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教育:改革与目标仍有“一步之遥”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2014年中国教育在发展之余,启动了一批有重大意义的改革,教育的亮点、热点丰富。但是,也应看到,在改革之余,中国教育固有的问题和难点仍然存在,能否逐步、有效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是2015年及之后的“十三五”计划中,中国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基础教育:炽烈的应试教育仍是最突出的问题


  2014年中国教育的“开门红”,是OECD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公布的2012年度PISA测试,上海继2009年夺冠后蝉联冠军。PISA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对15岁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科学三科学业成绩的测试,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国际竞争的晴雨表。在此之前,世界第一的荣誉一直属于芬兰。“向上海学习”成为一个国际热点,英国教育大臣率队到上海考察,发掘中国教育的秘密,并组织上海数学教师去英国传授经验。
  PISA夺冠振奋了国人的自信:中国教育好像没那么差!反对妄自菲薄的意见上升。上海教育成功的经验是具有共性的,包括对孩子的强烈预期,成为一种激励机制;各级政府的教研组织、强大的教师培训系统、教师的超工作量服务等,其中有些是西方国家难以学习的。一些名校纷纷在北美建分校,输出中国教育的成功模式。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中国家长继续热切地将孩子送往国外留学的潮流。研究者也发现,上海在PISA测试中还得了别的一些“第一”:学习时间最长、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等等。
  9月,北京十一学校“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清华附小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共同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他们的改革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向学的转变,由大一统的教育走向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
  比获奖更重要的,是一些地方教育的实质性改变。2014年北京市的“小升初”改革,自我革命,攻坚克难,取消了共建生、条子生、跨区择校等“旁门左道”,一举改变了持续多年的“小升初”择校乱象,初步实现了就近入学,成为地方政府教育创新的突出典范。
  但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仍是在农村。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办学条件差,教师难以稳定,学前教育、英语和音体美师资绝对短缺,约1/3的农村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还存在许多代课教师,教育资源继续向城市倾斜,加剧了基础教育“城满、乡弱、村空”的局面。
  2014年初,国务院启动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计划投入2000亿元、用3至5年时间全面改善農村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不过,2014年底,黑龙江、河南多地发生了农村教师罢课抗议待遇过低的事件,再次凸显了农村教师待遇这一中国教育最短板。而且,如同此前的多项工程那样,这次“薄改工程”改善的仍然是硬件而没有涉及农村教师待遇。
  另一个重大问题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流动儿童”,以及他们放在农村的孩子“留守儿童”。这两个新的教育边缘群体的义务教育问题,最为凸显当前中国的教育公平。统计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流动儿童共1277.17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共2126.75万人;如果以17岁以下人口计,这两个群体接近一亿人。
  “留守儿童”集中在条件简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亲子分离、缺乏监护人,失去了有效教育的基本前提,许多幼年的寄宿孩子,在身心健康和学业上都出现明显的问题;而由于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权益仍然缺乏制度性的保障。春夏之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重筑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门槛,许多流动儿童不得不返乡就读,或以其他方式沉淀于城市。这一轮严控的直接动因是控制特大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然而,大城市人口控制与给非户籍人口提供教育公共服务,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也不存在相互绑架、制约的法律关系。它凸显了中国在急切推动城市化的同时,对于人的城市化还没有做好准备,也是中国教育改革仍需面对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高考完的学生走出考场。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共有939万人报名参加全国高考,人数较2013年增加了27万人。图/GETTY

  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基础教育最突出的问题还是炽烈的应试教育。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蛊惑,使得起跑线不断前移,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和价格高昂的“学区房”,成为新的问题。“应试教育”的野蛮变种,是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以升学率为唯一追求的“考试集中营”。然而中国社会对这种现象既有激烈的批判,也有基于实际功利的鼓吹赞同,显示出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后普及教育阶段和互联网时代,却仍没有形成理想教育的共识,家长群体成为捍卫应试教育的中坚力量。所有这些,构成中国基础教育既有亮点也有盲点、参差不齐、反差巨大的未来面貌。

高考改革:关注教育公平 但“指挥棒”仍在


  “应试教育”高烧不退的原因,直接归因于高考制度的“指挥棒”作用。
  2010年国家制定《教育规划纲要》,将高考制度改革视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2014年9月,《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其他文献
作为父母,当孩子和你谈及生与死的话题时,你的态度比你谈话的内容更重要  “妈妈,死是什么意思?”  “妈妈,为什么人会死去? ”  “妈妈,我不想你死掉!”  也许是偶然听到了“死”,也许是参加了葬礼,也许是家里的宠物死掉了。总会有一天,孩子对“死亡”产生了疑问和恐惧,会不停地追问父母关于“死亡”的问题。谈论死亡,对成人来说,常常也显得沉重。面对小小的孩子,我们要如何探讨死亡?  电影《寻梦环游记
偶然在网上见到醋栗的图片,不由吃了一惊:醋栗居然是一种小浆果?我一直以为它和糖炒栗子是同一品种……  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变色龙》里的棕红色头发巡警“端着一个罗筛,上面盛着没收来的醋栗,装得满满的”,虽然从未品尝过,但存在于深深的脑海里,有着妖娆的异域风情。  年少读书时读的食物,吸引力要超过现在一切视听效果强烈的广告。醋栗仅仅出现一个名词就足以让我浮想联翩,脑补出许多未知的绮丽,还有“像小珊瑚珠
7月21日,美国共和党大会落幕,这即使不是一次团结的大会,也算是一次胜利的大会。而25日开幕的民主党大会,刚一开始就演示了什么叫混乱。民主党人本打算召开一次团结的大会让共和党看看,但在政治真人秀上,希拉里怎么比得上特朗普。  对于今年的共和党大会,美国媒体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个形容词:“不合常规”。其实,大会程序依然中规中矩,关键在于冒出了特朗普这位“不合常规”的总统候选人。他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算共
令S叔耿耿于怀的有这么两件闹心事儿:一次是周末去广场放风筝,某大爷与S叔热情攀谈,热聊中大爷冷不丁冒出一句,您老今年七十几了?一次是两口子遛弯儿时偶遇S婶单位同事,没等详细介绍,对方便笑容可掬地冲着S婶说,您父亲看着身子骨挺硬朗的哈。S叔忿忿不平地总结道,什么叫没有眼力见儿?这就叫没有眼力见儿!  有时候没有眼力见儿还真就是一场事故。活雷锋礼貌让座反遭白眼并不奇怪,人家不是站着不嫌腰疼,只不过真的
2015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在此期间,“中国制造”等传统产业借助改革继续发力。在中国经济增速趋缓的“新常态”下,再度重申中国制造的“野心”,绝非仅仅着眼于维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其意义更是为应对世界各国争夺全球资源、技术、市场的激烈竞争。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增长动力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趋势下,传统制造业纷纷寻求转型升级,但制造业如何转型?
在华语电影界,有两个Tony Leung,他们的中文名字分别是梁家辉与梁朝伟。  一个Tony在塑造角色时,带着浓厚的个人气质,而另外一个,则深深地隐匿在角色后面,让你觉得似幻还真。  近些年来,在香港电影的“北上”之路上,梁家辉似乎越走越远,而在他最近出演的两部电影中,他一直流连在冰封的北国,一部是刚刚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智取威虎山》,另外一部,是将于4月15日上映的导演徐伟的《冰河
过去看战争片,对教官总是对一帮新兵百般惩罚和羞辱,很不理解,后来才知道是要磨掉新兵的棱角,协同团队合作,因为军队里不鼓励个性,避免出现坏小子。但是,在足球圈却完全相反,教练有时会觉得手下的球员太安静、太温文尔雅了,希望能有一些个性突出、精力充沛又桀骜不驯的坏小子站出来,可以激励士气,引领众人前进。  这种激励原理,有点像在运输沙丁鱼时放入几条鲶鱼,很容易调动气氛,产生肾上腺素。比如英超球队切尔西,
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间谍小说家”的约翰·勒卡雷,  出版了他的新作《间谍的遗产》。他笔下的著名人物史迈利如影子般  出现在这部作品之中。在伦敦南岸的盛大演讲之后,这位85岁的作家接受了  《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谈及创作、间谍生涯以及他所关心的现实世界  时隔五年,约翰·勒卡雷带着新作出现了。对于书迷来说,这是个难以想象的惊喜。这个被奉为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间谍小说家,这一次将笔下的主角乔
强子最近有点抓狂。一直小心避孕的媳妇意外怀孕,瞬间引起轩然大波。紧接着,一个惊天发现让婆媳之间彻底开撕:避孕药不知何时被掉包成了叶酸片。媳妇脸红脖子粗地指责婆婆:“妈,您这么做太不合适了!您就是想抱孙子想疯了,做人还得有底线吧?”婆婆激动得脸变了形:“底线?孙子就是我的底线!我妈18岁生我,我20岁生强子,强子都39了,他可是三代单传啊,你竟然跟我谈底线?”媳妇稳定了一下情绪,“生不生是我和强子的
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应该落在扎实构筑精益制造生态体系以及相关核心支撑条件方面,切不可犯冒进主义,盲目追求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制造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不少地方政府对于如何定位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不少地方政府忽略了传统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忽略了中国仍然需要通过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保证中国制造业出口优势、维持制造业全球竞争力方面的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