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电教工作已经近15年了。15年中,我几乎走遍了全县所有的乡镇、村街,也见证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从无到有、从ADSL到光纤的转变,还拍摄了万余张照片和数十部电教片。和其他行业一样,电教这一行也充满了酸甜苦辣。
我初入行时的经历有些惊险。刚到电教中心还不到一年,就迎来了一生难得一遇的全城戒严——SAILS来袭,人心慌乱。老实说,我也想呆在家里不出门。可是不行,因为我已经是一名组工干部,这个时候,正是需要组工干部顶上去,为人们加油鼓劲、共度时艰的时候。我咬咬牙扛起摄像机,走向了人群。一连几天,我扛着tl-fg机,跟着县卫生防疫站朱站长,跟拍他和防疫人员每日穿梭在各道路卡点、返乡人员隔离区、发热隔离病房等处的工作情况。当时人们“谈非色变”,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并没有人要求我拍这个专题片的时候必须进隔离区,必须进发热病房。其实谁想进啊!但是不知怎么,摄像机压在肩上的時候,就仿佛压上了一重责任,感觉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感觉有些事情必须要去做。所以,我只犹豫了一刹那,就跟着朱站长走进了隔离区。几天后,朱站长也开始发热并被隔离。因为我曾经跟在朱站长身边好几天,所以心里很是后怕,却不敢和家人说。一连多日,心里像压着块石头,非常沉重。后来朱站长解除了隔离,我长出了一口气。我把跟拍的素材剪辑成了专题片《防疫卫士》,在市里拿到了一等奖。直至疫情结束,我们县也未出现一例病例,这才是比片子获奖更令人欣慰的事。
如今回想起来,摄像机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它不但能记载人们的喜怒哀乐,也影响着掌镜者的心理情绪。当摄像机在我肩上的时候,我就成了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洪峰巨浪也要往前冲,非典威胁也要向前闯。
2007年,部机关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过程中,定好下周一上午上级来检查验收。在周五的时候,又接到临时通知,要新增加一项内容——观看文明单位创建汇报片。我们事先没有准备,只能临时制作。满打满算,也只剩下两天三夜的时间。我们紧急讨论了片子的架构、内容和分工后,便分头行动。牵头创建的部领导张建新同志连夜起草汇报片脚本,而我则连夜搜集已有的镜头资料。周六早上,脚本初稿完成,开始梳理视频素材,并根据需要紧急补拍。那次是我这么多年制片生涯中参加人手最多的一次,部机关所有人,以及县电视台,都在配合我的工作。我们在各部门转了一天,补拍了一些镜头和采访。素材显然还有点干巴,但时间不等人,必须进入后期了。其实这两天中我的大脑一刻都没有休息过,每选中一个镜头,都已经谋划好了它在片中的位置,到编辑时,把它们放到预定位置就好了。但即使这样,工作量仍然繁重,有很多细节需要处理,初剪完后还要交给电视台配音。周日中午,电视台把录制好的配音传过来,我再进行最后合成。当太阳又要落山的时候,终于,一部完整的专题片从我手中出炉了。几乎就在领导点头认可的一瞬间,已几十小时不眠不休的我放松下来,立刻就趴在工作台上睡着了。这样的事其实发生过不止一次,时间久了我也形成了习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只要坐在编辑机前,投入到编辑状态,就会浑然忘记了一切。即使躺下,激荡的思维也使我无法成眠;即使就餐,也总是食不知味。直到任务完成,我才会从这个状态下跳出来。
所以说编辑机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当你用它编织着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整个人都融入进去,仿佛成了编辑线上的一个画面、一缕声音。所以,每一部电教片,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电教人的投影,那里面凝聚着电教人的心血、感情和灵魂。人们看着片子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创作者,但是这不重要,因为我们已有所为。
作者简介:
王志琪,河南省武陟县委组织部干部,2003年开始从事电教工作,从业多年来先后主创近30部专题片,2012年被河南省委组织部授予“远程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我初入行时的经历有些惊险。刚到电教中心还不到一年,就迎来了一生难得一遇的全城戒严——SAILS来袭,人心慌乱。老实说,我也想呆在家里不出门。可是不行,因为我已经是一名组工干部,这个时候,正是需要组工干部顶上去,为人们加油鼓劲、共度时艰的时候。我咬咬牙扛起摄像机,走向了人群。一连几天,我扛着tl-fg机,跟着县卫生防疫站朱站长,跟拍他和防疫人员每日穿梭在各道路卡点、返乡人员隔离区、发热隔离病房等处的工作情况。当时人们“谈非色变”,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并没有人要求我拍这个专题片的时候必须进隔离区,必须进发热病房。其实谁想进啊!但是不知怎么,摄像机压在肩上的時候,就仿佛压上了一重责任,感觉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感觉有些事情必须要去做。所以,我只犹豫了一刹那,就跟着朱站长走进了隔离区。几天后,朱站长也开始发热并被隔离。因为我曾经跟在朱站长身边好几天,所以心里很是后怕,却不敢和家人说。一连多日,心里像压着块石头,非常沉重。后来朱站长解除了隔离,我长出了一口气。我把跟拍的素材剪辑成了专题片《防疫卫士》,在市里拿到了一等奖。直至疫情结束,我们县也未出现一例病例,这才是比片子获奖更令人欣慰的事。
如今回想起来,摄像机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它不但能记载人们的喜怒哀乐,也影响着掌镜者的心理情绪。当摄像机在我肩上的时候,我就成了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洪峰巨浪也要往前冲,非典威胁也要向前闯。
2007年,部机关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过程中,定好下周一上午上级来检查验收。在周五的时候,又接到临时通知,要新增加一项内容——观看文明单位创建汇报片。我们事先没有准备,只能临时制作。满打满算,也只剩下两天三夜的时间。我们紧急讨论了片子的架构、内容和分工后,便分头行动。牵头创建的部领导张建新同志连夜起草汇报片脚本,而我则连夜搜集已有的镜头资料。周六早上,脚本初稿完成,开始梳理视频素材,并根据需要紧急补拍。那次是我这么多年制片生涯中参加人手最多的一次,部机关所有人,以及县电视台,都在配合我的工作。我们在各部门转了一天,补拍了一些镜头和采访。素材显然还有点干巴,但时间不等人,必须进入后期了。其实这两天中我的大脑一刻都没有休息过,每选中一个镜头,都已经谋划好了它在片中的位置,到编辑时,把它们放到预定位置就好了。但即使这样,工作量仍然繁重,有很多细节需要处理,初剪完后还要交给电视台配音。周日中午,电视台把录制好的配音传过来,我再进行最后合成。当太阳又要落山的时候,终于,一部完整的专题片从我手中出炉了。几乎就在领导点头认可的一瞬间,已几十小时不眠不休的我放松下来,立刻就趴在工作台上睡着了。这样的事其实发生过不止一次,时间久了我也形成了习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只要坐在编辑机前,投入到编辑状态,就会浑然忘记了一切。即使躺下,激荡的思维也使我无法成眠;即使就餐,也总是食不知味。直到任务完成,我才会从这个状态下跳出来。
所以说编辑机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当你用它编织着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整个人都融入进去,仿佛成了编辑线上的一个画面、一缕声音。所以,每一部电教片,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电教人的投影,那里面凝聚着电教人的心血、感情和灵魂。人们看着片子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创作者,但是这不重要,因为我们已有所为。
作者简介:
王志琪,河南省武陟县委组织部干部,2003年开始从事电教工作,从业多年来先后主创近30部专题片,2012年被河南省委组织部授予“远程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