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离乱更荒凉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是萧红经过半生漂泊,历尽种种人生苦难和情感挫折,在人生末端怀着无比荒凉和寂寞的心情完成的长篇小说。一方面,萧红以勇敢的写实精神,展示了故乡人愚昧、麻木、残忍的民族劣根性;另一方面,萧红又用心灵观照彼岸,给充满忧患和苦难的生命寻找一个精神的家园。本文试图通过《呼兰河传》见微知著,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历程、生命体验三个方面,洞悉萧红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对生命家园的探求。
  关键词:呼兰河传 生命家园 荒凉 探求
  《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是萧红经过半生漂泊,历尽种种人生苦难和情感挫折,在人生末端怀着无比荒凉和寂寞的心情完成的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①。萧红生于1911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1942年去世,此时抗战烽烟正浓。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到创作艺术上逐渐成熟,萧红正处于一个国家陷入深重苦难,而同时又是中华民族不断顽强抗争的风起云涌的大时代。特殊的时代背景,曾经造就了一个群体性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萧红也因创作贴近时代脉搏的《生死场》而被冠以“抗日作家”的头衔,并得到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一度居于左翼作家行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呼兰河传》的题旨由于“和广阔的进行着的生死搏斗的大天地完全隔绝”②,萧红因此被排除在主流作家行列。这是因为萧红在创作《呼兰河传》时,“许多中国作家都在写战时的报道、戏剧,或者写抗日的小说或短篇宣传品”③,而萧红却把目光投向自己的故乡——那个被称作“呼兰河”的遥远的东北小城,以极其平和的语调叙述了故乡人保守、愚昧的生活状态,用落寞寂寥的笔触勾勒了故乡荒凉死寂的生存氛围,用纯净的赤子之心抒写了后园及其祖父带给她心头的永远的温情和暖意。一方面,萧红以勇敢的写实精神,展示了故乡人愚昧、麻木、残忍的民族劣根性;另一方面,萧红又用心灵观照彼岸,给充满忧患和苦难的生命寻找一个精神的家园。本文试图通过《呼兰河传》见微知著,从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历程、生命体验三个方面,洞悉萧红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对生命家园的探求。
  一、从异乡到他乡——漂泊的人生经历
  萧红,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省呼兰河县一个封建地主官吏家庭,父亲张廷举长期担任官吏,怀有浓重的封建专制思想,对萧红冷淡漠视。萧红8岁时母亲病故,同年父亲续娶,继母对其冷言恶色。幼年的生活经历,在萧红的心灵中印上了孤独、敏感、寂寞的性格底色。在父亲和继母那里萧红得不到任何亲情的庇护和安慰,年幼的萧红是不幸的。如果说她不幸人生中还有那么一点幸运,这一点微小短暂的幸福来源于她的祖父。祖父张维祯思想开明,宽容慈爱,经常带她到后园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读小学时,萧红学习刻苦,作文成绩尤其优异。此间,父亲给她包办了婚事。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父亲从中阻挠,逼婚,萧红没能继续读中学。后经不断抗争,在1927年萧红离开家乡呼兰河到哈尔滨念中学。从初中毕业的1930年开始,到1942年客死香港,短短的十多年间,她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的漂泊:呼兰河、哈尔滨、北平、哈尔滨、青岛、上海、日本、武汉、临汾、西安、重庆、香港。而且几乎在每一个地方,萧红都经历了多次搬家。没有家庭的支持,感情上一再受挫,贫穷、孤独、寂寞、病痛,时刻折磨着这个内心坚强又敏感脆弱的女性。萧红曾对好友聂绀弩说:“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④这是一种只有经历过种种人生苦难之后才会产生的深切的生命体验。面对生命在乱世的重重劫难和无限漂泊,萧红是无比痛楚和无奈的。对于她来说,何处是生命的归程?此时身处异地的萧红,感受着国破家亡的忧伤,吞咽着难以言说的苦痛,内心深处渐渐浮起故乡的旧影和祖父慈祥的笑容,从模糊到清晰,从疏离到热切,内心激荡的思乡的片片柔情,促使她拿起笔,写下描写故乡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为自己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一处理想的安放之所。那个蒙昧保守、曾经带给她无数伤痛的故乡,在经过十几年、几千里的时空变换之后,给了她孤独人生全部的温暖和慰藉。在那里,萧红找到了生命最后的归宿。
  二、从时代到心灵——曲折的创作历程
  有研究者把萧红的创作历程分为以下几个不同时期:东北时期、上海时期、旅日时期、内地时期、香港时期。⑤本文根据写作的需要,把她的作品分为创作初期、成名期和成熟期。
  1933年,萧红和萧军居住在哈尔滨。在这里,两人经常参加左翼文化人士的聚会,并受到一些共产党员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萧红开拓了视野,学到了很多文学知识,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同年5月,她写出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作品通过描写王阿嫂惨死地主手中的故事,展现了农民生活的悲惨现状。后来又陆续发表了《弃儿》《看风筝》《渺茫中》《腿上的绷带》《夜风》等小说作品,从此踏上文学创作之路。萧红创作初期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虽还显稚嫩,但在主旨上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带有很明显的左翼倾向,以阶级对立的立场看待社会问题是符合当时时代对作家的要求的。
  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是1934年在青岛期间创作的。鲁迅先生亲自为其作序,并称赞此作“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⑥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以及作品沦陷前后东北农村的大时代背景奠定了《生死场》及萧红在当时文坛的地位。《生死场》真实反映了东北农村底层民众蝼蚁一样的生,牲畜一般的死,这也是中国底层民众千百年来艰难生存和悲惨死去的真实写照。作品在迎合时代风潮的同时,也触及了作者对于“生死”的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并逐渐表现出带有萧红个人色彩的更真诚、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对于蝼蚁般艰难求生,长期被侮辱被损害的生命来说,生死就是一场宿命,是永远无法摆脱的苦境!萧红在《生死场》中表现出来的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体验,是她文学创作从紧随时代风潮转向内部生命体验的标志。萧红此后的作品更多以内心真正关注和有感而发的故乡、乡土、童年生活为题材,《呼兰河传》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呼兰河传》写于1940年,这时的萧红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日趋成熟,“萧红式”的个人写作风格也愈加鲜明。萧红在1938年4月的第三次文艺座谈会上曾明确提出自己的创作主张:“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级,作家是属于人类的。现在或者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呼兰河传》的创作正是如此,在表现故乡人群体性的麻木愚昧的同时,也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花园,那是“我”的乐园,是一个花草茂盛、蜂鸣蝶闹的光明美好的世界。在那里,祖父给孤单寂寞的“我”以无限的包容和宠爱。萧红曾经说过“我没有家,我连家乡都没有”,这其中蕴含着她多么深沉的心灵隐痛和伤痕。萧红在创作《呼兰河传》时心境是极其寂寥的,多年的漂泊,情感的无所依傍,让萧红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家庭的温暖。她追求的越执著,严酷的世界给她的拒绝就越坚决。面对坚硬如磐石的现实世界,记忆深处的故乡和祖父,像一盆炉火,温暖了萧红冰冷的心房。对于现实的无可奈何,迫使萧红向遥远的来处回望,在现实之外寻找一方安顿灵魂的净土,为漂泊的生命找到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呼兰河传》中的那个大花园,是萧红追求生命理想境界的真实写照。在小说中,萧红并没有沉湎于个人的喜乐悲欢,而是带着对人类命运和人生痛苦的最深沉的悲剧感受,在经过深刻的文化反思之后对生命家园的苦苦寻觅和探求。
  三、从温暖到荒凉——孤独的生命体验
  《呼兰河传》的前两个章节,作者用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呼兰河城的整体布局和人们卑琐平凡的现实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上的不少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等。呼兰河城的人们就是这样一天天的稀里糊涂地过着生老病死的日子,柴米油盐,浆洗缝补,没有什么欣喜,也谈不上悲哀,生就任其自然地生,死就是完了,哭一场埋了之后照旧过日子。在这些看似淡漠的白描中,流露着萧红刻骨的孤独感。孤独不是孤单,也不是寂寞,孤单寂寞是有形的,是可以解除的,而孤独是无形的,是刻在灵魂深处的,是身在喧扰红尘却依然感到的无依无傍,正如周国平所说:“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⑦虽然每个生命都是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但是这中间的过程确是要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一种个人的自我救赎。因此,从小说第三章节,萧红叙述的调子忽然欢快起来,色彩也变得明快。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⑧萧红用散文诗般的浅唱低吟和儿童纯净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谐美好、自由自在的理想之境。这是萧红在经历人生种种艰难苦恨之后对美好的生命家园的探求,是萧红在人生末端超越苦难现实生活的自救。没有爱的人不会孤独,萧红爱过,但也被爱伤得最深。在31年的短暂人生中,唯有祖父,给她孤独寂寞的人生真正的爱和温暖。在她苦心营造的生命家园里,使她能够摆脱现实生活的困境,孤苦的灵魂得到暂时的安顿。
  萧红为自己构建了一处美好的生命家园,但是又亲手把它毁灭。萧红血液中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对人生世事无常的体验总比平常人更深刻,她越是希望世间一切美好事物能够得到永恒,就越深地体验到那些美好在不断的变迁、流逝、消亡。个体生命是渺小的,无力挽留、无可奈何,这种无常的生命体验体现在作品中,就是在以后的章节中越来越多的出现“荒凉”一词,曾经繁华的乐园长满了荒草越来越荒凉,曾经年轻蓬勃的生命被活活摧毁(小团圆媳妇被婆家人折磨致死),曾经美好的爱情被痛恨和诅咒(王大姑娘和冯歪嘴子私自结合,婚姻生活幸福恩爱,却遭到无穷的诽谤中伤,王大姑娘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难产死去,留下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曾经给过她无限温暖和慰藉的祖父也去世了……过往的美好经过时间的侵蚀,一切都已成了陈迹,消失了踪影,山河破碎,家园梦断,生命又似乎陷入无穷的孤独和荒芜。然而在冯歪嘴子身上,则又寄托了作者的生命理想,在邻居们等着看冯歪嘴子热闹的冷眼中,冯歪嘴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坚强乐观地活着,在绝望中又孕育着人生新的希望,这也是萧红给自己以及陷入深重苦难中的民族的希望,是萧红对新的生命家园的探求。
  如上所述,萧红以短短八年的创作生涯,为我们留下了60万字的文学财富。她的作品始终没有离开她终生关注的民族命运和人生苦难,在贫穷、漂泊的人生际遇和动荡混乱的时代中始终坚持个性化的心灵写作,以悲剧英雄般的生命体验执着探求安顿生命的美好家园。她以女性柔弱的身躯在乱世艰难的跋涉,奏响的却是最激昂的生命乐章。
  注释:
  ① 茅盾:《呼兰河传》序,《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1991年版。
  ② 茅盾:《呼兰河传》序,《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1991年版。
  ③ 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④ 王观泉主编:《怀念萧红》,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
  ⑤ 李向辉:《大时代中的个人写作——兼论萧红的文学思想和作品分期》,《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⑥ 鲁迅:《生死场》序,《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⑦ 周国平:《爱与孤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⑧ 萧红:《呼兰河传》,同心出版社,2011年版。
  (孙士雪,吉林省教育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引发了文艺创作者的思考,他们将生态意识巧妙地融合到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动画片作为一种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承担了唤醒人们生态意识的责任。本文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飞屋环游记》为例,从对人类欲望的批判、对敬畏生命的倡导和对重返自然的呼唤三个方面来探讨美国动画片向观众所传达的生态意识理念。  关键词:生态整体主义 生态意识 美国动画片  一 引言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
期刊
摘要 演员巩俐从出道至今成功塑造了多个角色,并在诸多国际性电影节荣获大奖。勿庸质疑,巩俐是成功的表演艺术家,其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风格值得研究,本文就巩俐与张艺谋合作的影片为例,总结其表演格式以及其中所蕴涵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真实 人格魅力 灵魂  电影的表演从某种角度来讲折射出电影艺术美学运动,“文革”以后,新时期中国的电影艺术从政治学、社会学的层面逐渐回归到电影的本体——用画面讲述民族和寓言
期刊
摘要 长白山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使其具有了不同于江南和中原地区的审美文化特征。东北抗联在我国革命史上艰苦卓绝,有着太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值得我们和子孙后代大书特书。如果说,抗联文化是长白山文化中的一个新成员,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以抗联为题材而创作的美术作品就是这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的亮点,它所体现出的审美文化特征是异乎寻常的。本文中,笔者从人物的悲壮之美、背景的绝
期刊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全世界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前进。各行业、各领域都在飞速的变化并且一体化,地球俨然成为了“地球村”。折射到设计领域,由全球化热潮带来国际化的全新设计面貌,正在促进设计行业的发展。但是,在此轮新浪潮下我们设计本土化的精髓却失去了它原有的光辉;很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摒弃,这显然是一个失去平衡的状态。怎样在国际化新潮设计中保有自己独特的风貌,凸显自身的民族特色?本文大
期刊
一 叙事主题  (一) 小人物  小城市是贾樟柯电影的叙事地点:汾阳、大同、三峡库区,进入北京大都市的也是没有根基的外来人,他们怀着梦想,四处漂泊。贾樟柯的影片中主人公大多数是生活在小城市中的小人物,他们的社会关系网也是由一个个和他们一样的小人物组成的。这些小人物在城市中从事各种职业。他们都是进城务工人员,都是弱势群体。每个人的内心对周围陌生的环境以及遭受到的困难都产生出一种无奈之感甚至是痛苦,他
期刊
摘要 楚文化是中华历史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楚人自古就有崇火尊凤的文化习俗。凤在楚人的文化中具有祥瑞、富贵、积极向上的寓意。凤已经成为楚人的精神象征,在楚文化艺术品中凤元素被广泛运用,其优美的形象与美好的寓意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通过分析与研究凤文化,对于现代设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在现代设计中更好的借鉴这一传统的文化形象,使之在现代艺术品中依然展现出它的魅力与风采。  关键词:楚文化 艺术
期刊
王跃文是一个因官场小说而知名的作家,《国画》《苍黄》等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地位,他也因此被冠以“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的称号。而恰恰也是这种评价固化了我们对于一个作家的理解和认知。著名评论家孟繁华认为“王跃文因官场小说而成名,事实上他的非官场小说写得更深刻,他对性与政治的理解,对中国底层生活生动而真切的描述,都说明了他是今日中国最具感染力的作家之一。”原发于《文学界·湖南文学》2012年第
期刊
当人们还沉浸在虹影四月出版的《我也叫莎朗波》中流金溢彩的想象时,我们又在八月看到了她的第一本童话书《奥当女孩》。近年来,为儿童出书似乎成了作家们在攀登奥利匹斯圣山之前必走的一条花园小径。在童话书美好的气氛下,作家放下对人类缺陷的批判之心,以一种近乎圣洁,澄净的视角来观察这并不尽善尽美的世界。而虹影的这本小书在轻松之余多了一份自省的懊悔。  在这部童话书中,虹影精心地营造了一个安静的故事氛围,一改以
期刊
《胡文青传》是魏微小说创作沉寂期之后的转型尝试之作,这部万字的短篇中是魏微前期小说创作继承与发展。这部小说延续了魏微写作的日常世情背后的灵魂拷问的主题和纯熟地道的日常而简洁的语言风格,但同时也显示出与以前写作很大的不同。不同之处体现在在思辨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她第一次将自己未经历的时代纳入到写作视野之中,并思索意识形态操控下个体自我镜像确立的困境,以及最终超越的精神出路。  任何人都是在他者的言语能
期刊
“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事物的总体”,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导论》中所描述的那个含混的、缺失的话语世界,也是造成格非小说质疑和追问“存在的可疑性”的现实世界。维氏所本质化的这个巨大的无解的谜样世界,在格非近三十年的创作中,从《追忆乌攸先生》《褐色鸟群》《迷舟》到“江南三部曲”,一方面诱惑着主体的认知冲动,另一方面又在断裂、无序的话语中破坏着认知行为。精神上的冲突构成了格非对于“存在”本质问题的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