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中耕作的人不是为了做生意创品牌,而是为了重建社区
人们在学习社会发展简史的时候,知道后出现的工业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要大大领先于农业,其单位时间创造出的社会财富也要更多,这也促成了城市化是缓慢却又坚定的发展趋势。
总体潮流虽然如此——正如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正在上演的进程——但也有一些特例。美国的底特律,这座闻名遐迩的“汽车城”,在经历了后工业化的萧条后,近年来正在走上一条“再农业化”的发展之路。
脱下工装换农装
如果有人说底特律是一个绿植成荫、农业发达的城市,估计很多人不会相信。这个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自18世纪早期建立起,就从来没有以农业闻名过。
在3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上,底特律有过许多标签,但从来没有哪一张名片和农业沾边。最早它是重要的皮毛贸易港口,19世纪末由于建造了大量镀金时代建筑而被称为“美国的巴黎”,后来就以汽车之都闻名遐迩,同时那里被称为电子音乐之都。但最新的进展是,目前底特律拥有全美发展最迅速的城市农业项目。
如今,有将近2000家城市农场在底特律星罗棋布,其中光是非营利性的“底特律农业网络”组织就已在这座城市建立了近900个城市菜园。尤其是过去两年间,城市菜园的数量已翻了一番,这使得底特律在声势浩大的“生产本地食物,减少美国对大农产品公司的依赖”的全国性活动中站在了前列。
这些菜园都不大,平均面积只有1.5亩左右,而且菜园也没赚多少钱,但它们在其他方面非常棒:它们就像城市病毒的解毒药,为一座没有连锁超市的城市提供健康、低价的食品;虽然不能提供工资,但能为长期失业的人提供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它们还像一个个俱乐部,使分散的社区在它们周围重新聚集起来。
通过推进城市农业项目,人们对城市食物系统的保护意识明显提升了。城市中耕作的人不是为了做生意创品牌,而是为了重建社区。最令人感动的是,这一进程并没有政策推動,全都依赖于自发能量。正因如此,它才获得了广泛认同和支持。
底特律城市农场发展之初只是数个邻居合作建起小型菜园,之后越来越多人加入,菜园在一个个小小区中被打造出来了。参与者会互换粮食,也有聚餐活动,互相讨论种植经验与烹调小技巧。接着学校也办起较大规模的农庄,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了大型的合作社。渐渐地形成了一种经济模式,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联结日益密切。
与追求最大利润的跨国农产品公司不同的是,非牟利都市农场并不特别在意每季收成是否漂亮无瑕。少了利润的烦恼,农夫们更专注于如何使市民吃下刚摘下的新鲜农产品,于是,一个崭新的食物分配系统逐步被建立起来。
市民的努力逐渐被底特律政府理解并接纳。官方趁着这股风潮,开始于2012年在底特律的公立学校开展农业教学计划,包括在45所学校传授种植、加工、销售,以及煮食等技能。2013年通过的城市农业法规鼓励市民继续耕种。
现在,越来越多的底特律人脱下工装,换上长筒套鞋拿起锄头,开始了新的生活。
成也汽车,败也汽车
那些换上农装,开始在城市菜园里耕作的底特律人,可能在几年前还是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尤其可能是流水线旁边的汽车工人。因为,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汽车行业已经在那里的每个角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896年,老亨利·福特在底特律的麦克大道租用的厂房里制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让底特律开始与汽车结缘。1908年,传奇性的福特T型车下线,批量化的汽车开始从底特律驶出,逐渐进入美国家庭。在福特与其他汽车先驱者威廉·C·杜兰特、约翰·弗朗西斯·道奇和霍勒斯·埃尔金·道奇兄弟、沃尔特·克莱斯勒等的共同努力下,底特律慢慢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之都。
在“汽车之城”的光环,底特律成为美国五大湖地区仅次于芝加哥的第二大工业城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部聚集与此,令全世界的汽车制造业顶礼膜拜,也是美国制造业的象征。汽车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来自美国南部的大量居民,使得底特律的人口数量在20世纪上半叶增加了六倍多。
汽车工人薪酬丰厚,因此也带来了底特律的商业繁荣。二战后到上世纪60年代是底特律的黄金时代,那里曾经历繁华。底特律当时是美国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洛杉矶、纽约、芝加哥。从面积上来说,大都会底特律的面积比旧金山、波士顿、曼哈顿加在一起还要大。著名的福克斯影院、上世纪60年代全美最大百货商店哈德逊以及底特律的“第五大道”伍德沃德,都曾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重创了美国汽车工业,同时日本及欧洲的小型汽车制造商也对美国传统三大汽车公司造成了威胁。美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在全球的份额也在下滑,与当年的风光已不可同日而语,而底特律的衰落也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萎靡不振,进一步削弱了底特律的重工业制造中心的地位。为了应对挑战,汽车巨头们开始在全球尤其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兴建汽车厂,这直接导致底特律汽车产业的就业岗位和税收能力急速下降。出于成本考虑,汽车巨头们不得不在大本营底特律一波又一波地裁员。
最近一轮的金融危机则让底特律汽车业雪上加霜,三大汽车公司大量裁员,导致城市经济更加恶化。在这个过程中,底特律也想改变过于依赖汽车业的局面实现转型,但并没有成功,整座城市都像一台接近报废的汽车引擎那样痛苦嘶鸣。
破产之后
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业的衰落,使底特律市逐步被拖入了深渊。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底特律的人口逐渐减少,到2012年,当地人口减少到不足70万,还不到上世纪50年代高峰期的40%。随着人口流失,城市的活力也被抽掉:大批办公楼和住房空置,商场、餐馆接连关闭。由于政府税收减少,市政运作大受影响,警察、消防、清扫等人力不足,街道上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强盗小偷出没横行。
随着人口大量迁移及失业率居高不下,受打击最大的是房地产市场。底特律的房屋中间价只有5万元,许多房屋的售价只要几千美元。曾有一位花费7000美元买下一栋老式房屋的投资者难以置信地说,光是这栋房子内的房梁木头,拆下来卖也不止这个价。
更糟糕的是,底特律有大量民居因为没有人居住,也没有人管理,成为弃屋。在这种情况下,底特律成为后工业城市全球性衰落现象在北美的缩影。
底特律最悲惨的时刻出现在金融危机后,当时有40%的街灯已经不再照明,这意味着这个城市已无法满足其居民最基本的需求。
一连串的数字或许更能说明这座昔日荣耀无比的汽车城当时面临的窘境:经通胀调整后,底特律2012年的政府收入比1962年下降了40%。当时该市仅有9700名在岗职工,却有2.1万名退休人员在领取养老金。经通胀调整后,底特律物业的总估定价值在过去50年时间里缩水了77%,底特律市内有7.8万栋已被废弃的建筑物, 自2008年以来,底特律市内半数以上的公园被关闭。
底特律市的长期债务总额预计在18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之间,这种沉重的债务负担让人很难看到短期改善的机会。2013年7月,底特律正式申請破产保护,成为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同年12月,美国法院判决批准底特律市的破产保护申请。
底特律直到一年后才宣布将结束法庭保护,正式宣告摆脱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市政破产案。底特律获联邦法官批准,可削减70亿美元债务。根据重建计划,底特律在未来10年将投资超过15亿美元用于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其中包括恢复警察、消防和卫生等市政服务部门的正常运营。
债务危机缓解后,对这座曾经破产的城市来说,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重生的尝试
城市农场项目就是底特律探索重生的一个方向。虽然汽车城的名头让人听上去感觉就不像是一个会搞农业的地方,但这两年来城市里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搞得有声有色。
最重要的是,底特律拥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基本条件:市内有大量空地。因为居住人口的减少,空出的大量空间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条件。
除实现食物的自给自足外,经过两三年的探索,底特律的一些小规模农业生产者已经能将自己的收成销售到当地的市场、商店和餐馆去,这算是城市农场项目迈向成功的坚实一步。
这个项目能走多远现在还不得而知,因为在过去30年里,随着汽车业的衰落,底特律的转型尝试都不成功。
底特律人曾尝试一系列城市改革计划,希望能够拯救这座城市。首先是吸引大型企业进驻,但这个计划早就宣告失败。比如,该市规模庞大的文艺复兴中心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座包括写字楼和零售商店的综合建筑,可它发挥的唯一作用似乎就是把市中心其他建筑的租户都吸引到自己这里来。目前在底特律有48座这样的大型综合建筑空置。
底特律尝试建立文体之城的计划也面临折戟沉沙。市内三座新娱乐中心和三座体育中心,一座是美国橄榄球联盟劲旅底特律雄狮队的主场,还有一座是美国职业棒球联盟球队底特律老虎队的主场。此外,这里的职业篮球队底特律活塞队也是一支劲旅。但由于市区人口不足,文体市场始终不温不火。
目前底特律仍在努力吸引文化企业进驻。市政当局仍在说服企业家们,让他们把空置地块和被遗弃的房屋当作是获取新的创意和利润的机遇。
此外,该市还推出了“未来底特律”项目,旨在引导城市走上更好、更繁荣、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政府部门审视了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新的土地利用模式,决定重新配置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系统,以及腾出更大的空间让民间采取行动,实施变革。
从民间发起的城市农场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底特律市政府明确表态,尽管城市农业产出丰厚且成功缓解了底特律的危机,但它不会是唯一的出路。看起来,市政当局对于农夫拯救底特律的方案并不太满意。对这座城市来说,目前仅有的优势是拥有足够的试错空间,因为无论如何,情况都不可能变得更坏了。
人们在学习社会发展简史的时候,知道后出现的工业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要大大领先于农业,其单位时间创造出的社会财富也要更多,这也促成了城市化是缓慢却又坚定的发展趋势。
总体潮流虽然如此——正如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正在上演的进程——但也有一些特例。美国的底特律,这座闻名遐迩的“汽车城”,在经历了后工业化的萧条后,近年来正在走上一条“再农业化”的发展之路。
脱下工装换农装
如果有人说底特律是一个绿植成荫、农业发达的城市,估计很多人不会相信。这个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自18世纪早期建立起,就从来没有以农业闻名过。
在3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上,底特律有过许多标签,但从来没有哪一张名片和农业沾边。最早它是重要的皮毛贸易港口,19世纪末由于建造了大量镀金时代建筑而被称为“美国的巴黎”,后来就以汽车之都闻名遐迩,同时那里被称为电子音乐之都。但最新的进展是,目前底特律拥有全美发展最迅速的城市农业项目。
如今,有将近2000家城市农场在底特律星罗棋布,其中光是非营利性的“底特律农业网络”组织就已在这座城市建立了近900个城市菜园。尤其是过去两年间,城市菜园的数量已翻了一番,这使得底特律在声势浩大的“生产本地食物,减少美国对大农产品公司的依赖”的全国性活动中站在了前列。
这些菜园都不大,平均面积只有1.5亩左右,而且菜园也没赚多少钱,但它们在其他方面非常棒:它们就像城市病毒的解毒药,为一座没有连锁超市的城市提供健康、低价的食品;虽然不能提供工资,但能为长期失业的人提供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它们还像一个个俱乐部,使分散的社区在它们周围重新聚集起来。
通过推进城市农业项目,人们对城市食物系统的保护意识明显提升了。城市中耕作的人不是为了做生意创品牌,而是为了重建社区。最令人感动的是,这一进程并没有政策推動,全都依赖于自发能量。正因如此,它才获得了广泛认同和支持。
底特律城市农场发展之初只是数个邻居合作建起小型菜园,之后越来越多人加入,菜园在一个个小小区中被打造出来了。参与者会互换粮食,也有聚餐活动,互相讨论种植经验与烹调小技巧。接着学校也办起较大规模的农庄,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了大型的合作社。渐渐地形成了一种经济模式,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联结日益密切。
与追求最大利润的跨国农产品公司不同的是,非牟利都市农场并不特别在意每季收成是否漂亮无瑕。少了利润的烦恼,农夫们更专注于如何使市民吃下刚摘下的新鲜农产品,于是,一个崭新的食物分配系统逐步被建立起来。
市民的努力逐渐被底特律政府理解并接纳。官方趁着这股风潮,开始于2012年在底特律的公立学校开展农业教学计划,包括在45所学校传授种植、加工、销售,以及煮食等技能。2013年通过的城市农业法规鼓励市民继续耕种。
现在,越来越多的底特律人脱下工装,换上长筒套鞋拿起锄头,开始了新的生活。
成也汽车,败也汽车
那些换上农装,开始在城市菜园里耕作的底特律人,可能在几年前还是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尤其可能是流水线旁边的汽车工人。因为,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汽车行业已经在那里的每个角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896年,老亨利·福特在底特律的麦克大道租用的厂房里制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让底特律开始与汽车结缘。1908年,传奇性的福特T型车下线,批量化的汽车开始从底特律驶出,逐渐进入美国家庭。在福特与其他汽车先驱者威廉·C·杜兰特、约翰·弗朗西斯·道奇和霍勒斯·埃尔金·道奇兄弟、沃尔特·克莱斯勒等的共同努力下,底特律慢慢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之都。
在“汽车之城”的光环,底特律成为美国五大湖地区仅次于芝加哥的第二大工业城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部聚集与此,令全世界的汽车制造业顶礼膜拜,也是美国制造业的象征。汽车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来自美国南部的大量居民,使得底特律的人口数量在20世纪上半叶增加了六倍多。
汽车工人薪酬丰厚,因此也带来了底特律的商业繁荣。二战后到上世纪60年代是底特律的黄金时代,那里曾经历繁华。底特律当时是美国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洛杉矶、纽约、芝加哥。从面积上来说,大都会底特律的面积比旧金山、波士顿、曼哈顿加在一起还要大。著名的福克斯影院、上世纪60年代全美最大百货商店哈德逊以及底特律的“第五大道”伍德沃德,都曾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重创了美国汽车工业,同时日本及欧洲的小型汽车制造商也对美国传统三大汽车公司造成了威胁。美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在全球的份额也在下滑,与当年的风光已不可同日而语,而底特律的衰落也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萎靡不振,进一步削弱了底特律的重工业制造中心的地位。为了应对挑战,汽车巨头们开始在全球尤其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兴建汽车厂,这直接导致底特律汽车产业的就业岗位和税收能力急速下降。出于成本考虑,汽车巨头们不得不在大本营底特律一波又一波地裁员。
最近一轮的金融危机则让底特律汽车业雪上加霜,三大汽车公司大量裁员,导致城市经济更加恶化。在这个过程中,底特律也想改变过于依赖汽车业的局面实现转型,但并没有成功,整座城市都像一台接近报废的汽车引擎那样痛苦嘶鸣。
破产之后
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业的衰落,使底特律市逐步被拖入了深渊。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底特律的人口逐渐减少,到2012年,当地人口减少到不足70万,还不到上世纪50年代高峰期的40%。随着人口流失,城市的活力也被抽掉:大批办公楼和住房空置,商场、餐馆接连关闭。由于政府税收减少,市政运作大受影响,警察、消防、清扫等人力不足,街道上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强盗小偷出没横行。
随着人口大量迁移及失业率居高不下,受打击最大的是房地产市场。底特律的房屋中间价只有5万元,许多房屋的售价只要几千美元。曾有一位花费7000美元买下一栋老式房屋的投资者难以置信地说,光是这栋房子内的房梁木头,拆下来卖也不止这个价。
更糟糕的是,底特律有大量民居因为没有人居住,也没有人管理,成为弃屋。在这种情况下,底特律成为后工业城市全球性衰落现象在北美的缩影。
底特律最悲惨的时刻出现在金融危机后,当时有40%的街灯已经不再照明,这意味着这个城市已无法满足其居民最基本的需求。
一连串的数字或许更能说明这座昔日荣耀无比的汽车城当时面临的窘境:经通胀调整后,底特律2012年的政府收入比1962年下降了40%。当时该市仅有9700名在岗职工,却有2.1万名退休人员在领取养老金。经通胀调整后,底特律物业的总估定价值在过去50年时间里缩水了77%,底特律市内有7.8万栋已被废弃的建筑物, 自2008年以来,底特律市内半数以上的公园被关闭。
底特律市的长期债务总额预计在18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之间,这种沉重的债务负担让人很难看到短期改善的机会。2013年7月,底特律正式申請破产保护,成为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同年12月,美国法院判决批准底特律市的破产保护申请。
底特律直到一年后才宣布将结束法庭保护,正式宣告摆脱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市政破产案。底特律获联邦法官批准,可削减70亿美元债务。根据重建计划,底特律在未来10年将投资超过15亿美元用于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其中包括恢复警察、消防和卫生等市政服务部门的正常运营。
债务危机缓解后,对这座曾经破产的城市来说,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重生的尝试
城市农场项目就是底特律探索重生的一个方向。虽然汽车城的名头让人听上去感觉就不像是一个会搞农业的地方,但这两年来城市里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搞得有声有色。
最重要的是,底特律拥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基本条件:市内有大量空地。因为居住人口的减少,空出的大量空间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条件。
除实现食物的自给自足外,经过两三年的探索,底特律的一些小规模农业生产者已经能将自己的收成销售到当地的市场、商店和餐馆去,这算是城市农场项目迈向成功的坚实一步。
这个项目能走多远现在还不得而知,因为在过去30年里,随着汽车业的衰落,底特律的转型尝试都不成功。
底特律人曾尝试一系列城市改革计划,希望能够拯救这座城市。首先是吸引大型企业进驻,但这个计划早就宣告失败。比如,该市规模庞大的文艺复兴中心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座包括写字楼和零售商店的综合建筑,可它发挥的唯一作用似乎就是把市中心其他建筑的租户都吸引到自己这里来。目前在底特律有48座这样的大型综合建筑空置。
底特律尝试建立文体之城的计划也面临折戟沉沙。市内三座新娱乐中心和三座体育中心,一座是美国橄榄球联盟劲旅底特律雄狮队的主场,还有一座是美国职业棒球联盟球队底特律老虎队的主场。此外,这里的职业篮球队底特律活塞队也是一支劲旅。但由于市区人口不足,文体市场始终不温不火。
目前底特律仍在努力吸引文化企业进驻。市政当局仍在说服企业家们,让他们把空置地块和被遗弃的房屋当作是获取新的创意和利润的机遇。
此外,该市还推出了“未来底特律”项目,旨在引导城市走上更好、更繁荣、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政府部门审视了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新的土地利用模式,决定重新配置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系统,以及腾出更大的空间让民间采取行动,实施变革。
从民间发起的城市农场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底特律市政府明确表态,尽管城市农业产出丰厚且成功缓解了底特律的危机,但它不会是唯一的出路。看起来,市政当局对于农夫拯救底特律的方案并不太满意。对这座城市来说,目前仅有的优势是拥有足够的试错空间,因为无论如何,情况都不可能变得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