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中教育“无力感”的归因分析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深感教育的“无力感”,所谓教育的无力感指的是教育在社会面前深感无力。这种教育的无力感主要源于社会转型的价值动荡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当今社会中教育的无力感进行归因分析,以期对改变这种无力感而有所启示。
  关键词当今社会;教育;无力感;归因分析
  
  “无力感”,顾名思义,就是不起作用,深感无助的意思。在当今教育中存在这样一个怪圈:身为学生,感受更多的不是知识获得的欣慰,而是深深的疑问和迷茫,似乎求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而读完大学后却又感觉所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中被“束之高阁”;身为教师,感受更多的不是身为人师的自豪,而是深深的困惑和无奈,所学到的教育理论总是在实践中“碰壁”。我们不仅要问当今的教育究竟怎么了,这种无力感又是缘自何处呢?
  
  一、社会转型的价值动荡
  
  随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对民主、自由、开放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多元价值观取代一元价值观是一种进步,它使人成为真正有主体性的人。然而,面对这样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人们又觉得无所适从,出现了各种混乱纷出的现象。
  当前国人在精神信仰、价值理想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蕴涵着深刻的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人们道德感和社会公德心的缺乏、人际关系的陌生化以及人沦为金钱、物质、欲望的奴隶等。正如学者刘智峰所指出的:“在这个人欲横流、金钱至上、浮躁喧嚣的年代里,只要我们的良知还没有泯灭,神经依然敏锐,你就会时时刻刻体味到在我们的精神领域,在人们的道德、伦理方面发生的种种病变-诸如政治生活中的腐败、贪污、渎职、卖官买官;经济交往中的制假贩假、走私贩私、不讲信用、恶劣竞争、坑蒙拐骗;公共生活中人对人的陌生、冷漠、隔膜,对他人不幸的残忍、麻木等等都给人留下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感慨,它使一颗颗敏感而天良尚存的心灵在刺伤中颤抖失望,也一点点的侵蚀着、戕害着、败坏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魂魄。”[1]这种种危机的存在就是由工具理性的肆虐和价值理性的迷失造成的。
  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既充满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所谓机遇是指,我们的教育可以有自由和空间来对学生实施教育,不再受一些死板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所谓挑战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真善美的教育,而社会上却不可避免的存在假丑恶,习惯于接受真善美教育的学生是很难接受社会中的假丑恶的。这种落差会导致学生心灵上的困惑,这种困惑又可导致学生感觉所学非所用。另一方面,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而社会对教育又具有很大的冲击性。因此,我们的教育在庞大的社会背景下深感无力。
  
  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对人与社会的异化,随着工具理性的肆虐,以及人们价值理性的迷失,使得教育本身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加剧了当今社会中教育的无力感。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表现之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主体的分离。教育理论家在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的高墙内进行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的理论缺乏现实性、针对性、应用性。而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实践工作者认为那种乌托邦式的理论不能解决实践问题,于是拒绝甚至抵制理论。在现实中就出现了双方互相埋怨和不信任的现象,这也导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离越来越大。这种分离的结果使得理论永远是不能被实践检验的理论,实践永远是不被理论指导的实践,教育只能在这种分离中原地踏步。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表现之二是教育新理论受到原有理论的冲击,很难付诸于实践。举例来说,新课程改革后提倡教学过程中要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而实际中却是体罚责骂学生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在于一线教师仍没有转变自己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由于学生一直以来受到的是严格要求,习惯了严厉的批评,却不习惯“温柔”的鼓励。结果在“温柔”的鼓励下,学生会乱作一团,课堂纪律很难控制,这对于新任教师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新任教师就会放弃所学过的新理论,而采用老教师“颇有成效”的原有做法。这样,情况将一直持续,不会发生新的变化。
  这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会使得教育理论工作者深感无力,因为自己辛苦所研究的理论永远被束之高阁,长此以往必然会失去工作的热情,那就很难再产生出新理论了。而对于教育实践者来说也是深感无力,因为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就会质疑所学理论,甚至于完全放弃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尝试。这样,教育只能在原地打转,或是在实践者的摸索中缓慢前行。
  (二)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不一致
  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怎样的教育目标就应当有相应的教育评价与之对应,用以检验目标是否达成,从而有助于今后更好的教学。当前教育的目标很明确,大方向上分为三维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说教育目标是多维的,多维的教育目标就要求多维的教育评价与之对应。然而教育评价在具体实施中却是单一的,那就是仅仅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考察,而忽视学生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察。新课程改革一直呼吁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不要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然而最后评价的只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样能有几个教师愿意舍近求远,白白做无用功呢?如此看来,新课程改革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徒有一幅皮囊而已。教育是应当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然而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教育真的是无能为力。
  (三)教育政策生效的滞后性
  中国教育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总是跟在西方教育的后面,亦步亦趋,很少有中国人自己生成的教育理论。也就是说,在某种教育问题存在之初时,我们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有在引进其他国家的教育理论,并加以对比之后,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而此时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此时,教育界开始讨论、争辩、研究,直至最后做出决策,接着再在实践中实行,乃至推广。这一个教育政策生成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以及教育政策失真等问题,教育政策的实施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原本的教育问题已经根深蒂固了,再加上教育政策生成的时间和教育政策实施的时间,想要改变原来存在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在几年之内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在这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又会产生新的教育问题,西方又会出现新的教育理论,原有的问题尚未解决,又出现了新的状况,又一轮新的恶性循环开始了。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教育中改革层出,却见效甚微。
  简言之,教育政策生效的滞后性,导致了教育一个问题尚未解决,一个问题又已出现。教育学的任务应该是解决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然而,面对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教育学只有招架之力,而无解决之功。可见,对于教育理论界来说,缺乏预见性是导致教育学深感无力的原因。而对于教育实践界来说,缺乏成效性也导致了这种无力感的产生。
  
  三、总结
  
  导致当今社会中教育无力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社会方面的,又包含教育方面的;既包含主观方面的,又包含客观方面的;既包含宏观的,又包含微观方面的。在写这篇文章时,笔者自己都怀有深切的无力感,因为要改变当今社会中教育的无力感,不是仅靠几篇文章,几个高深的理论,甚至几位资质高深的教育学家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给予重视和支持。这篇文章的作用仅仅是鸣响警钟,而改变这种状况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愿教育能早一天真正起到这个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智峰 主编.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深重忧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袁振国 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3[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李家成 著.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 孙彩平 著.教育的伦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 刘济良 著.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6]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1).
  [7] 徐继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嬗变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4(07).
  
  作者简介:
  刘艺文女(24岁),职务: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授课的激情以及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和凝聚所产生的教学活力。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尝试与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则是增加教学活力的源泉。而互动式教学方式就是值得教师尝试与探索的教学改革内容之一。   关键词教学活力;尝试;探索;互动式教学    在教育改革中,人们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课程和教学模式能否
期刊
摘要 本文回顾了目前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认为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不只是考虑市场需求,更应考虑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要具有长远发展、内容科学、高品位、有特色的定位,这样才能谋求长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作者就英语专业中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出一些看法,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影响英语专业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未来世界是人才和知识竞争的世界。近年来。英语专业
期刊
摘要 为了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对本科生放射生物学教学,以强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放射生物学;教学改革;本科生    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电离辐射以它独特的物理特性在国防、工业、农业和医学等各个领域发挥它特有的作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国际地位的确立、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成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如何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    一、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都离
期刊
摘要 当前,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正沐浴着“阳光体育”的春风,大胆的进行着改革,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健美操一直以来都是青少年喜欢的体育项目,教师应抓住机遇,实施学生“自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共和合作意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  关键词 阳光体育;中学生;健美操;创编能力;培养    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期刊
摘 要深圳市南山区实施科学课程已有四年多了,面对这样一门新的大综合课程,如何最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优化课堂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高质量的目的,是每个科学教师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本文根据笔者几年的实践和总结,就如何优化科学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关键词新形势;优化;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对话型”的阅读教学,努力把阅读教学变成多向多边、高质平等的对话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对话    一、搭建桥梁,优化生生对话的途径     小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小范围的“对话”形式。学贵有疑,疑为思之始,学之端。小组讨论不光是教师预定的题目,还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会问、善问。作为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英语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英语的教学方法从过去注重语法知识的教法演变成而今的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方式。英语口语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中学英语;口语训练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奥运会的开办,深圳大运会的来临,英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如何调动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必然趋势,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必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专业素养和专业地位。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专业知识;素养;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教师担负着教育的重责,而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自我完善,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期刊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生物信息资源,充分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和开展实践活动,在生物科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指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生态环保意识等。  关键词利用生物课程资源;促进优良道德品质;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生态环保意识    一、利用生物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结合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