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编的话
“我那么爱你,放弃了一切和你在一起,可你为什么这样无情无义?”不时听到恋人、夫妻之间这样抱怨。
“为了你,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可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经常听见父母对孩子发泄着种种不满。
爱是世间所有生灵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个充满了温馨和柔情,令人向往和肃然起敬的字眼,同时也是让芸芸众生感到困惑、无奈甚至痛不欲生的字眼。
我们无法回避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每一个人是否都懂爱、会爱?我们通常认为的爱、付出的爱,是不是就是真的爱呢?
非爱种种,名爱实害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二有三无”式的爱,其实是以爱的名义,行非爱之实的。
有条件之爱 这种非爱行为最常发生在亲子之间、师生之间。
如“你再这样做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看对门的婷婷学习多好,你要是像她一样妈妈就高兴了”;“只有学习好的学生,老师才会喜欢”……
心理学认为,孩子把父母、老师等重要的人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自我概念的过程,叫做价值条件化的过程。价值条件化的后果是个体常常把重要人物或团体倡导的角色当成自己的角色,从而失去了对自我的认同,导致出现心理失调。在这样的非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极易出现烦恼、焦虑和各种异常行为。
有偿之爱 这种非爱行为时常见诸父母与子女之间、恋人或夫妻之间。
如“我们含辛茹苦拉扯你为了啥?还不是为了你能早日出人头地,让我们脸上有光?”“我是这样的爱你,为了你什么都可以付出,所以你也必须好好爱我!”
爱不是交换,更不是投资。心理学上有一个爱的“黄金规则”——像你期望别人如何爱你那样去爱别人。而以上的非爱行为,恰恰是应验了“反黄金规则”——期望别人像你如何爱他那样来爱你——而这种想法却是非现实的、非理性的。有偿之爱其实是一种典型的“非爱”,带给受爱者的是沉重的精神负担和枷锁。
无度之爱 无限度、无节制的爱,毫无疑义也是一种“非爱”。父母像老母鸡一样把子女紧紧包裹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无休止地包揽子女的生活起居,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既不鼓励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也不给孩子树立必要的处事规则和做人原则。这样的现象我们已经屡见不鲜:孩子“吃肉”,大人“喝汤”;孩子闯祸,父母担当;挨了欺负,父母摆平;丢了工作,父母来养……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面临越来越多的尴尬:不会剥鸡蛋皮而自杀的女大学生,不能生活自理而辍学的博士生,外出参加招聘和家长走散而找不到自己家门的大学高材生……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
无餍之爱父母与子女之间、恋人或夫妻之间,还有一种“非爱”的表现形式,就是像黑洞一样永不餍足:
孩子学会弹钢琴——“你的英语还不行!”
孩子考了98分——“怎么没得100分?”
老公把一个月的薪水如数全交——“才挣这么点?你看人家谁谁,年薪几十万!”
施爱者以为自己的方式是出于爱对方和让对方变得更好,可这种无餍之爱带给受爱者的却是深深的伤害。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个体都有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当个体的价值得不到及时、客观的肯定,那么他宁可选择逃离。
心理学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老公、好妻子是欣赏出来的。
无间之爱这种非爱常发生在恋人或夫妻之间。很多人错误地以为,既然双方结成伴侣,就要亲密无间,就要“好得跟一个人儿似的”。由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给另一半,以致很多女性在婚姻中迷失了自我。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无间”的伴侣反而会不幸福。
致好心家长的信
英国著名牧师、演讲家和作家诺曼·文森特·皮尔的好友弗雷德拜托他为自己的儿子推荐工作。诺曼考虑再三给好友写了这封回信:
亲爱的弗雷德:
你在信中求我办的事当然并不麻烦。你的儿子约翰不大喜欢目前的工作,你认为他干其他活儿会更顺心一些。你知道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是我的朋友,问我是否能给他通个电话,为你的孩子美言几句?
我对此的最初反应也许正是你所期待的。为什么不是呢?非常自然,再简单不过了。欣然从命!我拿起话筒。突然,一个怪的念头闪过脑际。千事万事,我却想起一只猫。呆呆的,我放下了电话。
上星期五,我看到了街道上的一个场面。人们放下手里的活,津津有味地往窗外观望。从对面的房子里,主妇的一只波斯猫跑了出来,爬上几层楼高的壁架。猫沿着壁架一直走到尽头,在那儿被吓呆了。它既不能向前走,又不想退回来,只是坐在那儿,漂亮可爱又孤立无援,哀怜地叫着。主人又是乞求,又是哄骗,又是发誓。后来,她叫来了消防队。消防队员架上梯子,总算把猫抱了下来。
弗雷德,这就是我看过你的信后想起来的事情。我也想到了约翰。我还清楚地记得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住在路的那一边,后来他跟我的孩子一起长大,最后大学毕了业。
我还记得每当他要做出决定或想实现一个计划时,你总是免不了插手。还记得他打算造木屋那件事吧?你认为太危险,叫他不要干;当他考虑从大学退出一年,自己在社会上闯一闯的时候,你觉得那样做不明智,于是他也就作罢了;还有那个几乎与他成婚的女孩,你认为他还太年轻。现在他干的工作是你帮他找的,对不对?
你求我帮一帮约翰,那好,我想我只有对你讲一讲这些话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别再干涉你儿子的生活了。让他长大,做个男子汉,而不是一个6英尺高、被无形的围裙带拴住的依赖者。你知道为什么那只波斯猫在壁架上被吓瘫了?因为它一直被关在屋里庇护起来,以致遇到连最普通的猫也能对付的情况时,就束手无策了。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像约翰这样的孩子:举止文雅、脾气和顺、心地善良,但同时也踌躇犹豫、举棋不定以及胆小软弱。我在布道中见过这样的人。他有时迷惑不解,忿恨不满;有时又麻木不仁,冷漠懒散。是谁把他们弄成这个样子呢?是父母,是充满爱心、情真意切、小心谨慎的父母;是那些以十分无知地指导和保护孩子为开始,最终却由于过分庇护而扼杀了他们的父母。
我常听人们抱怨说,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难找到领袖了,即那些富有创造性、精力充沛、信心十足和勇敢无畏的人。也许我们不想得到他们,因为受到过分庇护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发展这些品质。如果每个困难都为他们解决了,他们为什么要发展呢?
大家都知道父母很容易掉进这个陷阱,我自己也曾与此斗争过。我是一个传道士,这是我的职责。所以我希望我的儿子当上牧师后,也应该全心布道。你知道他干什么了?他讲起了哲学。好吧,那是他的职责。我只能克制自己,让他走自己的路。
这确是一个难题,因为你越爱孩子,你就越想保护他们,使他们避免犯你犯过的错误。可是他们必须犯错误,这是他们学习的最好途径。取消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就剥夺了他们长大成人的机会。
请允许我再说一个我的想法。我猜想约翰对工作不满的一个深刻原因,是因为他意识到那工作不是凭他自己找的。这样,他身上一些固有的男子汉特征,对此根本不能接受。
如果你愿意,可以把约翰送到我这儿来。不过,我不会给他任何推荐信,我要给他一些忠告。我要催促他辞掉他父亲为他找的工作,走向社会。他会感到恐慌不定,但危机的挑战会鞭策他前进。你一直为你的孩子自豪,也让他有机会为自己自豪吧。
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关系
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发现,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产生较强的心理吸引效应,而过近或过远的空间距离都会使人产生排斥或疏离的心理效应,这就是心理距离效应。
产生心理距离效应的原因:一是心理饱和现象。二是心理隐密性效应。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思维方式,一般人都不太喜欢做“透明人”。朋友之间、恋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如果不恰当地把心理距离拉得太近,就势必会出现心理排斥或逃避的心理反应。三是与个人关系发展模型有关。随着相识、相亲到相熟阶段的深入,人的心理也会发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处于相亲阶段,也就是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时,人们会把自己的交际伙伴看作是第二自我个体,理解并欣赏对方对世界的看法,彼此之间在情感、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着一种亲密的关系;而到了相熟阶段,也就是心理适应期,则会对对方的优点视而不见,看到的全是缺点和不足,自然就会产生心理排斥或疏离。
懂爱会爱,远离非爱
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夫妇这样定义真爱的行为:
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或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有这样几条简易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区分爱与非爱:
爱是把“你的”当成“你的”,非爱是把“你的”当成“我的”。爱对方首先应该将其当成独立的个体来欣赏、信任、理解和尊重,而非爱行为却常常把子女、伴侣当成满足自己“未完成情结”的工具,把自己因种种原因难以实现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对方身上,把对方的生命当作自己生命的扩张和延续,导致受爱者不堪重负。
爱是利他,非爱是利己。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而又不期待回报的行为。社会生物学家研究认为,利他是人类乃至所有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而非爱行为却只顾及自己在精神和物质各方面是否得到满足。
爱是包容,非爱是控制。心理学家舒茨把包容看做人的三种基本人际需要之一。
家长对子女低包容、高控制的“非爱行为”,极易导致孩子成年后出现低社会或专制式行为方式,缺乏安全感,防御倾向明显。同样,伴侣、夫妻之间更多的是需要包容而非控制。就像泰戈尔所说:“你若爱她,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她,并且给她自由。”
“我那么爱你,放弃了一切和你在一起,可你为什么这样无情无义?”不时听到恋人、夫妻之间这样抱怨。
“为了你,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可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经常听见父母对孩子发泄着种种不满。
爱是世间所有生灵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个充满了温馨和柔情,令人向往和肃然起敬的字眼,同时也是让芸芸众生感到困惑、无奈甚至痛不欲生的字眼。
我们无法回避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每一个人是否都懂爱、会爱?我们通常认为的爱、付出的爱,是不是就是真的爱呢?
非爱种种,名爱实害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二有三无”式的爱,其实是以爱的名义,行非爱之实的。
有条件之爱 这种非爱行为最常发生在亲子之间、师生之间。
如“你再这样做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看对门的婷婷学习多好,你要是像她一样妈妈就高兴了”;“只有学习好的学生,老师才会喜欢”……
心理学认为,孩子把父母、老师等重要的人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自我概念的过程,叫做价值条件化的过程。价值条件化的后果是个体常常把重要人物或团体倡导的角色当成自己的角色,从而失去了对自我的认同,导致出现心理失调。在这样的非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极易出现烦恼、焦虑和各种异常行为。
有偿之爱 这种非爱行为时常见诸父母与子女之间、恋人或夫妻之间。
如“我们含辛茹苦拉扯你为了啥?还不是为了你能早日出人头地,让我们脸上有光?”“我是这样的爱你,为了你什么都可以付出,所以你也必须好好爱我!”
爱不是交换,更不是投资。心理学上有一个爱的“黄金规则”——像你期望别人如何爱你那样去爱别人。而以上的非爱行为,恰恰是应验了“反黄金规则”——期望别人像你如何爱他那样来爱你——而这种想法却是非现实的、非理性的。有偿之爱其实是一种典型的“非爱”,带给受爱者的是沉重的精神负担和枷锁。
无度之爱 无限度、无节制的爱,毫无疑义也是一种“非爱”。父母像老母鸡一样把子女紧紧包裹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无休止地包揽子女的生活起居,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既不鼓励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也不给孩子树立必要的处事规则和做人原则。这样的现象我们已经屡见不鲜:孩子“吃肉”,大人“喝汤”;孩子闯祸,父母担当;挨了欺负,父母摆平;丢了工作,父母来养……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面临越来越多的尴尬:不会剥鸡蛋皮而自杀的女大学生,不能生活自理而辍学的博士生,外出参加招聘和家长走散而找不到自己家门的大学高材生……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
无餍之爱父母与子女之间、恋人或夫妻之间,还有一种“非爱”的表现形式,就是像黑洞一样永不餍足:
孩子学会弹钢琴——“你的英语还不行!”
孩子考了98分——“怎么没得100分?”
老公把一个月的薪水如数全交——“才挣这么点?你看人家谁谁,年薪几十万!”
施爱者以为自己的方式是出于爱对方和让对方变得更好,可这种无餍之爱带给受爱者的却是深深的伤害。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个体都有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当个体的价值得不到及时、客观的肯定,那么他宁可选择逃离。
心理学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老公、好妻子是欣赏出来的。
无间之爱这种非爱常发生在恋人或夫妻之间。很多人错误地以为,既然双方结成伴侣,就要亲密无间,就要“好得跟一个人儿似的”。由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给另一半,以致很多女性在婚姻中迷失了自我。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无间”的伴侣反而会不幸福。
致好心家长的信
英国著名牧师、演讲家和作家诺曼·文森特·皮尔的好友弗雷德拜托他为自己的儿子推荐工作。诺曼考虑再三给好友写了这封回信:
亲爱的弗雷德:
你在信中求我办的事当然并不麻烦。你的儿子约翰不大喜欢目前的工作,你认为他干其他活儿会更顺心一些。你知道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是我的朋友,问我是否能给他通个电话,为你的孩子美言几句?
我对此的最初反应也许正是你所期待的。为什么不是呢?非常自然,再简单不过了。欣然从命!我拿起话筒。突然,一个怪的念头闪过脑际。千事万事,我却想起一只猫。呆呆的,我放下了电话。
上星期五,我看到了街道上的一个场面。人们放下手里的活,津津有味地往窗外观望。从对面的房子里,主妇的一只波斯猫跑了出来,爬上几层楼高的壁架。猫沿着壁架一直走到尽头,在那儿被吓呆了。它既不能向前走,又不想退回来,只是坐在那儿,漂亮可爱又孤立无援,哀怜地叫着。主人又是乞求,又是哄骗,又是发誓。后来,她叫来了消防队。消防队员架上梯子,总算把猫抱了下来。
弗雷德,这就是我看过你的信后想起来的事情。我也想到了约翰。我还清楚地记得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住在路的那一边,后来他跟我的孩子一起长大,最后大学毕了业。
我还记得每当他要做出决定或想实现一个计划时,你总是免不了插手。还记得他打算造木屋那件事吧?你认为太危险,叫他不要干;当他考虑从大学退出一年,自己在社会上闯一闯的时候,你觉得那样做不明智,于是他也就作罢了;还有那个几乎与他成婚的女孩,你认为他还太年轻。现在他干的工作是你帮他找的,对不对?
你求我帮一帮约翰,那好,我想我只有对你讲一讲这些话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别再干涉你儿子的生活了。让他长大,做个男子汉,而不是一个6英尺高、被无形的围裙带拴住的依赖者。你知道为什么那只波斯猫在壁架上被吓瘫了?因为它一直被关在屋里庇护起来,以致遇到连最普通的猫也能对付的情况时,就束手无策了。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像约翰这样的孩子:举止文雅、脾气和顺、心地善良,但同时也踌躇犹豫、举棋不定以及胆小软弱。我在布道中见过这样的人。他有时迷惑不解,忿恨不满;有时又麻木不仁,冷漠懒散。是谁把他们弄成这个样子呢?是父母,是充满爱心、情真意切、小心谨慎的父母;是那些以十分无知地指导和保护孩子为开始,最终却由于过分庇护而扼杀了他们的父母。
我常听人们抱怨说,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难找到领袖了,即那些富有创造性、精力充沛、信心十足和勇敢无畏的人。也许我们不想得到他们,因为受到过分庇护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发展这些品质。如果每个困难都为他们解决了,他们为什么要发展呢?
大家都知道父母很容易掉进这个陷阱,我自己也曾与此斗争过。我是一个传道士,这是我的职责。所以我希望我的儿子当上牧师后,也应该全心布道。你知道他干什么了?他讲起了哲学。好吧,那是他的职责。我只能克制自己,让他走自己的路。
这确是一个难题,因为你越爱孩子,你就越想保护他们,使他们避免犯你犯过的错误。可是他们必须犯错误,这是他们学习的最好途径。取消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就剥夺了他们长大成人的机会。
请允许我再说一个我的想法。我猜想约翰对工作不满的一个深刻原因,是因为他意识到那工作不是凭他自己找的。这样,他身上一些固有的男子汉特征,对此根本不能接受。
如果你愿意,可以把约翰送到我这儿来。不过,我不会给他任何推荐信,我要给他一些忠告。我要催促他辞掉他父亲为他找的工作,走向社会。他会感到恐慌不定,但危机的挑战会鞭策他前进。你一直为你的孩子自豪,也让他有机会为自己自豪吧。
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关系
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发现,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产生较强的心理吸引效应,而过近或过远的空间距离都会使人产生排斥或疏离的心理效应,这就是心理距离效应。
产生心理距离效应的原因:一是心理饱和现象。二是心理隐密性效应。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思维方式,一般人都不太喜欢做“透明人”。朋友之间、恋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如果不恰当地把心理距离拉得太近,就势必会出现心理排斥或逃避的心理反应。三是与个人关系发展模型有关。随着相识、相亲到相熟阶段的深入,人的心理也会发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处于相亲阶段,也就是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时,人们会把自己的交际伙伴看作是第二自我个体,理解并欣赏对方对世界的看法,彼此之间在情感、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着一种亲密的关系;而到了相熟阶段,也就是心理适应期,则会对对方的优点视而不见,看到的全是缺点和不足,自然就会产生心理排斥或疏离。
懂爱会爱,远离非爱
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夫妇这样定义真爱的行为:
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或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有这样几条简易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区分爱与非爱:
爱是把“你的”当成“你的”,非爱是把“你的”当成“我的”。爱对方首先应该将其当成独立的个体来欣赏、信任、理解和尊重,而非爱行为却常常把子女、伴侣当成满足自己“未完成情结”的工具,把自己因种种原因难以实现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对方身上,把对方的生命当作自己生命的扩张和延续,导致受爱者不堪重负。
爱是利他,非爱是利己。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而又不期待回报的行为。社会生物学家研究认为,利他是人类乃至所有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而非爱行为却只顾及自己在精神和物质各方面是否得到满足。
爱是包容,非爱是控制。心理学家舒茨把包容看做人的三种基本人际需要之一。
家长对子女低包容、高控制的“非爱行为”,极易导致孩子成年后出现低社会或专制式行为方式,缺乏安全感,防御倾向明显。同样,伴侣、夫妻之间更多的是需要包容而非控制。就像泰戈尔所说:“你若爱她,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她,并且给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