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培育实践素养应立足课堂,积极走向社会,并进行实践评价,以实现认知于脑、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目标,从而回归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价值追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实践素养;课内实践;社会调查;实践评价
针对当前道德与法治课育人功能缺失的事实,培育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显得至关重要。实践素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脚点。所谓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实践知识、实践能力、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精神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品质、修养的整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缘起:一节因“变”而美的常态课
案例描述:
“变”之前:在执教八年级“做文明有礼的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笔者展示了正确的坐、立、行三种姿态的图片,并设问:这三种姿态给你怎样的感受?虽然学生能够回答优雅、美感、展示蓬勃的朝气等,但是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坐姿,有的弯腰驼背,有的一只手托着头,有的跷着二郎腿,无精打采。
可见,这样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的道德教育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变”之后:于是我马上调整教学,请一位学生走上讲台观察、描述学生的坐姿,紧接着进入活动——展示优雅的我。第一步:先请全体学生按照正确的坐姿要求做一做,等学生自认为坐得标准的时候,我进行课堂巡视并表扬坐得规范的学生;再请刚才走上讲台的学生进行描述,前后对比学生坐姿变化明显;最后请学生把这一坐姿保持到课堂结束乃至接下来的课堂。第二步:比一比站姿、走姿,请同学们推荐出两名学生进行表演,评一评规范的姿态应怎样,不合规范的问题在哪里,然后再进行全班规范化训练。之后一节课的科任老师向我反映学生的坐姿比以往端正了。
通过“展示优雅的我”这一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了举止端庄的魅力,也更愿意去践行。
对比两种教学方式,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回归育人的本真,就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素养。
二、尝试:立足课堂,走向社会,实践评价
实践素养可以随着学生实践的积累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对学生施以合适的教育,提供一定的条件,能使其素养不断改善和提高。
(一)立足课堂——注重课内实践活动,内化实践素养
课堂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实践素养的培育应首先从课堂教学予以突破,让课堂教学转到突出价值取向、坚持能力立意的新轨道上来,转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知识、提高能力、形成宽厚的学科素养的新要求上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采取游戏、情景表演、辩论、小组竞赛、评选、反思等不同的活动形式,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并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促进道德知识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外显。
例如,在执教八年级“尊重他人”时,笔者创设了“融入生活 反思践行”这一活动:
你能做得更好吗?
一路走来,无数他人(父母、长辈、老师、同学……)的尊重和关爱,呵护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扪心自问:你可曾有过“不尊重”他人的言行?你是否有过因尊重他人而收获温暖和快乐的体验?
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学习反思单并进行课堂交流。
生1:我曾经因我们班同学有龅牙而嘲笑他的嘴无法闭合,给他取了个“大嘴猴”的绰号,并且总是挂在嘴边,一边说还一边笑。取绰号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我只想着自己,却忘记了他人的感受。其实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践踏他人的尊严。今后我一定不取绰号,与同学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多报以微笑。
师:请被取绰号的同学来说说你的感受,好吗?
生2:我很讨厌这个绰号,也很讨厌我的龅牙,有时候做梦也梦到……(该生一边说一边唏嘘不已,老师加以安慰)
师:(面对生1)如果今天老师给你一个道歉的机会,你能向这位同学说声对不起吗?
生1(羞涩而小声地):对不起!
师:能再大点声吗?
生1(经过思考大声地):对不起!(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从反思到纠错,再到自我约束、自我完善,乃至在今后的行动中践行“尊重”道德,这样真正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二)走向社会——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提升实践素养
在执教八年级“合理利用网络”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做一个社会调查: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亲戚、朋友和同学,了解他们上网的时间、目的、態度和后果等,然后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关于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上课时,笔者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拨。整堂课上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可以说是分析透彻、条理清楚、侃侃而谈,完全没有传统课堂的那种呆板和拘谨。通过调查采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网络是把“双刃剑”,也更清醒地认识到上网要做到趋利避害。
社会调查是以培养学生实践素养为取向,通过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提升主体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式。它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近年来,笔者在校领导的支持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特点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教材内容和课时,开设了《走向社会 学会生活——社会调查》这一拓展性课程。课程内容有:柴桥母亲河——芦江河污染问题调查;家庭用水情况调查;关于初中生与父母沟通的调查等。下面以家庭用水情况调查为例,简单地呈现其调查流程:
(1)明确调查主题、目的、内容、方式。
(2)以小组为单位,从实际生活、报刊、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有关家庭用水情况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编制一份调查问卷。 (3)以学生住宅区为单位发放、回收调查问卷。
(4)在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撰写关于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报告。
(5)调查活动总结、评价、反馈。
总之,开设《走向社会 学会生活——社会调查》这一拓展性课程,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教师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也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实践评价——建立实践评价机制,反馈实践素养
当前,考试仍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的主要方式。虽然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能考查学生学科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但是难以直接测量一个人的品质、修养等。品质、修养的高低都需要通过实践这一载体去显现。因此,要使课内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不流于形式,必须及时给予学生一个客观的描述或评价,建立实践评价机制,对实践素养给予反馈,这样有助于激励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实践精神,形成良好的品质。
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内实践活动的评价具有灵活性,比如根据学生活动时的表现,同学、老师的一句“你真棒!”“加油!”等真诚的语言或者集体鼓掌就是给学生最好的评价。对于社会调查课程的评价,我们采取自评、小组内互评、教师评价和公众评价等几种形式相互配合,并从态度、能力、修养、质量等方面设计评价表(表略)。
评价观念的更新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愿意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养成。
三、反思:收获与思考中前行
在探索道德与法治课实践素养培育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收获。
(一)促进了学生知识内化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放手让学生编演小品、模拟法庭、组织辩论等,既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增强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内化。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那位取绰号的学生在作业本里留言:“老师,谢谢您!我以后一定会尊重同学。”一看到这句话,笔者顿时感觉很幸福。
(二)鍛炼了学生实践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实践素养的培育主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调查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直接与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打交道,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沟通理解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坦然地面对挫折,积极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使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都得到提高。如“家庭用水情况”调查活动结束后,有很多家长向班主任反映孩子在家里比以前更节约用水了,还会告诉家长、亲戚节约用水的方法等。
(三)提高了学生品德修养
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行为习惯可塑性很大,这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和习惯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了自身品德修养。在带领学生访谈芦江河周边群众时,笔者时不时地会听到学生们在询问的过程中使用“您好”“请”“谢谢”等文明礼貌用语,群众对学生的表现也赞赏有加。
在培育学生实践素养的实践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并产生了一些思考,比如社会调查的时间、物质、安全如何确保,实践评价如何更有实效等,有待于进一步去探索和实践。
收获,坚定了我前行的信念;思考,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关键词:实践素养;课内实践;社会调查;实践评价
针对当前道德与法治课育人功能缺失的事实,培育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显得至关重要。实践素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脚点。所谓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实践知识、实践能力、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精神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品质、修养的整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缘起:一节因“变”而美的常态课
案例描述:
“变”之前:在执教八年级“做文明有礼的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笔者展示了正确的坐、立、行三种姿态的图片,并设问:这三种姿态给你怎样的感受?虽然学生能够回答优雅、美感、展示蓬勃的朝气等,但是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坐姿,有的弯腰驼背,有的一只手托着头,有的跷着二郎腿,无精打采。
可见,这样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的道德教育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变”之后:于是我马上调整教学,请一位学生走上讲台观察、描述学生的坐姿,紧接着进入活动——展示优雅的我。第一步:先请全体学生按照正确的坐姿要求做一做,等学生自认为坐得标准的时候,我进行课堂巡视并表扬坐得规范的学生;再请刚才走上讲台的学生进行描述,前后对比学生坐姿变化明显;最后请学生把这一坐姿保持到课堂结束乃至接下来的课堂。第二步:比一比站姿、走姿,请同学们推荐出两名学生进行表演,评一评规范的姿态应怎样,不合规范的问题在哪里,然后再进行全班规范化训练。之后一节课的科任老师向我反映学生的坐姿比以往端正了。
通过“展示优雅的我”这一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了举止端庄的魅力,也更愿意去践行。
对比两种教学方式,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回归育人的本真,就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素养。
二、尝试:立足课堂,走向社会,实践评价
实践素养可以随着学生实践的积累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对学生施以合适的教育,提供一定的条件,能使其素养不断改善和提高。
(一)立足课堂——注重课内实践活动,内化实践素养
课堂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实践素养的培育应首先从课堂教学予以突破,让课堂教学转到突出价值取向、坚持能力立意的新轨道上来,转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知识、提高能力、形成宽厚的学科素养的新要求上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采取游戏、情景表演、辩论、小组竞赛、评选、反思等不同的活动形式,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活动中,并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促进道德知识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外显。
例如,在执教八年级“尊重他人”时,笔者创设了“融入生活 反思践行”这一活动:
你能做得更好吗?
一路走来,无数他人(父母、长辈、老师、同学……)的尊重和关爱,呵护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扪心自问:你可曾有过“不尊重”他人的言行?你是否有过因尊重他人而收获温暖和快乐的体验?
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学习反思单并进行课堂交流。
生1:我曾经因我们班同学有龅牙而嘲笑他的嘴无法闭合,给他取了个“大嘴猴”的绰号,并且总是挂在嘴边,一边说还一边笑。取绰号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我只想着自己,却忘记了他人的感受。其实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践踏他人的尊严。今后我一定不取绰号,与同学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多报以微笑。
师:请被取绰号的同学来说说你的感受,好吗?
生2:我很讨厌这个绰号,也很讨厌我的龅牙,有时候做梦也梦到……(该生一边说一边唏嘘不已,老师加以安慰)
师:(面对生1)如果今天老师给你一个道歉的机会,你能向这位同学说声对不起吗?
生1(羞涩而小声地):对不起!
师:能再大点声吗?
生1(经过思考大声地):对不起!(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从反思到纠错,再到自我约束、自我完善,乃至在今后的行动中践行“尊重”道德,这样真正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二)走向社会——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提升实践素养
在执教八年级“合理利用网络”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在课前做一个社会调查: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亲戚、朋友和同学,了解他们上网的时间、目的、態度和后果等,然后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关于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上课时,笔者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点拨。整堂课上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可以说是分析透彻、条理清楚、侃侃而谈,完全没有传统课堂的那种呆板和拘谨。通过调查采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网络是把“双刃剑”,也更清醒地认识到上网要做到趋利避害。
社会调查是以培养学生实践素养为取向,通过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提升主体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式。它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近年来,笔者在校领导的支持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特点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教材内容和课时,开设了《走向社会 学会生活——社会调查》这一拓展性课程。课程内容有:柴桥母亲河——芦江河污染问题调查;家庭用水情况调查;关于初中生与父母沟通的调查等。下面以家庭用水情况调查为例,简单地呈现其调查流程:
(1)明确调查主题、目的、内容、方式。
(2)以小组为单位,从实际生活、报刊、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有关家庭用水情况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编制一份调查问卷。 (3)以学生住宅区为单位发放、回收调查问卷。
(4)在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撰写关于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报告。
(5)调查活动总结、评价、反馈。
总之,开设《走向社会 学会生活——社会调查》这一拓展性课程,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教师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也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实践评价——建立实践评价机制,反馈实践素养
当前,考试仍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的主要方式。虽然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能考查学生学科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但是难以直接测量一个人的品质、修养等。品质、修养的高低都需要通过实践这一载体去显现。因此,要使课内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不流于形式,必须及时给予学生一个客观的描述或评价,建立实践评价机制,对实践素养给予反馈,这样有助于激励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实践精神,形成良好的品质。
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内实践活动的评价具有灵活性,比如根据学生活动时的表现,同学、老师的一句“你真棒!”“加油!”等真诚的语言或者集体鼓掌就是给学生最好的评价。对于社会调查课程的评价,我们采取自评、小组内互评、教师评价和公众评价等几种形式相互配合,并从态度、能力、修养、质量等方面设计评价表(表略)。
评价观念的更新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愿意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养成。
三、反思:收获与思考中前行
在探索道德与法治课实践素养培育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收获。
(一)促进了学生知识内化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放手让学生编演小品、模拟法庭、组织辩论等,既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增强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内化。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那位取绰号的学生在作业本里留言:“老师,谢谢您!我以后一定会尊重同学。”一看到这句话,笔者顿时感觉很幸福。
(二)鍛炼了学生实践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实践素养的培育主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实践活动特别是社会调查使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直接与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打交道,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沟通理解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坦然地面对挫折,积极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使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都得到提高。如“家庭用水情况”调查活动结束后,有很多家长向班主任反映孩子在家里比以前更节约用水了,还会告诉家长、亲戚节约用水的方法等。
(三)提高了学生品德修养
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行为习惯可塑性很大,这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和习惯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了自身品德修养。在带领学生访谈芦江河周边群众时,笔者时不时地会听到学生们在询问的过程中使用“您好”“请”“谢谢”等文明礼貌用语,群众对学生的表现也赞赏有加。
在培育学生实践素养的实践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并产生了一些思考,比如社会调查的时间、物质、安全如何确保,实践评价如何更有实效等,有待于进一步去探索和实践。
收获,坚定了我前行的信念;思考,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