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8698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学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使他们理解和坚守人性“真、善、美”,勇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理想追求、敢于担当和道义感的优良品德。然而,在高等教育功利化办学目标及当下大学生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高校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学实效性普遍低下,致使部分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不安于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最终使人文社科公共课陷入“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处境。构建完善的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修养,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理解和尊重学生,成为如今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角色正确定位、增强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大学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角色定位教学实效性
  一、当下大学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角色定位问题分析
  (一)从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引发的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角色定位问题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在市场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俗化主宰垄断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而且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物欲、金钱、消费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话题,金钱逻辑成了人们日常生活本身的逻辑。
  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入校人数每年都以几何级的数字递增,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一年一度的人才招聘市场挤满了来自全国各级各类高校的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为了招聘到真正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如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条件越来越苛刻,所设门槛越来越高。不管招聘的是何种工作岗位,何种工作性质,都一律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毕业生进行全方位严格的考核,如是否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等。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被拒于职场大门之外。
  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下,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沉醉于理想的乌托邦之中,他们努力的目标已不仅仅满足于考取好的成绩,而是有着越来越多的世俗欲望和追求。如今的大学生已不像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大学生那样听话、顺从,他们具有很强的自我主体意识,一般不愿意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表按部就班地读书学习,往往根据市场需求,从自身的未来发展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科目,包括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等等。
  当然,迫于学校考勤等制度的约束,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能按照学校课程安排表到教室上课,但他们对不同课程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差别巨大。一般而言,对于专业课,大学生比较重视,认真对待。他们认为,学不好专业课,毕业就等于失业。然而,对于公共课尤其人文社科公共课,部分大学生认为,人文社科公共课见效慢、周期长,对他们的未来就业没有实际帮助。所以,他们对人文社科公共课往往是抱着一种学与不学都一样的消极态度。
  目前,某些高校对人文社科公共课普遍重视不足。在课程安排上,人文社科公共课一般都被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而且主要是大课,学生人数少则七八十人,多则上百人。于是,一些人文社科公共课课堂,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而听讲的学生,有的专心致志地看小说、背英语单词或者看专业书、做作业;有些手拿手机,看视频或浏览五花八门的新闻和信息;还有个别无所事事的学生则干脆趴桌子睡大觉。更有甚者,个别平时纪律观念淡薄的学生,一遇到上人文社科公共课,就干脆堂而皇之地逃课。
  当然,有一些大学生非常或比较重视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学。他们认为,学习人文社科公共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对于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对于今后立志成才、立德树人,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部分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认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为教师实现教学体系的整体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大学生受到市场功利化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致使人文社科公共课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引发部分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对自身的价值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对自身的角色出现错误的认识:认为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比低人一等;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得不到学生的信赖和最起码的尊重;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活得没有尊严,等等。
  (二)从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引发的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角色定位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越来越趋于细化和专业化,加之受到市场功利主义的影响,高校办学目标日趋功利化,偏重专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忽视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在功利化办学目标的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但知识面却越来越狭窄,尤其“缺乏对真、善、美的品位和体认,缺乏对信仰、理想的追求与执著,缺少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宽容和关爱,也缺少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道义感”[1]等方面的人文素养,高校人才培养出现畸形化现象。
  高校出现的上述现象,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根据党中央领导批示,在中宣部、教育部的精心组织策划下,全国各高校先后开设了门类不同的人文社科公共课程。然而,因人文社科公共课是面向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由于学生人数多,涉及面广,相对于专业课来说操作难度比较大。加之如今高校的很多专业是文理兼收,学生原有的人文社科知识基础不一,进一步增加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学的难度,且人文社科公共课程是给大学生讲授做人、做事的知识和道理,教会大学生如何准确把握人类生命的本质、价值和意义,认识和理解人性的真、善、美等方面的人文知识,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博爱心、宽容心、有责任感和道义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所以,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讲授人文社科知识,就不能像专业课教师那样,只把相关概念、理论讲清楚就能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必须既要讲清楚理论知识,做到以理服人,又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做到以情感人。教师讲授人文社科知识必须做到情理交融,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仅仅如此,还很难从根本上提高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学的实效性。因为人文社科知识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把理论转变为人们的具体行动,人文理论知识才能展现它应有的魅力,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要确实提高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如果人文社科知识教育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就背离开设人文社科公共课的最初宗旨。
  以“基础”课为例。“基础”课是一门对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大一新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对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础”课是一门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情、意、行”相统一,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及把道德规范转变化为具体行动的课程。因此,要确实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基础”课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两条逻辑主线,把相关的理论讲清、讲透之外,还必须从各个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组织开展形式各异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区义务劳动、爱国主义实践教育活动等。开展形式各异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大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为,并把相关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使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关心人、照顾人和爱护人,进而培养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义感。
  事实证明,充满情感性的课堂教学和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深受大学生的欢迎。然而,应该如何评价这种教学效果及怎样评定教师的成绩呢?令人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正因为缺少这样一套考核评价制度,使很多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虽然付出很多的劳动,但他们的劳动却始终得不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当然,作为人民教师,特别是从事人文社科知识教育的教师应该提倡为社会多作贡献,少计较个人的得失。但当下社会处处充满功利和世俗,在高校,教师的职称、学历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地位、前途和命运。“基础课”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一样生活在同样的世俗社会里,他们自然难以超脱社会现实,难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依然主要以科研学术成果为基本评聘条件,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他们就不得不腾出更多的时间搞科研、撰写学术论文等。在教学、科研的双重重压下,部分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慢慢对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产生倦怠,失去往日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最终使“基础课”陷入“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处境。
  二、大学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有效路径
  (一)制度保证是大学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关键。
  大学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使他们理解和坚守人性“真、善、美”,有爱心、耐心和宽容心,有理想追求、信念坚定、信仰执著,勇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敢于担当和具有道义感优良品质。因此,为了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稳定的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队伍,使他们乐于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终生坚守教师的职业操守。国家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考核评价体系,尤其需要出台一套针对“基础课”等人文社科公共课实践教学的可操作的制度评价体系。同时,必须从制度上确保“基础课”等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专业课教师,在进修学习、科研等方面享有与专业课教师同等的机会和扶持力度。
  总之,只有制定完善的制度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相关的制度保证和具体的有效措施,才能使“基础课”等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真正感受到劳有所获,教有所值,安心于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甘做大学生勇攀人生高峰的人梯,甘做大学生奔向美好未来的铺路石。
  (二)理解和尊重大学生是大学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角色正确定位的根本前提。
  物质、金钱、消费是世俗社会的三大主要特征。在世俗社会里,人人谈论金钱,处处散发铜臭味。因此,对于生长在世俗社会的大学生,让他们不谈论金钱,远离物质和消费是不现实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竞争异常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求选择学习对他们未来就业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无可厚非的,恰恰说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主体认知水平提高了,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另外,大学生做出上述选择,就是希望自己走出大学校门之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获取丰厚的劳动报酬,为自己或家人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创造条件。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人们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2]
  可见,对大学生来说,他们要解决吃、喝、住、穿等物质上的需要,当务之急就是要认真学习对他们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术,找一份好的工作。否则,如果连工作都没有,那么一切都将无从谈起。所以,作为“基础课”等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应该敢于直面社会现实,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选择。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爱戴。当然,对于大学生存在的一些过分注重功利化的不当思想和行为,教师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必须及时地加以纠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提高教师修养,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是大学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角色正确定位的必要条件。
  笔者从事多年“基础课”教学,发现虽然有些大学生比较功利,但绝大部分很尊重和敬佩那些学识渊博、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人热情大方、善解人意的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因此,“基础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素质,增强责任意识;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一心一意地投入教学与教学研究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基础课”教师一定会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赢得大学生的信赖、尊重和爱戴。正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罗杰斯所言:“当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坦诚无遗,同学生建立关系时没有一种装腔作势或者一种假面具,这个时候,他总是能富有成效的。”[3]
  
  参考文献:
  [1]张斯杨.大学人文科学教育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8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3]卡尔·罗杰斯.促进学习中的人际关系[A].转引自:方展画: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评述[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151.
  
  基金项目: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立项项目(编号:2012JGB2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的重要利器。一个民族与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源于创新。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文章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培养方法  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这些竞争
摘 要: 本文对高校创业孵化体系的发展背景、发展模式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校创业孵化体系的培养模式,高校存在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创业孵化体系的教育资源不足、创业孵化体系的校园文化氛围淡薄等问题,建议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创业孵化,把创业教育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丰富创业孵化教育资源,营造创业孵化氛围等发展路径。  关键词: 创业 创业型人才 创业孵化体系  1.高校
摘 要: 教师教学评价对高等教育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各个高校积极探索构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但是评价体系本身存在很多问题,如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等。同时,构建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不能完全适用于工科高校。因此,在分析现有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工科高校的特点,建立一套面向应用的工科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力求各项指标设计得科学、合理,使评价数据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公信度,真正成为评价教师教学的重要依
摘 要: 为探讨企业文化与员工忠诚度的关系,文章对企业文化、员工忠诚度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郑煤集团煤炭运销公司“双忠诚”企业文化建设为例,围绕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次,形成“双忠诚”——忠诚于企业、忠诚于用户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期为企业提高知识员工忠诚度借鉴作用。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员工 忠诚度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在当今知识经济大环境下,对于企业来讲人力资源已成
摘要:我国当代女性写作在发展过程中,从被历史和男性遮蔽的地表达之下浮出到女性主体意识的凸显,经历了艰难的挣扎和突围。突围之后,女性写作面对着更为复杂的境遇,既有对菲勒斯中心的突破,又有作茧自缚、进退两难的尴尬,既品尝了破解男权话语的欢欣,又体会着失语和背离的漂泊感。由此,女性写作在我国的发展依然有着多元和分流的可能。  关键词:女性写作 男权话语 私人化写作 女人腔  我国当代女性作家从上世纪七八
摘 要: 通过对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得出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首要任务是缩小校际差距。具体措施是: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加强教育监管制度,建立透明的学校财务制度;统一学校建设标准,推进小学标准化建设;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加强师资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放低民间资本投资私立学校的门槛。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校际差距 均等化 教育公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
摘 要: 作者梳理了学生党建工作,尤其是制度建设方面的探索,分析了民办艺术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制度的特点、制度稳定的重要作用、提升制度执行力的需要及在此基础上学生党建工作中制度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制度建设 制度特点 制度稳定 制度执行力  民办艺术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存在许多差异,其一,民办艺术类高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学生党建工作一般都处于起步阶段;其二,民办艺术类高校
摘 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一批新生代女作家在德语文坛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这一现象被称为“文学少女奇迹”;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本世纪初在中国也出现了一批“80后”新锐作家,这群新的创作群体给中国文坛增加了许多新元素,是“新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希望通过对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即瑞士女作家策·燕妮和中国女作家张悦然进行分析和比较,探析以上两种文学流派中女作家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文
摘 要: 本文在《电影中的翻译》一书指导的基础上,从全球化视角分析了译者主体性问题。本文将翻译理论具现化,侧重研究了译者的能动性,即译者对翻译主题的选择及译者的创造性。同时,本文指出了译者主体性受客观因素的限制,旨在为后来的译者提供一个更加客观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电影译者显身 全球化主体性 受动性  2009年,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翻译与文本研究中心的教授迈克尔·克罗宁(Michael Cr
摘 要: 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性的材料,不仅是考场作文的源头活水,而且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有序地进行素材积累,时时更新素材库。有效积累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促使他们养成了思考辨析的习惯,又锤炼了他们的思想,为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 素材 时代感 课外摘抄 有序训练  一、高考作文的时代性特点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