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版《红楼梦》上了电视屏幕,偶尔瞥上一眼,只见贾环在那儿手舞足蹈的,再瞧一回,才知是贾宝玉。我这么说没有批评的意思,因为并不曾认真看过这部电视剧,只是由瞬间的误会,想到贾宝玉真是不好演。其实1987年版的《红楼梦》,那个宝玉也是笨拙有余,灵秀不足,智力不够用的样子。
《红楼梦》是一部写实与诗意幻境混合的小说。它的写实内容非常强大,也容易理解。你要写到那个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曹雪芹写出来了,你会觉得生活本来就是那个样子。所以小说中愈是偏向写实的人物和情节,就愈有可能精确地把握与再现。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王熙凤了,邓婕的表演足够精彩。
但《红楼梦》中还有一部分充满诗意的内容,它对小说作为虚构世界的氛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却又远离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即便读者能够调动极其复杂的知识背景加以解析,仍然有其缥缈不可把握之处。这种内容宜于用文字来表现,因为语言能够容存歧义、含混和暗示,而付诸表演艺术就非常困难。因为并不知道究竟如何才算“像”,所以怎么着都会感觉“不像”。小说人物中,那个仙气飘忽的林黛玉就足够让表演者感到麻烦,要说演好贾宝玉,恐怕真要等待一位天才了。
说贾宝玉不好演,首先是因为他在小说中的身份同作者试图借以寄托的人生感受相互冲突。胡适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述传”,笼统而言,这一说法大致能够成立吧。这样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假定贾宝玉是回忆的产物,正在展开回忆的人——那个孤居于北京西郊黄叶村的曹雪芹,已是久经沧桑、饱尝艰辛,于人生有深思。即便无意,他的人生经验也会渗透到他的回忆中去,改变所谓“回忆”的内容。何况他是有意的,他要借助那块失去“补天”机会的“石头”在人世的沦落,寄托自己一生的伤感。所以宝玉在小说中一出场,便已笼罩在属于曹雪芹的苍凉气息中。据说新版《红楼梦》的导演有意选择年岁偏小的演员出演贾宝玉,以求符合小说规定的条件。可是说实话,理解曹雪芹的人生感受对于导演而言亦殊非易事,又如何让今日的黄口小儿去理解他?
贾宝玉不好演,还因为他身上的某些气质非常人所有——譬如性早熟。追究《红楼梦》人物的年龄是件麻烦事,但大致可以判断:在曾氏所作前八十回故事中,贾宝玉的岁数是从九岁左右到十七岁上下,整个属于少年时代。而同袭人“初试云雨”的情节,至多在十二三岁。这一特质对《红楼梦》世界的形成非常重要:只有对异性敏感的少年,才会把她们想象成如此纯洁、完美,才会相信“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曹雪芹显然无比珍爱自己少年时代绮丽的梦思,才会在回想之中,使之呈现为韵趣灵妙、光华宛转的情态。泛泛地说《红楼梦》如何尊重女性,很容易陷入枯涩的社会学理论。
在中国古代条件下,对性早熟这一人性内涵要么回避不视,要么归结为恶人才有的魔鬼本性,《红楼梦》属特例。只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学——尤其是卢梭《忏悔录》的影响,在现代文学中,它才常常被当作天才的征兆。但这终究是一种特异的人生情感,恐怕不是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容易处理的东西。
根本上,宝玉形象的阐释也是困难的。一些研究者试图把宝玉阐释为“封建社会末期的叛逆者”、一个“新人”,其实是不着边际。曹雪芹看他(也是看自己),正如那块未得用的补天石,虽然“灵性已通”,却到底不过是一个废物。他被自己所从属的世界所否定,他也否定这个世界具有任何价值,而最终归于老庄、佛禅所论述的虚无。如果说世界还有值得赞美的地方,仅仅是那些美丽的女性;如果那些女性也遭到毁灭,而生存的事实还必须延续下去,唯一可做的事情便是对她们的追忆。因此,宝玉虽有着丰富的生命感受,本身却没有价值、没有独立的存在理由、也没有任何积极的行为动机。要演好如此的“废物”,谈何容易?
《红楼梦》是一部写实与诗意幻境混合的小说。它的写实内容非常强大,也容易理解。你要写到那个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曹雪芹写出来了,你会觉得生活本来就是那个样子。所以小说中愈是偏向写实的人物和情节,就愈有可能精确地把握与再现。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王熙凤了,邓婕的表演足够精彩。
但《红楼梦》中还有一部分充满诗意的内容,它对小说作为虚构世界的氛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却又远离于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即便读者能够调动极其复杂的知识背景加以解析,仍然有其缥缈不可把握之处。这种内容宜于用文字来表现,因为语言能够容存歧义、含混和暗示,而付诸表演艺术就非常困难。因为并不知道究竟如何才算“像”,所以怎么着都会感觉“不像”。小说人物中,那个仙气飘忽的林黛玉就足够让表演者感到麻烦,要说演好贾宝玉,恐怕真要等待一位天才了。
说贾宝玉不好演,首先是因为他在小说中的身份同作者试图借以寄托的人生感受相互冲突。胡适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述传”,笼统而言,这一说法大致能够成立吧。这样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假定贾宝玉是回忆的产物,正在展开回忆的人——那个孤居于北京西郊黄叶村的曹雪芹,已是久经沧桑、饱尝艰辛,于人生有深思。即便无意,他的人生经验也会渗透到他的回忆中去,改变所谓“回忆”的内容。何况他是有意的,他要借助那块失去“补天”机会的“石头”在人世的沦落,寄托自己一生的伤感。所以宝玉在小说中一出场,便已笼罩在属于曹雪芹的苍凉气息中。据说新版《红楼梦》的导演有意选择年岁偏小的演员出演贾宝玉,以求符合小说规定的条件。可是说实话,理解曹雪芹的人生感受对于导演而言亦殊非易事,又如何让今日的黄口小儿去理解他?
贾宝玉不好演,还因为他身上的某些气质非常人所有——譬如性早熟。追究《红楼梦》人物的年龄是件麻烦事,但大致可以判断:在曾氏所作前八十回故事中,贾宝玉的岁数是从九岁左右到十七岁上下,整个属于少年时代。而同袭人“初试云雨”的情节,至多在十二三岁。这一特质对《红楼梦》世界的形成非常重要:只有对异性敏感的少年,才会把她们想象成如此纯洁、完美,才会相信“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曹雪芹显然无比珍爱自己少年时代绮丽的梦思,才会在回想之中,使之呈现为韵趣灵妙、光华宛转的情态。泛泛地说《红楼梦》如何尊重女性,很容易陷入枯涩的社会学理论。
在中国古代条件下,对性早熟这一人性内涵要么回避不视,要么归结为恶人才有的魔鬼本性,《红楼梦》属特例。只是因为受到西方文学——尤其是卢梭《忏悔录》的影响,在现代文学中,它才常常被当作天才的征兆。但这终究是一种特异的人生情感,恐怕不是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容易处理的东西。
根本上,宝玉形象的阐释也是困难的。一些研究者试图把宝玉阐释为“封建社会末期的叛逆者”、一个“新人”,其实是不着边际。曹雪芹看他(也是看自己),正如那块未得用的补天石,虽然“灵性已通”,却到底不过是一个废物。他被自己所从属的世界所否定,他也否定这个世界具有任何价值,而最终归于老庄、佛禅所论述的虚无。如果说世界还有值得赞美的地方,仅仅是那些美丽的女性;如果那些女性也遭到毁灭,而生存的事实还必须延续下去,唯一可做的事情便是对她们的追忆。因此,宝玉虽有着丰富的生命感受,本身却没有价值、没有独立的存在理由、也没有任何积极的行为动机。要演好如此的“废物”,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