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和这些动物说再见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shuzhu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年前,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森创作了震撼当世的《寂静的春天》,以一则“明天的寓言”描绘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自然世界造成的深刻影响。
  从前,春天,繁花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狐狸在小山上吠鸣,鹿群静悄悄穿过笼罩着晨雾的原野。但从某一天起,一切开始变化:乌鸦、鸫鸟和鸽子的合唱消失了。寂静取代了一切。
  2020年过去,有一些声音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2020年12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了更新版《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名录上的物种有128918个,其中35765个濒临灭绝。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全球有31个物种被宣布灭绝。迄今为止,名录上在野外灭绝或彻底灭绝的物种已有982个。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地球正处于动植物的第六次大灭绝时期。自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以来,目前的物种灭绝是最严重的。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残酷的现实:人类活动是“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采取有效行动的时间已所剩不多。
  悲歌:消逝的生命
  打开更新版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密密麻麻的名单展露在眼前。这些名字无声地凝视着我。这份名录像是一份冰凉的讣告,用寥寥几个词组宣告整个种群命运的终结或濒危:“EX”意味着“灭绝”,“EW”说明“在野外灭绝”,“CR”指的是严重濒危,“EN”代表着濒危……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些名字很少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但这些动物真实地与我们生活在或者说曾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共享同一片蓝天,仰望同一片星夜。
  有些动物曾在碧蓝的南海里遨游,有些动物喜好栖息在澳大利亚东南水域的海底,有些动物以华丽斑斓的外表作为危险的致命信号,有些则以拟态藏隐于灌木丛里。
  从鱼类到两栖动物,从昆虫到哺乳动物,2020年宣告灭绝的31个物种涵盖各类物种。
  光滑手鱼是2020年为数不多受到媒体广泛关注的灭绝物种之一。这种眼睛鼓鼓的、靠鳍行走的不寻常鱼类,被IUCN认为是有记录以来第一种完全灭绝的现代海洋鱼类。
  像光滑手鱼一样,小笠原伏翼蝙蝠也可能在多年前就已经灭绝。科学家们只在19世纪发现了一次这种日本蝙蝠。IUCN在2006年至2020年一直将其标为“数据不足”,但最新的红名单已将该物种列为灭绝物种。
  拉瑙湖是菲律宾第二大、棉兰老岛最大湖泊,生活有多种当地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其中17种淡水鱼面临着捕食者物种入侵、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捞的威胁。15个物种被列为“灭绝物种”,其余2个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已灭绝)”物种,处境十分危险。
  三种中美洲蛙种的族群历史,也在2020年被画上句号。克劳加斯托尔弯唇蛙是危地马拉的一种青蛙,自1978年以来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它们从未有过统一的名称,直到2000年才被认定为独立的物种。这种蛙类在壶菌危机到来之前就灭绝了。科学家推测,是当时的农业发展破坏了它唯一的栖息地。
  另外两种灭绝的蛙,是来自巴拿马的华丽毒蛙和来自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的奇里基·哈莱金青蛙。蛙壶菌在近20年对蛙类造成了致命的种群危机,全球化的蛙类贸易,更加速了壶菌对蛙群造成的灭绝。
  除了动物,许多植物也无法幸免于灭绝。如夏威夷黄木自1927年之后就再也没被发现过,它们的雨林栖息地已经由于植物入侵、羊群啃食以及火灾等原因遭受毁坏;南非的一种木百合属植物,已有200多年没有被发现,被认为是该国有记载的最早灭绝的物种;澳大利亚的灌木疏花金钗木毁于高度的城市化……这些植物的灭绝,大多数是因为人类的农业活动与城市化推进,造成栖息地的退化与毁灭。
  “命悬一线”的濒危物种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回顾与缅怀,它更像是一次鲜活的警告,是对更多生物种群黯淡未来的警醒。
  2020年,狐猴物种已然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33种狐猴极度濒危,幸存的107种物种中有103种濒临灭绝。背后的原因是,马达加斯加的森林砍伐和狩猎活动。
  由于人类造成生存压力的加剧,13种狐猴物种被推到了更高的濒危类别。比如,此前被列为濒危物种的维氏冕狐猴和贝氏倭狐猴,在近期被列为极度濒危动物。
  维氏冕狐猴是一种群居的小型狐猴,覆盖着白色的柔毛,有着长长的尾巴,善于在丛林间跳跃。贝氏倭狐猴是2000年被发现的一个新物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灵长类动物,出没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它们的森林栖息地因砍伐和开垦农业而遭到破坏。人类的非法狩猎进一步加剧了狐猴的悲惨命运。
  我们将目光放至非洲的其他地方,估计有53%的灵长类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其中包括所有的17种红色疣猴——非洲大陆受威胁最大的猴属。整个非洲大陆的灵长类动物,正遭受非法狩猎与栖息地丧失的威胁。
  在海洋世界里,种族灭绝的威胁同样不容小觑。如北大西洋右鲸距灭绝可能只有一步之遥。在2018年年底,只有不到250头成熟个体存活,相较于2011年总数下降了约15%。
  背后的原因是渔具纠缠。在2012年至2016年之间,有30例明确造成该鲸类死亡或重伤的人为事件发生,其中26例都是因为渔具纠缠。
  气候变化似乎也正在加剧对北大西洋右鲸的威胁。夏季,温暖的海水温度可能将其主要猎物种类推向北部,使之进入圣劳伦斯湾。而在这里,鲸鱼更容易被船意外碰到,也极有可能被捕蟹笼缠住。对于极度濒危的北大西洋右鲸而言,这无疑意味着雪上加霜。
  去年才被正式记录的失落鲨已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已灭绝)”。该物种的最后一次记录是在1934年。它在我国南海的栖息地被广泛捕猎了一个多世纪,现在很可能已经灭绝了。
  淡水动物同样命途坎坷。“土库”,这种在亚马逊河系统中发现的小型灰色海豚物种,在渔具、河流筑坝和污染的严重威胁下,从数据不足变为濒危。随着“土库”的濒危,现在世界上所有的淡水海豚物种,都已被列为濒危物种。
  动物之外,有部分普罗蒂亚木被认为是脆弱、濒危或极度濒危的物种,另外还有3种澳洲坚果在野外面临灭绝的威胁。
  “卡特彼勒真菌”,乍听这一名称会觉得遥远而陌生。但这种真菌其实就是一种家喻户晓的传统中药——冬虫夏草。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世界上最昂贵的真菌被用于治疗许多疾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真菌的需求急剧上升,但获取渠道十分单一。过去15年中,由于过度采捕,卡特彼勒真菌的种群数量至少下降了30%。这也是真菌首次出现在红色名录的易危物种之列。
  倒计时:与时间赛跑
  虽然物种灭绝及濒危的形势严峻,但2020年仍有一些利好让自然保护者们看到希望。
  从2003年至2019年,欧洲野牛的数量从1800头左右增长到6200头;2020年,蓝鲸又重回南喬治亚州;在柬埔寨野外,曾经被认为已经灭绝了的暹罗鳄鱼,幼崽数量创下新纪录;150年未见的英国大蓝蝶重返英格兰西南部……
  这些迹象证明了保护的力量。以欧洲野牛为例,在20世纪早期,该物种仅仅以圈养方式存活,50年代被重新引入野外。如今在波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们发现了最大的野生种群,自由放养的欧洲野牛群也有47个。
  变化令人欣喜,但依然不能忽略背后的风险。欧洲野牛仍然依赖于正在进行的保护措施,比如将野牛转移到更理想的开放栖息地。
  记得在2019年翻篇时,人们为长江白鲟的灭绝而哀叹。但遗憾却一次次上演。这样的物种灭绝每时每刻依然在发生。
  有些物种早已绝迹,才终于在这份灭绝名单上留下单薄的记录。对濒危生物的保护迫在眉睫,需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行动,来一同应对不可持续的渔业生产、农业土地清理以及物种入侵等全球性威胁。
  哀叹毫无意义。灭绝的生物们也听不到人类迟来的哀叹。
  (岐岐摘自《看世界》2021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我活到82岁,身边剩下的都是一些不必勉强自己就能与之和睦相处的人。但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也不全是从未勉强过自己。其中有一些人是我曾为了某个人而勉强过自己,还有一些人包容过我的一些过分要求。  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能维持良好的关系呢?那是因为我们关系平等,互相帮助。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便我们在交往过程中会向对方提出过分要求,但我们都懂得适可而止。如果你一直向某人提过分的要求,或者一直被某人提过分的要
期刊
厨房里大雨倾盆,一股小飓风把客厅刮得乱七八糟,西蒙别无选择,只好在奶奶放到楼梯下角落里那张歪斜的小桌子上做家庭作业。家里人把那张桌子称为急救作业桌,奶奶把自己的大部分便条都放在上面。西蒙把书包里的东西放在这堆晃晃悠悠的黄纸片中,闭上眼睛,听着屋里的喧嚣。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被施了魔法:楼上平台的落地式大摆钟响亮地打着鼾,阁楼上灰尘组成的野兽嘤嘤地叫,仲夏前夕从炉膛灰里跃出的那头红色猎犬冲着木精灵咆哮,
期刊
持续火爆了两年多的国潮,已蔚然成风。我们欣喜地看到北冰洋、老干妈等不同领域的民族品牌加入了国潮行列,就連351岁的北京同仁堂也颇具创意地搭乘国潮风,开起了“养生咖啡馆”。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国人的购物车里有八成是国货。中国品牌尤其是国潮的消费者中,超九成是女性消费者,超半数是“95后”,六成来自三线及以上城市,显示出“更年轻、更多大城市、更多女性”的趋
期刊
【内容简介】  小小年纪独自到北京闯荡,做过服装店导购,积攒实力后开启创业之路,在生意蒸蒸日上时毅然尝试做歌手,也毫不犹豫褪去歌手的光环重新创业,又在接近而立之年选择进军淘宝,经历了人生低谷后,迎着风口,开始了淘宝直播的探索之路。薇娅的每一步路都书写着她的果敢、努力与坚韧。  从小不会哭的孩子  我爸爸跟我妈妈离婚后就去了北京做生意。我是跟着我的外婆在安徽长大的。  从小,我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
期刊
无论是从乌伦古河畔迁往额尔齐斯河南岸,还是从吉尔阿特迁往塔门尔图,再去往可可仙灵——每一次搬家的行程居然从没遇到过平静的晴天,不是过寒流就是下大雨。真是倒霉。真是奇怪。  想到往后还要继续深入更加寒冷多雨的深山夏牧场,未来一定还会有更为漫长的栉风沐雨的长途跋涉。于是在冬库尔安定下来后,我进了一次城,买了几件宽大结实的斗篷式雨衣。但对于我的好心,大家轻蔑地拒绝了,说:“穿这个,像什么样子!”都不愿意
期刊
趁着雨歇,走出门外,踏着厚厚的夹杂着麦秸的淤泥,在村子里穿行。男人站在绿叶簇簇的房前采摘梅子,女人在地里种植甘薯。  田里大都插了秧,苗稀水涨,苗叶嫩黄,蛙声四塞。水从一块田流向另一块田,汩汩有声。只有梅雨时节才会听到如此浩荡的水声啊!  河流如膏脂,碧潮满满,一捆捆金黄的麦秸,上下浮沉着漂走了。岸边的芦苇,有一些吐穗了。孩子们折断芦苇铺在地上,坐着钓鱼。  空气沉闷而凝重。看,村里的炊烟,潮湿得
期刊
夜幕降临,天气闷热,吃过晚饭,我到院子里乘凉,天上云层密布,透不出丁点月光,所有的星星也都躲起来了,我索性将门灯关掉,一片漆黑中反倒可以享受宁静,我讨厌门灯吸引来蚊虫与飞蛾,“嗡嗡嗡”地叫人难以平静。  我静静地坐了一会儿,眼睛开始适应了黑暗,我的爱犬伏在我脚边,无声地陪伴着我。这时,在一片黑暗中,我看见了它们,一闪一闪地在草地上和林木间飞舞,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心情一下子好起来,我忽然想起,每年一
期刊
擦鞋童斯塔斯和自己的爷爷住在立陶宛的涅曼河边的一个小城里。  爷爷岁数很大了。他活得太久了,以至于他的经历在他的记忆里都乱成了一锅粥,好像一副纸牌一样,随意变动,爷爷怎么也无法理清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他整天就坐在窗前,一边为顾客装烟卷,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是玛雷霞种上柠檬树之前还是之后的事儿?”  对年代的记忆始于柠檬树。而柠檬树也有不少年头了。这棵树是斯塔斯的妈妈还是小姑娘的
期刊
一方水土往往养出一方地道火锅:北派的吃肉豪情,云贵派的奇崛,川渝派的火热,闽粤派的生猛,江浙派的妙趣。五员火锅大将之外,更有两湖、东北、徽派等门派精彩纷呈,以及与各大门派若即若离的“奇门火锅”。它们,共同构成了活色生香的火锅“群英谱”。  “北派”火锅,有多豪放?  东起河北秦皇岛的“海味”火锅,西至新疆土火锅,一到寒冬,广阔的北方就架起了一座锅子“长城”。  多数北方火锅,要用到一口厚底座、圆肚
期刊
2021年开年,B站用一场“2020最美的夜”跨年晚会,赢得年轻人们“爷青回”的追捧。 时隔一个月,B站举办“2020年度百大UP主颁奖典礼”回归观众视野,让观众们在直播中领略自己喜欢的UP主(指在网站、论坛等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的风采。  弹幕中,有人感叹,八年前,人们还自嘲B站是“小破站”,八年后,提及B站,成为了“年轻一代潮流文化社区”的代名词。还有人科普,即使你没有用过B站,也肯定听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