一位褚桂亭师伯的高足,我只记得他是在百货商店里工作,他经常到跳水池来看望濮老师。他的尊师行为,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由于星期天到濮老师场子上听、看、写,然后回家想,并认真刻苦地练,我恢复得快,身体逐渐康复了,这也为我学其他拳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当我在练拳中有一点体会心得时,总要讲给老师听,打给老师看。老师赞同就叫师兄弟们一起来听我讲,看我做。大约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当老师生日我们师兄弟们都欢聚在老师身旁时,我说:“我现在用三大于的要求来练拳,感到进步更快。”我边做边讲三大于道理,濮老师叫大家来听来看,这点真是深得老师的认可。2008年的12月1日缪师弟来看我时,也谈及此事,他还记得。我和他闲谈毛选五卷出版学习心得“钢铁工业是基础工业,基础工业好比是屁股,其他工业好比是拳头,若要拳头打得狠,全靠屁股坐得稳。”从上世纪70年代末,我打拳再也不敢随意乱动妄动臀部了。这样就逐步地把拳练到身体里面了。
随着“四人帮”的垮台,上海武术界前辈们热情奔放地出来传授武艺。傅钟文老师以虹口公园为基地,我等几个师兄弟前往学习,更难忘的是我们多次深更半夜聚集在傅老师家里,聆听他的传授,他还讲了很多露禅先师等上三代拳师们的传奇故事。
接着,吴英华老师出来教吴式太极拳,我们师兄弟中的数人又一起学吴式太极拳。人很多,一班有四十余人,吴老师不太多言语,但她很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做给我们看。
师妹郁文美(现定居美国)告诉我,静安区体委潘锦生老师即将开办陈式太极拳班,于是我又同缪乐英师弟一起报名学陈式太极,潘老师练陈式太极拳真的很棒,他也是日本人最早到上海学习的老师。他的陈式一路二路录像也是最早传到日本去的。我很爱问,潘老师肯讲,也肯做,除了以前提到试切掌使我手臂全紫以外,还教了我一个拇指让别人扳不痛不动的要领,即螺旋而避开。后来我练成不螺旋别人也扳不痛,我还将我的一根白蜡杆拿给潘老师试用,我们看。潘老师说我认真学拳。做跌岔时,我坐到地面而能蹦起来。
差不多同时期不同时间的晚上,我又参加马岳梁老师举办的吴式推手和吴式快拳班。马老师特别喜欢和我推手来示范给大家看,马老师的班上约有一百余人之多。有时我站在大家后面,怕别人妒忌,马老师却总是大声喊着“小李过来!”老师喜欢拿我做“靶子”打给大家看,我也是被马老师打得较多的学生之一。现在回忆起来深感幸运和怀念。记得一次班上有同学主动要求和马老师推一下手,马老师应允了。结果前后左右没动招数,老师喊着“你犟,你犟!”呼的一下,将他踹到马老师裆下去了。下课后,我就跟着这位同学一起走在衡山路上,主动和他攀谈上课和老师推手的事情,我请他和我推一下,方知他推手凭一身力气。他听不出老师的气、意、劲和神的妙处所以才造成上述的一个场景。
又有一次,李天骥老师从北京来沪,他特地到上海钢球场来看望濮老师,两位老师的友谊是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审定杨式简化太极拳(即二十四式)定稿的时候,那时由濮老师向李老师提一些修改意见。有的李老师接受修改了,也有没改的,如濮老师坚持以脚跟为转点,她认为脚跟移动是不合太极拳理的等。有位同班师兄到北京在他朋友(当时在国家体委工作)的陪同下,到李老师家拜访,李老师对我的师兄说,他特别欣赏濮老师的拳艺,并要我师兄回沪问候濮老师。如今我真的见到了和蔼可亲的我们李姓的长者,李老师不仅向濮老师和马岳梁老师互相问候请安,叙述家常,还对我等小字辈十分关怀,当得知我原来是个病号因练拳而得益时,他很高兴,并把他家的地址写给了我。叫我到北京一定要到体委大院的他家玩。2004年9月,当我们从海外来到邯郸参加太极拳盛会与承德的赵丽英小姐谈起此事时,方知李老已故。赵小姐说,我长得很像李老师,都是瘦瘦高高的。李老师这位身居高位的长者是如此可敬可亲,又十分好客。给我留下深刻的又十分敬佩的回忆是跟马岳梁老师学习期间,高兴之余,马 老师叫几个学生做了一番推手的表演。还要我们三个接成一条龙推住马老师,并说,我把第三个人打出去,接着我被隔着两个人而打得飞出去了。几十年过去了,仍然记忆犹新。当马老师编吴式精简太极拳时,我在厂中推广,并在区、市的拳操比赛中得到了区和市的第一名。
学孙式太极拳时,我和师弟缪乐英两入请体育宫陈新坤老师教我俩。孙式太极拳也有独到之处,起承开合,跟步也多,显得非常灵活。
因为我和缪师弟都是徐汇区业余拳操教练,所以到体育宫学习杨式太极拳(八十八式)、简化太极二十四式及太极剑都是由周元龙老师教的全国统一的架势。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傅乐民师弟每周六晚都到金仁霖老师家全面学习太极拳。尤其金老师向我们传授叶先师传承的宝贵遗产。当我们学完杨式新架子(有称叶式)第一节时,我就停下了,我的体能不够,新架子的运动量确实较大。时隔近十年,我才学完。在美国的十五年中,我每天练数遍新架子,也能承受,这说明我体质确实提高了蛮多的。在我们向金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花了金老师很多心血,他辛勤地教我们,在此再次向金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几十年教过多少个深更半夜,伴过多少个寒冬,顶过无数次风雨。为了学拳付出的艰辛,是无法计算的。
记得到上海体育宫听许多名家的讲课和观看推手表演,郝少如先师讲护肫等,我听不明白,见到郝老师去盥洗室,我赶紧追进盥洗室问他,郝老师耐心给予解释,还让摸他的身上,做出来,帮我理解。散会后,我陪送郝老师和郝师母走到西藏路口公交车站送老师上车。一路上又问了老师好多问题。
1976年夏天,上海陈式太极拳爱好者万文德老师等,请来西安陈立清老师教陈式第三路,陈老师的住处是由我安排的。陈老师住我师弟陈光明家,陈老师孙儿(小刚)住我家,我的两个小孩和小刚很玩得来,所以陈老师和我们情如一家。陈老师的功夫了得,是当今女中豪杰之一,为人豪爽好客。我每次去西安飞机厂时,都要拜访陈老师,她每次和我推手(陈式推手)都会鼓励说:“孩子,你又进步啦。”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经常出差,记得有一个晚上去陈老师家,那时她家已建成新褛了,她家有好多位学生在练功,有位对我说,他跟陈练拳30年了。和他们一起切磋拳艺,他们扳不动我一只大拇指,问为何?我从笔筒中拿起一支毛笔,我说,谁都不能腾空将这笔扳断,一旦将笔另一端放在桌上,谁都会将它折断。这是因为我后面没给他支点,他功力再大,也无济于事。我说,刚体相撞,要爆发火花,或刚体的损坏,弹性相撞,能量会传递,或吸收。陈老师总是鼓励我,孩子你说得好。陈老师路过上海,总要和我一家人见面。
练拳
不少教拳的老师说,拳是打出来的。美其名曰:出手就打。说的对吗?也对。那确实适合很早以前,至少也要追溯到上世纪晚期,教士兵打仗,训练越快越好,哪能像今天要二十年见功夫呢?那时只能教太极的招数,少林的打法,那太管用了。那是拳太极,或说运用太极拳招数的少林打法。如今时代不同了,已经从洋枪洋炮发展为电子信息化战争的时代了,太极拳的战场作用早已失去。但健身强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是太极拳能起到的作用,它老少皆宜,体质强弱均适宜。这就是太极拳如今深得年老体弱者的欢迎,深受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的喜爱的原因。
我是带着患多种疾病、弱不禁风的病体开始学太极拳的(详见西安体育学院周稔丰编著的《太极拳常识》书中的《为革命坚持锻炼》一文)。如果出手就打,对我等病体是无法承受的。很幸运能拜濮冰如老师学拳,学习由杨澄甫先师亲传的杨式大架子。非常柔和叉舒展,练后渐渐健康起来。练拳两年就能担当到成都某航空飞机厂修发动机控制器产品的工作。这真是来之不易的,从长期病假到能上班、能出差,这对我这个病号来说。真是太高兴的事了,当第一次爬上青城山顶时,同事们都坐下休息,只有我到了山顶,又打了一套杨式太极拳代替坐下休息。在420厂招待所,同事们都说腿痛不能弯曲,上下楼梯困难。唯独我没有爬山的痛疼,还给他们做推拿。
有一次顾留馨老师对我说:“你练两年如若两人,你写一篇练太极拳的心得给我,附在我写的书后面。”他的书稿和我的短文送到人民体育出版社,不知怎的,被周稔丰先生选用了我的短文。
由于濮老师学拳时,拜过很多名家,先拜叶老师,后随叶同拜李景林为师学武当剑术,并成为叶先师对剑的对手。杨澄甫到沪时,又拜杨先师学太极拳大架子。她为人心胸特别开阔,当看到我如此酷爱太极拳时,她就鼓励我到各位名师处去学习各位老师的特点。在上海的太极拳名家,我都去拜师了,受益匪浅。除了上班工作8小时和睡眠约6至7小时(睡得很深沉)以外,其余时间都用来练拳。那时。生物钟非常准,每早4点45分一定起床练拳,陈式十遍、杨式一遍、孙式一遍、吴式快拳一遍。还到交大教一小时杨式太极拳。我单位上、下午各有一刻钟的工间操活动。我又练两遍简化太极拳或练两遍吴式精简太极拳。中午饭有两小时的用餐和休息时间,多数同事利用休息时间打老K,而我喜爱打吴英华老师教我们的吴式太极拳来替代饭后百步走的休闲运动。每当同事们看到我骑在自行车上打太极拳时,总是大声喊出:“当心!大眼睛(指汽车)。”那时上海马路上汽车很少。
每天下班不是急着回家,而是和几个同事一起练完太极拳再走。晚餐后,练拳更是自由自在,我喜欢在商店门口练,因为其玻璃成了我的大镜子。边练边纠正自己的动作,至少要练三个小时以上。每周有一个晚上和师兄弟聚在一起练推手。最可贵的是农学院体育教授、我的肖开荣师兄,他从松江城里骑自行车到上海市中心来和我们一起推手和研究拳术。来回约一百公里的路程。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干劲十足。有时到缪乐英师弟家练到深夜,将他家开水喝光,点心吃完。
我练拳不问时间,不分场合,就连看电视时也站着练单式动作。有时出差,不要说卧辅,就是坐席也买不到,能买到站票已是不错了。我就站在火车上练两腿互撑。那时每天还做20次的双手张开,一腿直举起成90度角,然后练坐下来撑起来练腿劲。连上下楼梯也不放过,上楼跨两个台阶,后腿不可蹬,靠前腿撑起。下楼梯练放松,咚咚地往下冲。记得有一次从重庆乘船回上海,我就在甲板上边打拳边欣赏三峡的风光。几十年如一日,每一有空闲我都要练拳。所以说从体弱多病到健康强壮是靠方法得当练出来的。
几十年形成了练拳的习惯,所不同的是从前以形为主,别人一见就知道我在练拳。而今不同了,坐着、站着都可以不露形地在练拳,从意行气练“8”字圈,从定向到不定向地练,如能松得透地练起来一定很有感受。时而练练内开外合。总之,只要松透了,处处都在“8”字圈中进行,这就是阴阳相济,这就是太极。太极拳是练出来的,悟出来的,如今再提倡 用打的方法出来已不合乎延年益寿的要求了。
四川李雅轩师伯的学生林墨根先生到上海来,我曾多次引见他到金仁霖老师家。第一次,金仁霖老师让林墨根先生靠着旧墙壁,给他摆正胯的标准位置,讲了腰胯正对于练太极拳的重要性。这是金老师送给他的“见面礼”。第二次,金老师又送“8”字的练法给他。之后,林墨根先生到上海来,住在我家,白天去拜访我的好多拳友,晚上看我的练拳心得记录本。经常和我探讨研究太极拳。李雅轩师伯在上海的一位弟子吴声远,知道濮老师有传教杨式太极拳,就带了两个学生一个叫陈光明,另一个叫唐志清,还有一个朋友温州人姓张的前来,用心良苦却未如愿。后来,通过我师弟缪乐英(他不敢跟老师讲)叫我向老师讲,让他们来。这都是我引进的,后来成了濮老师的弟子。
2004年,我带了一群美国学生参加邯郸举行的杨式太极拳联谊会。会议期间遇上了也来参加会议的林墨根先生的儿子林文涛先生。他对我说,金老师教的那个“8”字运气劲法,好得很。我又有发展了。我便问他是如何发展的。他却笑而了之。
教拳
我学拳时间不长,大约一年左右的时候,就从严重疾病中迅速地向健康发展。当时工体领导分配我和师弟缪乐英两人在上海万体馆门口挂着大红布标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人很多,拿着电喇叭教拳和教王子平先师编著的《祛病延年二十法》。后来,被评为徐汇区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并载入光荣册。
随后,又派我到徐汇剧场门口教拳。有一次,一群少林班的人到我们太极拳场大显身手,又踢又蹦,影响我们教拳,我就请他们最好的一位上来,叫他抓住我的双手。踢我一脚,他无法起脚,他们拳友问他怎么啦?他只是笑而不答,以后再也不来闹场了。有一次蒋师姐到场看我教拳,当面说得好听:“小李拳打得真好!”当时我要出差,我就请她代课。回来,我也很感谢她。可是。我的学生们纷纷对我说:“你师姐说,你拳打的不好,她要到濮老师家告状去。”后经我问濮老师,老师说:“有来过,我告诉她,小李的拳,你不能打了,他把推手的东西都放进去了……”从此。该师姐再也没去过老师家。
差不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时候,上海电机厂和上海汽轮机厂的拳友们要接濮老师到闵行红园指导太极拳,这里正是褚桂亭师伯生前的拳场。濮师对他们说:“……现在小李能代替我去教拳了。”他们也乐意接受我。所以周日我骑车来回约六十公里路程去闵行红园。那里大多数拳友都一一相会并打招呼,有一天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就在一棵大樟树下打拳,突然一个人用头猛撞此树,使叶上水珠落在我们身上,原来是来闹场的。打听一下得知,此人姓王,以檀木棍猛击全身多年敲出一身硬功夫,人称“铁头王”。然而,我主动上前美言捧场。我说:“王师傅练得一身的好功夫,真是刀枪不入啊!头上无发(敲掉),身上无毛,全是死皮硬茧。”我摸摸他厚硬“护甲”,对他开玩笑说:“王师傅如果我是你的爱人,一定和你离婚。因为我没法贴近你的硬皮!”大家都笑了。我又说:“王师傅,你撞树行,可是你没法站稳。”他不信,我说:“试试看吧!”然后,他弓步站得稳了。我说:“我没力气,也不会用力推你,我轻轻的,你就站不住了,要倒呀!”他连站几次,还是不行,以后再也不来闹场了。
然后,由叶门师兄黄翼夫教授介绍到交通大学教太极拳(黄是上世纪50年代初从师丁寿山师伯)。不久黄师兄告诉我,好多太极拳爱好者听说濮老师弟子来交大教拳。就来偷看,师兄还转告我,他们说:“你拳还算打得好看,可惜不会转腰。”我反问:“腰在哪里?”所以当今的练拳族将扭臀、摇屁股当做转腰,真令人“啼笑皆非”!殊不知若要使拳头打得狠,全靠屁股坐得稳。
又有一次,黄教授拿先师杨澄甫早年拳照问我,为啥如此,我说很简单,只要画一个力的分布图,就知道其合力趋于零。到1986年由于我的工作变动,才停止参加推广拳操工作。
大约是1978年左右,有一次去伍桂清场子,再到蒋锡荣老师的场子,每星期日早晨都如此,蒋师场子上推手的人较多,有个老者从未见过,他和大家推手,后又和我搭搭手,他们告诉我,这老伯就在电台里教气功的何寿康大师。我很高兴地对何老伯讲,那我们就走走气路来推手吧。我用大周天运转的不同方法,他感到很好。问跟谁学的,我告诉他:我是濮冰如的徒弟。他很兴奋,要我陪他一同去见濮老师,他在叶先师家早就认识濮老师。当我将何师引进到濮师场子时,他一见濮师就说:“濮大姐呀,你教出一个好学生:”濮师说:“哪里,八字还没有一撇呐!”此后,何老每周日都在濮师场子上和我们一起练。一次到同济大学讲课,濮师讲太极拳,何师讲气功。我和同济体育系姚教授研讨太极拳的力学游戏,我请姚教授使劲推在我的胸部,我在接点处形成一个余弦角,使推来的能量大部分转到我的脚下,使我站稳,一个小分力要我向后倒。所以他越用劲我越稳。我还与姚教授开玩笑说:“太极拳的人体力应由同济大学来写,这里结构力量是强项。”
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经常出差,每到一处都会拜访拳师和推拿师。让他们打一打,推一推都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所以我在国内被各名家打,师兄们打,各地拳友们打。打多了,学到的东西就多了,每人的特点在被打的过程里学到了。更为我到海外谋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多年前到美国,在朋友吕锦珠的帮助下,组织日本人、美国人学练太极拳。她帮我翻译,她会说日本语、英语、闽南语和普通话。还有许多华侨,大家都要试一下太极拳的功能。他们轮着来按住我的双手,我要用起势将其抛出,所以来学的人也不少。五年前并成立了太极拳研究协会(武当太极拳社1926),我是该协会的荣誉会长。
他们把我带进柔道馆引见给柔道教练,他们是五段至八段的教练,有十多人,我给他们上太极拳课,八段董先生留学日本,又留学美国,会闽南语,又讲普通话的,还会德文、法语,是会六七国语言的难得的全才。那些美国人又高又大,手臂比我大腿还要粗。他们轮流地冲过来,对我胸口打一拳。看起来一定打着了,但都打空了,他们说:太极拳太神了!想甩都不行,连脚也站不稳了,后来他们都练太极拳了。
康州桥港大学一位丁教授,看到一个美国女士打太极拳,问她跟谁学的,她告诉他是跟新泽西州李品银师傅学的。后来,丁便邀请我去该大学教太极拳。又一次,该校的韩籍跆拳道教授对丁教授说,这太极拳,慢吞吞的,有什么用?丁对我讲了,我即请他过来。我站着不动,请他用最凶的招数打我,他果然旋风似的飞来一脚,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脚在我手中如固定在弹簧上一样动弹不得。后来,他竟然到我们太极拳班上了一年课。
同样,在这大学太极拳班上,一位大个非裔学生,在休息时,从我后面袭来,我顺势完成了翻身撇身捶,他大叫一声, 应声而跌出。
又一次,在新州的太极拳班上有一位日本学生,也是在休息的时候,突然,从我背后猛抱上来,我也不知怎么地,他“哇”的一声跳出去,此后,再也不敢偷袭我了。
我们与纽约市近邻,五年前,好多人传说纽约有会推手的高手,每周末有好多人与他交手,都败在他那一招之下。在几位拳友的说服之下,只好前去拜会。他对每个人总是一招。我说,这样会很累的。我说一旦我下势你就吃亏了。他不信,还是那样反我关节。当我一下势时,他失招了。想用双手将我甩出,我顺给他。他失控地向水塘飞去,我随手抓他回来,吓得大家惊叫起来。
几十年来,我体会到太极拳学得法,数招就能胜人。这不是目的,我们练太极拳的真正目的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至于推手只是有趣的力学游戏,用其来验证拳架。使我们真正体会到无力能打有力、四两拨千斤是实际存在的,你不信没关系,那是你还未练到这种境界。我今天悟到太极拳的一些正道是被不同老师打后,从不同味道中吸取到的。也是从各位师兄弟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打我的点滴中去认识真伪,从而提高自己的。被打败者不一定是失败者,一时得胜。亦不代表永远得胜,更不能说明已掌握了真谛,也许永远丢不了一身的拙力。自己没有学到、练到太极拳的真谛,反而说太极拳没东西!这对太极拳是不公正的。尤其我身居法治国家的美国,你不能有意或无意地伤到别人。致伤后治病的费用谁也付不起。甚至于走在你家的行人道人跌倒受伤,治病费都要由房屋主人的房屋保险支付。教拳难,教推手更难。故迫使自己回忆濮老师轻柔手法,使被推者,如风刮走,如随流水而下,随海浪而起落,使被打者感到舒服,既轻松,又有益于健康。这是我十五年来在海外教拳的自我约束而求得的行为体会。今后要更为努力地向极松极柔的目标走下去。我教拳中的实例仅限于我们自己门里人知道,不必外扬!
治病
常言道:“久病成医。”这四个字用在我身上似乎蛮恰当的。在生活中,有钱人不知没钱人生恬的艰难;吃饱了的人,哪能知道饿肚子的饥寒。健康的人不会体会到多种疾病缠身者所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与不安。自从文革后期学了推拿后,我会随时而乐意地帮助需要的人解除一些病痛。
参加了推拿学习班后,又向老武术名家王子平先生的弟子,也是其女婿吴成德先生学习推拿治病方法。在太极名家顾留馨先师逝世的追悼会上,那是个气候炎热的日子,参加追悼会的人很多。顾老是老革命、老领导,朋友多。有一位近九十岁的老先生在那拥挤的人群中,由于心情、气氛等原因昏倒了。当时几个是医生的围过来,正在急救,我挤上去,用我的手掌抓他的穴位。老先生立刻醒来,他对旁边救护的人说:“刚才我朦胧中不知是谁一只手点按了我的身躯,我就清醒起来,这个人很厉害,感觉非常清楚。”当时我已走开了,这些话都是事后别人告诉我的。
记得一次开全厂大会,麦克风里传出要医生回去,有一急症病人在医务室门口等着,我从会场去医务室门口看见一个痛得满头大汗的人,我急忙给他点了几个穴位,等到医务室主任姜医生将镇痛药拿来给他时,那病人说:现在已不痛了。姜医生对我说:“你的手真厉害。”
一次游普陀山,突然同团的一位小姐腹痛得不能行走了。有人将我叫去,我一了解是痛经所致,遂在她腿上点了几个穴道,她立刻就好了。在下山的路上见到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躺在路旁,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我上前问她的先生和女儿:“她是否是心脏病发啦?”他们回答:“是!”我立即给她施治,她立即面色红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就坐起来、站起来了。
张丽是个可爱美丽的6岁的小女孩,不幸的是患有先天性脑瘫,右手右脚不会动。我师弟傅乐民叫我去给小丽治病,其实傅是读医的,他推拿也是高手,他又比我年轻20岁,身强体壮。他总是说:“师兄,你功夫比我好。你去给她治吧。”有人说我傻乎乎的。实际上,我只是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已,并非功夫好。当时,是气功热的时代,小丽的父母带她到郑州等地求助于全国知名的气功大师,但都无济于事。首先,我给小孩右侧恢复感觉;第二,将她僵硬的肌肉、韧带、筋骨推松理顺;第三,训练走路,右手拿筷子吃饭。没多久,张丽和正常孩子一样,没有落下后遗症。
那时,我担任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工作,又是航天航空部新技术推广站和应用数学推广站的联络员,每年都有好多次的全国推广工作会议,大家都称我是随团医生,不管是头痛发烧,还是腹泻。都能帮他们解决问题。
调到司法局是招聘工程师而来的,后来领导决定聘用我为专职医生,而不聘用工程师,所以我是从医务所退休的,我经常开玩笑地说:“我是个合理合法的工程师,也是一个合理不合法的医师。”能看好许多疑难杂症,这是合理的医生,可是我是读电机专业的,非医科专业,似乎不合法。还好那时也实行了聘任制。所以我也成了合理合法的医生。
有一位警卫部队的团长,因头颅手术后遗症而失去平衡,站立不稳,经我治疗数次后逐步恢复,没多久,就能骑自行车来就诊了。他再三要将我推荐给××首长,被我婉言谢绝了。不然的话,如今的生活经历就要改写了。
1993年6月经人介绍,来上海办事、住在静安希尔顿宾馆的沈先生打电话给我,要我到宾馆给他做推拿。他出生在中国台湾的名中医世家,是定居美国的美籍华侨。稍后两个月,他和他的名中医父亲到上海又叫我去推拿,并决定担保邀请我到美国给她太太治病。后来,沈先生告诉我,他的名医父亲告诉他“李医生是他见过最好的推拿医生”。我到了美国很快将沈先生的脂肪肝、关节炎等疾病和他太太的慢性疾病全部治好。随后,有一位曾医生要与我合作到他诊所接受试用两个月,有一个年轻的病人,推完讲许多话,我一句也不懂,突然她两手拍拍我面孔。我脱口而出“十三点”。曾医生批评说:“这是美国人热情,你推得她满意,才表现出那样的举动……”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先生,我给他推拿发功,他整个左侧无痛感,我问曾医生是否知道?他说不知道,随即拿针试探,右侧很好,左侧没反应。曾问我,推几次能恢复感觉?我说,他年龄大了。可能需要时间长一些。真是上帝恩典,仅仅几分钟就将他的上下肢的感觉都恢复了。我又告诉曾医生,感觉有了。他拿针一试,果真如此。在他试用我的过程中。认识了第一位中国病人,而且还是上海人,她是因脑动脉血管瘤破裂、头颅开刀抢救造成的后遗症,左手不能举动,走路不稳,此病人每周一次推拿,大约一年多才恢复正常。
曾医生试用满意,决定要用我,他打电话来说:“我决定用你,推一个病人,你要多少钱?”我说,你收几百?一个病人,那你就给我20元一个病人,好吗?他说好!他又说,我不剥削你,你一钟头做四个病人(曾规定推一刻钟)80元是你在 大陆的一个月工资。我听他如此看不起大陆的医生,我火冒八丈,我说我不干了,你到大陆去找人吧。我虽刚到美国,但我是一个穷而有志气的大陆人,决不向另眼看人低的任何人低头。从不会为那么几个臭美钞失去堂堂中华儿女应有的人格。每一个到海外谋生者都有苦难史,何况我是个60岁的人呀。我还要多说一句,美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真的、假的都能生存。我的是真的,所以苦过甘来,能固定在这儿生活;假的,这儿骗过再换一处,那是无法固定下来的。所以,真假迟早总会被人们所认识。
十二年前有位北京的留美学者,踢足球时,被踢伤了膝关节,美国医生给他治了三个多月,他还是不能伸直腿走路,需要他太太搀扶。打电话来,洋腔、官腔加京腔,他说,有人介绍他,知道有这个李医生。三个月前踢球踢伤了膝关节,已治疗了三个月,不能伸直,很痛,三天后就要开刀了,做过MRI……还讲了六种英文病名,问我能否可治。听电话的吕小姐。很有耐心地说服他先来让我看看,方能知能否医治。其实他离我们很近,差不多十分钟就到了。说了一大堆英文病名,我说,我听不懂这些洋名词,我诊断为伤筋,并有粘连。经推拿后,立即伸直,并走路不用搀扶。要否开刀?他第二天又来一次,并告诉我,他打电话到华盛顿姐姐处,到北京父母处,到上海华东师大许教授家(岳父母家),征求意见,他们一致意见:推拿有用就不开刀。他又对我说,他是搞什么方面的电脑的,他可以在网上给我宣传一下等等。他给我留下最难忘的印象就是一空话学者!
另一位是在十二年前移民到美国的、来自青岛的一位博士,他来要推拿心脏病,他时常胸闷,呼吸困难,青岛医生当心脏问题处理,美国的医生也是如此。可是我发现他的肩胛骨处有运动创伤。可是他一下子想不起来是怎么弄的,经几次推拿,症状逐渐消失。后来,他想起来了,是在初中练单杠时失手,拉伤了后上背。这下子,“心脏毛病”终于解脱了。
有位侨胞赵老板,将一位南美籍五十岁左右的女士送来治气喘,她已有四十多年的气喘病史,仅仅来两次就好了。说来大家也许会不信,这是从我自己的咳嗽气喘中试验出来的治疗方法,用来给别人治气喘咳嗽特别好用,效果极佳。
有一个日本小孩已有14岁,还在遗尿(尿床),家人和小孩都为之不悦,经推拿治疗后,很快就好了。
在国内,为人民服务不论是推广拳、操,还是上门服务,还有到工人体育场的固定的义诊门诊,我是服务至民间到监房(请看《特殊改造》一文),就是没治过脱臼。但在美15年中却碰到不少,从八九十岁的老者到几岁的小孩,从腕肘肩到膝踝趾都碰上了。(因为美国医生是用手术方式来为病人复原的。我常说美国两种职业是最没道德的,一是开刀医生,二是律师。前者为钱而不该开刀的病非要开刀。后者,为钱没良心地颠倒黑白。)
举最近的三个病例,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见爸爸下班到街上去迎接,年轻爸爸高兴地抓住小手臂拎到怀里,小孩哭个不停(周五晚上找不到医生的),有人告诉他,找李医生,来到我的办公室,我摸小孩的肘,咯吱一声好了。我要他们把小孩抱到门外玩,小孩出门就双手耍玩具玩了。
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美籍华裔女士跌倒就站不起来了。她只会马来话、英文和日语,因为她先生是日本人,躺在治疗床上,右腿不能伸,当检查完无骨折、骨裂后立即施行复位术。她的日本丈夫低头感谢。
还有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女士,肩关节脱臼了。她真像个小孩子,她用力推我不让碰她脱臼的手臂,还好有吕小姐在场帮我施复位术,否则我一个人是无法对付她的。
2007年1月底,某老板出了车祸,救援人员将大奔车锯掉,将她拖出送进医院,做x光检查,决定由某大学医院著名胯关节专家做人造关节的大手术,她不签字,非要等她在外做生意的丈夫回来(他毕业西安医学院),她丈夫听医生解说同意手术,也在动员她签字,可是她提出要李医生诊断后再定。她先生连夜敲门找我,我不在家,次日上午她先生将我带到医院,老外医生拿x片子给我解释,我还是用几千年的传统方法给她检查,我断定无严重骨伤,而是伤筋、伤韧带和肌肉,我建议保守治疗,他们同意我的诊断,我给推拿三次她就能下床行走了。很快就复原了,并恢复了她跳舞的爱好。她为何如此信任我呢?大约五年前她婆婆与孙子们玩儿时,不小心跌倒,送进医院拍X光片,诊为髌骨骨折,要签字手术,她先生做生意在大陆,要等其回来决定。这儿子很孝顺托留学时的老外同学找到一个好的开刀医生。那医生决定将髌骨受伤的部分切掉。正好他来我处做推拿,说起她母亲的病情,我大骂了他一通,我说这一开刀,伤了不该伤的皮肤、肌肉、筋,髌骨受伤更大。而且破坏了髌骨的功能。你不是爱你妈而是害你妈,后遗症无法估量!几经周折,总算被我治愈了。他们告诉我,老太太在西安生活得很好。八十多岁能走楼梯,还每天跳舞,无一点后遗症。这就是她车祸后信任我的原因。
今年的病例再说两个吧。一个外国人,8个月大的男孩中风了,经三个多月的西医治疗不见效,正巧小孩的妈妈和太极拳研究协会黄会长的太太是好朋友,黄会长等早就议论过是否找李老师推拿?又怕孩子受不了。三个月过去了,无奈还是找我试一下。当时黄太太和沈太太陪小孩父母来的,大家看着我给小孩施治,小孩没有哭叫,不多会,小孩右手右腿都会动了。1个月时间,就会走路了。我回国的头一天他们还来让我给小孩复诊,孩子一切都正常。来自厦门的学生蔡基明的外国同事的小孩三岁不到,经美先进的医疗检查为内耳积水,小蔡推荐让我给其推拿,我定为十次后去医院检查,结果完全好了。
最后提到的病人是位美籍华人,出生于美国,有美国的高学历。她退休于北京的某研究机构。给她推拿后,她很有感触,她在北京找国宝级罗老太太推拿,都是其弟子代劳。她施了一计带领几位海外侨胞去求治而被接待了。她把此作为自己推拿中的一件幸事。她说我与罗不一样,推拿时,手到哪,哪痛得受不了,可你手一旦离开,痛立刻消失,浑身舒适。可是名家罗老太太做后回家还会痛上几天。我告诉她:“这里是用的武当内功,具有独特的渗透性。所以效果特别好。”
她说,一定要叫住华盛顿的姐姐来试一试。果真她姐姐比我大十二岁,今年85岁了。当时是80岁来的,她告诉我一种病症的现象,我随及反问她另一种病症现象有没有?她回答没有。我立即告诉她,其病因是什么。她拍拍我肩说:“我服你了。”我反问:“为什么?”她告诉我,她从北京到美国问过许多医生都无法回答。她还说:如果靠近点多好哇。我可以经常找你推拿。有的乘飞机,有的开十几个小时车来找我的病例也不少。有老外大声说:“我爱中国。”近几十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我深受病家的欢迎,这主要是我没有丢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从病人变为医生,能感受到病的痛苦。要努力去帮助他们改善,使他们快乐康复是我的乐趣和动力。再说,我感到推拿是我练太极拳的副产品。自己松得越多越透,病人感觉越深沉,效果也就越好。如果没有练太极拳就没有我健康地生活。当然更不能去帮别人治病强身了。
我二十多年前结识的太极拳好友廖达中先生,给我布置了这个“写作任务”,要我按这四个方面去写,使我倍感压力。我想到的就写上了,惟恐再忘记了。其实完全是廖先生,“强人所难”之作,希望不会让他失望!
交稿之时,我想写一点感慨。我只能在这纸上写出我衷心的感谢,感谢廖友用如此大的苦心,盯上你的太极拳劣师良友的破脑袋,让其从衰亡中活跃起来。你太费心了。顺向廖夫人致谢,在厦门期间太辛苦她了,谢谢。请多保重,代向小王小白等全体孩子们问好。
(注:本文由白廷熙、涂东风、廖达中协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