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同时还有大量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大量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涌进劳动市场,形成了庞大的待业大军,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中职学校毕业生造成了就业难的困境,这一困境,给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事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來,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有纳入就业指导体系中,才能指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全方位地认识自己、正确看待自己将从事的行业和职业、增强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并且将自己的特长和需要与行业和职业的需求联系起来,从而选择自己适合的喜爱的职业。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中职生 就业 就业指导
中职学校普遍不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没有全面的把握,同时社会没有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的就业市场,学生也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不能胜任工作岗位、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转岗和跳槽频频发生以及对工作不满意等情况,因此,根据中职生就业难的现状,结合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就业指导对策已经迫在眉睫。
一、政府方面:完善就业政策,为中职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加强就业立法及就业指导方法的立法
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就业市场,促进中职生就业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只有将就业指导以法的形式体现出来,才能建立起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它的社会地位,从而引起社会各领域特别是学校的重视。通过立法,将就业指导工作真正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内,逐步进行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配备、工作重点的的调整,从而规范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使其成为真正受学生信赖、真正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的指导性团队。
(二)政府要完善劳动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
国家大力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和自主创业,就应该加大人事制度的改革,增加人事代理的功能和范围,为毕业生提供全程服务,如在当地的人事代理处保存学生的人事档案、建立集体户口、按要求办理流动和暂住手续等。政府要强制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社保,这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使中职生可以自由选择就业区域,疏通毕业生在城乡、省际流通的渠道,对于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其户籍可以自由选择留在原籍,也可以迁到工作所在地。
(三)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的监管和规范
政府必须对就业市场的不利因素进行监管,规范社会服务机构和劳动中介机构。政府要履行好为中职毕业生提供相应的职业介绍、信息发布、职业培训等公共服务这一职责,根据人才市场的供需变化和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就业形势作出快速、灵敏、准确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然后根据其结果制定新的就业政策,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二、学校方面:以人职匹配为工作目标,建立就业指导体系
(一)以人职匹配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
以人为本,实现中职学生的人职匹配是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在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中职生就业质量,使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特点和素质,被安排到各自相适宜的岗位上,使个人的潜能得到激发,差异性得到彰显,使毕业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多种社会职位的需要,有利于最大化地发挥个人的作用。第二,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包括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把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反馈给在校学生,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其对将选择职业有切身感受,帮助他们根据各自的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作出调整,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建立全程化和多元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将生涯辅导的思想贯穿中职阶段全程
就业指导不应是学生毕业阶段的择业教育,而应是贯穿整个中职阶段的生涯教育。职业选择是一个过程,不是某一时刻的决定。全程化和多元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内容: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市场要求制定不同的就业指导方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进行就业理论的学习,就业指导老师在教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劣势、心态、兴趣爱好、培养对专业的喜爱、了解未来将从事的职业、制定适合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的学生要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客观的评价,增强知识和技能素养,老师对于学生就业心态不正确的要及时进行纠正;对于即将实习的学生来说,老师主要是分析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以及求职的方法和技巧。
(三)开设有用的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别于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它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为目的,以求职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中职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形势,树立职业理想,掌握就业必备能力,理性看待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挫折。课程的开设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明确就业指导课的内容。我们提倡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这也要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对一年级的学生要注重就业心理的指导,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分阶段分步骤制定好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二年级的学生着重培养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帮助学生分析其适合干什么工作、能干什么工作、什么工作最能发挥其特长和最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引导他们认识自身能力和素质对于将来工作的重要性,使他们提前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的压力。
第二,充实教学方法,加强课程的实践性。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可采用讨论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增强趣味性和和学生的参与度。由于就业指导课重在实践,除了课堂上对学生集中讲授就业理论和就业知识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宣传栏、早读的宣讲、校报和班会传递就业知识,还可以利用上课和课余时间带学生参观旅游企业,增强学生对企业运营过程和操作流程的感受,同时可以切身了解企业对从业者的实际要求,促进学生树立规划职业目标的意识。 三、学生自身方面:转变观念,增强自身素质
(一)转变就业观念
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中职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就业理念。首先,降低期望值,拓宽就业领域。中职生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从自身的实际和将来的发展空间出发,拓宽自己的眼界,把目光从竞争激烈的热门岗位中移开,投身基层单位,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而不是想干什么;其次,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观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职生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意识,認识到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职业也是不断变化的,要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已有条件的变化和发展来确定自己下一个目标,因此转岗和跳槽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正常的现象。
(二)增强自身素质,多考取技能资格证书
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职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显得尤为必要。现在的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是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既熟悉职业的运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又具有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应用型人才。就业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让学生以社会需求为努力的方向,不断与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接近。中职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自身的素质,构建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最好归宿。学生要明确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将来择业和就业的重要基础,而这种素质是从学生时代就逐渐培养和形成起来的。一个人素质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综合力量的结果,但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中职生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形成就业自主意识,明确自己的就业指导需求。中职生应建立起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的指引下,筛选来自家人朋友、学校、社会的就业信息,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与就业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寻找对自己有帮助的就业指导信息。第二,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性和统一性,提高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正确处理好各种素质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才能在就业形势严峻和人才辈出的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职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社会、行业、学校和个人的充分重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中职生就业比高校毕业生显得更为艰难,因此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全程化和职业生涯的思想应贯穿于整个中职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同时学校应与行业紧密联系,将其对从业者的要求及时反馈给学生,做到对学生的培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并且中职生的顺利就业还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创造一个公平和自由竞争的就业市场,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只要多管齐下,中职生就业难的局面一定会有显著的改善。
(作者单位:四川省旅游学校)
[关键词]中职学校 中职生 就业 就业指导
中职学校普遍不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没有全面的把握,同时社会没有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的就业市场,学生也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不能胜任工作岗位、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转岗和跳槽频频发生以及对工作不满意等情况,因此,根据中职生就业难的现状,结合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就业指导对策已经迫在眉睫。
一、政府方面:完善就业政策,为中职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一)加强就业立法及就业指导方法的立法
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就业市场,促进中职生就业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只有将就业指导以法的形式体现出来,才能建立起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它的社会地位,从而引起社会各领域特别是学校的重视。通过立法,将就业指导工作真正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内,逐步进行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配备、工作重点的的调整,从而规范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使其成为真正受学生信赖、真正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的指导性团队。
(二)政府要完善劳动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
国家大力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和自主创业,就应该加大人事制度的改革,增加人事代理的功能和范围,为毕业生提供全程服务,如在当地的人事代理处保存学生的人事档案、建立集体户口、按要求办理流动和暂住手续等。政府要强制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社保,这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使中职生可以自由选择就业区域,疏通毕业生在城乡、省际流通的渠道,对于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其户籍可以自由选择留在原籍,也可以迁到工作所在地。
(三)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的监管和规范
政府必须对就业市场的不利因素进行监管,规范社会服务机构和劳动中介机构。政府要履行好为中职毕业生提供相应的职业介绍、信息发布、职业培训等公共服务这一职责,根据人才市场的供需变化和国家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就业形势作出快速、灵敏、准确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然后根据其结果制定新的就业政策,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二、学校方面:以人职匹配为工作目标,建立就业指导体系
(一)以人职匹配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
以人为本,实现中职学生的人职匹配是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在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中职生就业质量,使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特点和素质,被安排到各自相适宜的岗位上,使个人的潜能得到激发,差异性得到彰显,使毕业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多种社会职位的需要,有利于最大化地发挥个人的作用。第二,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包括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把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反馈给在校学生,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其对将选择职业有切身感受,帮助他们根据各自的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作出调整,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建立全程化和多元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将生涯辅导的思想贯穿中职阶段全程
就业指导不应是学生毕业阶段的择业教育,而应是贯穿整个中职阶段的生涯教育。职业选择是一个过程,不是某一时刻的决定。全程化和多元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内容: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市场要求制定不同的就业指导方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进行就业理论的学习,就业指导老师在教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优劣势、心态、兴趣爱好、培养对专业的喜爱、了解未来将从事的职业、制定适合个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的学生要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客观的评价,增强知识和技能素养,老师对于学生就业心态不正确的要及时进行纠正;对于即将实习的学生来说,老师主要是分析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以及求职的方法和技巧。
(三)开设有用的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别于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它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为目的,以求职活动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中职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形势,树立职业理想,掌握就业必备能力,理性看待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挫折。课程的开设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明确就业指导课的内容。我们提倡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这也要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对一年级的学生要注重就业心理的指导,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分阶段分步骤制定好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二年级的学生着重培养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帮助学生分析其适合干什么工作、能干什么工作、什么工作最能发挥其特长和最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引导他们认识自身能力和素质对于将来工作的重要性,使他们提前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的压力。
第二,充实教学方法,加强课程的实践性。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可采用讨论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增强趣味性和和学生的参与度。由于就业指导课重在实践,除了课堂上对学生集中讲授就业理论和就业知识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宣传栏、早读的宣讲、校报和班会传递就业知识,还可以利用上课和课余时间带学生参观旅游企业,增强学生对企业运营过程和操作流程的感受,同时可以切身了解企业对从业者的实际要求,促进学生树立规划职业目标的意识。 三、学生自身方面:转变观念,增强自身素质
(一)转变就业观念
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中职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就业理念。首先,降低期望值,拓宽就业领域。中职生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从自身的实际和将来的发展空间出发,拓宽自己的眼界,把目光从竞争激烈的热门岗位中移开,投身基层单位,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而不是想干什么;其次,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观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职生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意识,認识到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职业也是不断变化的,要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已有条件的变化和发展来确定自己下一个目标,因此转岗和跳槽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正常的现象。
(二)增强自身素质,多考取技能资格证书
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职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显得尤为必要。现在的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是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既熟悉职业的运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又具有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应用型人才。就业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让学生以社会需求为努力的方向,不断与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接近。中职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自身的素质,构建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最好归宿。学生要明确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将来择业和就业的重要基础,而这种素质是从学生时代就逐渐培养和形成起来的。一个人素质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综合力量的结果,但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中职生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形成就业自主意识,明确自己的就业指导需求。中职生应建立起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的指引下,筛选来自家人朋友、学校、社会的就业信息,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与就业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寻找对自己有帮助的就业指导信息。第二,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性和统一性,提高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正确处理好各种素质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才能在就业形势严峻和人才辈出的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职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社会、行业、学校和个人的充分重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中职生就业比高校毕业生显得更为艰难,因此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全程化和职业生涯的思想应贯穿于整个中职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同时学校应与行业紧密联系,将其对从业者的要求及时反馈给学生,做到对学生的培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并且中职生的顺利就业还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创造一个公平和自由竞争的就业市场,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只要多管齐下,中职生就业难的局面一定会有显著的改善。
(作者单位:四川省旅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