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拿下文言文文意理解题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高考的必考点,对同学们来讲也是难点。首先同学们要读懂文章,然后在读懂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各小题,最后选出正确答案。题目中有一项考查就是对文意的理解,此类题通常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的选项通常是“三对一错”,设问的角度基本是选错误的一项,四个选项大多依原文的先后顺序对文意做概括性的转述和分析,错误项中的大部分叙述一般还是符合文意的,往往只设置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四个选项有时会依选文内容的特点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比如分别涉及人物品性的不同侧面,或者文本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或者人生不同阶段的成就等。
  《考试大纲》对文言文的考点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的能力。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要求同学们答出某一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新的《考试大纲》明确增加对文言文的考查力度,包括对文学常识等传统文化的考查,可见高考加大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所以同学们要对文言文文意的理解和判断尤为重视。
  以下笔者结合具体的例题,对文言文文意理解题的题型做简单的分析,以便能为同学们提供实际的帮助。
   【规律探寻】
  1.题干通常为选择错误的一项。
  2.题肢设置为概括分析,一般概括不设错,选项的第一句话一般为概括,后面的内容为分析,细致分析处常常设错。
  3.个别题也会在概括时出错,比如混淆主人公的品行、重要人生阶段的成就等。
  4.有的错误类型为题肢前的概括与后面的表述分析对不上,即事例分析与前面概括不符。
  5.有的选项分析的内容涉及文章的各个地方,需要同学们跳读找信息,这样难度就加大了。
   【错误类型探究】
  一、事件或者行为的错误
  命题者往往把主人公的很多行为放在不对应的时间段,从而出错,比如做官的时间段,施政等某種行为的时间段等。
  例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自《后汉书·景丹传》)
  A.景丹才学突出,办事干练。他在王莽新朝时以言语科优秀被举荐为固德侯的相国,又以办事干练著称,升任朔调连率的副官。
  B.景丹颇得器重,深受拥护。建武二年,光武帝任命吴汉为大司马时,任命景丹为骠骑大将军、栎阳侯,后又被群臣推举为大司马人选。
  C.景丹有军事才能,能征善战。曾大败王郎的部队并追击十余里,又跟随光武帝在羛阳打败五校,使对方五万人投降。
  D.景丹为国尽忠,临危受命。陕县贼人苏况攻破弘农,活捉郡守。景丹当时以带病之身率军到郡,十多天后逝世。
  解析:B项“任命景丹为骠骑大将军、栎阳侯”表述错误,骠骑大将军不是在建武二年任命的。
  对应原文:世祖即位,诏举可为大司马者, 群臣所推惟吴汉及丹。帝曰:“景将军北州大将,是其人也。然吴将军有建大策之勋,又诛苗幽州、谢尚书,其功大。旧制骠骑将军官与大司马相兼也。”乃以吴汉为大司马,而拜丹为骠骑大将军。建武二年,定封丹栎阳侯。
  总结:从原文看,骠骑大将军是在世祖即位时封的,而栎阳侯是在建武二年任命的,所以面对这种错误,同学们要找出主人公的职位变化信息,然后一一对应分别上任的时间段。
  二、某个词语翻译错误
  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题肢出错。
  例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王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王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解析:C项错误在于“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说法。根据文本“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的叙述,可知“调解”之说不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
  例3:(2017全国卷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解析:B项细节有误,原文是“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对应的翻译点“约言”不是“极有文才口才”,而是“言辞简约”。
  总结:以上例题都是在事例分析的部分出现个别词语翻译错误,同学们只要对照原文句子翻译准确即可。在翻译时可以根据字词的表面意来推测,比如“约言”中的“约”,本身就是简约的意思,跟错误的选项中“极有文才口才”是截然不同的。   三、夸大事实
  命题者在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
  例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自《史记·叔孙通传》)
  A.刘邦初即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
  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
  C.叔孙通帮助朝廷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
  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解析:D项错在“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原文为“鲁有两生不肯行”,叔孙通“遂与所征三十人西”,由此可见“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的只是“两生”,也就是两个儒生。
  总结:同学们做题时,如涉及细节,尤其是数量、时间等信息时,要严谨、准确地判断分析。
  四、涉及的对象错误
  命题者故意把某些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这就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
  例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出自《宋史·李迪传》)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解析:本题答案为D项。 A项中的本体不是李迪,“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的是他的曾祖。原文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C项“不畏众怒”表述有误,依据原文“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怒”的只是皇帝,“群臣”是不敢向皇帝提出反对意见的。
  总结:同学们需要在原文中认真查看行为人主体,以及涉及的次行为人,因为原文涉及的对象通常不止一个,所以命题者才会故意把事件和行为人混亂表述。
  五、以偏概全
  命题者故意缩小(或扩大)原文有关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等,把部分有效的信息杂糅其中,以混淆做题人的判断。
  例6:下列对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一》)
  A.魏舒不愿要虚名。40多岁时,郡中上计掾访察孝廉,魏舒家族中人认为他没有学识,所以劝他不要去参加考试,这样就能留下高洁的名声,而魏舒却坚持学习并最终通过了考试。
  B.魏舒为人坦诚。朝中要淘汰不称职的郎官,魏舒自认为当属被淘汰的人员,便自行整理行装而离职。此举也令平素没有高论的同僚们深感羞愧。
  C.魏舒才华出众。他的射箭本领得到后将军钟毓的高度评价;转任相国参军后能够筹划决断那些众人不能决断的关于废除或是兴建的大事,也深得晋文帝的器重。
  D.魏舒为官清廉。无论是在宜阳、荥阳、冀州做官,还是在朝中担任侍中,均因清廉而被人称道;他还把自己的俸禄赏赐赠给了九族中人,家中也没有多余的钱财。
  解析:D项“均因清廉”以偏概全,此题回归原文,找到文中的信息对应为:“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征拜散骑常侍。出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入为侍中。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迁尚书。”翻译为“迁任宜阳、荥阳两郡太守,很有名声。征入朝中担任散骑常侍。出任冀州刺史,在冀州三年,因简明仁爱而有名声。又入朝担任侍中。武帝因为魏舒清廉朴素,特地赐他百匹绢。迁任尚书。”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因为清廉而被称道的是在朝廷担任侍中时。
  总结:这种错误比较难判断,因为很多错误的信息跟正确的信息反差不大,或者在原文的对应区间比较杂乱,难以一眼找到,所以同学们对于这类错误要一一比对,如主人公的德行对应的行为表现,或者受到某种评价的时间、地点、事件等都要细致比对,方可选出正确答案。
  以上是文言文文意理解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类错误,总的做题原则是,每个选项都要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的信息,然后翻译,最后再比对跟原文信息的差距,从而做出判断。
其他文献
高中的前两年,我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是别人眼里的重点大学苗子。高三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武侠小说,从此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上课看,下课看,甚至晚上熬夜看。渐渐地,我的成绩飞速下滑。  在某一天的晚自习上,正当我为《书剑恩仇录》中主人公陈家洛的命运担忧时,眼前突然闪过一个黑影,我手中的书倏地不见了。初始我还以为是哪个武功高强的世外高人抢走的,待我清醒过来后,发现面前赫然站着我的班主任陈老师!随
期刊
自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播出之后,很多人对陌生人提高了警惕与防备。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也不需要“草木皆兵”,因此每当有陌生人来和我搭讪时,我都很難做到不理不睬。  九月,我送儿子去长沙读书,将他安顿好之后,便只身一人去香山看风景。  爬至山顶,路过观光台下时,我被一个穿着时尚的女生拦住了去路。她摊开双手,露出洁白的牙齿笑道:“姐姐,我们是晒图社的实习生,正在举行一个关于陌生人的活动——路上的幸福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中许多重要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来发现的。高考对于物理实验的考查,能够反映出考生物理学科素养水平的高低。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常规实验中有七个力学实验,分别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除以上几个常规实验外,同学们还要留意一些创新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  下面
期刊
春天,让我想起了爷爷,他暖融融的笑容就像春风,他润物无声的关怀就像春雨,他在辞旧迎新的除夕夜诞生,在二月乍暖还寒的春日离开。  小时候,我们家的年夜饭都是由爷爷掌勺,他是个自学成才的大厨,舞动着长柄勺演奏出独一无二的美食乐章,带给家人节日美食的享受与喜庆的气氛。  爷爷的年味,少不了这几道菜——  主菜:糖醋鱼  这是一道硬菜,嫩白的洋葱,棕黑的香菇,绯色的浇汁,以及如花般绽放的鱼肉,让人胃口大开
期刊
假如给我三天光阴,我会在向前迈进中感受青春步履的踉跄;假如给我三天光阴,我会在易逝的青春中留住勇往直前的干劲与决心。  麦田稻鹰:  我的话不多,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很少反驳别人的意见,通常都是规规矩矩地学习生活,是大家心目中好相處的人。可是我的同桌经常叫我“呆木头”,认为我死板,我该如何改变他对我的印象呢?  广西/李健可  李健可:  你的同桌之所以对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主要是因为你平时较少发
期刊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和“时尚”这个词是完全不沾边的。他整日穿着一件黑色的T恤,一条黑色的牛仔裤,一双黑色的球鞋。有一次我问他:“爸爸,你怎么老穿黑色的衣服啊?都不换一换。”他有点难为情地挠了挠头:“黑色……黑色耐脏,好穿。”我不再追问下去,可是他的黑色球鞋分明已经洗得发白了。  父亲真的一点都不注重自己的形象。  每次父亲打完工回家之后,就待在猪圈里给猪喂食,他那双洗得发白的球鞋倒是又被泥土给染黑了
期刊
近年来,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中实验类题目出现的频率较高,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考生的探究能力也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查,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四个基本要求。高考對实验类题目的考查主要从实验原理、实验思想方法及实验设计与分析等角度进行命题,那么同学们怎样做才能熟练运用应试技巧,在高考中斩获高分呢?  一、重视教材中的基础实验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试题,在考查内容上,对基础实验的考
期刊
学生会举办跳棋比赛,分为两人组和三人组。三人组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比赛,两人组却僵持许久,一直难分胜负。于是,有同學问:“是不是两个人下跳棋比三个人下跳棋更难?”一位资深棋手回答:“的确如此。三个人下跳棋是‘兵’分三路,各显其能;两个人下跳棋,那是棋逢对手,彼此对立,不但要求棋手技艺高超,下棋过程中还必须时刻注意防守,适时给对方制造障碍。所以一个人一门心思进取并不难,难的是自己在进取的同时,还
期刊
或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世界,然而在物欲横流的旋涡中,我们可以坚守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奏响希望的歌,相信自己终将能够敲开幸福之门。  《男孩与世界》:希望的音符,斑驳的梦  这是一部简单至极的动画电影——火柴人式的人物形象,如儿童用蜡笔涂鸦般的画面,几乎零对白的剧情。故事的开头是一片色彩斑斓的原野,父亲喜欢吹笛子,于是男孩把美妙的音符连同妈妈的歌声装进了小罐子里,埋入地下;全家人一起种下一棵饱含希望的树
期刊
按照常理来说,儿童到了五岁以后才会有完整的记忆,而我记事却非常早,三岁左右的事情直到现在也依然会从脑海深处浮现出来。  上学以前,我是跟着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的。  姥姥主内,不仅饭菜做得好吃,家务也做得井井有条。盛夏之时,蝉鸣蛙叫声扰人清梦,天气又闷热得让人睡不着觉,那个时候最可口的饮品,莫过于姥姥煮的绿豆汤;而我最盼望的天气,莫过于下一场大雨。  那天雷声轰顶,姥姥拿起一个马扎坐到楼门口,我也跟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