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本身是一个生命成长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情感层面的心灵愉悦和思维方面的有效建构是两个重要的目标。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而学生是知识的吸收与“发现”者,两者之间有效的互动是促成课堂生命成长的基本途径。
一、妥善运筹,贯穿生本
所谓运筹,是对资源的统筹安排,运筹的目的是将资源进行最有效的组合,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教师手中的基本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实验器材等。其他还有丰富的补充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来源于教师的智慧,是运筹的主要对象。比如,“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色散成彩色光带”这样的故事性资料该放在什么位置?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就是运筹的内容。而组织这些材料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物理本身就是物质属性的认知科学,具有极强的科学探究性质,教师要想和学生产生有效的互动,必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而不是传授某一条定律或者记忆某一段先辈们早已总结出来的原理。
显然,这对教师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幸而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首先,信息的呈现方式已经能够实现多元化。我们不仅可以口述引导,还可以借用多媒体设备以及实物教具等,和学生进行多种渠道的沟通。比如,利用多媒体分别播放宋祖英和刘欢两人唱的同首一歌来让学生感悟音调的高低不同,从而感知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其次,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探究精神,使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单独或者共同探究的模式融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又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将一把钢尺以不同形式振动而产生不同的音调,从而共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变化的因素。总之,构建真正的科学探索型的物理课堂,是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的最有力手段。
二、机智灵动,悦纳生成
生成,是生本性课堂的必然产物,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随机性见解,生成资源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生成”与“生本”是共生的联合体,只有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上,学生才有宽广的思考空间和自由的发言机会,于是才有了生成的土壤。因此,教师要随时做好以渊博的学识、机智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应对学生的质疑或者“发现”,这是构建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的关键之一。健康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应该对生成现象报以“悦纳”的态度,此时,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了,自己的发现是重要的,于是才会更有信心地参与下一次、下下一次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保护。
比如,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的密度》中活动二说道:“现有10枚一元硬币,假如实验室有直尺、量筒、托盘天平等,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硬币密度的方案,把你的方案写在下面。”有一位学生比较较真,他举手问教师:“可以用计算器吗?橡皮擦等物体可以带进去吗?”可以或者不能,只是一瞬间的决定,我们该怎么处理?当教师饶有兴趣地和学生交谈后才明白,他想用计算器计算以节省笔算时间,并获得尽可能精确的数值,而且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测算其他物质的密度,比如橡皮的密度。既然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生成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但是在物理课堂中生成往往是学生思维的触角和探究的情趣向更深层次延伸的触发器,关注学生的需求是教师更好地和学生交流互动的基础。
三、授之以渔,促成生创
如前所述,物理教学不能停留在教条的传输上,虽然书本中所涉及的都是经过前辈科学家无数次的实验验证过的定律,但是学生仅是白纸一张,我们是要在这白纸上填满定律描述的文字,还是要画上学生科学成长的蓝图,决定了课堂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也决定了师生之间对话互动的方式。指引学生探究,是教师的职责,只要明确了这一点,那么如何指引也就有了可探寻的机缘,随之正常的、学生需要的互动方式也就产生了。
比如,沪科版初中物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教学,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推给学生,并引发学生的思考,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辩论。辩论使得“力对运动的影响”在学生的观念中形成了严重的分歧,直到辩论结束,作为辩论主持人的教师,才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告知学生“事实胜于雄辩”,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实验探究环节。
这样的教学,基本还原了古希腊时期人们对于点观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演绎了科学由主观的质疑,到不同现象引发的不同观点的争鸣,再到实验验证的整个演进过程。不仅让学生体验到科学观点产生的曲折,更让学生意识到从事科学研究更需要什么。而这样的互动效果还真不是教师那条“三寸不烂之舌”能够办到的。正如“事实胜于雄辩”一般,方法传授胜于知识灌输。
综上所述,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效果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理念,更取决于教师依据学科特点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指引和影响。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一、妥善运筹,贯穿生本
所谓运筹,是对资源的统筹安排,运筹的目的是将资源进行最有效的组合,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教师手中的基本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实验器材等。其他还有丰富的补充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来源于教师的智慧,是运筹的主要对象。比如,“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色散成彩色光带”这样的故事性资料该放在什么位置?要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就是运筹的内容。而组织这些材料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物理本身就是物质属性的认知科学,具有极强的科学探究性质,教师要想和学生产生有效的互动,必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动手能力,而不是传授某一条定律或者记忆某一段先辈们早已总结出来的原理。
显然,这对教师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幸而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首先,信息的呈现方式已经能够实现多元化。我们不仅可以口述引导,还可以借用多媒体设备以及实物教具等,和学生进行多种渠道的沟通。比如,利用多媒体分别播放宋祖英和刘欢两人唱的同首一歌来让学生感悟音调的高低不同,从而感知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其次,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探究精神,使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单独或者共同探究的模式融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又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将一把钢尺以不同形式振动而产生不同的音调,从而共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变化的因素。总之,构建真正的科学探索型的物理课堂,是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的最有力手段。
二、机智灵动,悦纳生成
生成,是生本性课堂的必然产物,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随机性见解,生成资源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生成”与“生本”是共生的联合体,只有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上,学生才有宽广的思考空间和自由的发言机会,于是才有了生成的土壤。因此,教师要随时做好以渊博的学识、机智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应对学生的质疑或者“发现”,这是构建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的关键之一。健康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应该对生成现象报以“悦纳”的态度,此时,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了,自己的发现是重要的,于是才会更有信心地参与下一次、下下一次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保护。
比如,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物质的密度》中活动二说道:“现有10枚一元硬币,假如实验室有直尺、量筒、托盘天平等,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硬币密度的方案,把你的方案写在下面。”有一位学生比较较真,他举手问教师:“可以用计算器吗?橡皮擦等物体可以带进去吗?”可以或者不能,只是一瞬间的决定,我们该怎么处理?当教师饶有兴趣地和学生交谈后才明白,他想用计算器计算以节省笔算时间,并获得尽可能精确的数值,而且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测算其他物质的密度,比如橡皮的密度。既然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生成具有一定的偶发性,但是在物理课堂中生成往往是学生思维的触角和探究的情趣向更深层次延伸的触发器,关注学生的需求是教师更好地和学生交流互动的基础。
三、授之以渔,促成生创
如前所述,物理教学不能停留在教条的传输上,虽然书本中所涉及的都是经过前辈科学家无数次的实验验证过的定律,但是学生仅是白纸一张,我们是要在这白纸上填满定律描述的文字,还是要画上学生科学成长的蓝图,决定了课堂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也决定了师生之间对话互动的方式。指引学生探究,是教师的职责,只要明确了这一点,那么如何指引也就有了可探寻的机缘,随之正常的、学生需要的互动方式也就产生了。
比如,沪科版初中物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教学,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推给学生,并引发学生的思考,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辩论。辩论使得“力对运动的影响”在学生的观念中形成了严重的分歧,直到辩论结束,作为辩论主持人的教师,才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告知学生“事实胜于雄辩”,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实验探究环节。
这样的教学,基本还原了古希腊时期人们对于点观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演绎了科学由主观的质疑,到不同现象引发的不同观点的争鸣,再到实验验证的整个演进过程。不仅让学生体验到科学观点产生的曲折,更让学生意识到从事科学研究更需要什么。而这样的互动效果还真不是教师那条“三寸不烂之舌”能够办到的。正如“事实胜于雄辩”一般,方法传授胜于知识灌输。
综上所述,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效果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理念,更取决于教师依据学科特点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指引和影响。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