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札记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a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喜欢读报纸副刊上的诗。感觉那些小诗写得清新脱俗,别有情趣。
  一个副刊版面,通常只刊登一首诗,余者为散文或小说。这种感觉很好。读诗要心静,不能性急。因为只有一首詩,我一点也不急。先不慌不忙地读了第一遍,然后回过头,又不急不躁地读了第二遍。像品茶,打开碗盖,拨了拨茶叶,轻轻地呷上一小口,湿润一下口腔,唤醒一下味蕾。然后再深吸一口,直抵肺腑。诗的意蕴,茶的芬芳,就像落在宣纸上的浓墨,氤氲开来,遍布全身。顿觉神清气爽,仙仙欲醉。
  读诗集或期刊诗歌,就没有这样轻松和惬意。很多诗拥挤在一起,排着队等待阅读,无形中感到压抑。第一首尚未读完,就迫不及待去读第二首,总以为后面的更好。就像面对一大桌子佳肴,赶快这个尝一口,那个尝一口,生怕错过最好。结果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能仔细分辨。我们常常对丰盛筵席上的众多美味,记忆模糊,细节不清,而对街角巷尾的酸菜鱼、烧鸡公一类的农家土菜,却念念不忘,津津乐道,是一样的道理。
  我怕读期刊诗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每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后面,都迤逦着一长串诗,少则七八首,多则十几首。我丝毫不怀疑这些诗的品质。但一样的风格,同样的技巧,熟悉的味道,一下子呈现这么多,难道就不怕读者腻恶厌食么?我问过一位厨师朋友,为什么饭馆的菜都受欢迎,人人夸好。他透露其中秘诀,菜的品种要丰富,但量要少,刚好够吃,再想吃没了,要吃等下回。一道菜做太多,不光会浪费,还会把客人吃腻吃厌。
  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向厨师学习。一个诗人名气再大,作品再多再好,一次发两三首已经足够了,实在不能割爱,可以分期刊发,像小说一样连载,腾出一些版面给别人。多上几道菜,品种丰富了,还不涨价钱,顾客和店家都满意。好东西要细水长流,千万不能暴饮暴食,不要一次就吃腻了,要留着念想,好招徕回头客。所幸的是,副刊无意中做到了这点。
  副刊诗一般很短,仅有十来行,甚至更短。读起来轻松悠哉,没有负担。我最喜爱读短诗。我始终以为,文章千古事。要么不为,既然为了,万不可草率为之,敷衍了之。诗更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虽不求字字珠玑,千金不易一字,但起码也得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竭力做到稳当妥帖。诗要尽量地写短些,再短些。唯有短,我们才有能力驾驭,才有能力写好。古人有无数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古人写得最多最好的文字,也正是那些绝句、律诗和词。王维的“春眠不觉晓”区区4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仅有8句,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总共才10句46字,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不过19句95字。它们已经短到不能再短了,但丝毫不影响它们成为旷世经典,稀世珍品。它们穿越时空,从远古走来,虽经千百年风吹雨打,雪压霜侵,却依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尤如当空皓月,万众仰看,世代膜拜。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是古人写诗的真实写照。写诗不易。古人写那么短的诗词,还那么纠结,乃至寝食难安。今天的我们,凭什么就能轻而易举地一写几十行,再写上百行。古人用无数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短,才可能做到完美。只有短,才有能力做到完美。
  去年夏天,到厦门大学聆听李美华教授讲学,记住了她的一段话:你若有大段的时间,就去研究;你若有零散的时间,就去写诗。当时好生奇怪,为什么非要用零散的时间去写诗呢?现在终于明白,原来是劝人写短诗啊!李教授曾是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著名的翻译家,翻译过世界名著《飘》,也是诗人,专门出版过短诗集。
  写诗如同熬汤。如果你真有一头牛,你尽可以理直气壮地熬,反反复复地熬,熬它十锅八锅,甚至更多,最终端到读者面前的,依然汤浓汁稠,滋味醇厚。如果你的食材只是几条小鱼,那就老老实实熬上一小碗,也能汤白似乳,味道鲜美。一次游览,一次采风,一次体验,若能觅得一两首值得一读的小诗,就应该心满意足,就应该千恩万谢上苍的垂青眷顾。而有些诗作者,似乎不满足,喜欢贪多图大,动辄就以组诗或长诗示人,仿佛不写长写多,就不能证明自己。要知道这是写诗啊!诗讲究意境和凝炼,切忌拖沓和冗长。一点点诗意和感悟,硬要煮上一大锅,结果弄成清汤寡水,遭人嫌弃。对于绝大多数作者来说,写短诗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副刊诗作者大都名不见经传,名家大腕一般不来这边凑热闹。刊登的绝大多数稿件,都是自由来稿。这里没有约稿,也没有特稿。都是编辑们历尽辛苦,在海量的来稿中,披沙沥金,慧眼识珠。这些来自民间、生长在不同地域的诗歌,如同野味时蔬,鲜活稚嫩,风味独特。既没有饲料激素的催熟,也没有农药化肥的污染,完完全全的一幅原生样态。人是一种容易滋长厌倦情绪的生物。吃腻了饕餮大餐,偶遇农家土菜,也会眼睛一亮,赞不绝口。听惯了阳春白雪,邂逅一回下里巴人,也会耳目一新,神采飞扬。我们需要经常调换一种口味,激活麻木迟钝的味蕾。需要变化一种体验,活跃僵化硬冷的身心。从自由来稿中进行筛选,编辑的工作量自然加大,大量读稿、改稿,也辛苦得多。但可以保证的是,食材新鲜,口味地道。向名家大咖约稿,或直接选用他们的来稿,既能为刊物增色,也能减轻编辑工作。但总是那几副老面孔,难免营养单调,易生厌倦。
  对于诗歌爱好者的诗作,副刊编辑们尽可板起面孔,毫无顾忌地大删特删,甚至痛下杀手。作者虽有怨言,也只是敢怒而已。发表总归是好事,机会难得,拱手谢恩还来不及呢,管它被改成什么模样,能发就好。这也是期刊编辑做不到的,因为他们面对的都是知名作者。我的一位朋友私下抱怨,一首三十多行的诗,寄给报社,最终副刊发出来,只剩了几行,也忒狠了点。朋友感到委曲,给我看了原稿。我告诉他,还是觉得删减后的更好。虽是短了,但诗意更浓了,韵味更足了。换位思考,如果不狠心地删,不大刀阔斧地减,不将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字句删除掉,就那么大点的地方,又怎么能排版得下。还别说,这样做的效果反而出奇地好。诗句被淘洗得更干净,更凝练。语言的张力更大,意象跨度更大,诗也更灵动了。
  副刊诗大都晓白易懂,富有情趣,很少有生涩的感觉。有一首叫《有鸟巢的树》的小诗,区区十行,却写得妙趣横生。“我看不出,哪些树凶恶/但显然在鸟儿的眼里/有的树特别善良/鸟儿愿意把窝垒在/外婆一样的树上/放心地把孩子,托付照看。”诗是我几年前在某报上读到的,当时因为匆忙,没有及时抄录,可一直未忘。为了写本文,特地花了半天时间,去图书馆查找原文。还有一首,写新月的,唯真唯美,温婉迷人。“黄昏,下了一场雨/夜里,我还是看见了月亮/她像一把梳子,别在云朵上/那么温柔的一弯/这一定与七夕有关。”同样是首副刊诗,也同样忘了笔记,但始终记得。为了准确起见,我特意托朋友,向作者作了核实。从这些副刊诗可以看出,它们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意境优美,让人过目难忘。它们既没有花里胡哨的高难技巧,也没有刀劈斧削的刻意雕凿。宛若天成,近乎天籁,妙不可言,极尽享受。完全不像某些诗,诘屈聱牙,晦涩难懂,叫人痛苦万分。有时虽附加了解读赏析,也是如坠雾里。满嘴疯言痴语,满纸胡言乱语,茫然不知所云。而另一类诗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虽然读懂了,明白了,却似记流水帐,大事记,毫无诗意、美感可言。有人说它们是分行的散文,不能算作诗。其实这样说真的亵渎了散文,许多散文可有诗意得多。
  现在报纸越来越难办,不断有停刊的消息。勉强支撑下来的,版面也遭缩减,首当其冲的便是副刊。副刊的版面逐渐被蚕食,一份几十个版面的报纸,满眼是钢筋水泥,整版是广告信息,看不到一丝文学的绿意,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除条件优越、衣食无忧的名报大报,每期都坚持出副刊的,已是凤毛麟角,成为一种奢望。能维系一周一期,已是谢天谢地,承蒙上天莫大的开恩,于茫茫黑夜里保存一点火种,于荒漠戈壁中保留一块绿洲,让人不至于绝望。不过也不能完全保障,情况有变时,还会临时撤版,过后不补。虽属无奈,但念及有胜于无,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让人悲哀的是,很多副刊还不接受诗歌稿件。即使网开一面,也是时有时无,完全只是版面补白的需要。如今的诗歌,就像一只可怜的流浪猫,心惊胆战地蜷缩在版面的边角旮旯。一有风吹草动,便四下逃散,不见踪影。写诗的人那么多,巴掌大的地,大家都争着往上挤,僧多粥少,竞争自然激烈。有限的土壤,严苛的编辑,惨烈的竞争。优胜劣汰,只能好中选优。从这一点上讲,副刊诗的质量还是可信赖的,可读性也应该是很高的。
  爱读副刊诗,真的不错。
其他文献
把头抬到四千米的海拔以上去,抵达蓝天。  蓝天似洗,只有太阳的光芒依旧热烈,只有一只鹰偶尔的飞翔,将影子投向不远的雪山。  而秋天是沿着雪线开始的,被风向河谷里吹来,吹成流光溢金的油彩。  肉身欢愉,忧伤如潮水般退去,在消隐的最后捧出对世界金黄的承诺。  要将自己最后的爱向人间说出,从石头深处燃烧出红色的火焰,在秋日的静寂之中,让爱情有着轰鸣的死亡。  是的,没有比秋日更加寂寞的圣殿了。它供人以朝
期刊
“咔嗒——咔嗒——”挖掘机工作的声音不断传来。操场北边墙角的那棵老柳树,在挖掘机巨大的“黑手”摇撼下,渐渐地松动,倾斜,最终“轰然”倒了下去。随同它一起倒进黄土里的,还有那个硕大的、在柳树杈上盘踞了好些年的喜鹊窝。  喜鹊们大概已经搬走了吧?这段时间,建筑队的工人一直在这里频繁研究、丈量,拆除了柳树周围的低矮建筑,毁掉了曾经美化校园的木槿树、龙爪槐,这动静恐怕早就把喜鹊一家唬走了!  扎根在学校操
期刊
衬布上摆放着大葱、萝卜和白菜以及油盐酱醋  这些入画的静物其实就是生活  静止状态中少了些许烟火气  多了几分高贵和典雅  早已熏黄的手指依旧夹着香烟  这逼仄的空间里,呼吸困难  调整构图,调整颜色  那些许的留白,给人喘息的空间  挺直腰板,尽可能掩饰疲倦和蔫样儿  端详这半干的画作,那有序的菜品  多像劳务市场的父辈们  等待一场激烈的挑选  一块木板的处境  草木知春,万物皆有命  发霉、
期刊
流水不是我带来的。秋风  也不是。我恐怕要被误会了  可内心冰凉的不是我  热得滚烫的,也不是我  晨钟,是浪花在歌唱  暮鼓,可能是一片叶子的弦,断了  石头哪有什么柔肠百转,連一根  会弹奏的水草,都不如  可这天地之间  必须要有旁观者,只看着,不说话  才知道尘世的冷和热,悲和喜  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他们一次次死去活来,一次次  不动声色  在河之洲  河流的抒情,一定是  在河之洲的人
期刊
她听到枝丫的莺雀,婉转鸣叫间,叫醒了阒寂的大地。  她看到阳光踉跄跌进溪流,零碎打捞中,勾勒出云海的轮廓。  她看到燕鹊归巢,蚂蚁搬家。  就连极夜的尽头——喜马拉雅山的雪水,都有来自江河湖海的记忆。  这世间的万物,囿于扶持,困于陪伴,且乐在其中。  她想有一个和她一样的存在,同她拥有思想。  还未想好名字,暂且称呼为“它”。  她跪坐在溪流旁,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开始祷告。  她的眼睛记录着万物
期刊
烟云浩渺,明月慵懒。望着月色皎洁,万物寂静,我也无声。月光如潮,好似要把我淹没,沉溺其中,心底竟再也没泛起一点涟漪。  月色轻跃上我的指尖,手指好像在发着光,发呆的我,眼睛映着圆月,想着刚结束的这次考试,想着那不堪与落魄——是的,一切都涌向我,好像月光般将我淹没。“这次考不好,还有下次,不要灰心,不能放弃。”朋友的安慰似乎很轻盈,如送人飞度镜湖的月色,撫平我受伤的心,但我依然有些惆怅。  我曾幼稚
期刊
小时候,在我们乡下看一场电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仅仅是因为票价高,更重要的是因为那些年,乡下文化生活匮乏,能吃飽不饿就是了不起了。如今,每每想起,那些年,为了看一场电影,我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言的滋味。  记得我年少时候,很少有电影院,即便是一个被誉为“文化之乡”的县城,也就是那么一家,而且还相当简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公社成立了下乡电影队,看电影的欢喜之时多了一些,每逢隆重一些的节假日,或者
期刊
不必为枝枝叶叶煽情  在芳村,陆羽也只是一个符号  沾亲带故的:普洱茶、铁观音、黑茶  各有籍贯又相安无事  芳村有神,神不开口  神话到处都是。最神的一个  是金钱的别名:时间  老的,或者老得快的  抹掉记忆再造许多故事  风也风流,水也扬波  于是,茶叶不必定然是自己  叫村的不必定有乡愁  进出芳村的人  把今天甩给过去  把明天撂给明天  把孩子揽在怀里  不計其数的叶子,老在芳村  吸
期刊
《一路风尘》  赵振元 张小平 著  ISBN:978-7-5411-5814-8  四川文艺出版时  定价:96.00元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我收到了跨界精英赵振元先生和夫人张小平合著的游记作品集《一路风尘》。无疑,这本书又是他们人生路上收获的又一硕果。  细细翻阅这本书,感慨颇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浅见:一是从这本书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勤奋的特性。熟悉赵振元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担任太极实业董事
期刊
我贴着暖气坐在语音室窗前等待。房屋,树木,曲棍球场地里的一个个木头长椅,还有悬挂在铁丝上一面面巴掌大的彩旗,地上覆盖的一层白雪,都寂寥地一动不动。两个烟筒,一大一小,一远一近,就显得特别突出。远处的那个烟筒冒出的烟被冻住了,像游不动的一片云,仔细分辨,才看得出在一点一点地融进天空,而近处的烟筒冒出的却好似带着滚滚热气,歪歪扭扭往天上飘,在某一个地方消失不见。  孩子们一放学就瞬间带走了整栋楼的喧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