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中国A股市场上新股上市初期“秒停”加“板停”情况不少。因为大多顶格23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且上市首日区别化涨跌幅交易等均导致板涨、连涨,推高市盈率,“新股盛世”成为A股近年的一个市场特征。
对比国际资本市场,股票上市破发屡见不鲜,而交易机制所体现的透明与公开、对等,使得其理性成份较多。新股不败虽是近年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个特别现象,但综合来看,这种新股“盛世”在2018年难以维系的概率较大。
新股高位回落风险正在形成
2017年,新股大多演绎了秒停加板停后的高位回落走势,使得其投资风险增加。从部分投资者的全年投资收益观察来看,如果其在高位进行了新股投资,那么取得的年终收益大多是负数甚至巨亏。
比如主板及中小板市场的次新银行股,许多上市后秒停加板停推高到每股20-40元的高位。但随着低成本解禁股流通后,这些股票的价格几近“腰斩”甚至出现更低的价格。此类投资风险正在被市场印证。
再如一些小盘新股的下跌幅度也较为惊人。截至2017年12月14日,上海亚虹从80多亿元市值跌至25亿元,跌幅为68.86%。尽管如此,这只股票当前的静态市盈率仍高达60倍左右。
目前一些新股破发,只是一个风险演变的阶段性开始,而高估及炒作后的股票风险仍在释放,这种品种投资风险在2018年或将更加显著。
另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2016年IPO首发数量是248家。截至12月14日,2017年IPO首发数量是417家,较2016年增加了68.15%。从时间周期来看,这些股票将不断进入到解禁期,而此前许多被高估的个股,其股价在2018年面临低成本解禁股的冲击将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股票市场环境是一些新股已经破发,累积的解禁股及高PE估值,正在形成一个批量回落后风险的扩散,因此2018年,“新股盛世”难以维系可以预期。
新股发行常态化导致优胜劣汰
从历史行情来看,新股发行走势也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如在2011年上半年,新股加速扩容的同时,新股破发也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
2011年4月,新股庞大集团开盘即大跌两成,创下A股实行网上申购以来上市首日开盘跌幅的最大纪录。终盘,庞大集团全天跌23%,报收于每股34.58元,较每股45元的发行价下跌10.42元。庞大集团也成为了当年上半年上市新股中首秀表现最差的一家公司。
从当时情况来看,新股不败的神话已成为“浮云”。这一现象至今仍被不少投行人士称为新股发行市场化的“前奏”。
梳理发现,从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历史运行来看,历史上中国新股发行政策历经9次政策调整,停停摆摆特征明显。且每次变化都是出现在市场变化(跌幅)较大之时,新股优胜劣汰机制并未真正形成。
延续今年新股常态化的发行态势,可以预期,以往新股停停摆摆情况将发生改变,优胜劣汰机制将使得新股破发的概率增加。
投资理念的变化将日趋明显
近年随着沪港通、深港通及QFII、QDII等对接,国际资本市场投资理念也在深度影响投资者。
2017年以來,少部分机构重仓的大盘监筹股跑赢大盘、边缘化及绩差品种的逆向下跌,都可理解为投资理念的变化。
另据东方财富网12月14日统计数据显示:剔除当年上市新股,2017年市值实现增长的A股公司只有789家,占比26.09%,而市值缩水的公司达到了2228家,占比73.68%。这其中即体现出明显的投资理念的结构化差异。
而从亏损严重的股票来看,次新股高位下落伴随低成本解禁类股票的冲击,其许多品种如果投资在高位,则年度亏损不容小觑。其它则主要集中在*ST类、市场边缘化较为明显的绩差或回报较差的股票之中。
严格监管将带来市场机制的完善
此外,市场监管力度加大,也将改变新股交易机制。
证监会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2月,证监会共开出200多张“罚单”,罚没款合计超过70亿元,金额远超过2016年。此外,监管层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行政处罚重拳频出,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强有力震慑,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从成熟市场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公平有效的市场机制和规则,才可能形成一条健康发展之路。严格监管必将带来市场机制完善与规则的公平、公正、公开推进,这是市场效率与法治结合的必然。
同样以A股市场新股上市被热炒为例。这一现象与相关制度、交易和对冲机制不完善密切相关。一些A+H上市企业,其股价在A股上市能够体现较大的市场升幅,但在香港市场也许并未如此好运。成熟市场上,实行T+0与无涨跌幅限制,新股发行上市后,股价无论破发还是上行,取决于市场力量。
总体来看,近年来“新股盛世”现象是中国股票市场不成熟或机制缺陷影响所致,而随着监管与市场化结合有可能带来机制、规则的变化,市场新股高位回落所导致的投资风险在2017年已有体现。成熟市场投资理念或在未来深度影响中国市场。综合判断,2018年新股盛世难以维系的可能性较大,差异化将构成新股运行的主要特征,优胜劣汰机制有望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