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展馆视域下非遗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11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展览展示一度是文化馆重要的工作手段,而展览的内容也成为日后城市历史的珍贵档案。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各地掀起非遗主题展馆的兴建热潮。本文基于对宁波北仑白峰“郭巨非遗陈列馆”的个案分析,深入探讨在公共文化展馆视域下,非遗档案开发与利用的新途径。
  关键词:公共文化 ;展馆 ;非遗档案 ;开发利用
  文化馆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展览展示一度成为其重要的工作手段,而这些展览的素材与内容也成为日后城市历史的珍贵档案资料。近年来,随着会展业的蓬勃兴起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宁波各乡镇(街道)也纷纷掀起了非遗主题特色展馆的兴建热潮,以免费开放、公益展示、非遗陈列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展馆,形成了公共文化展馆的新视域,也从另一角度对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命题。2008年起,宁波市文化馆展览部陆续承接了几个乡镇(街道)文化展馆设计陈列项目,本文将基于“北仑区白峰镇郭巨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下文简称“郭巨非遗馆”)的个案分析,深入探讨在公共文化展馆视域下,非遗档案开发与利用的新途径。
  一、郭巨非遗馆的缘起与优势
  北仑郭巨地处穿山半岛,三面环海,一面靠山,为浙江省陆地最东端,在浙东抗倭历史上写下重要一页。郭巨因地处海湾边塞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海防密不可分的建城历史、文化遗存,成为该区一个具有特殊文化现象的地域。北仑区白峰镇政府于2007年起,开始着手郭巨民间文化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发现了众多郭巨所特有的文化遗产和非遗项目。如何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妥善保存,并以此为契机宣传和推介郭巨海防重镇的文化形象,建立一座公共文化展馆成为最佳的方式。
  “从世界‘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探索来开,主要有4种模式:政府供养(或补贴传承人)模式、教育传承模式、原生态保护模式和旅游模式。”[1]郭巨非遗馆可以说集合了教育传承与旅游发展两种模式的优势。而建设这样一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地方文化展馆,郭巨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一是丰富的民间文化档案。现已编辑出版《郭巨民俗》等多本文化档案资料汇编。《郭巨民俗》主要介绍郭巨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对郭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描述,共10万余字。《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北仑卷)》、北仑区地方志系列丛书之一《北仑习俗》、《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北仑卷)》等书中,也有专门的篇章对郭巨进行描述。二是充足的非遗项目资源。郭巨有着颇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和资源数量,不仅有北仑民间常见的非遗内容,也有郭巨庙会、抬阁、木偶响器、跳蚤会等特有的民间艺术样式,更是省内外闻名的蛟川走书的发祥地。其中不少从历史档案中发掘并整理出来的非遗普查资料,对当地文化档案的复苏有着积极意义。三是众多民间文化热心人士。以郭巨老年协会为基础的大批民间文化热心人士,协助编辑各类文化档案资料书籍,收集整理历史文物或搜寻线索,还利用報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大力推广宣传郭巨文化。他们关于郭巨文化的历史记忆,是极其珍贵的档案线索,急需有关人士进行系统整理与归档。
  二、非遗档案在郭巨非遗馆中的利用实践
  以公共文化展馆为呈现方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内容,这是郭巨非遗馆设计之初就确定的宗旨方向。宁波市文化馆展览部的设计师们,曾多次实地走访和观察郭巨的城镇地形与特殊布局,并认真查阅了当地非遗普查的档案资料,与当地文化热心人士交谈咨询,这些都为郭巨非遗馆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帮助。
  (一)展馆设计风格,源于地图史记
  展馆以何种形象面貌呈现给观众,是基于对深层次文化解读基础上的。以总台山烽火台为代表的海防遗址,成为首选内容。而如何展现郭巨特有的城镇风貌,当地非遗档案中一幅根据明代郭巨城复原的地图,以及唐涂、宋驿、明所、清城的文字记载,为设计者提供了重要参考。档案资料中详细记载:东南西北四城门,每道城门均有内外两层,中间为半圆形瓮城。城内自北至南,自东至西,四条大街,中间为十字街,各街有支巷26条小弄,4条城下弄,纵横贯通,形如棋盘。千户所城、总台烽火、十字街景……郭巨非遗馆形成了最基本的设计风格与总体样貌。
  (二)展馆篇章布局,基于非遗记载
  “中国的展馆如何做出自己的文化特色,这取决于对自己本土文化的理解。”[2]郭巨本土文化大量保存在当地的非遗档案中,也考验着设计者对非遗文化档案的解读与利用。设计者选取极具特色的郭巨城门为造型蓝本设置城门模型,门内悬挂四幅漆画作品,不仅展示了当地民间艺术家漆画创作的优秀成果,作品内容又精彩呈现了农耕文化、商贸文化、庙会文化、渔俗文化等的生动画面。展厅的第三篇章重点陈列郭巨的非遗项目内容。以十字街店铺林立的场景为设计元素,在一扇扇推开的商铺门窗内,陈列蛟川走书、木偶响器、跳蚤会、郭巨庙会等复原场景,将非遗档案中关于民间表演的文字描述具象化,并与百姓日常生活的街景相结合,极易引起观者的心灵共鸣。
  (三)展馆亮点呈现,始于普查档案
  《郭巨民俗》等资料档案中收录了大量郭巨的人文历史和抗倭故事、风俗习惯、谚语民谣,还将郭巨发生的旧闻趣事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收录其中,是此次郭巨非遗馆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在宁波市非遗田野调查中,郭巨收集了大量关于抗倭英雄的民间故事,成为珍贵的非遗档案资料。展馆的第二篇章选取戚继光与戚家军的抗倭故事,并根据其中一场重要战役,绘制了一幅抗倭英豪图谱。在第四篇章中,墙面展示选取了极具特色的渔乡风俗,重点展示“小鮸鱼变大鮸鱼、仙姑赐雨、桃花老龙等”民间传说,还有涨网货、涂货、郭巨海鲜八咏等乡俗渔谚。
  三、公共文化展馆与非遗档案共享共荣
  1.公共文化展馆的开放性,有利于非遗档案的传播。纵观各类展馆,文化都是重要的展示内容,而文化展馆更是离不开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档案资料的支撑。尤其是在乡镇(街道)层面的小型主题展馆,在特色旅游、文化推介等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然是陈列重点。在入乡随俗的观者心中,公共文化展馆中的非遗档案的生动陈列,能够满足他们快速、集中、全面了解地方风俗、文化特色、名人轶事等需求,可以说是传播非遗文化的极佳途径。
  2.公共文化展馆中的科技化,为非遗档案赋予生命。当下的公共文化展馆,是建立在现代展馆理念上的展览空间,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为非遗档案的保护与展示创造了更多可能。“依托现代科技,非物质文化资源将能够获得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展示机会,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宣传、推广的机会,成为真正利于社会发展的文化资本。”[3]传统的文字档案资料可视性不强,在展馆内可以借助视频动漫甚至是三维动画形式展示,立体而鲜活,为非遗档案赋予新的生命。
  3.公共文化展馆的地域性,有助于固态档案活化传承。地方兴建的非遗主题展馆,凸显的是公共文化展馆的地域性。非遗档案全部来源于当地的百姓生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与心理共鸣。在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中,展示自己本土的历史文化、珍贵遗存,对民众本身就是一件极具自豪感的事情。而他们也可以透过这个展示平台,向下一代讲述祖辈们的生活轨迹与习俗趣事,更激起年轻一代对地方文化、固态档案的浓厚兴趣与传承意愿。
  参考文献:
  [1]宋 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化生存模式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员学报,2012(6).
  [2]郑 宪.展馆的文化力量[M].上海三联书店,2011.
  [3]孙 克.“非遗”资源产业化支撑系统的反思与建构[J].云南社会科学,2013(1).
其他文献
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得力干将,是在西北地区与毛泽东等打交道多年的老对手,他的军旅生涯颇有一些传奇色彩,其中一点就是他官至将军却不婚娶。当有人要为他物色佳丽时,他常以“国难当头,何以为家”而婉拒。此事常被蒋介石引为楷模,其实胡宗南当时是有苦难言啊!  孔祥熙、宋霭龄夫妇有一个千金,名叫孔令伟,人称“孔二小姐”。此人深得宋美龄宠爱,被蒋介石认作干女儿。由于宋美龄一生未曾生育,蒋介石又没有女儿,因此孔二小
期刊
在男权社会中,做女政治家很难;在一个男人应该负更大责任的衰落的帝国里,做女政治家则难上加难。本来,女人从政,在中国传统舆论里,或者是“妖精”,或者就是“祸水”;即使其使用的一切政治手段,都与男人并无二致,也额外要得到舆论的加倍谴责。慈禧引起中国人或者外国人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她是个女人,一个末代皇朝神秘的“妖精”和“祸水”。在一个以男权为传统的社会,慈禧所要面对的是“女人乱政”必亡国的逻辑结论
期刊
上网在百度里面搜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度百科有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頭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其绝大多数是非物质的,它经常表现为言传身教,这种形式注定了非遗项目的采集、整理、保
期刊
歌德说,他是时代的产儿,如果早生20年或晚生20年,他都将是另一种类型。常言道时势造英雄,其实英雄也好凡人也罢,都离不开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三国时期善于相人的许子将曾预言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同样是这一个曹操,生逢太平治世或者乱离之世,就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英雄固然也造就着时势,以他们不同于平凡人的所作所为影响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这种影响力的大小与强弱,以及能否发挥其影响力,
期刊
在她们之前,“花木兰”、“穆桂英”等等零星的女将形象,只是停留在诗词戏曲小说中勇气和道德的化身,而在她们之后,则是从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浩浩荡荡的现代女兵大潮。女性一旦立志为信仰或主义献身,则往往会迸发出远远超出男性的执着和坚笃。无论是守卫“天王府”的大脚客家女,还是在战火烽烟中杀敌御辱的黄埔英烈,又或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艰难跋涉的女红军,无不是用事实和自身的命运一遍一遍地证明了这个道理。女兵
期刊
摘要:如何以丰富多彩的公益文化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克服和改变老年人孤独和寂寞的心理,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是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老年文化;活动中心;魅力  2011年9月17日晚,温州市第八届城市社区舞蹈大赛在世纪广场隆重举行,来自社区共30多支代表队400余人参加了本次比赛。鹿城区文化馆选送的舞蹈《天女》获老年组金奖、舞蹈《吴越弄弦》获中老年组银奖、舞蹈《清风荷韵》获中老年组金奖
期刊
浙江素有“戏窝”之称,著名戏剧评论家戴不凡曾慨叹:“一部清初以前的中国古代戏曲史,至少有一半篇幅是浙江的戏曲史。”丽水缙云民间音乐在唐宋即饱受宫观科仪音乐的浸淫,所以较早地便有了戏曲板腔的雏形或特征。再加上缙云史上曾分属婺、处、永嘉的地缘关系,得天时地利之便而有了后来的声腔交融,曲牌荟萃,艺人辈出,可谓戏窝中的戏窝。  婺剧音乐体系庞杂,属于多声腔体的剧种。演奏上,曲牌体和板腔体同台竞妍,相得益彰
期刊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吹响以来,我国已经踏上向着文化强国进发的快车道,作为我们文化工作者,无不欢欣鼓舞,劲头十足。但是,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做好准备了吗?如何把握机会,正确、高效、更好地开展基层文化工作,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文化工作者非常有必要主动改变观念,改革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使之与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变
期刊
提笔多次又放下,每一次拿起笔来,泪水总是不由地从心底涌出,模糊着我的双眼。常在不眠的夜晚,思绪涌动,独自感慨万千,感叹着人生的易逝,仿佛转身的一刻,即成为永远的记忆。杜海霞离去已有好几年了,追忆往事,和她在一起的情景,碰撞着灵魂的交织,在我的梦中时常显现。随着岁月的流逝,沉淀的是更加长久的思念,从而散发出一种幽远、神圣而洁净的光辉。  曾经几时,我们的青春也曾如带露的鲜花,虽然屡经暴雨和风霜,却也
期刊
天已经大亮了,我在被窝里使劲伸腰,想把困倦赶跑,可是困倦顽固地蜷缩在肌肉群骨头缝里。昨晚喝的酒确实有点多了,昨晚塞到胃里的食物还在毛毛躁躁地支棱,张张嘴感觉有一层厚厚的舌苔,呼出的浊气带着异味,这是消化不良的表征,没有一点食欲,连喝一口水的想法都没有,脑袋瓜子有点沉,脑子里笼罩着一缕缕雾霾——这一切都说明酒精还在发挥余威。可是今天早上的干部评议会议必须如期召开,如果作为会议具体组织者的公司办公室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