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与中药内服相结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8例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o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中药内服推拿疗法
  
  肩关节周围炎是推拿科的常见病种,推拿治疗与中西药物相比较,具有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及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推拿疗法因此而成为肩关节周围炎首选的治疗方法,人们因此很少采用药物治疗,尤其是内服中药,而在急性炎症期肩部疼痛较甚时才会口服些西医止痛类药物。但事实上,如在推拿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则可以提高推拿的治疗效果。基于此,作者自2005年2月至2008年9月期间,采用推拿结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8例,并设单纯推拿治疗对照组,现将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来源于我院中医科就诊的100例肩关节周围炎门诊病人按掷币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8例与52例。所有患者均存在肩部疼痛和(或)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等主要临床症状,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肩痛等病变。其中观察组48例中,男16例,女32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61岁,平均(49.25~8.68)岁;病程23天~8年不等;均为单肩发病,其中左肩23例,右肩25例。对照组52例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63岁,平均(47.88~9.23)岁;病程15天~7年不等;均为单肩发病,左肩25例,右肩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疗法
  2.1.1 局部操作:患者取骑马式坐位,医者运用一指禅推、滚、拿、指揉、点按、弹拨等手法在肩部及其病变累及部位的附近如上肢、背部取穴进行推拿按摩操作,重点点按肩关节周围的阿是穴及肩髑、肩髑、臂脯等穴位,
  2.1.2 点按缺盆、极泉穴:①点按缺盆穴:医者拇指放于缺盆穴处逐渐向下按压按压,力度与时间以患者拇、食、中指有麻木感为佳,当停止按压时,患者觉一股热流向上肢放射;②点按极泉穴:医者一手持腕将患肢抬高,一手大拇指放于极泉穴处,逐渐用力按压至患者拇、食、中指完全麻木,然后下落患侧上肢,随之放松拇指,患者同样会感觉到有股热流向上肢放射。
  2.1.3 点按条口穴:对于肩关节活动不利者,可采用下列点按条口穴的方法:患者取端坐位,放松双上肢,医者取患肩对侧下肢条口穴,用拇指由轻渐重进行按压,持续3分钟,当患者感到被压条口穴周围酸、麻、胀、痛难忍时,嘱患者猛抬举患肢,并停止按压。这时患者会感到患肩疼痛明显减轻,医者此时应鼓励患者配合作肩膀外展、前屈、后伸、旋后等动作。
  2.1.4 摇肩法:术者站于其患侧,根据患肩粘连轻重做摇肩法。以左肩为患肩为例,医者左手握住患者左手腕或前臂部,右手扶住患肩,左手牵拉患肢并同时使之在体侧做被动的摇肩旋转划圈动作,旋转幅度及牵拉力度应由小到大,摇肩3-5圈。
  2.1.5 提臂抖肩法:用双手扣住患者左肘部缓缓使肩关节外展并向上提臂,利用患者自身重量对肩关节进行牵引,一提一放,提臂时配合抖法,连续3-5次。
  2.2 中药内服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生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各12g,鸡血藤、杜仲、五加皮、桂枝、白芍、桑枝各15g,甘草6g。寒证明显者加姜黄、威灵仙各12g、细辛3g;见局部红肿热痛而热证明显者去桂枝加黄芩12g、白芍15g。水煎服。
  2.3 时间与疗程推拿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冲药内服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口服,10剂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3 结果
  
  疗效评定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制定发行,1997年第三辑)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按上述疗效标准,观察组48例中,共治愈16例,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3例,愈显率79.17%,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52例中,共治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愈显率55.77%,总有效率为90.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愈显率比较,观藉;组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观察组治疗方法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又称肩凝症、冻结肩、漏肩风、五十肩等等,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不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严重时可出现关节僵硬和局部肌肉萎缩,给广大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该病病程缠绵,如不及时治疗,往往最终导致肩关节周围粘连、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甚至局部肌肉萎缩,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传统中医认为,推拿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和散寒除湿的功效,推拿手法中的活动关节类手法可以滑利关节、舒筋活络。现代医学认为,通过对局部手法的治疗,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炎症与水肿的消除,从而达到消炎止痛、缓解痉挛的治疗效果,而且活动关节类手法可以松解粘连,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因此本临床观察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90.38%,疗效尚能令人满意,提示推拿手法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推拿临床中应予以注意,对于急性期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周围无菌性炎症较重,以局部疼痛较重为主要临床症状,推拿治疗时手法宜轻柔,手法的目的在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水肿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防止粘连形成;对于粘连期和恢复期,急性炎症已经减轻,肩周节粘连较重,功能活动受限明显,此时宜用拔伸法及摇肩法等活动关节类手法,并视病情及患者体质状况采用外展扳法,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改善肩关节的功能活动。但应注意在行外展扳法时,当循序渐进地增大活动幅度,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新的软组织损伤。
  从本临床观察中还可以看出,两组愈显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推拿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可以提高临床愈显率。这是因为肩关节周围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之肩痹,其发病与肝肾亏损有关,总因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人致经络痹阻。从《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及“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并结合临床所见肩周炎多发于五旬之人,可以认为,肝肾不足、正气内虚是肩周炎发病的根本内因,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有必要通过内服中药来补益肝肾、舒筋活络以治其本。桃仁四物汤能补血活血,五加皮、杜仲、桂枝补肝肾,温通经脉而止痛,甘草调和诸药。通过桃仁四物汤加味的治疗,恰能温经通络止痛以治标,又能补肝肾、强筋骨以兼顾治本。因此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本临床观察提示我们,在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实践中,有必要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内服,以此来提高推拿本病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颈椎横突痛 手法治疗    我科从2005年初至2007年末共收治以颈椎单侧某一节或几节横突疼痛压痛为主要表现的病例9人,我们采用手法为主治疗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9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46岁,最小的19岁;男性6例,女性3例;病程最短的3天,最长的9个月。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7例,右侧2例;单节横突发病的2例,2节横突同时发病的6例,3节同时发
期刊
关键词 颈椎病,神经根型 推拿治疗 中频治疗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手段多样,我科采用推拿配合中频治疗100例,优良率达95%,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00例中男40例,女60例;病程1个月~3年不等。诊断依据及分析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00例患者具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即肩、背或颈枕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
期刊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牵引治疗 按摩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骨质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由于颈椎间盘变性或突出,颈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内平衡失调及进行性骨椎形成,故可分别挤压临近的神经血管等组织,从而引起各种不同形式的综合征,对人们的健康危害严重。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牵引按摩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具有安全无创伤,痛苦小,疗效显著等特点。现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
期刊
关键词 落枕 针刺后溪穴    落枕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可因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致使颈项部肌肉遭受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或感受风寒,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颈项强痛。多起于睡眠后,无明显外伤史,表现为颈项强痛,头颈活动受限,转动不利,向患侧倾斜。重者疼痛牵及肩背,局部肌肉痉挛,压痛明显。治疗上往往以针灸、推拿、理疗为主。现介绍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1一般资料    本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脉络宁与参附注射液合用穴位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方法:对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3组,每组30例,3组在基础治疗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方案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标准和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定积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脉络宁加参附注射液)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对照组更佳,结论:运用脉络宁与
期刊
摘要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纤雏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牵提旋扳为主的推拿按摩手法加艾拄触肤灸、颈托固定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41例。对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取得明显效果,有效率达到98%。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治疗 艾灸治疗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11-62岁;颈部有外伤史者11例
期刊
关键词 髌骨软化症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推拿治疗    膝关节髌骨软化症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骨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酸软疼痛及关节负重时疼痛加剧。我们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三种疗法联合治疗髌骨软化症260例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260例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202例;年龄在35岁~75岁;单侧109例,双侧151例。全部患者都有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
期刊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推拿疗法    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为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神经炎。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补泻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69岁,平均43,5岁;左侧患病33例,右侧患病17例;病程最短3d,最长70d,平均16d。  1.2治疗
期刊
关键词 肩周炎 腰痛 电针治疗 案例    1临床资料    患者,朱某,女,50岁。2008年3月7日以“左肩部疼痛、活动障碍3月,腰部两侧酸痛2周”诊治。既往无其他特殊病史。查体:肩部后侧压痛,内旋60°,上举700,内收200,外展700。腰部两侧气海俞、大肠俞压迫疼痛,腰检正侧位片示:无异常。双肾、输尿管B超示:无异常。颈椎活动度正常,正侧双斜住片示:无异常。诊断:1,肩痹(手太阳经证)—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穴配合平衡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D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针刺风池穴、平衡区为针刺组36例与药物对照组30例疗效比较。结果:针刺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能增加推动脉血流量,但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风池穴、平衡区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能明显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  关键词 眩晕,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 针刺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