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二:回归实业的艰难抉择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60791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题背景:
  当下中国存在的一个状况是资产增值迅速,金融投机盛行,企业炒股,跨界投资房地产,参与其他企业的IPO,上市“圈钱”络绎不绝。而通货膨胀导致实业经营的成本上升,对外出口举步维艰,国进民退愈演愈烈,企业从事实业的利润率逐渐降低,“实业报国”这个昔日鼓舞无数中国人的词汇不断被创业者们抛诸脑后。从当初豪情万丈的实业报国,到如今纷纷萌生退意、黯然离场,这却与中国经济表面上呈现的热火朝天产生了极大落差。中国企业再一次站在了风云际会的当口,选择投机还是坚守实业。这是一种冰与火的煎熬,是一种短期利益与长远追求的两难选择。
  主 持 人:
  王璞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
  对话嘉宾:
  吴克忠 优势资本总裁
  方远平 宝航建设董事长
  王世渝 安控控股董事长
  许 正 通用中国副总裁
  汪玉林 杭州富兴集团董事长
  (从左至右排列)
  
  王璞:
  作为投资家,如何看待实业企业越来越强的投资倾向?
  吴克忠:中国实业大有可为
  优势这几年投资了五十几家企业,现在我们很多企业家都不做实业了,操的卖白粉的心,赚的却是卖大白菜的钱,这非常重要的。现在,各个地方都在投资,知道炒房什么地方最多吗?温州最多。温州曾经是中国实业发展最快的地方,现在它不是在大量涌进资本,反而在大量的输出资本。很多说温州产业空心化,原因有两点:第一,企业家觉得他自己的企业够大了;第二,他要进行转型。大家在拼什么?拼价格。很多企业家是把自己企业当做白菜生存却还炒白菜。中国企业有很多误区都需要摆脱,一个企业最有价值的不是它的有形资产,而是那些往往看不见的东西,即无形资产,比如,它的技术、商标、配方、渠道等等。就像金融危机后,成本上升了,很多企业家想到要消化成本,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企业家不应该去消化成本。企业家应该学会转移成本,而且越转移越赚钱。
  很多企业家现在不想做产业,为什么不做产业?因为中国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吗?我觉得恰恰相反。美国为什么都投高科技企业?因为传统企业没机会了。在中国就相反,每个巨头,拥有的市场都不超过1%,如果你能像美国那样,那市场将非常巨大,但是问题是中国企业都在拼价格,所以实业家应该学会跳出产业看产业。你今天生产七块钱,我是六块五,大家在比这个价。但是跳出产业后再来看产业就会发现,其他人却可能变成我生产流程其中的一环。很多企业家也认为自己不需要做企业,而应该做投资,其实那是因为你还没找到方向。你还是把自己的企业当做白菜来做,所以很多企业家一方面想上市,一方面拿出一部分钱做投资。他对自己的企业没有信心,没有方向,只是一个白菜眼光看自己的企业,而不是我怎么把自己的企业做得更有价值。
  王璞:
  你正在领导GE转型,怎么看待通用的多元化之路,怎么看待通用的投资业务?
  许正:未来中国市场的三大变化
  谈起通用电器,其业务可以分成几大块儿,它确实是非常独特的一家多元化公司,全球最大也最有名气。它的业务横跨了基础设施、能源、污水处理、照明业务等基础设施。第二大业务是投资,在基础能源、基础设施、医疗业务等。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回归主业的味道。任何一个公司发展策略,并不都是自己假设的,他必须要看市场有什么机会,十年以前,即九十年代的美国,那时资本高度成长。说到这里,今天我们谈回归实业,从今天的市场来看,我认为话题还太早,不管是实业也好,还是就投资融资来讲,我们的市场都还只是刚刚起步。如果谈与资本相对应的实业来讲,市场还是非常巨大的,对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未来五年八年怎么分析这个市场?我认为中国这个市场面临三个根本性的结构调整,我不是搞宏观经济研究的,但如果从看微观的产业和企业来讲,会有三个重大变化,这就导致我们去思考商业模式,即必须思考产业转型。
  第一个变化是这个市场里的客户需求结构在发生迅速转变,这是我总结的第一个观点。什么叫客户需求结构,举个例子,大江南北的海底捞,海底捞火锅卖的是食品,不管它在哪里开店,门口排队排一个小时你都不会觉得烦,为什么?因为海底捞出售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在你排队的时候他们为顾客端茶送水、送免费水果,这时你就会感觉到自己被真正的关注,你是上帝。所以海底捞是卓越的服务而不是产品。工业产品也是一样,我们企业界的客户,现在越来越多,我们的客户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解决方案,客户需求结构已经开始向体验转变。
  第二个非常深层次的变化是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在发生变化。在产业链条里,客户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产业链基于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整合的现象。阿里巴巴做了什么?它只是把过去在线下的各种交易搬到了网上,成为一个产业链的整合者。所以中国市场十年乃至二十年,会有越来越多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出现。
  第三个变化是关于成本结构的。我认为第三个变化将非常深远。作为个体企业,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成本结构,都必须考虑到你的成本结构哪些可变?哪些固定?哪里可以用外包的方式请别人来做?还有每个企业必须思考,在新的成本结构里,你在把自己专业领域做精的情况下,能不能提供外包服务给别人。我想这三个深层次的变化,会深深地影响未来中国实业的发展,如果能洞察到这个变化,就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新的生存之路。
  王璞:
  下面请问方总,你跟房地产公司打交道比较多,您离地产这么近,是不是早已进行了布局和安排?您认为中小企业创业过程中又有哪些瓶颈是一定要注意的呢?
  方远平:实业、资本加人才的运营模式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商业模式,我的模式就是实业加上资本,再加上人才。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如果能够给国家的GDP带来贡献,就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
  中小企业要实现飞跃成长,首先是信心。信心来自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来自一个拥有未来的行业。创业者不能好高骛远,得脚踏实地,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要去改进,去创新。所以一个成熟的生产价值,这个也是一个企业在中小阶段必须具备的,有了这些,才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关注。
  王璞:
  你是如何提升实业经营的商业模式竞争力,抵制各种赚快钱、投机的诱惑?
  汪玉林:坚持赚辛苦钱
  我不相信中国的股票,我也不相信中国的房地产。1996年富兴集团就在国外运作,但是在国内,我没有用国内的钱在中国投资,因为在国外最反映市场经济的活动,在中国却并非如此。我的一个德国员工八年工资在德国可以买一幢别墅,在中国我没办法面对我的员工,所以我还是坚持赚我的辛苦钱,这样可以使我的员工,包括他们的下一辈还能够继续在富兴赚这些辛苦钱。
  但是这个钱赚得太辛苦了,因为我是生产地毯的,地毯尽管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近,但却是欧美发达国家唯一一个没有转移到中国的产业,所以大家可以去看,墙纸、窗帘、家居、建材都有品牌,唯一没有的就是地毯,因为这个产业欧美国家没有转移过来,所以我做了这个产业。我在比利时收购饮料瓶并把它做成化纤,回到中国却发现这么多房子不用地毯,我实在搞不懂,我们调查之后才知道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个产业,也没有引领的企业宣传。所以我打算把欧美先进的地毯引进到中国,并在中国销售。
  美国最大的地毯厂,年销售七十亿美金,是巴菲特控股的,所以我们非常看好这个产业,因此打算在中国引进生产地毯,但是真正想做地毯的时候就不行了,因为我们没有纱线,地毯是踩在脚下的,它有回弹性、抗污性、抗静电性,我要做地毯,就必须又要办纱线厂,我要做纱线又要有羊毛,所以又要去建羊毛基地,我们还有拿饮料瓶做的,在回收饮料瓶的过程中我们国内没有很好的机械,所以我引进了环保的机械,我们又建立了环保机械的研发中心,地毯生产出来,因为中国的高端建材市场是没有人卖地毯,没有现成的终端,我们就变成自己要开地毯店,自己要开加盟连锁,所以我们整整花了五年时间。现在我们建成了整个产业链,从上游的饮料瓶的回收,包括回收饮料瓶的机械、化纤、纱厂,也包括羊毛基地、羊毛纺纱、地毯设计和最后终端零售,这样我们就建成了整个产业链。
  到目前为止我可以非常自信的讲,我们已经建立了产业链,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别墅酒店用富兴的地毯,因为地毯就是低碳。
  王璞:
  听你介绍之后,我开始感到传统产业也是很有做头的。我想再追问你一个问题,如果说英国的崛起就是因为纺纱设备等等,比如蒸汽机的开始。但改革开放三十年了,纺织已经在全世界生产普遍,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地毯不像其他的纺织类产品一样?为什么反而等着你来捡最后的一块处女地?为什么?
  汪玉林:
  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们中国纺织业很发达,这个纺织通常就是服装、家纺。地毯在欧美把它当成家居行业。我们现在都打空调,而地毯铺的地方,可以阻隔冷气的流逝,非常节能,节能就节电,节电就省钱。地毯要靠吸尘器,我们每天洗硬地材料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在中国水资源这么紧张的国家,我们还在用这种畸形的消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更重要的一点是,欧美发达国家不愿意把这个产业转移到中国来,他没有必要转移,因为它的市场很大。美国的数据显示,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美国地毯消费量是一千亿元人民币,中国这么多高楼大厦,如果千分之一铺上地毯,富兴会有多大的量?
  王璞:
  你怎么理解投资与实业的内涵与度?
  王世渝:投资和实业要相互融合
  什么叫实业?这个词很难准确定义了。大家想想,现在的实业跟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实业已经不一样了,实业的概念要小心使用。今天很多人把投资跟实业往往对立起来,就好像现在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尤其是去年、今年中国私募股权基金,PE非常热闹,由于在中国是创投元年,所以大家都一哄而上,这是不是投资过热呢?其实这正好说明了一个好的现象,即投资的PE热,同时也说明实业强。如果实业不强,你把资投给谁呢?所以这是个好现象。投资热并不等于实业受到了影响。
  其实,投资与实业之间出现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投资和实业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就一般的投资者而言,我们PE一热,高水平的投资也要经过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磨砺和积累才能真正形成。而我们往往看到大街上满是二十岁到三十岁左右的私募股权基金经理,而他们经历的实业企业实在太少,因此就会带有一种倾向:做PE就是简单的投资,每天就是在算市盈率。这其实对投资界造成了很大的误区,让大家认为投资就是找到项目投了,每天就宣传这个概念。另一方面,投资者对实业确实是有很多问题,我们也确实看到,我们做实业的人,不一定就真正理解资本与资本市场。
  汪玉林先生说他不相信中国的股票,不相信中国房地产。但如果不相信房地产,那么地毯又该卖给谁呢?如果不相信股票,能创造更大价值吗?一个企业要做好产品,从投资的角度上是看企业家能不能完整的理解和提升企业,企业的价值是不是符合投资者所要求的价值,这个实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一定不能对立。所以我们中国实业界的人,更多的还只停留在产品的层次上。
  如果投资者不理解企业家,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所以投资者和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于企业家要提升自己,要懂得资本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专家要更多的学习企业并更多的理解产业,只有这样,投资和融资的关系,投资者、资本家和实业家之间的关系才会相得益彰,相互融洽。
其他文献
总统先生,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金融危机。  这令人担心的话语出自本伯南克之口,他是美联储主席,性格平和,正面对着我坐在罗斯福厅中。这是2008年9月,在过去的两周里,政府已经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个大型房产机构。雷曼兄弟提交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破产申请。美林证券被迫出售。美联储借款850亿美元试图拯救美国国际集团(AIG)。现在美联银行和华盛顿互惠银行也濒临倒闭。  我们所坐的位置上方的油画上画着
期刊
分论坛一:两岸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融合    议题背景:  2010年6月29日ECFA协议签署,两岸双向互通、经济融合的新纪元正式开启,“ECFA时代”概念应运而生。  两岸同文同种,同宗同族,由于不同的发展际遇,商业形态与环境呈现不同特征。台湾企业以创新而闻名,在人才、技术、管理、国际化经验都有着先天优势;大陆企业厚积薄发,在市场、政策、资金方面又有着强大支持。  两岸企业界如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期刊
2010年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是我们每年搞的一次比较盛大的活动。这次峰会有两个主题:一个是两岸对标,就是我们把台湾那边的企业家、媒体邀请到这边来,然后我们有一些企业家又到台湾去。12月18~19日在台北,我们也搞了一场这样的峰会,今天台湾也来了很多企业家和媒体的朋友,待会儿大家可以看到他们也会登台接受这次大会的颁奖。第二个是回归实业。事实上,我们一直没有离开过实业。  大家可能也看到,以及我们在座
期刊
苏泊尔(002032.SZ)被卖掉,各方评价不一。从2006年8月伊始,当事人各方三缄其口,到了5年过后的今天,终于尘埃落定。  2011年7月8日,苏泊尔公告称,控股股东法国SEB(赛博电器)已收到中国商务部批复,原则同意苏泊尔集团及创始人苏增福向SEB转让11.55亿苏泊尔股权。  对于苏增福、苏显泽父子而言,转让似乎意味着另一重含义。从1994年创立苏泊尔至今,苏增福用了3年的时间,将一个濒
期刊
令人炫目的Twitter也有可能被Google这样的巨头吞食,但CEO自降职位显然旨在推动它向独立的大互联网公司迈进。    时至今日,Twitter已经成为了一家罕见的、犹如寓言故事的网络公司,其增长速度类似于一支曲棍球棍的形状。3年前,Twitter拥有50.3万名注册用户,去年也不过5800万,而如今的用户数已飙涨至1.75亿,并且依然在以每天新增37万的速度持续飙升。  Twitter革新
期刊
什么样的企业能赚钱?    最近,深圳一些企业家在做一件事——把艺术品投资做成普通人都能做的事儿。这是一个新模式,他们实际上是把别的行业模式引到艺术品行业来了。  艺术品行业有两种常见模式,一种是拍卖,另一种是个人的私下交易。但深圳的企业家开了一个交易所——文化产权交易所。在这个交易所当中,他们把一幅一幅的画,比如张大千的,拆成一份一份的,每一份都有一个价格,大家可以买卖。艺术品有鉴赏价值,有增值
期刊
交通拥堵定价缓解拥堵的能力被夸大了,尽管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个体在驾车出行时变得更理智。    2002年,伦敦闹市区,没完没了的交通拥堵。最典型的一天是,在伦敦中心区方圆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多达25万辆汽车鱼贯而行,准备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100万通勤者展开一场交通大战。除了长而宽阔的林荫大道以外,伦敦到处都是人流如潮的狭窄的蜿蜒小道,汽车在这种公路上行驶平均时速在10英里以下,要是碰上很坏的天气
期刊
在PC业务利润日薄西山之时,戴尔2010年第三、第四季度财报却连续创下最好纪录。向IT服务转型的选择,让戴尔这个昔日的PC王者,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在不断并购相关企业后,戴尔目前已经完成佩罗系统和毕博中国咨询团队的整合,正逐步从PC厂商向解决方案厂商转型。    21世纪中国不动产:面临调控大考  根据最新的财报显示,21世纪中国不动产2010财年全年净收入5.308亿元人民币,较2009财年的6.
期刊
议题背景: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性与易复制性,使很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都被迅速复制,导致在比较创新的较量下,变成了比较综合实力。  小企业的一招两式被大企业快速应用,得以生根发芽,而小企业最后只落得一个逐渐落寞的局面。那么,互联网的创新是否有边界呢?  主 持 人:  洪 波5G咨询创始人  对话嘉宾:  陈 彤 新浪执行副总裁总编辑  陈 丹 中企动
期刊
  
期刊